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費者投訴,看到臉書粉專標榜販售台灣小農番薯乾,健康不加糖,她收到貨後發現不僅沒有公司行號標示,吃起來明顯加人工甜劑,沒有纖維感,而且顏色鮮艷,根本不是台灣小農的心血,而是來自中國的冒牌貨。
消基會副董事長徐則鈺自曝,他太太喜歡吃地瓜乾,在一頁式廣告看到賣地瓜乾,買了5包共1500元,當她去超商取貨時,店員提醒「很多人被這一家業者欺騙」,且包裹上沒有發貨人姓名、電話與地址,勸阻她付款取貨,因而避免金錢損失。
許多上班族會使用超商貨到付款,方便管道被詐騙集團盯上濫用,寄送劣質貨品或「幽靈包裹」來詐取財物,甚至威脅沒有付錢要被告。
台南市政府消保官表示,網購有 7 天鑑賞期可以無條件退貨,消費者沒有取貨,交易更不成立,業者無法提告,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匯款給對方,任何問題或糾紛撥打消費者服務專線 1950。
新北市消保官指出,從中國寄來的物品通常採取集運方式,包裹標籤都把該公司寫為寄件人,為了自保在寄件人資訊旁邊加註「非賣家」,若是網購國內商品但寄件人卻是跨境物流公司且註明「非賣家」,表示該包裹來自境外,極可能是詐騙包裹。
資深超商店員說,發現包裹有問題就主動提醒顧客,「除了是好心防止詐騙,也是避免顧客跑回來店裡吵鬧要退款的麻煩。」有3個方式可辨識:
首先是包裹的寄件人是否有標註「代寄」或「非賣家」,代表貨品可能是來自海外,也可能是在國內經由層層轉寄,一般網購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寄件,詐騙包裹的可能性極高。
第2個是寄件業者是否屢次遭投訴的「黑名單」,超商每天會經手很多包裹,一旦發現其中一件可能是詐騙,熱心的店家通常會提醒後續的取貨者,店員之間也會互相提醒可疑業者。
第3個是透過很不合理的到貨方式,有消費者向某大平台買東西,可能個資外流,同時也送來另外一件來自名不見經傳業者的可疑包裹,誘騙消費者同時領取;或是突然出現同樣規格和來源的大量包裹,可能是詐騙集團亂槍打鳥寄送。注意自己買了多少商品,不要胡亂「順道」取件。
行政院消保處與貨運及超商業者協調,在2020年11月建立貨到付款協處機制,一旦發生詐騙,當消費者向業者提出申訴,就由物流業者主動退款給消費者,而貨運業者根據經常被申訴與退貨資料,將出貨業者列為黑名單。消保處指出,消費者若遭到詐騙,沒有規定多久內要提出申訴,但「越快越好」,盡量在一個月內提出。
7-11自2022年4月起,提醒消費者在臨櫃取貨前務必「先查證、再付款」,若已完成取件才發現疑似詐騙,可透過「安心取」服務於申訴平台線上處理,客服將協助聯繫廠商處理退貨退款。
全家表示,針對跨境包裹疑似詐騙處理,消費者可在繳款單掃描QRCODE立案,如確立詐騙案件將受理並協助退款作業;另熱心店員看到跨境包裹,也可能會口頭跟消費者確認是否真的有購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