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莊子逍遙遊的核心思想

莊子逍遙遊的核心思想

人生在世不免苦樂,世人發展出一些基本應對之道,譬如:樂觀哲學、悲觀哲學、奮鬥哲學、建立復原力、移情轉念昇華、全然感恩、當下哲學、專注一吸一呼瞬間、全然接受/放下、天人合一……等。

就像任何答案,總要謙卑說還有其他。其中一種是不喜不悲,順應「自然規律」的老莊思想。莊子在「逍遙遊」提出四種「大」[1],道出怎樣超越形體限制,進入逍遙狀態:

1.超越「時間」限制。人出生就走向死亡,無法阻止,被時間限制住了。可是若不想未來,專注做自己喜愛的事,不知今夕是何夕寒盡不知年,就可超越時間對形體的限制,進入逍遙狀態。

2.超越「空間」限制。一個宅男不知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決定旅行,就能超越日常空間的限制,體驗到逍遙。一個經常旅行的人,遇到疫情不能出國,如果內在感受力豐富,不出門也會發現世界在他心中,這也逍遙。這兩種都超越空間對形體的限制。

3.超越「利害」限制。莊子說,山木因不材而免遭砍伐,大雁因能鳴而免遭烹煮,有用與無用、有能與無能、有為與無為,都難以免除苦難,若視情況,適度選擇材不材中間,就可超越「利害」對形體的限制。譬如,公司因故要裁員,一定先裁最無用與最有用的人,最無用可有可無,而最有用最貴,最可能自立門戶成了對手,裁了,省下錢及擔憂。介於中間最不被裁員,掌握適度,能免除外物勞累跟人利害衝突,進入逍遙狀態。(:莊子說法適用於現代的前提是什麼?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4.超越「生死」限制。莊子認為,活著的人未曾到死地,不知道死亡是不是壞事,而且生死是自然演化,無須哀慟,哭三聲就好。遵循自然規律,活著時好好活著,該死就安心面對死亡,這樣的逍遙,超越生死對於形體的限制。

老莊的逍遙觀,算是崇高的世俗之道。說崇高,是因為體諒人心軟弱,說的到做不到。說世俗,是因為還是人類心理學,人還是人,永遠處於有限、無知與有罪的狀態,逍遙只存於現世,沒有永恆。

[1]參考 褚士瑩:追求快樂到頭來還是痛苦?為你的人生灌一套逍遙系統

eaton

2021/2/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