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感恩容易,遇到逆境或亂比較,就很難感恩。感恩的方法很多,可以練習,回想過去是方法之一。
……..
古代窮人常吃麵嗎?
麵條在古代不是人人吃得起,小麥要耗費人力物力畜力才能製成麵粉;即便做成,普通人家會把麵粉出售,換成便宜的小米和粗糧,才能讓全家撐過一整年。
以前人避免外食,出門帶自製乾糧,把小米磨碎混上粗糧、有條件的撒些麵粉,炒熟後加水製成餅狀,再蒸熟曬成口糧。農收或過年,才能自製麵條過癮;麵湯水不會放過,撒點鹽和野菜,就是小確幸了。
在城裡的館子,「麵湯」是好商品,有錢人吃麵,餐館的湯鍋水白濁滾燙、帶些麵粉糊;窮人進店後,拿小錢換碗湯,店家灑點蔥花,算是像樣的湯了。然後識相走到角落蹲著,從包袱拿出乾糧,掰碎丟到麵湯泡軟;帶上老人小孩,有時店家會多送一碗。
麵湯含有維生素B,也有消化酶,能緩解麵食脹氣。碰上店家下餃子,總有幾個煮破的,難得油水還帶肉香味,用餃子湯泡乾糧,算是大餐了,吃飽就有力氣,才能懷抱希望,面對接下來的苦日子。
「原湯化原食」是說給有錢人聽的,多數人只有吃飽這件事。現代人享受科技帶來的豐盛,可說是人人都吃飽了,卻產生千萬種煩惱。到底進步了?還是退步?(參考 李的歷史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