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Why-Why分析法,打破砂鍋問到底

前言:很多人習慣聽到同溫層的說法,照單全收,一同出氣。其實即便說法對,可能只是一個原因,卻忽略重要的。這是網紅的洗腦招數(通常主要原因至少3)。彭建文介紹台積電的「Why-Why分析法」,避免「5 Why 分析法」的盲點(通常問3次就行)

我們常圍繞一個角度尋找根本原因,結果問題重複出現,永遠解決不了。這時需要結合水平與垂直思考,透過多次提問找到根本原因。

 

先講真實案例:某公司推出新產品,目標年營收 3 億,只達到 1 億。他們運用「5 Why 分析法」,希望釐清原因,這方法不斷追問「為什麼」,通常問到第五次就能發現核心所在。

 

分析路徑這樣:新產品銷售不佳是因為市場疲軟---市場疲軟源於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消費者購買意願不高,源於經濟不佳---經濟環境不佳,導致消費者削減開支。

 

整個分析看似合理,但如果只依循單一思維模式,可能會遺漏其他重要的影響因素。例如除了「市場因素」的影響,難道沒有第二個、第三個其他角度的因素導致銷售不佳?

 

我從台積電學到的,也是企業輔導授課時常用工具——Why-Why 分析法,可助你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和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就是從一問一答中,找到可能的根本原因。比如,為什麼你認為新產品銷售不佳是因為市場疲軟,而沒有其他原因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