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天下道理都有假設前提

【虹約】天下道理都有假設前提 2021/7/30

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說:民眾打2期疫苗成了白老鼠,出事卻全民買單!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PRnkql?utm_source=lineshare

質疑政策很好,但審查通過了,一位當過高官也具備醫學專業的人,要質疑的是審查環節,而不是隨便講毫無科學根據的「白老鼠」論。政黨競爭正常,但不應淪為小人之爭。

天下道理都有假設前提,「白老鼠」要成立,需要幾個前提:

1.審查委員被收買:審查程序行之有年,有證據早提告了。這次18位支持,1位反對,1位主張補件再議,最好都被收買。要不是機關人情請託,誰在乎一點審查費,要隨時被潑糞?

2.國產疫苗不安全:不安全才能說白老鼠,難道審查委員都沒看是否通過安全試驗?

3.國內疫苗不缺,不一定要用國產:現在疫苗大缺,若出現嚴重疫情,缺少疫苗會死很多人。菲、越、泰、印尼疫情嚴重,施打牛步化,像油麻菜籽命;南韓代工疫苗,近兩個月覆蓋率幾乎不動。

4.國產疫苗無效:委員是隨便通過緊急授權嗎?高端疫苗的抗體效價遠高於AZ,而且頂級期刊《自然》刊登的論文證實中和抗體跟保護力相關,緊急時難道不值得一試?

以上道理簡單,很難相信她不懂。騙人話術影響廠商利益事小,若拚政治拚到失去人性,心地壞到別人染疫死亡都沒關係,才令人心寒。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不一定適用每個人。可知台灣內部根基不穩固,隨時面臨被吞併的危險。

這類話術不勝枚舉,集結可出好幾本書,就是很多人相信。民眾被騙原因很多,其一是照單全收,沒養成獨立思考習慣,不知天下事都有假設前提,即便高學歷也無法豁免。

軍公教年改最明顯,不相信精算報告,只喜歡小道消息,以為退撫基金收支永遠平衡,透過基金操作可大幅提高到不可思議的報酬率,從不管在職未來領不到退休金。


最近有些政客、名嘴主張疫苗多多益善,政府應加訂。其實就算沒民間捐贈,政府訂約3千萬劑(先前誤記2600萬劑),加上美日捐贈,已經太多了。我推算現在20歲以上民眾約800萬人沒預約登記,預算可以加訂嗎?就算可以,已訂的沒送來,新訂怎會送來?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自行車金牌得主的理所當然

 【虹約】自行車金牌得主的理所當然 2021/7/29 

2020東京奧運女子公路自行車金牌得主Anna Kiesenhofer,奧地利人,30 歲,不屬於任何職業車隊,跌破大家眼鏡 

她接受訪問時說:運氣扮演很大的角色。去年 ITT 世界錦標賽,她才得第18名,也講了一句話盡力了就好,如果運氣也在我們身上,我們可以成就一些大事! 

Anna怎麼盡力月初研究東京的路線跟天氣,擬定最適合她的戰術。人事時地物一個不同,答案就不同。不妄自菲薄,不卑不亢,適合自己最重要,獲獎「理所當然」。 

Anna是劍橋數學碩士,加泰羅尼亞理工數學博士,在洛桑聯邦理工研究非線性偏微分。不知非線性是否助她一臂之力偏微分多為線性,非線性約50種模型,運用在固體力學,流體力學,聲學,非線性光學,電漿體物理學量子場論等學科。

總結個人對疫苗議題的看法

總結個人對疫苗議題的看法 

結論:名嘴不可輕信,專家不能偏信,權威也是如此。唯有大量專家們透過制度討論的多數意見,才能相信。公民能做的,就是維護民主制度,確保制度正常運作。 

我過去貼一大堆疫苗議題,目的是自我訓練判斷與預測,吵了大家,希望這篇能作點補償。我無黨無派,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唯一支持台灣,盡量把偏見降到最低。 

你不認同也很正常,我講的可能是錯的,真理在高處,真理才能使人得以自由。若你能給回饋,感謝萬分。錯批也好,佛家說逆增上緣,老子說禍福相倚,神說為要得著基督。 

作為公民,我會花時間理解特定重大政策議題,才知道要站哪一邊。關於疫苗議題,昨天讀了「沒有什麼「國際認証」,談外行凌駕內行!」一文,覺得可以收尾了。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9391?fbclid=IwAR3fs5Ygjb8FED1KS3r50GtS6Q9ektdprsmwv0e-CZo_LGH-eXVzTeZCxR0 

作者是醫療專家,謙稱不是疫苗領域,不自欺欺人,書寫淺白,極具說服力。高手在民間,自嘆不如。民眾缺乏專業背景知識,厲害的理論家或政策論述要讓民眾聽得懂,社會缺乏這種人才。 

記得三十幾年前,在學校有一門必選,國際經濟學,老師是一位政大專任教授。他上課很少說話,一上課就證明經濟理論,在整片大黑板寫了密密麻麻方程式,寫滿了擦掉又寫,字小,抄都來不及,有點像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John Nash在電影《美麗境界》的上課場景。 

記得最後一堂的最後半小時,他突然不寫了,說了一些話。他說證明公式不厲害,真正厲害是口說,把理論淺顯說清楚,邏輯紮實。他還說,擔心美元因財政收支崩潰,世界不知如何。現在看,擔心過早,只有美國可不斷印鈔。後來聽一位畢業於政大經研所的同事說,另位教授的數理更強,比他還誇張。提這故事,是在說論述要讓民眾聽得懂。 

疫苗議題涉及證據,不同證據層次的證據力不同,想得到相對可靠的證據,以作為國家政策制定依據,制度最為關鍵,良好制度不會讓少數人不當利益得逞。這也呼應先前貼文,管理學教授 何雍慶 認為,組織卓越的關鍵在於領導人、成員紀律、制度、系統思考、積極行動。 

人性不可靠,美國先賢知道這點,設計制衡的政治制度建立國家基礎。民主制度吵吵鬧鬧,但能確保產出良好制度或修正錯誤,最近中國鄭州發生隧道慘案,很可能是共產極權制度不良造成。公民的任務是維護民主制度,審視制度是否正常運作。 

回到證據主題。追尋真理既是願望,也是靈感。即便權威看法,天下事充滿未知的未知,我們要承認知道不夠多,需要不斷論證。對於新觀點要以寬容和虛心態度保持開放,並願意基於新證據改變觀點。這樣才能成長,培養評估事實的能力。 

通常證據層次最高級,證據力最高。針對疫苗,由於時間緊急,加上有些事只能事後驗證,所以我選第5個證據層次。台灣醫療水準高,也採這個層次。 

1. 聽名嘴說的,跟著七嘴八舌

2. 自己就是證據,研讀成專家

3. 尋求專家,甚至權威的說法

4. 參考專家們說法,多數為準

5. 擴大專家群人數,充分辯論

6. 選擇具可靠度的專家們意見

7. 不同領域專家交叉詰問認定

………

註:證據層次(Hierarchy of Evidence 

(1)選項1-3:底層證據。譬如名嘴說,專家也可能為利害表達意見,不代表真理。

(2)選項4:未經控制的觀察。出自多數人觀點,勉強可信。

(3)選項5:未經控制的觀察。出自很多人觀點,較為可信。

(4)選項6:經控制的觀察。專家來自不同機構地域,長時間觀察,可信度很高。

(5)選項7:統合分析。不同領域專家集於一堂,將各種層面的證據列出比較,涉及不同生態系統的時間序列影響,視野宏觀,證據最具權威。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請獨立思考

 【虹約】請獨立思考2021/7/28 

今天貼張忠謀的利大於弊」,一位碩士畢業的朋友說:許多官員已打兩劑,顧立雄,何必還說手臂留給國產。比顧立雄官階高的人很多,為什麼他可以打,媒體查證報導,例不勝數。 

我回答你確認時序了嗎人事時地物一個不同,答案就不同,操縱人事時地物,可以不斷造謠。趙少康 陳文茜操控那麼多年了,事後幾乎都被拆穿造假,為什麼還有人信意識形態作祟,反正對民進黨不利就好。 

操縱甚麼顧立雄打疫苗是真的,但造謠者不講何時打,然後造假說他要捐出手臂,這樣就可以編故事。我查了新聞,他何時說要打國產?他在四月打,當時自費人人都可打到。一分鐘就可拆穿謊言。 

再者,就算官員改變想法,也可能呼應有疫苗就打,保護自己保護別人。凡事戴有色眼鏡看,造謠者最喜歡這種刁民。 

顧立雄是國安會秘書長,部長級,常在總統府開會,多少人官階比他大全世界都是中央官員第一類,只有台灣排第二類。中央癱瘓,誰來指揮?經濟部長王美花在6月初接觸確診同仁,隔離上班,先生顧立雄打過疫苗,不必隔離。身為經濟部長竟沒打,這不可笑嗎 

中央官員若排第一類,趙少康 陳文茜就會瞎說圖利自己,然後一堆刁民跟著喊。把台灣弄死,大家有甚麼好處我沒這問題,只挺台灣,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再說就出於惡者。

張忠謀的利大於弊

【虹約】張忠謀的利大於弊 2021/7/28 

張忠謀作息規律,數十年如一日。他認為抽菸「利大於弊(Z>B)戒菸對自己心理有負面影響,反而影響健康。他的見解可不接受,但天下事沒有完美是真的。 

偏聽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說法,不是不對,但沒現實感,不知人性脆弱,說的到做不到(需要神)張忠謀知道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要在平凡中捍衛最簡單的快樂,才不會自陷危險境地。 

拿「利大於弊」概念看國產高端疫苗。人家安全試驗通過,效價高出AZ甚多,實效要接受凡間考驗。辨別利弊輕重,只需國小水準: 

弊:可能無效(可能性低)

利:減少染疫、避免死亡、恢復正常生活、避免倒閉失業、建立戰略資源 

政客、媒體為拚政治,想讓中國疫苗進來,造謠反對國產,不管全球疫苗短缺,他人染疫死亡也無所謂,這不是自私、無知,就是心很壞。 

造謠是有效,民調說今年3月民眾對國產有信心佔68.6%7月掉到44.3%(核准開打前調查)。其實國產證明有效,民眾自然回復信心。炒短線,若不幸徒增染疫死亡人數,民眾覺醒,最後只拚到憤怒。 

有些人偏執國外品牌而反國產,既沒現實感,也沒基本邏輯。政府已訂了26百萬劑,民間送15百萬劑,美日送1千萬劑,已訂拿不到,新訂再多有用嗎?就算不同牌,也只是可能有用。 

前天審查委員會通過高端可開打了,民眾執意指定品牌,若庫存不足,就安靜自負等待風險。巨嬰讓駐日外交官 蘇啟誠 枉死,你覺得晚輩看得起巨嬰嗎?人在做,神在看。

以色列發佈消息,說5月時BNT有效率94.3%,解封加上變種病毒,6/6起跌到64%,但重症保護從98.2%只跌到93%。以色列兩劑覆蓋率約6成,所以有疫苗趕快去打。「嘉玲」恐不復返,解封後隨時傳播。要恢復某種程度的正常生活,看來要忍受輕症流行了。這也算利大於弊,只是無奈。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張忠謀向負面宣戰

【虹約】張忠謀向負面宣戰 2021/7/27 

前言:黑格爾說,人類歷史唯一能告訴我們的是,人類從來不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天下事都有假設前提,若經常陳述錯誤,就可能避免再犯錯。猶太人大屠殺電影不斷上演,主因就是如此。 

「馬習會」後,經濟部宣布計劃開放中資,紫光趙董宣布收購矽品、力成及南茂各25%股權,接著喊收購台積電、合併聯發科、買IC設計業。 

聯發科蔡董說開放陸資才能參與成長,但張忠謀回擊「怕你買不起」,不講情緒語言,不拐彎抹角,直接訴諸事實,敲碎人家的玻璃心。後來500位專家學者連署反對,日月光搶走矽品,最後作罷。

我在紫光破產的啟示說了,當時政府兩光,業者眼光短淺,張忠謀卻深謀遠慮。但我不敢取笑紫光破產,當時台積股價139,現在約600,人家很有眼光。 

「怕你買不起」未必事實,若紫光收購部分實現,中國國家資本有能力加碼。紫光是中國清華大學控股子公司,清大是習近平的母校,胡錦濤的兒子曾擔任公司黨委書記。 

新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說一段著名真理:「你不能阻止小鳥在你頭上飛,但你能阻止牠們在你頭上築巢。」我們無法避免負面想法產生,但可以阻止它在心頭滋長。一旦發現負面想法擴大,就大膽宣戰!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活得理所當然

 【虹約】活得理所當然2021/7/26 

前言:「理所當然」正夯。不能把別人的好視為理所當然,但盡力了得芥川賞文學喝台灣水愛台灣適才適性在丘美珍《中年頓悟》的欖仁樹,都是理所當然。疫情肯定是壞天氣,不焦慮,休養生息,準備條件等待時機,也是理所當然。

攝影家陳炳勳的療癒之地在大自然,心頭的微光牽引他不斷重訪大屯山上的一棵大葉欖仁小樹。不管白天黑夜、甚至颱風天,風雨無阻,上山100多次。 

那株小樹後面是廣袤多變的天色,落在畫面下方1/6處,其餘5/6的天際盡是不祥密雲,濃厚沈重,風暴即將降臨,凡間生命必受考驗。然而,濃雲處有縫隙,縫隙裡有光,造物主的天光帶來溫暖希望,安慰脆弱小樹,和旁觀的我們。 

小樹生在風口,夏天長滿葉子,颱風一來,光凸如昔。儘管走過徒勞無功的歲月,永遠頂天立地站在那裡,守住隘口,即使滿天風雲,仍舊捨我其誰守著腳下一方土地。 

樹在春天生氣盎然,享受和風暖陽,冬天枝葉寂寥,依舊紮根期待來年豐盛。它在那裡展現生命,活得理所當然,無言無怨也無求。天氣好壞,由不得我,但好風景自在心中,誰也奪不走。 

這瞬間風景,道盡千言萬語。樹彷彿成為人生友伴,看它舒坦凝視冬夜星光,俯瞰碎雲滿天的黃昏,或是指引旅人歇息的暗夜明燈。在堆疊時光裡,陳炳勳頓悟壞天氣也有好風景! 

壞天氣在外面,好風景在心裡,透過照片傳達給每個駐足的人,也感動正在經歷「壞天氣」的人們。 

看更多天光照片陳炳勳〈要有光 攝影展〉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1605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創意面對疫情失落感

 【虹約】創意面對疫情失落感 2021/7/25 

嘉基精神科陳庭香醫師說,若你週末必去咖啡店,現在應會沮喪。回到過去是過高期待,可能還有超過一年的疫情生活。若做最壞打算,告訴自己盡量接受,就有機會調整期待。 

面對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自己重視的「價值」。若喜歡邀友聊天,代表重視「人際關係」,可試著轉換形式,譬如,視訊與朋友聊天,隔著螢幕一起喝下午茶。發揮創意,生活仍可豐富又有意義。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人類精神不朽之作《英雄交響曲》

【彩虹之約】人類精神不朽之作《英雄交響曲》  2021/07/24

前言台灣準備降級,亞洲各國每天確診都在數千數萬不等,優等生越南約6千例。此刻感恩之餘,聆聽《英雄交響曲》,不僅消遣有涯之生,也讓火焰燃燒,使人更有動能奮鬥下去。 

德國人說:「巴哈帶給我們上帝的話語,莫札特帶給我們上帝的歡笑,貝多芬帶給我們上帝的火焰。」 

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誌曾邀請151位國際著名指揮家,列出20首他們認為最偉大的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Eroica)名列榜首。這首標題為「英雄」的交響曲,是貝多芬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寫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ns9Ns2vsE 

當時貝多芬深陷困境,正逐漸失去聽力。然而音樂喚起他強烈的濃郁情感,反而表達出人們在生活挑戰時的情緒變化,透過快樂、悲傷和最終勝利的跌宕起伏,完成歌頌人類精神的不朽之作。 

貝多芬耳聾無病癒希望時,給兄弟的遺囑提到:「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神,把祂的光芒散播於人間。」 

貝多芬的樂曲讚揚人類精神,使徒保羅將高奏凱歌歸功於聖靈,藉著無法言喻的萬能、慈愛、信實、感恩與感動,從歡喜到憂傷回到喜樂,譜寫出人神之間的偉大交響曲。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在複雜知識之前,簡單一點

【彩虹之約】在複雜知識之前,簡單一點 2021/7/23 

看到這篇專訪,突然覺醒早知的事:做人簡單一點。我最近閱讀很多國內外新冠疫苗資訊,好像準備改行,可笑又愚蠢。 

我受委託出過不少生技公司的評價報告,包括中研院移轉的數支不同疾病的疫苗技術,早知要看諸位專家的技術結論,自己的程度天差地遠。譬如投資,不自己選股,買基金或指數型基金,然後定期看績效即可。 

李秉穎專業感染科,擁有兩個博士學位,備受醫界尊敬(有心人除外)。我長期觀察他的說法,事後驗證幾乎全對。做人的智慧是知道選擇聽誰說,聽懂人家說甚麼,而不是自己閱讀一大堆,知識廣度不足,真假難辨。 

路透社或付費貴森森的彭博報導呢?若大多是記者自說自話,不看也罷。 

李秉穎針對高端疫苗的效果、審查黑箱之嫌、為何20歲以上才能接種、可否混打、打追加劑、何時能自由出國做簡要說明,有興趣不妨聽聽: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107220027

靜心小技巧

 【彩虹之約】靜心小技巧 2021/7/23

紐約時報報導POLITICO與哈佛的民意調查,52%美國人認為病毒從武漢實驗室流出,去年皮尤調查29%,我猜跟失業或事業倒閉也有關係,焦慮、仇恨寫在心裡。

衛福部昨公告買3千萬劑莫德納,我解讀是2023還沒完沒了,要有心理準備。台灣服務業凶多吉少,但看到 谷若思協會 募款40萬元,48人捐款,心理稍受寬慰。

如何減低焦慮?嘉基陳庭香醫師分享「活在當下」小撇步:用眼睛觀察周遭,如水壺、書籍、小物…,再用聽覺感受聲音,如窗外車聲、家人談話…,接著感受身體觸覺,如手與手腕、身體與椅子。專注此時此刻,心思會慢下來,配合深呼吸,緩慢吐氣,更容易放輕鬆。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緩慢,帶來仔細觀察、深刻思考

 【彩虹約定】緩慢,帶來仔細觀察深刻思考 

好萊塢電影驚險刺激,歐洲電影步調緩慢,一個動作或鏡頭停頓拖長,陳述慢慢的,留時間給觀眾觀察思考,他們認為這樣才有收穫。 

對比效率導向,緩慢看似無聊。但不知欣賞平凡,人生毫無情趣,缺乏深度思考。甚麼事都追求速度,都要打分數,沒有分數不知怎麼辦,是一種悲哀。 

清朝項蓮生說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德國哲學家康德說無意義的趣味性,異曲同工。他們不是說人生轉瞬即逝,要及時行樂,而是休息為了走更遠的路。 基督教的安息日也是如此。

換成李白,他說:面對必死的人生,得找趣事排遣,才有動能奮鬥下去。莊子將「無益」解釋為「無用」,積聚實力,大器晚成,創造「有用」的人生,以致人生有涯,但人死後的影響力還可持續。 

這首美國詩歌說明這種影響力 

//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長眠不起。我是縷縷拂面的微風,也是雪花鑽閃閃的靈動,我是熟穀上的陽光,也是舒秋的雨茫。當你在寧晨甦醒,我是疾奮盤旋的輕鳥,也是溫柔的星光。不要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死去。//

聽懂話,比說話重要

【彩虹約定】聽懂話,比說話重要 

張忠謀前幾天在APEC說台灣疫苗不足,有些人接話,說政府不負責任沒買足。其實他的意思是訂了,貨沒來,希望疫苗大國分享。台灣去年AZ1千萬劑,至今給130萬劑,最近AZ公告明年會補足。 

張忠謀91歲了,還能代表總統開會,健康很重要。人生有很多東西值得追求,知識、財富、愛情、友誼…….等,但這些是 0,健康是前面的 1,沒有健康,再多0,最後化為烏有。 

美日送1千萬劑,政府訂25百萬劑(Novavax),台積 鴻海捐1千萬劑,是否照計畫送來不能樂觀。全球僅7國能開發疫苗,希望國產早日開打,並協助油麻菜籽命的國家。

最後再說,聽懂話,比說話重要,急著噴口水無助於健康,也容易誤會,引起人際關係緊張。快思慢想,緩慢能帶來仔細觀察深刻思考。共勉之。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向食藥署致敬 首開「免疫橋接」先例

【彩虹約定】向食藥署致敬 首開免疫橋接」先例 

不少人批評高端疫苗試驗沒進入三期。專家張鴻仁接受專訪說:食藥署決定是對的。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7170216.aspx 

專訪提到日本知名藥廠第一三共製藥採免疫橋接。朋友傳來三共官網新聞稿,看了大致說一期和二期聯合試驗 150名,三期涉及數千名。基於注射安慰劑在三期引發道德問題(可能受感染),將跟輝瑞和莫德納比較有效性(採免疫橋接法)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Coronavirus/Japan-nears-homegrown-vaccine-with-Daiichi-Sankyo-Phase-3-trials 

換言之,高端的一期數百位,擴大二期約4千人(併三期),與AZ比較,跟三共製藥的對象不同,其他沒甚麼差異,都符合美FDA最少3千人的規定。 

人類做疫苗很多年了,免疫橋接法也經安全試驗,只擔心沒療效,但匹配比對推測療效,一篇刊在Nature》論文證實。我聽一位清大教授說過,論文被頂級期刊Nature接受,跟中彩券特獎一樣困難。理解這些,未來各藥廠基於搶救疫情及競爭速度都會跟進。 

台灣首開先例,理應向食藥署致敬,反受政治攻擊,還要被告審查黑箱。我不知審查委員是誰,但猜不少人因公對談幾次,他們都很有自信,表達能力一流,英文字正腔圓,很有道德感,不知此刻他們的心情如何 

人在做天在看,不要以為上帝在睡覺。

後記今天我說要致敬食藥署,算是判斷正確,新聞陸續出來了

……

韓國用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試驗

http://www.koreaherald.com/view.php?ud=20210630001048

英國接受法國葯廠免疫橋接,歐盟跟業者合作訂出標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61975

自己的價值自己定義

【彩虹約定】自己的價值自己定義 

31歲的旅日作家 李琴峰 榮獲芥川賞,她接受中央社專訪說:「覺得自己獲獎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說法,豈不驕傲過於自信? 

她接著說:「但並非我的作品比別人好,而是我在自己的作品中放進全力,並且努力地把它寫好,把想寫的東西寫出來了。得不得獎真的是很靠運氣,假如今天一位評審換掉了,可能得獎者也就換人了」 

喔,是自己的價值自己定義,是平常心,寵辱不驚,心中坦蕩,帶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番修養有著豐厚人文素養,視野開闊,觀察敏銳。 

最後她說:「近二、三十年日本純文學避談政治,寫個人內心世界;不是不好,但感覺刻意避開政治或社會問題。政治確實影響我們的生活、人生,甚至是生死,所以我覺得那是必須寫的。」前段委婉,後段篤定,既尊重別人,也不失立場。 

文學家多左,她批過安倍首相的森友學園和賞櫻會風波。在我看來,用詞尖酸,未審先判。一個人說的,不一定是內心所想,還需聽其言觀其行才是。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140371.aspx?fbclid=IwAR0efZwQPdOI85dex5Y5n6fm_RHAOftpYZ94Dbmo7ifaiarK43K8_sc8Tik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願你一生卓越

 【彩虹約定】 願你一生卓越

選擇到卓越企業發揮所長,與同事合作做出貢獻,是一生最美的祝福。卓越不在大,而是做出讓人敬佩的貢獻,創業也是如此。 

許多人崇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在乎成功過程,小人長戚戚也無所謂。人在做,天在看,臨老回顧前塵,恐怕如捉影如捕風,虛空的虛空。 

古老暢銷書《追求卓越》總結企業卓越的八大特質:崇尚行動(邊做邊修)、貼近顧客、自主創新、尊重個人、注重在地實踐、做專精的事、精兵簡政、寬嚴並濟。 

管理學教授 何雍慶 認為,組織卓越的關鍵在於領導人、成員紀律制度系統思考積極行動。在我看來,說法更宏觀,涵蓋面廣,且注意到價值衝突的幽微之處。 

我認為,夜路走多必碰鬼,「誠信」應居卓越特質首位,它是基業長青的最重要基礎,台積電的核心價值正是如此。誠信與業績不衝突,關鍵在於智慧,而智慧已寫在國內外諸多典範。

人人是疫苗專家的年代

【彩虹約定】人人是疫苗專家的年代 

自己的生命自己顧,請選擇偏好的疫苗。但記得絲絲有兩種,專家也有兩種。專家也有兩種,一種真,一種偽。 

有人說,國產沒做三期。日本知名三共製藥也採免疫橋接,張鴻仁說:食藥署決定是對的。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7170216.aspx

 還有,核准高端疫苗與會專家出席21人,主席不參與投票,18人同意,1人補件再議,1人不同意。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EmXemht4IT-IRAPrAnyG9A?uaid=gzkfXTnBuktqDJ3BXhI54w

人在做,天在看。英國AZ出自三百多年的牛津大學,本著公義用成本價銷售[1],售價是他牌1/5,施打量遙遙領先,到台灣被挑三揀四,可笑也不厚道。 

想不到,台灣高端的效價比值是AZ3.4倍,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不以台灣為榮,何時才能自信呢? 

[1]溫布頓網球賽的中央球場,是網球迷的經典朝聖地。今天讓全場陷入沸騰、起立致敬鼓掌的不是網球冠軍選手,而是紅衣服的女士,她是AZ疫苗的發明者之一,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 Sarah Gilbert AZ快速問世挽救許多生命,雖然不一定是最先進的疫苗,但帶有濃厚公益,才是普羅大眾的救星。她主動放棄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