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承認軟弱(2)

華人為了面子,習慣「文人相輕」。其實各行各業都相輕,音樂家、藝術家、文學家都覺得別人的作品不行,企業家誰也不服誰。

不服的原因是怕被人家看不起。華人的文化是「樂於助人,羞於求助」,幫助別人有面子,被人幫助很丟臉,讓人家知道弱點,就顏面盡失。

所以家庭主婦怕客人要來,因為要讓人看到「樣品屋」等級的居家。男人吃飯搶付帳單,不能讓人家覺得小氣。這些都為了面子。

華人的求助性很低,卻喜歡炫耀人脈,喜歡「靠關係」解決事情,看似矛盾,其實骨子裡在證明認識達官貴人,這樣顏面有光!問題是,為了面子,演變為「自己不行也不願意求助」的局面。

真正的強者不是刀槍不入,而是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與同理心。真正成熟的人不是超人,而是承認自己的軟弱,知道弱點,也才不會出現「盲點」。真正的勇者,不會無所不用其極保護自己,而是願意接受不完美,承擔可承擔的風險。

一個真正有自信的人,樂於求助。每個想要樂活的人,都要學會這一課。(參考劉三講古)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承認軟弱(1)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先前評論李清照的詞難以療傷,是站在讀者角度。李清照的詠史詩,情辭慷慨,父親李格非是進士蘇東坡的四大弟子之一被牽連罷職,四年後去世,丈夫趙明誠是宰相的兒子,不至於聲聲嘆,盡講風花雪月。 

感傷文學能抒發情感,學習同理心,任何人都適用。問題是,讀者不是當事人,只緣身在此愁中。少怒少怨少感傷,總比愁苦好。記得深情而不滯於情。然而,若只看到愁苦,恐怕不深刻。藉詞說出愁苦有兩個意義 

第一,誠實面對現實,人間很多問題就是無解,從無解取得心理平衡,便是智慧。第二,承認軟弱,個性上較願意尋求協助。試想,上天願意覆庇自認武功高強,還是誇自己軟弱的人 

我們欣賞憑著信念在艱困中奮戰,但若認知到承認軟弱」的積極意義,便能欣賞《一剪梅》的「此情無計可消除」詞句,並從中找到困頓的出路 

回到藝術面。感情抽象,不易捉摸,李清照擅長敏銳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像印象派畫家,以素淡語言,表達具體可感的無盡相思與愁情。她將《一剪梅》寫在錦繡手帕,送給將負笈離家的丈夫,就算現代人,豈能不受感動?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走出困頓:怒氣、怨嘆、感傷少一點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人必然一死,但年輕人不在乎,老人懼而不談,習慣用「以後再說」搪塞。真相是,台灣去世人口,64()以下佔27% (2021)所以思考如何享受餘生很重要。對此,作家宋紫菱提醒三個少一點。 

怒氣少一點,很多氣都是小事,拿小事生氣,是自己要被惹怒的,浪費生命。 

怨嘆少一點,愈嘆愈嘆走好運。接受所有發生的事都是最好的,這種正面思考就能帶來正能量,讓人感覺喜樂,有動力找出路。 

感傷少一點,悲觀視野看待人事物,藍天時預感陰雨愁緒,感受都會變為負面。感傷無窮盡,動不動憂愁,不是快樂不理,而是自己放棄快樂。 

我認為感傷最難克服,因為人間催化感傷的歌曲、詩詞太多了。感傷文學能抒發情緒學習同理心,但長期浸淫其中,恐釀成憂鬱症。

一代詞后李清照在53歲寫了《武陵春·春晚》,當時國破家亡,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文物大半散失,無依無靠,流離異鄉,詞情悲苦。 

她小了蘇軾47歲,詞也少了轉念,究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能療傷嗎恐怕空留餘愁居多。 因此,我偏愛大衛詩篇》,既可抒發情緒,也交代情緒出路。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走出困頓:改變脾氣

美國德州槍擊案的兇手18歲,與奶奶口角,向奶奶開槍,隨即到校園掃射,至少21人死。根據《華郵》報導,兇手曾是孤獨害羞的男孩,因口吃遭霸凌及極大惡意,長期苦悶而脫軌:https://bit.ly/3PBQaSW 

這類案件藏有大量武器,可見是長時間反社會的結果。台灣對長輩施暴的新聞不鮮,若不是槍枝管制,說不定更嚴重。 

人生處處有挫折,多數人不會這樣暴力,但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神經大條者往事如煙;嚴重敏感者情緒波動度大,不易從事正當休閒娛樂,需酒精 暴力 色情 毒品刺激,然後惡性循環。 

人人需要社交,出門衝突摩擦,在所難免。不能處理情緒,討好不甩你陽奉陰違自閉寡居等策略,都是從小沒學到情緒管理。台灣文化是教育乖寶寶,壓抑心理感受,否認負面情緒,更為不利。 

要解決脾氣問題,當事人要有強烈的改變意願,並讓社會支持系統提早介入。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曾衝動,所以大家有責任關心身邊落單的人。先了解他們的特質,接納並讓他們感受到愛,然後找出失控的根源,不管是單一或多重根源,都有脈絡可循。 

人的脾氣是應對世界的模式,花很多年培養,想改變要有耐心與決心。信仰能改變生命,不是「四維八德」講道理那一套。願脾氣很壞的好人,彼此共勉! 

後記本文參考劉三講古。美國槍擊案兇手70%18歲以下,家長切記。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走出困頓:損之而益

「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道德經》 

早先我以為這句話是指先苦後甘」,其實不是,是在講「損」和「益」的關係。人生總有起伏,想讓自己逐漸幸福,老子建議懂得損益之道「損之而益」。 

「損之而益」,是把自己放在「減少」的位置,然後慢慢增加。「益之而損」,是把自己放在很高很滿的位置,然後一點點減少。清明的人,應會選擇「損之而益」。這是做人的智慧。 

然而,簡單說損了會益、益後會損,這又是似是而非泛泛之談。譬如,一個人當乞丐,處在人生低谷,但一輩子靠著乞討就能走上坡路嗎?不懂損益之道,所在的低谷就永遠都是低谷。 

這裡的是指「自名也」,就是名譽、地位、金錢等虛幻東西,過度追求名利和結果,難免損失踏實做好工作,最後得不償失,甚至失去全部。這裡的是指踏實做好工作,最後得到利益的是自己和身邊的人。 

老子認為萬物不斷變化,但像月亮圓缺,都在盈虧之間,變化都有一定規律。世事確多如此。因此,處於人生低谷,別消沉,平心靜氣累積自己,低谷過去就會走向高峰;當達到高峰時,世間競爭,切莫自滿驕傲,不然將走向低谷。

後記:本文參考羅大倫:《老子教你斷捨離,讓人生更輕鬆》一書。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放下非分之想

18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阿龍·伯爾和對手湯瑪斯·傑佛遜獲得相同票數,伯爾相信眾議院宣布自己勝選,但最終飲恨,擔任副總統。 

1804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夕,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7-1804)反對伯爾參選。伯爾已擁有一定權利,但苦毒啃蝕他的靈魂,對漢密爾頓懷恨在心下了戰書,漢彌爾頓受重傷,次日身亡,因而引發眾怒而遭人厭棄,最後鬱鬱而終。 

漢密爾頓曾擔任陸軍總指揮、美國憲法起草人之一、第一任美國財政部長、海岸警衛隊創始人,力排眾議說服華盛頓建立中央銀行,他是公認的「重量級」美國國父之一,甚至是建國最大貢獻者,雖然他的肖像只印在十元美鈔。 

政權鬥爭往往是悲劇,本質是想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慾望和目標。其實不管多麼努力追求權力、聲譽或財富,人性總想得到更多,而這種自私野心,永遠不能滿足內心的渴望。 

思考人生終結,能讓人看清楚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伯爾若能想像一下,希望自己去世後的訃告怎麼寫才無遺憾是總統位置,還是「打完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

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慾望和目標的非分之想,承擔起自己的天賦角色,然後將結果交給上天,才是得著平安喜樂的途徑,而活得夠久,就知道平安喜樂,才是人們最真實深切的渴求。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健康的成就感

人活著,甚麼最重要?不管是權、錢、名、情感,都可轉化為「存在感」。存在,是包羅萬有的奧秘! 

怎樣才有存在感?關鍵在於「成就感」,因為努力得到回報,會帶來歸屬滿足愉悅榮譽尊嚴目標熱情抗壓及持續動力,存在感就產生了,幸福感隨之而來。 

成就感是上天給人最好的禮物。譬如,吃自種蔬果很有成就感,看別人愛吃自己做的料理很有成就感。但成就感跟挫折感一體兩面,需要警戒挫折感帶來的嫉妒、優越感、憤怒不滿,更要小心不知不覺掉入圈套。 

甚麼圈套為成就感才去做某些事,然後上癮,成為「成就感的奴隸」,為了成就感而活著,努力追求的只剩下感覺。習慣掌控打電動財富數字、炫耀小孩成績等,就是典型例子。這種成就感再大,離世時,終究虛空的虛空,如捉影如捕風。 

不想掉入圈套,需要體悟成就感只是過程中的燃料,真正的目標是個人生命成長與成熟。這需要連結存在的目的與使命,不在乎一時得失,不必別人即時的肯定。世界現實,說來容易做時難,需要信仰。 

史上最暢銷的童書作者波特小姐,用版權收入買下英國湖區公園45百畝土地,公益信託對她來說,有成就感、歸屬感,還實現永恆的目的與使命,滿足內心最真實深切的渴望。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流的商業廣告,也深懂永恆之道。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走出困頓:想到最壞情況

風險有低中高三種,最高風險是不可回復,血本無歸。預設最壞情況,適用很多地方,譬如,借錢要假設對方不還,為某失敗決定預想退路,長期投資也是。其實不管是投資,或是做甚麼決定前,都應謹記這點。

今年(2022)波克夏股東大會上,有人問巴菲特的搭檔 芒格,為何連續兩次買入阿里巴巴股票,短時間內又賣掉呢? 

巴菲特笑說:我可以回答,我曾跟芒格說過,嘿夥計,別忘當年我買的古巴股票,也是又好又便宜,可是到最後被卡斯楚給國有化了,股票成了廢紙,你一定要注意這種風險。 

英國石油(BP)在今年第一季財報認列俄羅斯撤退損失,包含持有Rosneft (俄羅斯石油)股份,損失達255.2億美元。BP第一季虧損203.8億美元,去年同期利益46.7億美元。BP有健全現金流,不至於發生經營問題。 

如果中國對台動武或任何引發類似對俄制裁事件,產能及資產在對岸的上市公司很可能一夕之間下市、甚至破產。這包括金融業,對中國的放款曝險金額幾乎都超過公司淨值的一半,甚至等於淨值。 

被卡死的資產是企業生存的重要基礎,就是存亡問題。因此,想到最壞情況,不是悲觀,而是保守,不為賺點錢,卻血本無歸。肯定有人說,事件發生機率很低。這樣說沒錯,但懂得害怕,才是做事的基本原則。 

歷史不一定重演,但總有幾分相似,曾發生的事,就算不可思議,也要相信會再發生,才知怎麼資產配置。想清楚了,自認值得冒險,就默默祝福你了。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走出困頓:克服投資心魔

根據頂級經濟期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一篇文章[1],從1870到2015共145年,16個先進國家的房產報酬跟國家股市報酬接近,且波動低很多。(但1980年以後,股票報酬高出房產2.5%,參Table VII )

上開報酬是稅後總報酬,股票含配息,房屋含租金。若沒記錯,最近三十年,台股報酬比房產高出3%多。(上市公司盈餘成長必然高於名目經濟成長)

既然報酬相近,甚至股票報酬較高,為什麼常聽到有人買房致富,卻很少聽到買股致富?直覺猜想,主因是「長期持有」及「投入金額」:

房產流動性不佳,又無法賣出部分房產,交易成本高,只好長期持有,少了頻繁交易,反而獲取高報酬。而且大部分人以房產抵押購屋,具有高槓桿,房貸利率低,報酬進一步提升。

至於股票,其借貸利率高,槓桿風險大,借貸成數不如房產,短期交易容易,長期持有需要克服太多心魔。

台灣少子化趨勢明顯,加上房產開始大量繼承,未來郊區房子可能像日本,價格崩盤。因此,股票(動產)當不動產投資,比房產更具優勢,不會遇到惡房客,不會有海砂屋、輻射屋、漏水屋,還可隨時變現應急。

但長期投資的前提是:以指數ETF為標的,處變不驚,視而不見,不要賣。可惜,雖然短線交易賠錢居多,但股價上下刺激,人性總是賺點小利就開心,所以心魔難以克服。

[1] Òscar Jordà, Katharina Knoll, Dmitry Kuvshinov, Moritz Schularick and Alan M. Taylor, 2019, “The Rate of Return on Everything, 1870–2015,”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4, 1222-1298.
https://academic.oup.com/qje/article/134/3/1225/5435538

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廣泛閱讀 獨立思考

日前載快篩試劑貨車與工程車車禍釀2死,有人貼文「載(快篩)去中南部出事的」,並酸中央不幫忙北市府買快篩,反而送往疫情不嚴重的高雄。不久,遭到高雄市政府駁斥。 

貼文者被起底是李成,40歲,台大醫科,署立雙和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他向警方供稱,因為無聊、不謹慎,接著在醫院向大眾致歉。 

言論自由建立在真實基礎上,李醫師的行事動機可能是為搏版面發洩情緒無聊..等,卻不知疫情期間造謠,可能被罰300萬元,甚至解聘,呈現高學歷中智力、低情商沒常識的局面。行醫隨便更恐怖

這件事值得老師及家長思考。在某領域專精,不代表了解其他領域。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廣泛閱讀、獨立思考很重要,人生不簡單,會考表現好,不會是永遠贏家。 

廣泛閱讀需要終生學習,也是建立常識的基本條件。常識不是生活應用知識,而是各領域專家擁有的基本知識。追求常識者,不必是領域專家,而是應用知識的人。在專業知識不匱乏的年代,常識將成為珍貴的專業知識。 

不獨立思考,易被洗腦,若又沒常識,可能變偏激。最近美國橘郡發生教會槍擊案,鄭達志醫師救更多人卻犧牲,兇嫌很可能出自仇恨。仇恨通常針對人,而不是事,不管仇恨的對象做什麼,他們都反對,分辨不難。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真善美》(2)想起喜愛的事物

《真善美》電影有一段,晚上雷聲大作不停,小朋友驚嚇跑到家庭教師瑪麗亞的房間,瑪麗亞帶著小朋友唱著:當我心情不好時,只要想起我喜愛的事物,就覺得沒那麼糟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G6dd7ikrXs 

我把這招歸類為轉念」:回想自己有過的美妙經歷,並移情到那些經歷上,就能好過一點。因此,不妨回想自己喜愛的事物,感恩並寫下來,心情不好時拿出來看,或唱給自己聽,若許就能雨過天青。

…………

我喜愛的事物(My Favorite Things 

玫瑰上的雨珠和小貓咪的鬍鬚

閃亮的銅壺和溫暖的毛手套

綁上細繩的棕色包裹

這些都是我喜愛的東西

 

門鈴、雪橇鈴、和著麵條的炸牛排

乳白的小馬和脆皮蘋果派
月夜下展翅而飛的野雁

這些都是我喜愛的東西

 

繫上藍色緞帶的白衣少女

落在鼻尖和睫毛上的白色雪花

銀冬大地融成春光煦煦
這些都是我喜愛的東西

 

被小狗咬傷

被蜜蜂螫痛

當我心情不好時

只要想起我喜愛的事物

就覺得沒那麼糟了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真善美》(1)找回關懷與支持

1965年經典電影《真善美》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見習修女瑪麗亞,來到七個可愛孩子組成的奧地利崔普家庭當家教,後來一同翻越阿爾卑斯山,逃離納粹掌控,到美國獲得自由的故事。 

崔普原是貴族,家庭合唱在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前就很有名,聽說真實女主角唱的更好聽。他們逃到美國後,一無所有,在最落魄時,真實女主角才嫁給他(與電影不同)。真實女主角提議到鄉鎮巡迴演唱賺錢,後來買下農場經營民宿,旅客可聽到現場歌聲,生意興隆。現在民宿還在經營。 

《真善美》每首歌都很好聽,有綺麗的歐洲風光,還有值得被提倡的價值觀。聽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 張德聰 教授分享《真善美》~找回家中的關懷與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WaDXE1bz4

《真善美》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mqfOb0OE

.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走出困頓:剛毅與堅忍

對多數人來說,過去三十年,算是幸福快樂。但新冠病毒、動盪國際形勢,讓這種安逸閒適只是霎時錯覺,現在人們需要美德苦撐待變。 

紐約公共圖書館入口處,有兩座莊嚴石獅駐守,在曼哈頓第五大道和四十二街路口一角。自1911年圖書館落成,就屹立於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TxqzP78jg 

最初石獅被暱稱「萊諾克斯」和「阿斯特」,以紀念圖書館的創辦人。在30年代大蕭條期間,當時紐約市長改名為「剛毅」(Fortitude)與「堅忍」(Patience),鼓舞市民在挑戰的歲月勇敢生存下去。 

如今獅子見證無數場遊行活動,每年聖誕被套上花環,獅頭上被戴過禮帽、畢業帽、隊棒球帽,變成吉祥物,通常吉祥物看不到剛毅與堅忍。 

紐約環繞著華爾街銅牛洋基大都會棒球場館藏兩百萬件的大都會博物館和百老匯歌舞劇,創造驕矜自傲的環境,人們離美德越來越遠。 

在我看來,能檢討自己、勇於認錯,是一個人能 剛毅與堅忍 的第一步,不能勇於坦誠檢討自己,總在龜縮逃避。 

拜登及民主黨在2020年大選一直指責川普抗疫不力,死了35萬人,或暗示或要求川普辭職。拜登接手後,疫苗上市,病毒越傳越弱,反增加71萬人死亡(5/12累計106萬人)。現在看來,他們沒自我檢討。雙重標準是美德的反指標,台灣也非常適用。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走出困頓:平靜安穩經驗談

前些日子,聽一位朋友說,有位賢者過著平靜安穩的生活,於是向他請教秘訣。 

賢者說,在生活中守住三件事:1.對人不心懷憤恨;2.對比我過得好的人,心不嫉妒;3.對遭逢困境者,不曾幸災樂禍。 

我試著理解。憤怒讓人坐立難安,心生怨恨反而傷已。嫉妒損耗良善,做不到不嫉妒,至少承認自己嫉妒,被壓抑的嫉妒會吞噬人。即便是對敵遭遇困難,需要的是扶持,不是幸災樂禍,若是作惡遭天懲,那是報應,不等同要幸災樂禍。 

如何平靜安穩,我也提出三點看法。第一,祝福」比「守住三件事更能平靜安穩。遇到大風大浪,自己更需上天的祝福與扶持。 

第二,所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嫉妒的容忍度更高,更能承認自己嫉妒,並且能忍受這種不愉快的感覺。更正面來說,對別人的榮耀,做不到有榮與焉,至少將嫉妒作為自己前進的驅動力。 

第三,平靜安穩不是取決於當下環境的樂觀主義,而是奠基於真理的盼望之路,因此無論如何,接受現實和肯定現實,有了愛和受苦心志,才能跳脫叔本華的鐘擺,不在痛苦和空虛兩端擺盪。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走出困頓:智慧人不分年齡地位

20194月,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燃起熊熊大火,古老的木樑與鉛板形成大火爐,一發不可收拾。教堂尖頂坍塌後,人們注意到鐘樓,一旦鐵鑄巨鐘的木樑被燒毀,兩座鐘樓塌陷,教堂將夷為廢墟。 

基於安全考量,消防隊長 加萊 命令教堂內的消防員撤退。當他思考接下來怎麼做時,隊員 雷米 緊張地說:「報告長官,我建議向鐘樓射水。」考量建築物的結構脆弱,加萊立即否定,但雷米不斷陳述種種好處。 

面臨關鍵的抉擇,是採納初級消防員的建議,還是讓教堂倒塌?最後隊長聽取建言,及時撲滅蔓延到巨鐘木樑的火,挽救了教堂。 

明智的人都能聽取好的建議,而智慧人不分年齡大小,地位尊卑。正所謂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與情緒共處

最近看時代劇,體會到上一代為了活下來,有三種極端反應:一是事不關己,這點不用說;一是勇於面對;一是刻意降低期待,把人生無常視為正常,以淡化情緒。

勇氣不是說有就有。現代有許多安全機制,生存環境相對穩定,壞處是心理素質變差,一點風吹草動,就受不了。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情境,就能讓關係降到冰點,受過傷的人更是如此。 

至於調整期待,上一代生存不易,情有可原,但現代人為應付情緒波動,把它正常化,像是逃避,不是權宜作法。人既已存在,愈逃避,愈容易產生精神疾病。 

過去貼了不少「淡定」文,姑不論效果,我偏愛「信仰及勇氣」。信仰像昨天貼的《凡尼亞舅舅》。勇氣不是血氣之勇,而是謹慎懂得害怕,能站起來侃侃而談,也能坐下來靜靜傾聽。淡然放下、堅定信仰都需勇氣。 

其實情緒起伏正常,不能擔心負面情緒就縮減情緒值,要勇於接受挑戰。有了這認知,就學習與情緒共處。學得不好,崩潰機率高,就是「大驚小怪」。學得好,能即時拉自己一把,就是「處變不驚」「風幡動 心不妄動」,可增加心理韌性,過程中也可找到意義。 

怎樣學得好?首先要辨識情緒而不壓抑,接著接納情緒。情緒本身沒好壞,像溫度計,只有處理情緒的方式才有好壞。再來是閱讀詩歌智慧書與故事,對情商有用,少走冤枉路。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走出虛無感與荒誕感

最近看了日本電影《在車上》(Drive My Car),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改編。兩位主角沒看見事情全貌,做錯事,陷入後悔、矛盾與迷惘,產生荒誕感與虛無感,沒有力量走出來。後來,演出《凡尼亞舅舅》舞台劇,在真實人生走出困頓。 

《凡尼亞舅舅》1898是俄國劇作家 契訶夫 的經典劇作,劇長2小時,寫出當時社會的典型問題:偶像坍塌這也意味舊信仰的失落。當「永恆的上帝」遭到自然人文科學的衝擊,人們落入存在的荒誕感與生命的虛無感,這是思想家與哲學家的問題,對於現代人來説,同樣具有鮮活的時代意義。 

《凡尼亞舅舅》故事發生在退休教授 賽布雅可夫 的鄉間莊園。居住其間的,有教授與前妻所生的女兒蘇菲亞、教授前妻的母親瑪雅,以及蘇菲亞的凡尼亞舅舅。 

一天,教授和第二任妻子葉琳娜到莊園渡假。舅舅曾以教授為偶像,辛苦經營莊園,供給教授花用。當他發現教授是一事無成的庸才,頓時失去生命的意義。後來教授要出售莊園,舅舅陷入絕望和憤怒,兩番開槍要殺死教授,但沒打中。 

雖然雙方握手言和,教授夫妻匆匆告別,但實際上,一切不再如前,舅舅的生活失去目標,辛勤工作變得毫無意義。到了第四幕(最後一幕),舅舅偷了嗎啡要自殺。最後,因著蘇菲亞真摯地懇求與鼓勵,舅舅歸還嗎啡,和蘇菲亞投入工作。 

我綜合作品原版與電影所使用的語言,摘要蘇菲亞的懇求與鼓勵。跟《基度山恩仇記》一樣,答案都在忍耐與考驗盼望與等待,等待上天帶來的平靜專注勇氣力量,最後看見上天的作為 

「我們要繼續活下去,凡尼亞舅舅,我們一起走過漫漫長日,與疲憊的夜晚吧我們要耐心忍受命運給我們的考驗,從現在到年老,我們要為他人努力工作,都得不到休息。一旦我們的歲月終了,我們就安然死去,沒有一聲怨言告別這個世界。然而,墳墓的另一端,將會見證我們受多少磨難與淚水,人生是何等的殘酷與艱辛,生活對我們是苦的。 

如此一來,上帝會憐憫我們,而到那時,我親愛的舅舅,我們將看見光明與美麗的可愛生活,我們將滿心喜悅,在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以一抹微笑回顧我們所忍受的種種不幸,我們就會嘗到安息。我打從心底相信,有強烈的信心,等待時間的到來。 

我們會聽見天使的歌唱,會看見整個天堂灑滿燦爛的光輝,我們會看見世間所有的罪惡及瀰漫世界的偉大慈愛,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是安寧的、幸福的,像溫柔的愛撫。我這樣相信,我這樣相信。可憐的凡尼亞舅舅啊,你哭了,你一生都沒有歡樂,但是,等待吧,我們會享受安息的,我們會享受安息的。」

若有興趣,可以看東海外文畢業公演,有中文字幕。 

2020 東海外文畢業公演《凡尼亞舅舅 Uncle Vany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Pb8t_54Dk

Anton Chekhov: Uncle Vany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HjT4maw7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