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反省(2)最有成功機會的商業模式

張忠謀在自傳()透露,寫書過程等於又活了一遍,很多章都寫到掉淚。同樣彷彿那天未曾消失,同樣在詮釋記憶,給人做為未來態度與希望的參考座標。 

張忠謀指出,「我沒有錯,我只是輸了而已!」「從19831988,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可見自喻「過河卒子」。幸運的是,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在2週誕生,那是他一生中創新價值最高的兩週。 

1985821日是工研院院長交接的第2天,前院長方賢齊交代要辦事項,其中一件是華裔美商創辦的IC設計公司國善、茂矽及華智,要求政府出資為每家建晶圓廠。94日他對政委李國鼎提出「共同晶圓廠」觀念。 

張忠謀說,他把20幾年經營半導體業心得,對工研院IC計畫的了解,及當時台灣具備條件,找出最有成功機會的商業模式:只替客戶做晶圓生產,必須研發製程。

 

當時稍具規模的IC公司都是「垂直整合型」(IDM),包含設計、製程研發、晶圓生產、行銷,多餘產能做代工。工研院設計能力低,製程落後3年,沒行銷能力;「示範線」良率優異,唯一強點。

 

張忠謀指出,提供給客戶的價值是可靠交貨,「對客戶不輕易承諾,一旦做出承諾,必定不計代價,全力以赴」成了座右銘。不與客戶競爭,「客戶是我們的夥伴」也成座右銘。(與誠信正直有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