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講人文重要,但要平衡一下,免得被誤會了。人文社會學科之可貴,在於允許理想性的思辨,無需立即考慮執行細節與成本,只需探索理想方案。然而,現實世界並非思想的真空實驗室。
如果現行制度不理想,不妨思考:倘若你有權力推動改革,該如何實行?具體步驟為何?成本如何計算?可能產生哪些負面後果,又如何解決?
若能構思可行方案,便全力以赴;若深入推敲發現難以落實,也是收穫,至少理解理論與現實的落差。若空談願景,無法落實,便將責任歸咎於他人不夠理想,就是本末倒置,淪為「畫餅學系」。
例子: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聯合聲明:言論自由被壓縮,籲政府懸崖勒馬
陳培哲曾聲稱台灣不可能做出新冠疫苗,我們不因人廢言,倒想問假設性問題:你們是否支持別人鼓吹武力消滅你們的「言論自由」?如果支持,佩服你們的高風亮節。如果不支持,就是虛偽。
若是高風亮節,你們對中配聲嘶力竭發表聲明,但對國人富察因出版書籍被中共判刑三年,怎會無動於衷。所以你們是虛偽畫餅。若有國家能符合你們的標準,這國家就一定滅亡。
所以你們自己設法另外建立理想國吧,唯有不理睬你們的指教,臺灣才有可能渡過眼前的驚濤駭浪,只要臺灣生存下來,就絕不可能是你們喜歡的樣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