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我主張國文文言文比例降為20%以下/eaton

各界對於國文課綱文言文的比例各說各話。其實1998年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沈恩(Amartya Sen)告訴我們,可以運用「理性思考」擺脫價值、利益、習俗的束綁,處理爭議。理性思考之一是參考先進國家,就我所知,他們的比例低,莎士比亞的年代只約當於明朝(也許存在統計抽樣偏誤)。

理性思考之二,是透過系統思考做出判斷。我試著從幾個角度推論【1】:刻意推廣古文是「不可行、沒效果、沒必要」,比例應降為20%,為兼顧古文蘊含的美好價值與生命視野,可另開文言文及現代詩選修,修課不考試,但列入會考選考,以作為繁星推甄的參考。理由是:   

不可行:學習古文佔時間,為得高分還去補習,排擠白話及口語練習,外國文學、人生哲學、情感、美學等互補科目也深受影響。現代書寫應考慮目的、事實、價值、與邏輯,需經常練習,現在學子就連自傳常不知所云,強調古文只是自欺欺人。  

沒效果:學習幾十年,就算頂大畢業生,大多看不懂。現在除了中文系,哪個系需要古文?要求所有人學習、考試,不就是將所有人推入聯考?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過高古文比例不僅壓縮其精讀深思的空間,對終身學習反而不利。  

沒必要:某些中國古文是文化瑰寶,但許多「文以載道」的古文存在爭議,雖然白話文也有類似問題,但白話文及現代詩的質量更豐富多元。中文系畢業生已足以擔任文化承傳的工作,他們的任務應是擇優翻為白話文【2】,才能傳播美好價值,不然只是懷舊式孤芳自賞。  

【1】我的角度:排他性、可替代性、優先性、先天缺點、整體需要、延續性、終身學習。  
【2】這篇寫得很好:【沈政男觀點】我口讀我手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forum/34186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