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愛惜光陰

(1)浪費時間的原因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5:16 

世界豐富而有趣,時間怎樣都不夠。塞內卡說:我們不是因為擁有太少時間,而是浪費太多時間。人會浪費時間,是覺得生命無窮盡,不知自己的時間太少。

 

為了不浪費時間,喜歡、擅長的事,有天命呼召,便努力去做、發光發熱,真的不擅長、沒有熱忱,就在旁邊為別人喝采加油,也是很棒的經驗。過了爭強好勝年少,學習崇尚隨性隨喜,待人以誠,用開闊的心生活,或許是不浪費時間的智慧,也能給自己沉穩的力量。

 

發現心之所欲,便能不患得患失,不容易糾結,不期待別人讚美、不仰仗別人口水評價自己,而是用靜止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操之在己的事上,照見事情真相,達到恆常凝定的境界。所以看電影,看到中間覺得應離開也很好,堅持和放棄,都是生活的重要技巧,重點在於什麼堅持,什麼放棄。

 

(2)真理是時間的孩子

 

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1898—1956)是德國戲劇家、詩人,論到時間的寶貴與耐性,他說:「不要爲已消盡之年華歎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威權的。」

 

布萊希特童年在手工匠的生活圈,家的下層住著銼刀工。布萊希特從小內向而害羞,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因此母親關懷照顧無微不至,長大在赤足教堂受洗並且行堅信禮。

 

早在1913年,他在日記寫下:「我要一直寫作。」同年,由他編輯的學生雜誌《收穫》出版。1914一戰開戰,布萊希特便批評稱,「為祖國而犧牲是美好而榮耀」的口號是為了宣傳,只有笨蛋才會相信,為此受到停課處罰,幸好父親及宗教老師協助,才得以留校。 

1928-1930年,布萊希特寫作引起爭議的教育劇,其中《措施》被認為宣揚共產主義,但在1933年演出被警察打斷,於是流亡。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戰後遭到反共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貢獻而獲獎,1955獲列寧和平獎。 

亞里斯多德在《詩學》將敘事分為:歷史、史詩、與戲劇,定義戲劇為「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眾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並認為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為劇場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引發觀眾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戲劇幻覺的情緒宣洩。他主張的間離(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斷觀眾沈浸於戲劇幻覺。以下是布萊希特的名言: 

1.        真理是時間的孩子(藉著上帝的手,時間終究把真相「生」出來,水落石出 )

2.        幸福時代的到來,不會像睡了一晚就是明天那樣。

3.        不管我們踩什麼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

 

4.        飢腸轆轆的人伸手去拿書:它是武器。

5.        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

6.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爲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

 

7.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8.          戰鬥可能會輸,不戰已經輸了。

9.        搶銀行是業餘的,真正的罪犯開銀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