前言:美國經濟奇蹟非源於天然資源或純粹制度卓越,而是信用邏輯。這是為現在安逸,不為下一代發展鋪路,最後出賣自由。
(摘自Wayne Wong) 金本位崩潰後,美元轉向國家信用,債務不再只是應急工具,財政赤字被美化為投資未來,印鈔術成為合法的鴉片。
家庭從信用卡、學生貸款、汽車分期到房貸重組,社會不以儲蓄與生產為美德,而以槓桿與提前消費作為生活方式。這種信用幻象推給未來,國家陷入財政依賴,公民將福利視為權利,將國家干預視為正常秩序。
當代自由主義,尤其左派政體,背叛古典自由主義的原則,不再強調個體責任、不再尊重家庭結構、不再敬畏宗教道德,而是強調認同政治、制度平均、言論規範及國家干預。
社會不再為真理受苦,不再為子孫鋪路,只願眼前安穩妥協。社會若無法犧牲自己對更高目標的獻身精神,終將為了安逸而出賣自由。文明出路不是更多的政策、科技或經濟刺激,而是悔改。
悔改甚麼?崇拜自我,敬拜專制;拆毀家庭,高舉自我認同;高談道德,不敢面對真理。自由若無神為本,終將自毀;多元無真理為界,終被極權利用;國家若無家庭為根,終瓦解於孤獨個體。
路德說:若不是先在良心中敬畏神,制度與法律皆不能救人。今日所需的是歸正,對上帝再一次認罪與立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