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一生的收入

一個人的收入高不高,若用宏觀角度審視,高的不一定高,低的不一定低。 

一生收入年薪×可工作年數+退休金+成就感價值-高收入高消費-家人聚少離多的成本-壓力大的額外醫療費用-失足風險成本-所得稅 

可工作年數有些工作很可能只能做到40-45[1],比如台積電工程師。若不能晉升管理階層,聯發科工程師也是如此。問題是,管理階層的職位不多。 

失足風險成本:有些工作風險很高,比如:會計師、金融業、部分公職。最近前交通部長郭瑤琪去世,我相信含冤的可能性,因為證據金額小,無論如何,失足風險成本很高。台灣高階公職薪水相對不多,對國家確有高度貢獻者,退休後安排位置,無可厚非。 

[1]日本經濟新聞社台積電成功關鍵 

最近,日本經濟新聞社在專輯提到,台積電不到 40 年成為晶圓代工霸主,並非偶然。除了張忠謀的魅力與遠見,成功關鍵可歸納四點 

1.建立美國企業無法脫離的產業生態系TSMC高度依賴北美市場,營收佔75%。創辦人張忠謀深諳美國企業文化,創立「純代工」模式,不跟客戶競爭。高層大多具備深厚的美國背景,與電子設計自動化與矽智財的廠商緊密合作。面對地緣政治風險,積極投資美國,展現分散風險能力。 

2.產業育成1973 年台灣成立的工研院引進美國技術,培養半導體基礎。1987年張忠謀創立TSMC,帶領 140 名技術人員獨立,而政府提供土地、稅務優惠。 

3.人才基礎台灣理工科比例32%(日本21%),全球第六。碩士學歷在TSMC是基本門檻,工程師年薪300萬台幣,使其成為理工人才的夢幻職場。 

4.實力導向的企業文化40歲若無升遷潛力可能被勸退。不同廠區競爭良率與成本,績效不佳被調離。為搶蘋果訂單,研發單位24小時輪班,2016奪下全部晶片訂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