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西根大學開發出「超聲波組織碎化」(histotripsy)醫療儀器,能用超聲波瓦解癌細胞,治療肝癌只需10至15分鐘,不用開刀和住院,只需約25萬台幣。
發明人是密西根大學教授徐蓁,她畢業於普通的中國東南大學,取得密西根大學碩博士。網路說,她在今年9月到台大醫院演講,台大要引進機器。香港李嘉誠領先一步,捐贈香港醫院三個月,已治療30位癌症患者。(應不是治癒,肝癌會再生。不知其與光刀差異?)
超音波用來診斷心臟、肝臟、胎兒,治療癌症像在沙漠種花。台大電機系教授李百祺點破關鍵:「發明人徐蓁選了沒人願意碰的方向。」徐蓁跟隨導師Charles Cain前10年是艱難孤獨的旅程,發表論文,仍被懷疑可治療人類,因為現有儀器不可能實現超過200倍大氣負壓微秒脈衝。
要讓理論發揮作用,徐蓁團隊完成很多不可能任務。在掙扎關口,Charles Cain的一句話成為座右銘:「當每個人都不停告訴你不可能時,意味你正處於突破的邊緣。只要盡你所能,進行最好的科學研究,其他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於是徐蓁堅持20年,說明堅持與自信的重要。但重點是:「盡你所能,進行最好的科學研究」,指深思熟慮,認清正確方向和方法,不斷在失敗和錯誤中學習,堅持下去。堅持和智慧缺一不可,方向錯了,只會越走越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