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美國財政問題

川普提高關稅、調停俄烏、裁員、打擊貪腐,主要動機之一:處理財政危機。聯邦政府負債占GDP比123%。收入4.9兆美元,支出6.7兆,赤字1.8兆,目前國債32兆美元,估計2032為50兆美元。

酸川普政策,需要理解背景。國債是長期結構問題,講政策缺失,不如提出有效辦法。贏家都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適應挑戰,性格堅毅,不怕困難,能持續進步與突破。

美債主因是社福支出膨脹、稅收結構失衡、軍事支出,其中薪資稅(payroll tax)用於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勞工支付工資的6.2%至社保、1.45%至醫保,雇主負擔相同。聯邦年收入1.7兆,支出3.3兆,預計到2035破產。年金改革會流失選票,問題不易解決,看台灣就知道。

短期可繼續印鈔,但美國每年利息接近1兆,利息有複利效應,當國債規模突破臨界點,利率被推高,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川普秉持雷根的小政府理念,主張減稅、縮減預算和政府規模。(台灣預算削減是為癱瘓政府,國防預算也砍,置國家不顧)

提高所得稅或企業稅的可能性低,選票會流失,企業稅上調拖累經濟,國債更惡化。富人稅可行,但金額有限。另一手段是關稅,可以創造外國投資及就業的談判籌碼。

關稅相當於消費稅,但並非二元論,因為競爭導致供應商吸收,而且增加國庫收入抵消國債,也可作為補貼,或吸引投資,增加就業,經濟成長就能處理國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