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高智商的特徵:會害怕

人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最重要的解方是認識真理,知道常識,而且要會害怕。有文章提到高智商的特徵之一是「會害怕」[1]

 

這件事跟成長背景有關,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擔心害怕,常常思考百分之幾會發生災害的問題,有時讓生活痛苦,所以不見得是高智商。

 

但不會害怕的人,一定不聰明,不會小心翼翼或思考縝密,凡事自以為是,說是在做自己,恐怕是做愚蠢的自己。他們習慣漠視法律,往往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

……….

[1]高智商的特徵(來源:FOKUS, Merkur):

1. 具適應性(接近隨遇而安),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是智力的標誌。

2. 思想開放:對其他觀點持開放的態度。

3. 喜歡黑色幽默,輕視死亡或疾病的笑話。

4. 很好的傾聽者。

5. 對知識有極大的渴望。

6. 多才多藝。

7. 很有同理心。

8. 環境比一般人更混亂。

9. 會害怕。

10. 不為自己的高智商而自豪。

 

後記:會讀書就高智商?未必,他們可能沒常識、過不了魔戒試探,以及沒有自我糾錯反省的能力。看到這篇,可以給我們省思。但還在偵查中,不要忘了現代文明:無罪推定。

………

()當愚蠢成為常態:為何有人用直覺替代邏輯?

 

陳佩琪是一個奇葩,到處拿著現金到ATM去存款,以為這樣就不會被人家發現,是非常高明的洗錢手段,這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學生在台北市立醫院擔任醫生,具備高度社會地位的專業人士,常識可能比我國小畢業的媽媽還不如。

 

我已經忘記曾經批評她什麼被她點名,我對她印象最深刻就是說蔡英文特別要整柯文哲,一直強調發給他的國慶日邀請函跟別人的時間不一樣,讓柯多吹了7分鐘的風。

 

對這件事情她一直在那裡強辯硬拗,還有幾萬人去按讚支持她,這種這麼簡單不符合邏輯的事情都可以被操作成這樣,難怪她毫無反省、勇往直前、絕不害怕。

 

今天會這樣,這幾萬個曾經在這件事情支持她的人,某種程度上都用力推了她一把,讓她以為這個世界,不用證據和邏輯,只要憑著感覺和直覺,怎樣胡扯都可以,甚至用這樣去存錢,讓自己和包括兒子女兒,都成為貪污洗錢共犯的嫌疑犯,不是說用愚蠢兩個字可以說明。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半神隨處可見

選擇你引以為傲的東西時要小心,因為世界會刻意利用它來對付你。----亞莫爾·托歐斯《上流法則》 

很多人對「人的通病是理性自大、假冒為善、偏見、短視、自私」的說法不以為然,那很可能是你沒有引以為傲的東西。我不是說,不能做出讓人感念引以為傲?的事,而是不要讓別人的評價或自以為是,不自覺掉入陷阱,因為人就只是人。 

若有興趣進一步理解,我摘錄加爾文(John Calvin)的著作《認識神和認識自己》第一章的一段話: 

//人與生俱來是驕傲的,我們總以為自己擁有公義、正直、聰明,直到有確鑿的證據迫使我們承認自己的不義、邪惡、愚蠢和污穢為止。

 

我們的本性傾向假冒為善,任何空有其名的義都足可叫我們滿足。並且,既然我們的心和周圍的環境都是污穢不堪,那麼稍微潔淨之物就都會彷彿純潔般使我們喜悅。

 

這好比眼睛一直看著黑色,就會認為任何略帶白色甚至棕色的物體都是完美潔白無暇。肉體的感官,能說明我們在評估自己心智的能力時是如何錯謬。

 

或是我們在午間看事物,覺得目光敏銳。但是,舉目注視太陽,它的光芒讓洞曉地上事物的雙眼立即昏花暈眩。如果目光只限於世界,就會滿足於自己的公義、智慧和美德。我們響亮自吹,自視為半神。

 

然而,一旦思想絕對完全的公義、智慧與美德,從前以虛假花飾使我們心醉的公義,如今卻因看到其不義而成為污穢;從前矇騙我們的假智慧,如今因其極端的愚妄而被深惡痛絕;從前貌似高尚的能力,如今卻被證明是可悲的無能。// 

後記:柯文哲遭羈押禁見,黨友上街開支持大會,立委陳昭姿台上表示「自己是佛教徒,這幾天想通了柯文哲就是示現菩薩,用他的肉體受折磨,令民眾看清楚司法如何操弄政治、對付政敵。視政治領袖為神佛,半神隨處可見。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友誼的基礎

現代人的情感疏離,呈現兩個極端,有人躲入自己世界,有人企圖尋求友誼。企圖不一定成真,但我們可以理解原因,就不會悵然。 

友誼關係的強度至少四個層次:一起共度的時間、情感強度、親密或信任、以及提供互惠服務。這四點都有彼此共同點,當共同點消失,友誼會改變或結束。以下簡要說明: 

第一,信任比喜歡重要,但信任還不是友誼的關鍵,而是能彼此分享生命的核心信仰與實踐。這需要有共同背景、相同挑戰、相似人生體驗和共同認知,否則無話可說,無法一起做事,這也是友誼持續發展的關鍵。

 

第二,理想友誼不問為彼此做什麼,只想互相陪伴。歌德和席勒彼此非常友好,據說歌德害怕接觸死亡,沒有去探望病入膏肓的席勒。這在友誼可接受。

 

第三,友誼並非僅依賴於起初情感基礎,而是能在變化中找到新的平衡和意義。愛默生說:「對我們來說,那些愛我們的人是親愛的,但對那些拒絕我們的人來說更親愛,因為他們擴展我們的生活,推動我們走向新和未經嘗試的事物。」 

第四,友誼需要獨立,所以自己絕對是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有前提,不然反而害自己。就是知道人不過是人,除非謙卑學會懷疑反省自己,否則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以致造成理性自大、假冒為善、偏見、短視、自私等通病。

後記:去年曾在大修中的台北植物園周遭隨意走,經過孫運璿的故居。孫運璿是台灣科技的推手之一,但就只是之一,成就是眾人一棒接一棒。孫運璿有「實是求是」的理工精神,有顆反省的心,也願意為台灣付出。他檢討反省施政錯誤,發表對中國的態度:「台灣從不畏懼談判,我們絕對不能在畏懼中談判!」對照今日內心毫無台灣之輩,形成對比。墮落都是從失去核心價值開始。沒有類似核心價值,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誼?

薛霞霞:對終末的理解(文字整理:呂倩)

經過三年疫情,又因社會不安定,很多弟兄姊妹生命狀態較為低沉,作為神學院的老師,希望看到信仰幫助大家重拾盼望與力量,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因此我在神學院開設一門普通信徒也能參與學習的課程:「保羅的盼望神學」。 

何謂正確的盼望?基督徒知道有天堂的概念,今生就是等著死後上天堂嗎?這可能導致消極的棄世派生活方式。這種想法會影響我們不太關心現今世界的種種問題,比如:不需要關注環境如何,反而我越發破壞環境,終末豈不是來得越快嗎? 

馬可福音115節:「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事實上,終末因著耶穌的第一次來臨已經開啟,只是還沒有完全實現。每個人都有責任在上帝國度找到自己要盡的本分和角色。天堂的概念並非遙不可及的空間,而是意味上帝全然臨在的地方,與上帝相和的地方,可以是當下的世界。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著作《盼望,為了尚未完滿的世界》說:「作為基督徒不意味等待彼岸的救贖將自己從塵世的苦海中解脫出來,作為基督徒意味在當下去實現上帝對未來的應許,這一應許顯明在基督裡,因為祂以特定的方式提前實現這一應許。」 

因此,最重要的是探索上帝託付我們的使命是什麼,一生要活出怎樣的生活狀態,我的召命是什麼?我們要去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使命和職責,活出忠於上帝、忠於自己的人生。 

哥林多後書517節: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我們要學會以終末的視野和使命活出當下,而不是被過去的創傷所影響。我們很多時候受到過往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信仰和終末的盼望給我們超脫性,讓我們有能力選擇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不再受過去的束縛。 

我四歲時曾做了一個夢,跟爸媽分享。講到一半卻忘記具體內容。後來父母便沒有再聽下去,我覺得這是自己不會講話的緣故,並且一直被這個想法影響。我漸漸認定自己不善言辭,於是盡可能躲避講話的場合,導致性格越發內向。我們往往容易被過去的經歷所局限,讓它深深烙印在潛意識之中,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認知是多麼可笑。 

真正的突破發生在讀大學期間。當時,我有服事主的心志。牧者鼓勵我們幾個人建立青年團契,我報名擔任招待。起初以為只是發單張,但牧者要我擔任招待部長,需要主動與陌生人交談,關心新朋友。雖然一開始我很不習慣,但上帝使用這樣的方式,幫助我打破自我局限,逐步成長為不同的自己。 

如何讓將來影響自己呢?你可以問自己:上帝賦予我什麼召命?然後朝向這目標預備自己。而我的召命是幫助他人持續轉化生命,上帝把我放在神學院教師的崗位上,無論在教導還是陪伴個人生命上,都希望能夠引導、扶持他人。當我預期有某件事等著我,可以影響我當下更好地預備自己。 

「因為上帝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提多書211-13節)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具體時間,但耶穌有一天會再來,這世界將要成為屬上帝的國度,上帝的國度最終必將會完全實現,這就是我們終極的盼望。我們有終末盼望並非耶穌會在我們有生之年來臨,即使有生之年沒有能夠親眼目睹,但依然可以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因為今生為主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國度有其位置。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4節: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 。 

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往往源於擔心關係的失去和疾病的折磨。但我們可以看待親人的離世是一種關係的改變,而非完全的失去。當我信主的爺爺離世時,我允許自己有哀痛和紀念,但我相信他與主同在,在更美好的地方,我會用不同的方式跟他溝通。 

基督徒知道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因此要有向死而生的生活態度,在有限的時間充分彰顯上帝要我活出的生命和使命。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也祈求主賜予力量,並曉得死亡的到來並非結束,而是通往上帝國度的道路。 

反思:你的人生是更多地被未來的盼望驅動,還是受過去的創傷所束縛?你渴望在上帝的國度裡擁有怎樣的夢想,你願意在上帝國度的板塊中擔負怎樣的角色呢? 

禱告:慈愛的天父,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過去,但祢完全的愛能夠醫治我們,使我們放下過去的包袱,勇敢地盼望未來的美好。祢的國已經來臨,雖然尚未完全實現,但我們堅信耶穌基督必定會再來使上帝的國度全然實現。願這必定的事實激勵我們過好每一個今日,使我們每一天都忠於祢國度的託付,活在永恆的盼望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魏馬文:君王的兒女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12節 

美國馬里蘭州的傑伊.史佩茨(Jay Speights)做了基因檢測(DNA),結果帶來意外驚喜──他竟是西非貝南共和國(Benin)的王子!於是他搭飛機前往。當他抵達時,皇室成員熱烈歡迎,並以舞蹈、歌唱、旗幟及遊行,舉行盛大返鄉歡迎儀式。

 

耶穌來到世上,宣揚上帝的好消息。祂進入祂的百姓以色列民當中,傳遞好消息並指示他們走出黑暗的道路。許多人對福音無動於衷,拒絕接受「真光」(約翰福音19節),拒絕接受耶穌就是彌賽亞。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抱持懷疑和冷漠的態度。有些人謙卑、歡喜接受基督的邀請,相信祂是上帝為世人的罪所預備的終極犧牲,並信靠祂的名。對於這群忠心的百姓,耶穌會「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他們藉著聖靈重生,成為上帝至高君王的兒女,成為屬靈的皇室成員。

 

當我們轉離罪惡與黑暗,接受耶穌並相信祂的名,就成為上帝的兒女,被接納並歸入君王的家庭。願你我在履行君王兒女的責任時,也同時享受祝福。

 

反思:身為上帝的兒女,對你有何影響?這週你會做什麼,以表明你的身分和責任?

 

禱告:天父,藉著耶穌的死,祢讓我成為君王的兒女,這是何等奇妙!我感到萬分榮幸與感恩。

李竹芬:陪伴,跨越歲月的河流

 財金教授用感性的筆,書寫當下照顧年老父母的心靈點滴

………….

李竹芬:陪伴,跨越歲月的河流

 

推著爸媽的輪椅,沿著河畔小徑慢慢前行。和煦的陽光穿透雲朵,灑落滿身滿地;微風輕拂,帶來一絲涼意。看著他們沉靜地凝視遠方,眼中雖透露出一絲疲憊,卻依然帶著淡淡的笑意,心裡湧起了一股複雜的思緒。

 

這條河流,無聲無息地流淌著,彷彿象徵著我們的生命,它無法回頭,總是向前奔流,不曾停歇。人生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映照出我們生命的痕跡,無論甜美或苦澀,都是一種生命的獻禮。

 

過去父母曾經是我們生命的支柱,他們用強壯的雙手,為我們築起遮風避雨的港灣。如今,歲月的流逝,又伴隨著意外,讓他們喪失健康與力量。時間改變了一切,昔日曾經強壯的身影,變得如此瘦弱而無力;曾經靈活敏捷的思維,顯得呆滯遲緩,成了依賴我保護照顧的家人。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獨立與自我實現,卻很少想像有一天,會回到原點,成為父母的依靠。這種角色的逆轉,生命的無常,如此真實地展現在眼前,讓我體會到人生的諷刺與輪迴。

 

生命本質上就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旅程,如海德格所言,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死亡的不可避免,而死亡的意識,促使我們以一種真實、個人化的方式去生活,去實現自己的可能性。

 

我深知,與爸媽一起度過的時光將越來越少,這讓每一次的相處,都顯得彌足珍貴。正因如此,更加把握當下的每一瞬間,珍惜我們之間的親情,希望對父母的守護與陪伴,為他們餘生帶來一絲安慰。

 

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撫育成長中的子女,憧憬其未來光明的前程,充滿了希望;對於年邁的父母,感恩其人生曾跨越的重重難關,窺見了幸福的過往。儘管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衰老、死亡的命運,無法逃避生命的有限,但我們能選擇如何面對這一切。

 

如同沙特哲學的核心觀點,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存在,但有責任透過選擇和行動,創造自我存在的意義。在這段陪伴父母的旅途中,重要的不在於其長度,而是我們在於每一個瞬間的全心投入,無論是快樂或悲傷。

 

在這條生命的長河中,感恩有這份親情而變得更加豐富,這是我們為彼此增添存在意義的點滴回憶。

爸媽曾經是我生命的起點,而現在,我將陪伴他們走到最後,直到時間的盡頭。

學習真理的必備條件:謙卑的身量

前言:本文靈感來自 約翰歐文 的一篇文章,提醒自己謙卑學習,以致能糾正自己的錯誤。 

學習真理有許多方式與步驟,以及必備條件,叫我們不錯失亮光與教訓。首先是,願意謙卑受教。決心是一種天賦與恩典,但所有的恩典中,沒有比謙卑更有益處。誠如這兩段話:

 

他要按公正引導謙卑的人;將他的道路教導謙卑的人。---詩篇25:9

 

你們的內心,有謙和、安靜的心靈為不能朽壞的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彼前3:4

 

如果有人對自己的技能、智慧、才幹、知識、悟性感到信心滿滿,帶著這種心態學習,真理會遠遠觀望他們。我們天天親眼目睹人的驕傲產生的後果,以及上天任憑他們落在黑暗中顯出的威嚴。

 

有時,最為自大的人,是那些沒有理由信賴自己的人,自大的程度與他們無知程度相當,那些不學無知的人習慣性對事情曲解,後果嚴重者,自取滅亡。

 

一個人的靈魂進入真理的寶庫,要預備的是:謹記自己缺乏學習能力,並且心裡準備好要領受與降服對自己已經顯明的事。在這條學習途徑中,即便所學不如別人,但對你的好處,跟領受最深的人沒有兩樣,經過這樣的尋求,所學習的話語,就宛如真理的嗎哪。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愛惜光陰

(1)浪費時間的原因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5:16 

世界豐富而有趣,時間怎樣都不夠。塞內卡說:我們不是因為擁有太少時間,而是浪費太多時間。人會浪費時間,是覺得生命無窮盡,不知自己的時間太少。

 

為了不浪費時間,喜歡、擅長的事,有天命呼召,便努力去做、發光發熱,真的不擅長、沒有熱忱,就在旁邊為別人喝采加油,也是很棒的經驗。過了爭強好勝年少,學習崇尚隨性隨喜,待人以誠,用開闊的心生活,或許是不浪費時間的智慧,也能給自己沉穩的力量。

 

發現心之所欲,便能不患得患失,不容易糾結,不期待別人讚美、不仰仗別人口水評價自己,而是用靜止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操之在己的事上,照見事情真相,達到恆常凝定的境界。所以看電影,看到中間覺得應離開也很好,堅持和放棄,都是生活的重要技巧,重點在於什麼堅持,什麼放棄。

 

(2)真理是時間的孩子

 

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1898—1956)是德國戲劇家、詩人,論到時間的寶貴與耐性,他說:「不要爲已消盡之年華歎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威權的。」

 

布萊希特童年在手工匠的生活圈,家的下層住著銼刀工。布萊希特從小內向而害羞,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因此母親關懷照顧無微不至,長大在赤足教堂受洗並且行堅信禮。

 

早在1913年,他在日記寫下:「我要一直寫作。」同年,由他編輯的學生雜誌《收穫》出版。1914一戰開戰,布萊希特便批評稱,「為祖國而犧牲是美好而榮耀」的口號是為了宣傳,只有笨蛋才會相信,為此受到停課處罰,幸好父親及宗教老師協助,才得以留校。 

1928-1930年,布萊希特寫作引起爭議的教育劇,其中《措施》被認為宣揚共產主義,但在1933年演出被警察打斷,於是流亡。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戰後遭到反共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貢獻而獲獎,1955獲列寧和平獎。 

亞里斯多德在《詩學》將敘事分為:歷史、史詩、與戲劇,定義戲劇為「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眾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並認為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為劇場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引發觀眾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戲劇幻覺的情緒宣洩。他主張的間離(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斷觀眾沈浸於戲劇幻覺。以下是布萊希特的名言: 

1.        真理是時間的孩子(藉著上帝的手,時間終究把真相「生」出來,水落石出 )

2.        幸福時代的到來,不會像睡了一晚就是明天那樣。

3.        不管我們踩什麼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

 

4.        飢腸轆轆的人伸手去拿書:它是武器。

5.        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

6.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爲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

 

7.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8.          戰鬥可能會輸,不戰已經輸了。

9.        搶銀行是業餘的,真正的罪犯開銀行。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判斷可不可信的基本原則(3)話術


政客有許多常見話術:

 

1.反覆複誦洗腦:林肯曾說:「沒有人有足夠記憶力,讓自己成為成功騙子」。現實是,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名言:「謊言重複次數多了,它就成了真理」。

 

2.說實話的誤導性:顧左右而言它。當你母親問作業是否寫好了?你答:我在中文課寫一篇關於張愛玲的文章。」這可能是真的,但沒回答作業是否完成。

 

3.草率概括:以偏概全,在證據不足下,讓幾顆爛橘毀掉整籃水果。當有一、兩名政客收賄賂或說謊,就得出所有人都是的結論。

 

4.錯誤對等:有人從某商人得到一頓餐飲招待,另一人從某企業家獲贈珠寶,當我們指出後者的嚴重罪過,收到珠寶首飾的反問:免費午餐怎麼說?「錯誤對等」就是把小事等同於大事,給人留下兩件事相同的印象。

 

學而時習之,有興趣,就把把上述語言模式拉回平時場景練習,有助於提升個人判斷力。比如,幾乎每項都可在道德誠信風暴下的柯文哲找到對應:

 

第一,不斷說「藍綠一樣爛」正是「反覆複誦」;第二,媒體問豪宅,答說「東看看、西看看」,後來被揭露購買商辦,此即「說實話的誤導性」;第三,民眾黨創黨會上說出「蔡英文身邊的人都貪汙」,就是在「草率概括」;第四,「參照他黨總統候選人使用選舉補助款的慣例,設置個人辦公室」,示範「錯誤對等」。其實政府將選舉補助款撥給黨,黨租屋給總統候選人使用,不是在自己名下購置。

 

後記:反思憲法法庭修正案,也能看出政客的話術。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提案修正《憲法訴訟法》第4條規定,將大法官「現有總額」曲解定義為增修條文的「法定總額」(15位),經一讀付委,很可能會在下一會期進行決議。

 

現任有7名大法官將在今年1031日卸任,屆時憲法法庭剩下8名。為什麼此時要推修正案?以下幾個可能原因,您的答案是甚麼:

 

(1)回應民意,癱瘓憲政,讓國家混亂,順勢通過更多民主倒退的法案。

(2)藍白聯手杯葛大法官同意權審查,或者只通過1位,就能癱瘓違憲審查功能。

(3)沒有甚麼事情可做,假裝做事領薪水。當永遠的反對者,永遠有事情可做。

(4)假監督之名,削弱執政黨國事運作,說服人民換人做做看。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3)各章節節錄

前言:本文參考南港社大『心靈捕手』」系列:擁抱老年〈心〉生活 

本書分10章節,訴說年長者接納失落、創造新生、認清老年的意義、活出自信,茲將內容節錄於下:

 

第1章:老年的意義。老年的意義在於接納體力與精神的逐漸衰退,但老年會變得更有智慧,以前覺得很重要的事物,到了老年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能夠將生命朝著永恆方向開放。

 

第2章:接受自己的存在。即使已經年老,還是能保持活力,能不斷獲得新的力量,讓自己接受自己的存在,從不灰心,雖然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但內在的生命日日更新,即使是60歲、70歲、80歲保持活力充沛,完全接納自己。

 

第3章:放手。人生就是一種持續的「放手」過程,我們必須放下財產、健康、人際關係、權力和自我。詩人赫塞在書上寫道:每朵花都會結果,每個早晨都會變夜晚,世上沒有永恆、不斷改變、不斷流逝,能夠自我「放手」才能成功地經歷變老的過程。

 

第4章:結出豐盛的果實。體驗老年所展現的豐碩生命,哲學家林語堂:「『朱顏白髮』的康健智慧老人,以恬靜的聲音暢談人生經驗:世上沒有比此更美麗的東西了」

 

第5章:一起變老。能夠跟其他老人繼續保持關係,對老人來說是件好事,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彼此互補,即使在病痛中,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第6章:老年人的美德。老年人的美德包含:自在、忍耐、溫和、自由、感恩、愛。

 

第7章:面對恐懼與憂鬱。面對死亡的恐懼、獨居帶來無助,不能再從工作肯定自我的憂鬱。

 

第8章:沈默之路。在沈默中把自己交給不可言喻,不可理解的上帝。

 

第9章:超越自己。美國社會學家貝爾格認為:自我超越的最重要特徵就是「幽默」。

 

第10章:面對死亡的操練。老年人必須面對最後一個靈性的挑戰就是「死亡的操練」。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2)核心概念

前言:變老的歷程是一項很重要的靈修任務,也會帶來挑戰。面對老年,本書提出3種態度、4種美德和3個操練。本文參考李鴻:擁抱心生活 變老有藝術。 

態度方面

 

(1)接納:接納自己的年紀和界限,並與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好。有些老人無法接納過去,變得刻薄、愛抱怨。作者曾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年輕時想當老師,但是家庭因素而不能讀大學。婚後,先生不重視她的付出,當她年老時,過去無法完成的夢想開始浮現,便經常抱怨家人及過去。

 

作者先靜靜聽她述說,尊重她的不滿、抱怨。讚美她,能在艱困環境中走到現在,不容易也值得驕傲。接著帶領她回到現實生活,問她想在世上留下什麼?而過去經驗能帶給後人什麼?如果能好好地規劃老年生活,帶給周遭的人溫暖與平和,將對社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仍然一再抱怨,就要帶他學習寬恕,使內心潔淨,讓刻薄、難過獲得洗滌,並教導切斷傷害,把傷害留給傷害他的人。

 

(2)放手:

a.放下過去的角色,完全做自己。有位退休校長婚姻發生危機,他把太太當做學生教訓,甚至在廚房指導太太煮飯。作者要求校長上午要乖乖做自己的事,不准進廚房,下午才能和太太共同做些事。

b.權力:老人常藉著堅持某些事,來行使自己的權力。

c.被需要感:有位老父親將公司交給孩子,卻保留辦公室。顧客過門而不入時,他就難過。長者必須認清在某些事上不再被需要,這不是自暴自棄,而是認清「我是誰」!

d.金錢:人到老年時,緊抓著金錢,結果遺產愈多,問題愈多。「我的母親有一句很棒的話:給予要用溫暖的手,而不是冰冷的手。」作者說。

e.自我中心:長者若能常為別人著想,會讓人十分感動。

 

(3)結出豐盛果實:年輕人容易引起敵對,長者的付出常讓社會更溫暖。長者可帶動和諧氣氛,給予晚輩的不同於父母的保護感及安全感。在德國遇到勞資糾紛時,常會邀請長者擔任協調者,這些長者的經驗和教導,並不是出於壓力,而是生命自然的流露。

 

美德方面


(1)感恩:以感恩的心回顧人生的長者,即便在困苦中,依然喜樂。這樣的氣質會吸引年輕人親近他,而喜好抱怨的老人,則無人理會。

(2)自在:德文「自在」源自於「放手」。老年人常得憂鬱症,主因就在無法放下。唯有放下過去的被需要感、角色,才能散發出自在的美德。

(3)自由:老年人不需要對外證明自己,更不需要依賴別人的期望而活,可以自由地活出自己。

(4)愛:因著愛,老人家自然散發出對人的關懷、信任與溫和,讓四周的人感到舒服。

 

操練方面


(1)靜默:在養護中心的老人,操練與忍受靜默很重要。「孤單」的字根原是「與一切合一」,當人感到孤單悲傷,接納它,穿過它,就能找到一個與所有人、自己及神合一的地方。

(2)面對死亡:透過與死亡對話,了解死亡,讓生命更有活力。唯有意識到生命有限,才能專注活在當下,認真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就是一方面操練享受生活,一方面面對死亡的課題。

(3)祈禱:老人家不能做許多事,但透過祈禱,還是能對全家族做出貢獻,老人家可以感受到神的同在、家一般的溫暖,活在愛的眼光中。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1)鳥瞰

前言:看過電影《心靈捕手》,便知看再多心理學書籍,沒有跟人相處,不能知道別人的心懷意念,就像看風景影片,不代表去過了。看了書摘,不會真懂,只是幫助判斷要不要進一步閱讀。本文參考博真:《擁抱老年心生活》讀後感。 

每個人都會老,多數人應該很關心如何在更深意義裡優雅變老,這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這本書被稱為「散發智慧馨香」,作者古倫神父曾獲頒德國社會最高貢獻的「十字功績勳章」。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代表豐盈、繽紛,及散發柔和光輝,這正是老人的特質,其所累積的經驗可以成為甜美的果實。因此,變老不該被視為負擔,而是重要的轉捩點,可以突破自我、更新生命。死亡也不僅僅是悲傷,更可視為祝福。這麼一想,心情輕鬆許多。以下鳥瞰本書的重點:

 

(1)全新詮釋生命意義:美好的晚年生活並非青春的延續,而是對生命意義、價值與奧秘全新的詮釋。邀請老年朋友把目光從身體和精神的衰退轉向內心;那裡蘊藏智慧之光、永恆的見解,和珍貴的傳承,是對後代和親友的祝福。

 

(2)與自己和好:老年人的生命旅程如同多彩畫卷,有成功的輝煌、失敗的黯淡,有明智之舉,也有錯誤的選擇。老人可以抱怨世道不公,也可以寬容接納過去的不完美。與其在回首中沉溺,不如與過去和解,與自己和好,期待再創生命中的美好奇蹟。

 

(3)學會放手:如果生命的前半段是激烈爭鬥,後半段則是優雅揮別過往。要在人生下半場放下過去,必須從年輕時開始練習。只有懂得釋懷,才能體驗自由。

 

(4)活出老年生活的風采:老年可以培養新興趣,探索新領域,建造自己的天地。不必模仿青春,而是帶著自信活出年齡的風采。放下功利追求,轉向人性關懷,讓生命自由流淌。每個退休人士都可以活出自己珍視的生命價值,不必讓世俗成就主宰生命的意義。

 

(5)不強求自己成為焦點:當年華流逝,溫和可以成為老年人的珍貴冠冕。溫文爾雅的老人如同陽光吸引他人,讓人樂於交談,而剛硬且缺乏憐憫的老人淪為孤獨的島嶼。年老後不再承受自我證明的重擔,生活變得簡單,可以輕鬆傾聽他人,不強求自己成為焦點。

 

(6)感恩:生命中有許多珍貴的瞬間,帶著感激之情回憶,便能在老年找到滿足。

 

(7)學會與年輕人合作,但不參與決策:不參與決策是靈魂的挑戰,需要智慧去面對這份掙扎。懂得沈默之美的老人,不會抱怨孤獨,他們與生命進行深刻的對話。老年人的沈默並非拒絕,在那份寧靜裡,他們邀你傾訴,並用耳朵去呵護你的故事。他們不強迫自己提供答案,用黙然傳遞安靜的療癒。

 

(8)死亡前安靜沈著,就是對家人的祝福:死亡是終極的放手,但不是一瞬間,而是一段悠長的旅程。放手過程應循序漸進,包括捨棄財產、健康、人際關係、權力、自我,以及生命本身。那些曾用心生活的人,面對放手時更顯得淡然,因為已經全力以赴,如今輕盈自在迎接下一個日子。死亡的藝術在於:我們不單為自己而死,更是為他人而生,當我們平靜與信任地走入神的懷抱,便結出美好的果實。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塑膠微粒的危害

前言:自來水濾水器濾材的塑膠微粒更多。建議捨去製造垃圾的濾材,改用咖啡濾紙過濾,但要用全天然植物製造(不是不織布塑膠材料),一張不到1元,可反覆使用,水燒開放冷過濾。用一陣子,水垢影響過濾速度,就用白開水沖一下,便能回復如常。我實際試驗過,1張使用1個月沒問題,半年應該都不會破,口感一樣甘甜。其實吃進鈣鎂茶垢沒問題,那是鈣片主成分,雖然有點澀味,但過濾並非必要。


今年7月刊登在《Microplastics》期刊的奧地利研究指出,習慣喝塑膠瓶裝飲料的人,可能因攝取到塑膠微粒而導致血壓升高。

 

台灣毒物學會副祕書長邱惠雯也表示,該篇研究的限制除了受試者過少,塑膠微粒在河川、海洋、自來水、海鮮甚至是糖中都可檢測得到,研究者無法確切估算每個受試者的塑膠暴露情形。

 

雖然這份奧地利的研究結果存在不少問題,但奈米塑膠微粒(小於0.001毫米的塑膠微粒)經消化道吸收後,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仍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3月義大利學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證實,304名因頸動脈狹窄而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患者,有58.4%150人)在切除的斑塊中,發現有聚乙烯(PE)的蹤影,另外12.1%31人)的患者則檢測出含聚氯乙烯(PVC)。

 

這些斑塊中檢出奈米塑膠微粒存在的患者,日後發生非致死性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與未檢出塑膠微粒者相比,增加了4.53倍。台大醫學院蘇大成教授表示,塑膠微粒整體不僅會增加發炎指數、氧化壓力、膽固醇、血糖,還可能增加血壓,加速動脈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

 

邱惠雯教授點出,除心血管外,目前已有部分細胞及動物實驗發現,塑膠微粒也可能對肺部、肝臟、腎臟造成累積傷害,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相且具神經毒性。

 

除了肉眼可見的塑膠材質要避開,包括茶包、濾掛咖啡包,也要減少使用。蘇大成說,過往研究指出,用茶包泡熱茶,光1個茶包就能釋出超過10億以上的塑膠微粒,其中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及聚乙烯釋出量最大。主因不少使用含塑膠成分的不織布製成,且愈熱釋出愈多。

 

蘇大成認為,塑膠被人吃下肚,其實都是「懶惰病」。近期環保意識抬頭推出的循環杯或聚乳酸(PLA)杯,也因為仍舊是塑膠材質,免不了釋出塑膠微粒。「最好的方法就是少用塑膠杯、茶包和濾掛咖啡,能直接用玻璃或陶瓷杯泡茶葉或咖啡最好。」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優質的講道

不僅講道,平時講話也應如此

..........

優質的講道 (摘自Monica Augustine Chen)

結論:優質講道有五個特徵:有道Exegetical、清楚有理Clear、有趣Interesting、有用Relevant、有情Passionate,「有道」永遠排在第一,但也要替信徒的困境提供解答。

巴刻(J.I.Packer)對「講道」定義為「把神的信息和教導傳遞出來,藉著宣告、說服來喚起人對神有適當的回應。」最為人所知的例子,是文士以斯拉率領利未人「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八8)。

「講明意思」,說明講道是忠實傳達神的話語,不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經文之上,準確傳達神的旨意,使會眾「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西一9-10)。

「使百姓明白」指出講道目的是透過「明白聖經作者在某段經文的初衷,然後把這初衷告訴當代人,好讓他們明白,並應用到生活中,行事為人就能效法基督。耶穌善用比喻教導,多半取材百姓日常生活的經驗。保羅極有學問,他也強調自己並沒有用華麗的詞藻或高深的學問宣講神的奧祕(林前二1)。

為了達到「使百姓明白所念的」,講道需要貼近民眾的想法或經驗,減少信徒與《聖經》文字的隔閡感,並去理解信徒的想法、感受、疑惑、掙扎與困境,讓講道成為福音好消息,替信徒的困境提供解答。

應對「耍賴、耍廢、躺平」

自己對自己負責,跟前篇 劉三 的說法接近:擁有自我意識,開始為自己負責。以「界線」為名的書非常多,不是新發明,但需要決心,大家知道哪些事要做,但卻做不到,所以決心是一種天賦與恩典。

………..

郭葉真/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在我提供諮詢的生涯中,許多家長或伴侶會因爲身邊的人耍賴、耍廢、躺平而感到無奈與挫折。

我想藉著我自己的經驗以及飾演鋼鐵人的小勞勃道尼如何從耍賴、耍廢到站起來為自己負責的歷程來解釋,什麼樣的狀況會讓人順順地進入耍賴、耍廢、躺平的狀態,又是怎樣會從這個狀態站起來為自己負責。

小勞勃道尼的第一任女朋友是莎拉傑西卡帕克,慾望城市的女主角。她十八歲就和小勞勃道尼在一起了。在他們相戀的八年間,小勞勃道尼的行為十分狂放,而他的毒品成癮問題也很嚴重。他對莎拉也很沒有禮貌,不尊重,但莎拉就像個媽媽似的很無奈,但仍然「超級有美德,不離不棄」的照顧他,試圖幫助他走出困境。

莎拉說不離開他的原因是:「你愛這個人,你害怕如果你不在那裡,他會死」。儘管付出很多努力,莎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因為她無法改變小勞勃道尼的行為,只能祈禱離開後他不會死。

莎拉離開以後,小勞勃道尼有了第二任妻子。小勞勃道尼的行為並未改變,繼續放蕩的生活,而且更加失控。第二段婚姻持續12年,最後他的妻子選擇離開。小勞勃道尼的第三任妻子蘇珊和前兩任就很不一樣了。他們到現在都是夫妻。

讓我們來看看,沒有「傳統美德」,為什麼反而婚姻維持得下去。蘇珊對小勞勃道尼要求嚴格,他不幫他擦屁股,自己闖的禍自己收拾。小勞勃道尼的原話是,蘇珊對他的態度是「讓我們來想辦法成功。否則,再見!」(let’s make it work, otherwise, sign off)

這裡劃一下重點:蘇珊沒有放生他,他還是會陪伴他一起努力,可是他會放手讓後果來咬小勞勃道尼。小勞勃道尼對於這麼狠的老婆的評論是:任何一個偉大的伴侶都會保持自己的空間,帶著一種仁慈的忽視,讓你自己從深淵中掙扎出來。這種關係是夥伴關係,不是照顧關係。你老婆不是你媽。你老公不是你爸。就算你媽你爸,也都不應該不離不棄,而是陪伴但不插手,放手不放生。

回到小勞勃道尼的例子,作為生活伴侶,蘇珊支持小勞勃道尼,但也設立了明確的界線:我不會容忍任何放縱行為。正是這樣有界線、仁慈的忽略,蘇珊不幫他老公收拾爛攤子,讓小勞勃道尼最終步入正軌,不再闖禍,也沒有再進入監獄。

我對待孩子也是秉持著有界線、仁慈忽略的原則。在生活上,我給孩子很大的支持,空間,並且盡己所能的提供穩定的情緒環境。然而秉持著安全帶原則,我告訴孩子說,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他們。犧牲自己,我以後會不甘願,會跟他們討,會情緒勒索他們,這樣對他們和對我都不好,所以請他們要努力獨立自主。

我的孩子知道我不是在恐嚇他們,而是真誠的陳述我的人際相處哲學。為什麼他們知道我是認真在講這句話,不是在恐嚇?因為他們看過。當我的前夫做期貨輸掉繼承來的遺產時,即使我要求他停止,他仍認為那是他家的財產,是他繼承來的,我不可以管他。為了要保全我和孩子,即使千夫所指,我提出解除生活伴侶關係的要求,堅持離婚。離婚後,我們維持很好的共親職關係。

我的前夫覺得不談錢,我們就可以相處得很好,因此提議復合。然而我認為夥伴關係不可能不談錢,於是我提出在不做期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我的前夫無法接受這個要求,於是我們就維持共親職關係,而非生活的夥伴。我的孩子看過我與前夫的相處,十分清楚我和小勞勃道尼第三任妻子蘇珊的原則一樣:有界線,仁慈的忽略。

當你的夥伴知道自己完全沒機會耍賴、耍廢、躺平,因此相對的會獨立起來,為自己負責。人和人之間就像在跳雙人舞。有人幫我負責,我很自然的就敢放膽憑本能的做我想做的事,不用想後果。反正出什事會,就算罵罵咧咧的,自然有人看不過去,會幫我收拾。

但如果我從生活的點滴中知道,支持是會有的,但是界線就在那裡,任性而為的後果就在那裡,很自然的就會對自己負責,不會讓自己進入耍賴、耍廢、躺平的狀態。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一個人怎樣才會幸福?

看到劉三的文章,大致說,只要自己跟身邊的人往兩個方向努力,幸福就在不遠處!雖然對象是年輕人,看起來人人適合,摘要如下:

……..

一個人怎樣才會幸福?答案很肯定:主動積極!可是現在「擺爛」才是主流。傳統都用主動、被動區分年輕人,時至今日,大概只剩「叫不動」。

 

這些年輕人無時無刻看手機,只對吃喝有興趣,只要能躺絕不站,抱怨聊天好讚讚!全身器官功能最完整的是「眼球」跟「大拇指」。單純可愛,青春洋溢,但前途堪憂,毫無競爭力。原因是「沒有自我」。

 

他們像一群抱團取暖的小雞,喜歡聚集但抵抗力弱,渴望成長,所以整天瘋狂覓食,滿腦子吃喝玩樂,對他們來說,周遭的小狗地鼠都是威脅,因為「沒有長大」。他們可愛善良,但是容易被誤導,他們還在探索世界,導致危機四伏。

 

對照顧者來說,挑戰很大,「捏了怕死,放了怕飛」,很難拿捏。怎麼辦?關鍵是「讓他們擁有自我意識」。只要有了「我」,生命就會找出路,就會開始積極進取,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進而奮力狂奔,升級「有為青年」。

 

擁有自我意識就是「開始為自己負責」。問題出在哪裡呢?「能力」二個字。真正的能力是長期培養的,從生活自理到人際關係,從創意思考到集思廣益。傳統教育只用「分數」評價能力,養育出無數「優秀的生活低能兒」,但是一離開考試,就手足無措。正因如此,自我反而更低落,知行距離遙遠,事情交代他們,無法放心,這麼一來,他們會從自我膨脹瞬間跌落自我懷疑。

 

一個人的知識藏在腦袋裡,必須透過手腳協調應用才會轉化為能力。於是,嘗試會化為常識!經驗會幫助解決很多未曾遇過的棘手難題,然後變成能力。這樣,就可以做到同齡的人做不到的事!(這個時代只要有心,很容易出類拔萃)

 

漸漸長大有兩個特徵,可以往這兩面努力。第一,不怕(怯懦就是沒有長大的現象)。隨著年齡與閱歷,一個人會判斷如何自我保護,所以就「不怕」!不怕黑!不怕生!不怕痛!不怕苦!不怕難!不怕錯!不怕輸!不怕窮!不怕累!不怕罵!

 

第二,主動自動自發,所以主動求知!主動助人!主動做事!主動進步!主動服務!主動自律!主動認錯!主動求和!主動修正!主動計畫!主動檢討!主動就等於優秀!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相對主義(3)當永遠的反對者?

當「當永遠的反對者」講來好聽,其實不智,是非不分,是另一個極端。這種相對主義大部分是選擇性的,現在看那些批評礦工老宅的人,對某人看豪宅,又花大筆錢買個人辦公室,完全噤聲。 

選舉是用來賺大錢嗎?難道不知用別人的錢要以最大公益做考量?每一分補助款,都是投票給你才有的,一票三十元,背後是期許也是信任。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沒有為公眾謀福祉的決心,還出來從政,當真是傷害民主制度。

很多民眾正是因為當「當永遠的反對者」,所以造就出糟糕的政客。聽聽專家的看法:

1.

曾以專家身份受邀會議,大家表示:『我們的立場就是反對,不管事實是什麼,我們都要找出反對的理由。就算沒有理由,我們也要找到最有力道的反對方向。』我問:「為什麼這樣?」他們說:『我們就是永遠的反對者,對在位者就是該反對!』

 

我發現大家不在意邏輯和客觀事實,不管做對或錯、好或壞,反對就是了,只要那個人不是自己,甚至冠上理由:『我在監督。』提出疑問很簡單。這也是管理不能只說「你就是做不好」,而是要有建設性意見,唯有如此,才會往更好方向走。職場如此、社會如此、人生也如此。(摘自Allen Own) 

2.

台灣政治充斥反智、反社會。前者為了奪權,後者對執政黨的一切作為都批評謾罵,並將社會問題和個人挫折都歸咎於政府,卻美名為「監督」。這些人是「選擇性反對者」,對他黨惡劣行徑,從不批評。 

問原因,直接嗆你:現在誰執政?他們「反對」只是情緒發洩的藉口與手段。197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指出:反抗或反對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如為人民謀福)。「永遠的反對者」不具備「共同的價值觀」,甚至連價值觀都沒有。(摘自凌晨閱讀筆記)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半夜抽筋痛醒?一動作可快速緩解

不少人為了涼爽入睡,不惜徹夜開冷氣、用電扇直吹身體,小心半夜抽筋。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親授4招,有效解決抽筋問題。 

1. 腳板回勾伸展只要躺在床上,把雙腳伸直,將抽筋的那隻腳板向上延伸同時往回勾,這樣就能快速紓緩。如果痛到無法用力,可以請家人或自己把腳板往身體方向扳,大約停留10秒,會感覺到小腿肚緊緊痠痠的,重複做510次就能獲得很好的緩解。 

2. 弓箭步伸展感覺腿部緊繃、好像快要抽筋,透過弓箭步伸展的方式來紓緩。首先找一面合適的牆壁並雙手扶牆,雙腳踩穩,做前後式弓箭步,這時會感覺阿基里斯腱與小腿肌被伸展放鬆,停留1520秒,再換腳進行即可。 

3. 睡前熱敷放鬆睡前用熱敷或泡腳的方式保暖,再搭配輕輕按摩,讓緊繃肌肉獲得適當放鬆,也有助於入睡。 

4. 冷氣循環不直吹很多人喜歡睡覺時把電風扇放在腳底直吹,卻讓肌肉更容易不自主收縮、引發抽筋。建議將冷氣調整至約25以上,搭配風扇循環,讓環境保持舒適溫度,較不容易造成抽筋。

相對主義(2)最後是災難

每個人的價值觀依賴於個人或特定族群的文化、歷史,尤其物質條件和個人喜好。由於台灣教育和文化使然,道德相對主義普遍存在。因此,出賣國家、貪污腐敗、官僚殺人和論文瑕疵等四個選項,不同對象,有不同答案,出賣國家竟可選上公職。 

最近高虹安因著自訴案,一審被判10個月。台北地院說,高市長明知別人質疑其博士論文和三位共同具名的資策會報告超過九成重疊有據,卻故意提告誹謗,目的為了政治聲量和選舉,浪費司法資源,而且讓別人遭受訟累,因此誣告罪成立。(其實她的博論,商業資料庫已永久下架,指導教授李傑掩護破功了) 

先前對林智堅論文無限上綱的人,現在一定覺得論文不重要。賴清德礦工老宅,相對於陳佩琪去看1.2億豪宅,現在看來也非常可笑。許多人說是雙重標準,但背後原因是道德相對主義,因而社會無所適從,虛無主義盛行。

 

虛無主義認為生命沒有固有意義、目的或價值,立場強調所有價值觀和信仰都是無意義的,並且在浩瀚和冷漠的宇宙中,人類的存在毫無意義。既然沒有終極的目的或道德標準,所有的價值、道德和意義都是人為構建的,最終將將崩解或被否定。

 

因此,信奉虛無主義的人會選擇躺平,也可能誤以為眼前權勢與名利才能獲得幸福。這種錯誤理解生命意義,如同在沙上建築城堡,不知唯有堅守正義與信念,才能在相對主義的世界中,找到持久的安身立命之道。 

無法思考的人,相信可以透過感覺來幫助自己。這是錯的,感覺無法像思考可以用理性決定正確的方向,只有感覺的人,人生到最後是一場災難,這樣的人越多,台灣社會就會越淒慘。許多年輕人對很多事不爽,但不知為什麼不爽,也不知在理性運用下,可以帶給自己成長。 

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讚嘆和敬畏就會越歷久彌新,一是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他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康德的答案是,道德判斷不應基於感覺或情感,而是理性和普遍性。 

總之,擺脫個人和特殊群體文化及利益的束縛,追求更普遍和公正的道德標準,有助於個人成長,也能推動台灣社會文化與道德進步。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相對主義(1)不可論斷批評?

後現代社會主流文化是:1.勇敢做自己。2.自己開心最重要。3.沒人有資格對他人說三道四。所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這句話很受歡迎。

 

這種說法自相矛盾,既然沒有絕對真理,一切都是相對的:大家都對,不可質疑,豈不是說這是絕對真理?說這話的人,可能人云亦云、假中立,或不好意思反駁,也許懶得討論。

 

沒有人能活在「不問是非」的世界。如果自己或家人被陷害,甚至被殺害。或看到政府行不公義、人口販子大行其道、企業賺黑心錢……,要求不可批評,裝聾作啞,力求社會和諧,絕非這句話的用意。

 

面對惡事,不應不符合政治正確,就閉嘴噤聲。凡事有假設前提,涉及真理之事,不得隨便用不可論斷禁止,相對領域才適用,以下狀況反而應該批評:

 

1.     無限上綱、沒有愛心、無益之事的批評。

2.     顛倒是非曲直,甚至是找藉口脫罪的批評。

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按公平斷定是非。

4.     只看外在行為,不知別人的內在動機,便妄下判定。

5.     假冒為善的批評。糾正別人前,先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同樣問題?

6.     超乎能力的批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懂、不確定,不要硬拗!

 

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

判斷可不可信的基本原則(2)

建設性批評 

不少人自以為有道理,就照單全收,沒去查證真假。有些事查證不易,沒功夫研究,就不要跟著吶喊。只能說,看可靠來源,避開信用差的媒體。

 

國外主流媒體幾乎是左媒,國內則常見添油加醋,不一定有建設性。想讓自己進步清明,就要冷靜理解各方立場,用智慧和識讀力判斷真偽,以下批評論斷,大家要警惕:

 

1.用少數來代表整體。這是以偏概全,人常犯的毛病。

2.將舉證責任推給被質疑者,可能是不負責任,故意無中生有。

3.將論點簡化只有兩種可能,黑白二分、濫貼標籤。其實常有三種以上,不要忘其他。

 

4.夸夸其談還不清楚、暗昧無益的事,凸顯無知。

5.透過假設某事實的前提,去論證你的立場,這是自編故事(所以不必回答假設性問題)

6.用發生某事的因果推論這次,聲稱它一定是原因。其實過去因果常不能事後驗證,這次也可能不同。

 

7.攻擊人的性格,而不是論述,分散對實際問題的討論重點。

8.用雙重標準評論類似事件,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露出道德優越感。

9.歪曲或誇大某人論點使他們更易受攻擊,是惡意的擴大解釋(超譯)


總結基本原則

 

判斷可不可信的基本原則很多,以前零零散散寫貼過不少,最近看到《謝謝你的爭論--七種致命的邏輯罪》(Thank You for Arguing)介紹,有專門術語,算是系統總結,自然與前面說法有重疊。 

作者海因里希斯寫道:「標誌、精神和情感吸引觀眾的大腦、直覺與心靈。當我們的大腦試圖對事實進行分類,直覺會告訴我們是否可以信任對方,而我們的內心會驅使我們行動。這些元素構成說服的本質。」 

說服力是假訊息的核心意義所在,作者展示如何識別「七種致命的邏輯罪」——這是社交媒體、政治和一般辯論中常見邏輯謬誤。他寫道:「雖然邏輯有正式規則,但修辭幾乎沒有。你可以隨意犯下謬誤,只要你能逃過懲罰。觀眾有責任發現這些謬誤。」

 

這些邏輯謬誤在辯論、媒體報導和日常對話中都十分常見,識別並避免它們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覺得對方的言論有問題,把這七種致命的邏輯拿出來驗證,就會清楚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從而判斷政治候選人、推銷員、新聞媒體及其他試圖說服人們的話語真實性。

 

1.稻草人論證(Straw Man Argument):歪曲對方的論點,使其更容易反駁。這種謬把對方觀點變得極端或過於簡單化,然後攻擊這個被扭曲的論點。

 

2.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假設較小的行動會引發一連串的負面結果,最終導致極端的結局,卻沒有提供充分證據支持這種連鎖反應的必然性。

 

3.人身攻擊(Ad Hominem):攻擊對方的品格或動機,而不是對方的論點。通過轉移焦點來削弱對方的信譽,而不是直接反駁他們的論據。

 

4.訴諸權威(Appeal to Authority):依賴權威或專家的聲明作為唯一的證據,而忽略論點本身的邏輯性和證據的有效性。這種謬誤常見於假權威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情況。

 

5.非黑即白的假兩難(False Dilemma):將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化為兩個極端選擇,忽略其他可能性。這種謬誤通過二選一的假象誤導聽眾。

 

6.訴諸無知(Appeal to Ignorance):聲稱一個命題為真,因為沒有人能證明是假的或是真的。這種謬誤依賴於無法證明的假設,將無知當作證據。

 

7.因果謬誤(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假設因果關係僅因為一件事發生在另一件事之後。這種謬誤混淆時間順序與因果聯繫,錯誤推斷前者導致後者。(所以一對一的相關分析可能很複雜)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反思:《河畔小日子》

日本電影《河畔小日子》談及幸福、死亡和人生的意義,描述生活在「須臾公寓」的人,嘗試感知、猜想和探究人生的意義和幸福的定義。 

第一位是女士,她把丈夫骨灰埋在樹旁,心想或許生命會回歸自然,轉化到另一種形式繼續生存。第二位是司機,他把老伴骨灰和火藥放入煙花筒,老伴在空中跳出絢麗浪漫的舞蹈,作為完美的句號。 

第三位是大叔,兒子幼年去世,他把哀傷埋心底,嘗試在簡樸生活中體會細微事物的小樂趣,但鬱結還是得不到解脫。最後是年青人。他聽說父親孤獨去世。父母在小時離異,父親遠走。他思索:父親是好人壞人?他是自殺、意外,還是自然而死? 

在查證時,年青人自問:「人死後靈魂去哪?」看著黃昏餘暉映照彩霞,像是金魚遊向天際,彷彿目睹靈魂飛升。後來他發現跟父親有共同習慣:對生命熱愛,他覺得父親是好人,於是舉辦簡單喪禮,邀請須臾公寓的朋友參加,最後把父親骨灰撒向河邊天空。 

電影示意人的一生匆匆,須臾歡樂,須臾哀傷,所有意義似在須臾之間,就多抬頭欣賞當下須臾微小的幸福,便能安穩過日,而不是盡追求財富享樂和勝利,或許這是人生的意義吧! 

可是認真想想,電影中人物經歷探索,似乎得不出踏實結論,難道每個須臾微小的幸福,就是人生的意義嗎?會不會只是迫於無奈?沒有永恆的盼望,最後盡成虛空,又有甚麼美好幸福呢? 

老莊專家蔡壁名提出另一番見解,要安穩過日,得到幸福,先要有「靜止的心」。一個人存於天地之間,在乎這麼多操之於外的事物,當然患得患失、容易糾結。去感知內心得失,發現心之所欲,便能擺脫別人眼光,在人生無常的境遇裡,找到沉穩的力量,從而不期待別人讚美、不仰仗別人口水評價自己,而是用靜止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操之在己的事物上,便能照見事情真相,穿越困境,讓心像〈莊子齊物論〉的「咸其自取」,達到恆常凝定的境界。 

還有一種做法是「哀慟」。既然人生無常,直面無常,反而合理。聖經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不是失敗,而是得安慰的起點,使人不沈溺於絕望和失敗,最終蒙福。世人普遍喜愛歡慶,認為哀慟是沒信心失敗者的特權,勝利的人不會哭。問題是,一旦不知哀慟,會癱瘓疼痛感,心變剛硬冷酷,這樣可有幸福可言? 

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判斷判斷可不可信的的基本原則

金融詐騙、名嘴詐術天天上演。政客愛用理論說:「透明就是最好的防腐劑」,卻只知理論沒有實踐,如黑格爾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 

若自己缺乏經驗,不想成為受害者,就不要「凡話都信」,又懶於向他者確認。學習判斷(論斷)的基本原則,學而時習之,有助於個人判斷。以下原則供參,彼此警惕:

 

1.     證據與結論脫節,說法散亂,邏輯不連貫。

2.     情感訴求過重,論述可能不客觀,偏離邏輯討論。

3.     類比過於牽強,忽視背景差異,造成類比錯誤。

4.     以偏概全,用自己或身邊經驗推出結論,但那些無法代表所有情況。

5.     假設前提不合理,或缺乏具體證據支持,以致推理過度主觀。

6.     避重就輕,故意疏忽最核心可靠的證據,好讓自己的說法有說服力。

7.     平時不可一世,發生誠信疑慮,便推說自己能力不足,很可能是煙霧彈。

8.     同一事件,不同觀點,結論可能差異大,所以要注意觀點是否偏狹。

9.     「發生過的事」不一定是真的,假的不一定是假的。看過芥川龍之介小說《羅生門》,可知不能只根據「發生過的事」判斷一定如何,要了解因果脈絡。

侯貞雄辭世,享年84

1967年,侯貞雄自美國學成返台,跟隨父親侯金堆投入拆船業。1975年侯金堆病逝,侯貞雄接手。當年拆船業進入微利的戰國時代,他說服股東賣掉三個拆船碼頭,創辦東和鋼鐵。

東和鋼鐵創立時資本額450萬元,到了2014年卸任董事長,資本額接近100億元,營收近400億元,是國內電爐鋼鐵第一。這是時勢造英雄,還是禍福相依?當年沒虧損,會開辦鋼鐵廠嗎?

東鋼在2023營收609億,稅前賺60億,非主管之全時員工共1,915人,平均薪資113.6萬元,中位數107.3萬,利潤分享算大方。東鋼廠房的土地很值錢,雖然不能賣,要好好回饋社會才是。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夜尿困擾

58歲林先生晚上起床6~7次,導致睡眠不足。嘉基泌尿外科李亞哲醫師從飲食習慣、排尿日誌、超音波餘尿掃描、檢測攝護腺等檢查,發現病人無辣不歡,晚餐後水喝得多,便建議清淡飲食,睡前少喝水,並給予藥物治療,夜尿次數減少至1-2次。 

根據統計,夜尿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盛行率大約四成。而中年男性近六成睡眠問題主因跟夜尿有關,會提高罹患慢性病風險。 

晚間攝取過量水分、膀胱過度活動、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荷爾蒙變化,前列腺肥大等,是夜尿常見原因,尤其晚間喝咖啡因或酒精含量高的飲料、柑橘水果與辛辣食物;睡眠呼吸暫停影響尿液控制;前列腺肥大造成排尿困難。女性更年期荷爾蒙變化,也會導致尿液增加。 

醫師建議睡前數小時,避免飲用過多水或飲料,睡前盡可能將尿液排空,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如咖啡因、辣椒,並確保睡眠環境安靜,睡前避免滑手機,平時適度運動像散步、深蹲、高抬腿訓練下肢肌肉,改善循環不良,可加強骨盆底肌肉強度,改善尿液控制。

(摘要)人為什麼努力唸書?

陳偉勵∕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眼科醫師 

我收到當年北一女隔壁社會組班第一名畢業的同學訊息。她為了兒子在大學選填志願的問題感到焦慮。她說,兒子的成績可以考上某類組的第一志願,但堅持選填有興趣、前途明顯不樂觀的科系。

 

這位同學為孩子的執著感到一絲驕傲,但難掩更多的傷心。她說不是不能有理想,但年輕人用有限的人生閲歷,作一埸高風險的豪賭,這樣好嗎?她後悔從小給孩子太多做決定的自由,現在管不動了。

 

晚上,我小酌沙瓦時,北一女同學群組傳來消息,當年班上第一名畢業,也是全校第一名的才女,兩天前心肌梗塞過世了。而這個年齡比台灣女性平均年齡少30多歲。我很震撼,也非常難過;之後想起班上另外一位同學,當年全班第二名畢業,她在世的年齡比台灣女性平均年齡少了近50歲。

 

成績第一和第二,也是第一跟笫二離開,這是驚人巧合,還是意味什麼?我到現在可以清楚想起她們當年晶亮有神的雙䏬,和全身散發出的氣勢。我最害怕的數學和物理課,她們可以當場發言,反駁老師的運算方式。但我知道,她們為了成績和聯考,多麼努力拚鬥。

 

我更知道她們後來的人生,風光卻有更大壓力;那些自我要求和完美主義帶來的重擔,令人心疼。我當年成績沒有她們優秀,智商和認真程度都有明顯差距,但如果問我人生是否幸福,必須很誠實說:我的人生有自己的難題,但整體而言,很幸福,很充實,也充滿意義。

 

我在大學教書,常有父母焦慮詢問意見。青少年的升學問題林林總總,但很多問題的癥結,是來自父母放不下對孩子高標準期許。父母表面上理性溝通,但他們真正在格鬥的對象,是內心對「成功」下錯定義的巨人。

 

我沒有孩子,不方便直說什麼;但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學校拚得太認真,太看重眼前成就的孩子,往後人生沒有比較快樂。我們是不是需要大數據告訴家長和孩子,健康,快樂和自我實現感,比成績、志願、財富、地位,都來得重要呢?

 

剩下早就忘記自己名次的同學們,在人生的考場上明顯獲得更好的成績。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擁有燦爛人生,但我看到淡水河上躍出水面的豆仔魚,雖然平凡,卻展現鮮活的生命力。孩子和父母能在意成績,也應該為前途奮鬥,但執著眼前得失之餘,有想過怎麼樣讓人生過得更長久、更健康,更美好、更有意義?這才是更重要的考試,不是嗎?

後記:為什麼有些人老得比較快?杜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貝爾斯基帶領團隊,針對18種衡量標準判斷老化速度。結果顯示,這是良好的生理年齡指標。影響老化的因素中,多達80%與基因無關,可能保持年輕的關鍵並不意外;低脂低鹽健康飲食、健康體重、減輕壓力、擁有強健免疫系統、固定運動、不吸煙或戒煙有關。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書摘《信任放在錯誤的對象~揭開詐騙集團真實手法》

謝冠賢先生是美國馬里蘭大學(UMUC)管理學博士,國安局戰略研析處部門主管退休。他的退休金幾乎被詐光,為此2023年底出版這本書,內容為自己的案例,姓名電話虛擬。 

看來他不是貪心,而是沒經驗,警覺心低,最後心生恐懼,成了詐騙集團劇本的演員,最後養老金被搬光一大部分,造成夫妻失和及生活危機,所幸他站起來做房屋仲介。若沒時間看,我摘要大綱。 

主角品川接到高雄前金區戶政電話通知,有位女士拿著品川的授權書辦理戶籍謄本,作為銀行開戶之用,品川表示並無此事,戶政說會向警局報案。警察在五分鐘後打電話給品川,表明是高雄市警察局陳建宏警員,指示必須比對品川所有銀行帳戶餘額,並請調查金融犯罪專家王科長接手辦案。 

王科長以歹徒可能利用哪些金融商品從事金融犯罪為由,指示再提供外幣存款、保險單與儲蓄險受偵查。王科長強調偵查不公開,不可告訴任何人,甚至最親密的太太。品川信守承諾,信任假公務人員的好心。 

王科長稱經過兩星期的調查,查出品川涉及龍華吸金案,已被台北地檢署通知到案,因公文寄達地址在桃園,品川未收到;若不如期到地檢署接受黃敏昌檢察官偵訊,地檢署將查封財產。王科長建議在COVID-19期間,改以LINE辦案。 

接著建議品川向黃檢察官求情分案辦理,否則開庭審理時,其他共犯將一口咬定品川是作案主謀,藉時更難辯解。品川心生恐懼,接受建議。顯見恐懼是最低成本與收效最大的戰術,而品川匯入假監管帳號的金額,全數蒸發。 

品川完全失去智慧,如箴言說:「缺乏經驗的,凡話都信。」所以查證不確實,思維又受偵查不公開影響,不敢向親友求證。品川曾在國安單位上班,常用QVV做情報資訊分析,自己也忽略使用。 

Q(Qualification)指接到機關電話,未嚴謹審視資訊品質,就以慣性思維主觀認定正確。這種見樹不見林是危機處理最大的陷阱;V(Validation)指沒確認地檢署公文可信度,就恐慌把資訊撕毀,以至缺乏可靠證據;V(Verification)指收到品質與可信度都有問題的資訊時,沒做最後查證。 

問題最重要主因在於,品川接受假檢警查案作筆錄時,假檢警以查案為由,要求誠實將銀行財富告知假檢警,假檢警得一窺全貌。這好比《以賽亞書》記載,敵對國巴比倫國王聽說猶大王希西家病癒,派使者來道賀,實則窺探情報;希西家見巴比倫使者內心歡喜,容許使者參觀寶庫和武庫,其後便成為巴比倫進攻猶大首都耶路撒冷的重要情報。 

外國有句名言說:「船不會沉沒,因為周圍有水;船隻因進水而沉沒。不要讓周圍的事影響你的內心並感到沉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如果你勇於向過去道別,人生會回報你一個新的開始。」以此兩句贈送給願意揮別過去,擁抱未來,不讓舊事崩壞人生的品川與阿桂。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哀慟的人有福了

這說法適用於信仰,任何學問都適用。試想,沒有札實的經營管理經驗,唸到管理學博士並不能經營好一家企業。所以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

柯志明 20240816 

你有地位,有權勢,有錢財,有學問,有名聲,但你不可能給自己的兒女及後代子孫立下信仰榜樣,並將永恆的真理留傳給他們,但這正是你的兒女以及後代子孫最需要的珍貴產業。 

你出生富裕,父母是上流人士,高人一個頭,外表俊美,學經歷傲人,地位崇高,婚姻幸福美滿,交友學術文化名流,受人歡迎,青年人仰慕崇拜。你雖也有些不稱心如意之事,但從沒被長期鄙視、惡待、欺壓、毀謗、迫害,沒遭遇過任何苦難、悲慘、不幸,因而無需也未曾流淚、哀哭、吶喊、求助、掙扎。因此,你完全不識哀慟滋味,不懂絕望感,不了解卑賤無能的人,也未曾為義受逼迫。 

這樣,你怎麼能理解耶穌?怎能理解耶穌的教訓?怎能真心誠意遵行耶穌的命令?怎能捨己背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又怎能理解一切受迫害的耶穌的門徒、使徒與信徒?因此,你要怎樣承傳基督信仰,怎樣為你的後代子孫立下信仰榜樣?

 

因為你沒有耶穌的生命,沒有背十字架的經歷,因此聖經對你不過是一本書,一本承傳基督教文化的創作,一本可供神學研究的宗教經典,一本可得學術聲譽地位的學術資源。對,你嫺熟聖經與神學,但你從聖經所得的僅僅是知識,而不是與真實生命息息相關的道路、真理與生命,因為你不需要這樣的道路、真理、生命,似乎也沒有機會需要。 

因此,你從未真正體會過聖經的教訓,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背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未曾嚐過因堅持信仰被背叛又被叛死刑的滋味,未曾在上帝面前困惑、掙扎、奮鬥,未曾絕望、哀傷、痛哭地與上帝爭論,未曾哭喊求助上帝。 

你未曾對上帝訴苦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何離棄我?你要不顧念我到幾時?你要對我靜默到幾時?你要打擊我到幾時?你為何不伸手救助我?你為何容讓惡人亨通橫行,又叫嘲笑褻瀆你的敗類昌盛繁榮?你為何使你的僕人在他們面前被差辱?難道死人能讚美你,惡人會稱謝你,罪人會顯揚你的名嗎?」 

聖經是生命之書,唯獨有聖經生命的人能讀懂。你沒有聖經生命,怎麼能讀懂聖經?沒錯,你熟悉聖經,研究聖經,辯論聖經,教導聖經,也常常講道,但你沒有聖經裡那些忠心信靠聽從上帝的百姓與僕人那樣的痛苦、艱難、困厄、失敗、無能、無助甚至犯罪跌倒的生命。 

你沒有像亞伯拉罕那樣年老無子,離鄉背井,流離失所,不識前往之地;你沒有如同雅各那樣與上帝摔跤;你沒有摩西那樣數十年孤單、勞苦、愁煩、身負重擔;你沒有如同約伯那樣失子,失家業,失健康,質疑上帝;你沒有像以利亞那樣孤單,為耶和華爭戰,對抗王室,卻仍需亡命躲藏,傷心求死;你沒有如同耶利米那樣哀哭; 

你沒有像但以理那樣被擄於巴比倫,在異國異族異教堅持所信;你沒有道成肉身的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那樣一生卑微、被質疑、被嘲笑、被嫉妒、被逼迫、被殺害的經歷;你沒有保羅那樣傳道一生處在被教會內外的人誤解、毀謗、陷害、藐視、迫害、追殺。 

總之,你沒有歷世歷代數不清一生相信上帝又為祂賣命的僕人那樣受苦受難,因而你讀不懂聖經,你無法理解上帝的話,你不能明白道成肉身的福音真理。 

如果你不能指著自己生命的一點點傷口說,「看,這是烙印在我身上真真實實的十字架記號」,那麼你要怎麼講述那位被釘十字架而死的耶穌基督呢?其實,你無所述說,只能儀式性地、無心地不斷重複說一些不痛不癢甚至自己都不相信的「基督教行話」。你看起來好像很有學問,頗富批判力,言說書寫皆吸引人,但這些都不過是你用以自我炫耀的神學表演,宗教秀。 

因此,你要留傳什麼給你的後代子孫呢?你要向自己的子孫述說上帝在你身上的什麼作為呢?你要以什麼生命經歷向你的子孫見證基督的救恩呢?還有,你用什麼教導那些崇拜你的信徒或你教育的學生呢?信徒或學生能在你身上學到什麼呢?你要把那些門徒與學生引導去哪裡呢?你用什麼餵養與教育他們呢?這難道不是你最嚴重又可怕的生命問題嗎?何必自欺呢?

後記: 哀慟是得安慰的起點

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47&article=1388303

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藍弋丰:看看孟加拉 慶幸台灣有李登輝寧靜革命

孟加拉人口1.7億,1971自巴基斯坦獨立建國,被巴基斯坦屠殺數十萬人,得到印度幫助建國,接著卻是新一輪坎坷日子。 

1972首次大選,國父謝赫拉赫曼勝選,然而1974大飢荒餓死7萬人,統治動搖,開始集權,遭政變全家被殺害,只剩到西德的兩位女兒逃過一劫。 

齊亞將軍政變奪權,1981遭暗殺,留下妻子,1982爾夏奪權,專政到1990。國父女兒、齊亞遺孀兩位女性反對勢力領袖,對爾夏發起抗爭,軍方不願意鎮壓,爾夏下台。 

接著民主化時代,國父女兒、齊亞遺孀政黨輪替執政,但誰執政誰就抗爭罷工,2008國父女兒執政,決定一黨專政,執政15年。她用罪名把齊亞遺孀軟禁,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想組黨改善政治,被她打為「吸窮人的血」,還用一百多個罪名提告,今年初以違反勞動法判刑,尤努斯躲到巴黎。 

政敵都消失,穩如泰山?不料,公職考選問題,激怒學生學運,全民積怨加入抗爭,軍方不願鎮壓,國父女兒下台。34年過去,重新開始。

孟加拉是各國民主化過程的常態,台灣寧靜革命可說「睡一覺就民主了」,要珍惜民主史上極為稀有的幸運。 

後記:有誠信、能力、節制與服從真理是監督制衡的前提條件,監督將帶來正向循環,否則假監督之名,讓全民付出代價,國家將走向負面循環。(eaton摘要編輯)

尋求上帝的旨意做決定

前言:遵從上帝的旨意,會有許多困惑與壓力,需要智慧。本文摘要編輯杜思康。 

首先,從上帝在聖經顯明的心意開始,不做矛盾的事,就能得到引導。比如: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祂,並愛人如己。先求上帝的國和義。住在基督裡,並讓聖靈在生命中結果子。與耶稣一起工作,去使萬民成為祂的門徒,並得著聖靈的能力為祂作見證。 

其次,思考什麼是主所想要的,分辨什麼是明智的,要花時間。尋求主時,要相信祂會指引腳步。有時決定沒有對錯,面對同樣美好的選項或難解的上帝旨意,要努力明智生活,並放心與上帝同行。 

第三,問題與答案盡可能放在一起考慮,沒有任何個別因素可以凌駕於其他因素之上。我們要尋找多個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一個方向,以下是考慮因素: 

1.     這決定符合上帝的話語,就是已顯明的旨意嗎?這是明智的決定嗎?考慮長期後果,不僅短期利益,智慧讓我們對一些機會說不。

2.     聖靈會這樣帶領嗎?聖靈會引導我們愛主,服事他人,以他人需要優先。任何自私行為的聲音,都不是聖靈的聲音。

3.     我的基督徒團體怎麼說?與我的恩賜相符嗎?是我喜歡做的事嗎?

4.   這與上帝過去在我的生命中的作為一致嗎?哪些門正開啟或關閉?

5.   這樣的決定會帶來平安喜樂,並榮耀上帝嗎?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自由與逍遙

(1)自由 

普天下對自由有許多想法:第一,沒有束縛,可自主行動。俗話說「自由自在」,這裡的「自在」有「有束縛」,不是自由,但不影響內在,過去之事不影響內在,個人超脫本我,物我兩忘。這是心靈自由,可是不是萬能,不然老子怎會選擇隱居離開亂世? 

第二,天賦人權的自由。17 世紀前,歐洲君主強調「君權神授」,人民必須絕對服從君王的統治。啓蒙思想興盛後,洛克的「天賦人權」學說興起,人民開始抗爭,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當人無法隨心所欲,可能激起情緒,抵抗父母、權威或國家的命令。法國大革命時,人們認為國王阻礙自由,決定擺脫舊制度,自由是抵抗換來的。

 

第三,孟德斯鳩說過,自由在於「做法律允許的事」。規則使人們和平共處,自由需要受限制,為其他人負責,否則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大家都失去自由,社會無法運作。因此,自由不是絕對的,受到法律規範。

 

第四,盧梭說過,自由是「服從自己為自己制定的法律」。這是指遵循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和想法,讓思想與行為一致且有意義,可以感到自由。所以服從不是放棄自由,而是展現自我尊重。在理想社會,公民服從共同的意志,而非某人的命令,既服從規則,又保持自由。 

盧梭思想能展現自由的現實理想,在自己劃定界限內行事,就能在充滿誘惑和壓力的世界,找到真正的自由。這接近孔子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但「矩」是甚麼?耶穌曾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我們如何展現自由的理想?自由不是一味抗拒,而是了解內在價值和目標,自主選擇服從什麼、不服從什麼,而界限來自真理。可以參考格言「獨立自主、愛自己,並以自己為唯一的敵人」,康德哲學也強調的概念。

「獨立自主」意味主動掌握自己的生活,在做出選擇時,遵循內心深處的價值觀,而非屈從外界壓力或期待。這不意味放縱,而是來自於自律和對自我的深刻認識。

 

「愛自己」就會對自己負責,隨時檢討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據此劃定行動界限,界限不是他人強加,而是內心對自我價值的尊重和守護。

 

「以自己為唯一的敵人」提醒,追求自由是內在鬥爭,與懶惰、恐懼、不確定性等內在敵人對抗。在鬥爭中,服從外在權威不是主要障礙,如何不違背自我價值的前提下,和諧融入社會規範,並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是艱難的挑戰。 

(2)逍遙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反問:「〈逍遙遊〉不是自由嗎?」這點先前貼過文,本來不想再提,況且孟子講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中國歷代皇帝有幾個身體力行?多談無益。只是若區老師刻意將「逍遙」和「自由」概念混為一談,可能是愚昧、別有用心或不明因素。 

《逍遙遊》出現逍遙一詞,惠施提出一株沒用的樹的題目,莊周答辯說大樹沒用,所以沒人要砍,就能長得很大,讓人「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逍遙就是怡然自得,跟人權「自由」兩回事。,惠施提出一株沒用的樹的題目,莊周答辯說大樹沒用,所以沒人要砍,就能長得很大,讓人「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逍遙就是怡然自得,跟人權「自由」兩回事。 

根據作家馮睎乾的說法,區老師據此解讀莊子,沒有掌握逍遙遊的精神。儘管莊子崇尚自由,而且現代中文的「逍遙」固然可視為「自由自在」的同義詞,但莊子時代的「逍遙」,跟現代人認知有很大差異。以下是我的摘要: 

//「逍遙」最初為「消搖」。《禮記·檀弓上》說:「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意思是:「孔子早起,兩手背在身後,拖着手杖,在門外的舉止散漫放縱。」手杖本是握在身前,現在「負手曳杖」,明顯反常。原來孔子前晚做夢,自知命不久,起床才有反常舉動。 

所以「消搖」的古義不是「自由」,而是帶負面的「放蕩不羈」,主動打破束縛,反主流的行動,尤其世俗規範和傳統枷鎖,莊子以「逍遙」為題,深意正在於此。只要細讀〈逍遙遊〉,就知不是空泛談「心靈自由」,而是具體提倡挑戰傳統、破除成見的思考方式及處世之道。 

區老師又說莊子只談「心靈精神層次的自由」,這又是大錯特錯。《莊子》內篇〈應帝王〉,全篇講政治哲學,強調理想的統治者必須「順物自然而無容私」(順着物性自然,不要把自己的私心強加於人)、「無為事任,無為知主」(使人各任其事,不要親自指揮;讓人各盡其才,不要親見部署),此類政治主張,全書俯拾皆是(道德經也是)。

 

莊子用大量篇幅講政治自由,當然在別的章節也談個人自由。很多中國操控的媒體,喜歡打著「中華文化」幌子散播歪理,並悄悄滲入似是而非的政治訊息。這位老師連古人筆下「逍遙」和「自由」也分不清楚,卻自信滿滿大談莊子,到底有沒有看完《莊子》的內七篇呢?//

 

將政治從逍遙遊抽離,就像克里米亞,只剩下區老師定義的「逍遙遊的自由」。莫名失蹤和任意逮捕,意外死亡,失去言論與集會自由,關閉不同聲音的媒體,在台灣白色恐怖的場景都出現了。俄羅斯面臨政經壓力,佔領行動可以滿足民族主義情感,而且克里米亞強烈支持俄羅斯,佔領容易,攻擊烏克蘭主要領土的變數太大,現在烏克蘭戰況膠著就能理解。


現在中國與俄羅斯的壓力類似,多個外媒報導,中國要侵略台灣,絕對從金門馬祖動手。金馬有兩席立委,想兩邊得好處,若不知分寸,對中國愈歡迎愈危險。


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

避免自己成為白痴


避免自己成為白痴非常困難,誰會承認自己愚蠢?對此,我不時拿這段警惕[1],期望能時時了解自己,增強自己對世界正確的認知。認識自己始終是最關鍵的人生智慧。

 

Maxime Rovere 2021出版:How to Deal With IDIOTS (AND STOP BEING ONE YOURSELF) 《如何應付白痴以及避免自己成為白痴》,有趣的關鍵五點,更值得參考:

 

(1)批評他人的愚蠢,比承認自己愚蠢更容易。為了避免自己成為白痴,首要理解自己甚至所有人的感知總是有限,都有可能成為白痴。真正的智慧在於理解智慧的道路始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接受自己的錯誤是自我提升和真正智慧的第一步。

 

(2)愚蠢是智慧最大的敵人,但愚蠢永遠不會完全消失,也是學習的最大機會,因此無知不可恥,不願學習才是可恥。但智慧不僅在於積累知識,還在於知道明智且善良地使用知識,學會用智慧來應對。

 

(3)真正的智慧在於能識別並糾正自己的錯誤,保持對他人觀點的開放態度,但不要被他人的愚蠢牽著走,要忠於你的原則和智慧。

 

(4)愚蠢往往是無知和恐懼的結果;教育和理解可以成為其解藥。真正的力量在於逆境和愚蠢面前保持冷靜和深思熟慮的能力。

 

(5)愚蠢不僅是缺乏智慧,也是缺乏同理心。謙遜是避免成為白痴的關鍵美德。笑往往是對愚蠢的最好回應。耐心和幽默是對抗愚蠢的最佳武器,更是穿越充滿愚蠢世界的關鍵。 

[1]批評人先想到自己,愛自己就要隨時檢討自己,免得受無謂的苦。天下事充滿已知的未知及未知的未知,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被困在貪婪、自私和成癮的牢籠,使得人永遠處在有限、無知和有罪的狀態,以致人生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人的通病是:偽善、理性自大、偏見、短視、自私、健忘與知行不合一,接受人不過是人的事實,謙卑學會懷疑自己、反省自己,永遠是正確的事。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分享自己的失敗

普林斯頓大學的豪斯弗教授(Johannes Haushofer)發表自己的生涯失敗履歷表,他說是為了「平衡成功的紀錄,並且鼓勵別人即使失望也不要放棄。我大多數的嘗試都是以失敗告終,這些失敗經歷往往看不到,而我成功的經歷卻是看得到。這個現象會讓人誤以為我做的事情大多是成功的。」 

可是,如果豪斯弗教授辦講座,主題叫「失敗與失望」,你覺得有人來參加嗎?如果寫一本書,你覺得有人買嗎?失敗與失望不是受歡迎的主題,不會讓講座爆滿,也不會讓書暢銷。 

閱讀成功故事激勵人,但自己可能沒有那種成功的條件,聽了沒用。有人說,台灣要跟哪些國家學習,但台灣沒有那些國家的條件,也無從克服。就算國家富有,當年擅長貿易的威尼斯王國,最後也是滅亡。中立、疑美論,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經常被灌輸成功故事,其問題之一在於傳遞一個訊息:每個人都會成功。當成功一直沒有來到而失敗又不斷敲門時,沒有人知道怎麼辦。如果想幫助孩子,應開辦失敗與失望的課程。孩子在成年時可能不會用到代數或化學,但肯定需要知道如何面對失敗與失望。 

失敗與失望有幾個重要的啟示: 

(1)失敗無法避免,而且各式各樣。沒有人能逃離失敗與失望,所以不如做計劃、準備好面對失敗與失望,並想想如何從中得到益處。 

(2)最成功之時,往往最容易失敗。成功帶來自信,自信常變成過度自信,而箴言說:過度自信常是災難的徵兆。 

(3)失敗往往重複發生。有許多膚淺的話,例如:「失敗是最棒的老師;就算跌倒也要往前倒。」許多人從失敗中學習,也有許多人在失敗後取得進展,這不是必然的。甚至無論你如何承認自己失敗過,只要還活在世上,就免不了再次失敗。 

(4)失敗能防止更嚴重的失敗。失敗不只是帶給自己教訓,也帶給別人教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藉此預防或改正類似的失敗。 

(5)失敗無法定義我們。失敗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但不是決定性的結局。這需要信仰上的信心與支持。 

不論翻開聖經哪一頁,都會看到失敗與失望[1],但是,失敗可以被赦免,我們還是會一再地失敗,這使我們謙卑,使我們倚靠,也使我們持續仰望基督,渴望天國。在那裡,將不會再有任何失敗,我們能以更宏亮的歌聲頌讚祂。(摘要編輯 大衛穆雷:聖經裡的失敗與失望)

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夢幻童謠詩人:金子美鈴

朝霞映紅了天空。漁船滿載而歸啦。大尾沙丁魚 載滿艙啦。海灘上 熱鬧得像趕廟會一樣。可是大海裡 成千上萬 沙丁魚的葬禮 還是要舉行吧。----金子美鈴《魚滿艙》

這首童謠詩短短10行,讓人馬上意識到獨特的價值觀:我要活著,「沙丁魚就該被吃的自我中心主義」,驟然變成「感恩沙丁魚用生命養育我們。」再看一首正面積極的,特別給陷入低谷的人。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哪怕一片葉子 也要向著日光灑下的方向。灌木叢陰影下的草呀。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哪怕燒焦了翅膀 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夜裡的飛蟲呀。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哪怕只有分寸寬敞 也要向著太陽照射的方向。住在都會的孩子們啊。衷心希望大家能夠「向著明亮那方」。----金子美鈴《向著明亮那方》

金子美鈴留下512首童謠,人生卻大不幸。她在1903年生於日本山口縣,是長女。1916進入大津郡立高等女校就讀,她成績優異,人緣極佳,是懂事開朗又溫柔的少女。1923年,獨自一人經營「上山文英堂」分店,同時開始創作童謠。

1926年在叔父的建議下結婚(父親早世),丈夫希望美鈴相夫教子,禁止她創作童謠,也不許她再與其他童謠作家通信。為此,美鈴手抄3本童謠集,一套託付給西條八十,一套給弟弟,就此封筆。

與丈夫的3年婚姻生活讓她身心疲憊,最終離婚。美鈴想要爭奪女兒的撫養權,當時法律只承認父親的監護權。幾經交涉未能如願,最終美鈴在丈夫計畫來接女兒的前天清晨,留了遺書,懇請把女兒交給自己的母親撫養,便結束26歲的短暫一生(不要隨便建議,而且人性軟弱,積極正面並非萬能)。

1984年,JULA出版《金子美鈴童謠全集》,如今被譯成十多種語言。詩人窗道雄說道:「詩是記錄自己的發現和感動,童謠則是深挖自己的發現和感動,讓大家能產生共鳴。」美鈴廣受歡迎的原因,想必是發掘「自己內心的集體無意識」並述諸文字,讀者能從字裡行間發現自己的影子,發現自己沒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受,於是產生幸福感。(參考:矢崎節夫)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建議擁核企業人士買下SMR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天(8/8)舉行,前一天中國時報用大標題寫著「卓榮泰鬆口,2030擬重啓核電」! 

這類媒體習慣造謠或超譯,行政院不久澄清沒這回事,只是說,若新核電技術更安全更便宜,就是台灣的選項。 

現在有些企業人士擁核,主張SMR或核融合新的核能技術。噴口水不如行動,既然看好,就去併購在美國上市的Nuscale Power,股票代號就是SMR,它號稱擁有最強的SMR技術,股價曾跌至0.13美元,差點破產,目前約9美元,市值區區20億美元,對那些企業人士根本不是問題。

 

好心提醒,收購前別忘了先澄清:第一,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說:「SMR的核廢料比一般核電廠高出230倍,發電成本也高出風力及太陽能發電很多。」

 

第二,SMR不斷燒錢,但不知商轉何年何月,這樣在供電時程上有何意義?第三,確認核廢要放哪?處理萬年核廢的成本算一下。第四,台灣到處斷層,若發事故,台灣人可以撤退到哪裡?

爸爸節的功課(2)愛真理

昨天父親節,聽到柯志明教授講述的故事,摘要如下: 

四年前,我當系主任時,某位大一學生的父母為女兒辦理退學。學生的父親不高興抱怨女兒在宿舍被另一位同班同學傷害,母親也同聲一氣。我表示可否請孩子來問詳情。他們拒絕說,孩子很受傷,不要她來。 

我請他們息怒,別急著辦退學,也無需為此事辦退學,我允諾妥善處理,我也會請另一位同學詢問。學生的父親不悅口氣說,「不必去問另一位同學,你難道不相信我嗎?你認為我會騙你嗎?」他很激烈說,「我女兒很乖,很善良,她不會騙我們」,又不斷說如何用心教導自己的孩子,等等。 

我一直安撫他,請他息怒。我向那位父親解釋,我不是不相信,而是為了妥善處理,化解衝突,必須仔細詢問,正確了解詳情,才能公平處理,並幫助她們和好相處,兩位都是我的學生,我有責任讓他們彼此相愛接納。 

但我的解釋,不被接受,他反而對我生氣,控告我不相信他。我一再向他解釋並非如此,而是為了能公正處理。終歸無效,他仍一直以激烈不友善的態度指控我,並為他們的女兒辯解。那位父親的態度激怒我,但基於職責,我忍了下來,同意他們辦理退學。

何其自我中心又剛硬自大的父親!他竟然要人非相信他的話不可,不可質疑,也不可再請另一位當事人來詢問詳情,他說的就是事實,不許人再探究實情。他竟然認為,他把孩子教得很好,他的孩子不會有任何問題,問題必定出在別人。 

我不相信他是一位好父親,不相信他能正確教導孩子,也不相信他能愛自己的孩子,雖然他一定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不,他沒有能力愛孩子,他的孩子必在他手下生命被扭曲、敗壞、受害,成為不幸之人,並且日後繼續製造與延續罪惡與不幸。 

對我而言,他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不誠實,欺騙自己已經掌握事實全貌,拒絕讓真相更顯明,拒絕更公平地對待他人,拒絕承認女兒可能會犯錯並欺騙他,更拒絕承認他自己會犯錯的可能性。 

不誠實就是不愛真理。愛真理的人必定誠實,他若偶然不誠實,也必為此懊悔,竭力改過自新。不知道真理是無知,但知道真理卻不承認就是不誠實,拒絕知道真理或不給真理呈現的機會也是不誠實。無知仍可以誠實,誠實承認自己無知,如同蘇格拉底樂於承認。但無知與不誠實更常並存,即不誠實承認自己無知,人多如此,高傲自大者尤然。 

真正愛自己的人一定會愛真理,並因真理而喜悅。很不幸,人多非如此,反之,愛自己的人常不愛真理,也常因真理而心生不悅。只有愛真理的人才能真正愛自己,也必定會愛自己。不認識真理的人不會愛自己,也無法愛自己。真理是判定人是否真愛自己的唯一判準。因此,想讓人愛自己就必須先讓他先愛真理。 

誠如聖奧古斯丁所言,社群的特點由其愛的對象決定,考查他們愛什麼就知道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民。據此,唯有愛真理的人民才能真正愛自己的國家社會。這樣的人民必不膜拜誰,反之,他們必因真理而誠實揭露與批判惡事。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沒有比這個更大的」這是一個真正愛自己兒女的父親會說的話,也是一個真正認識真理的父親會說的話,更是一個能生養出愛真理之兒女的父親才會說出的話。 

我們因自己兒女的什麼而歡喜呢?用什麼標準看待並衡量自己兒女的價值呢?是健康、強壯、聰明、卓越、成功、有錢、有權、有勢、有名、出人頭地嗎?你的答案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也決定了你是不是值得被人或自己兒女祝賀的父親。 

後記:愛真理,才能學會愛自己。這讓我想到路易斯·卡羅在《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中的一段。 

愛麗絲問:「你愛我嗎?」白兔答:「不,我不愛你。」愛麗絲皺起眉頭,雙手緊握,這是她感到受傷時的習慣動作。白兔說:看吧,現在你會開始問自己為什麼這麼不完美,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以至於我不能至少愛你一點點。你知道嗎?這就是我無法愛你的原因。

 

白兔接著說:「愛麗絲,你不會總是被愛的,有時候別人會感到疲倦和厭倦生活,會心不在焉,會傷害你。因為人就是這樣,他們總會因粗心、誤解或自我衝突而傷害彼此的感情。如果你不至少愛自己一點,如果你不在心裡建立起一層自愛和幸福的盔甲,那麼別人引起的微小煩惱就會變得致命,最終摧毀你。第一次見到你時,我和自己立下一個約定:在你學會愛自己之前,我會避免愛你。」 

這段告訴我們,要建立一層自愛和幸福的盔甲。說的容易,我認為在過程中要注意兩點,否則最後不是放棄愛自己,或是為了愛自己,傷害別人。 

第一,認定患難有益。在受苦之前,人不想學習,有了苦,環境就能熬煉人,現在的苦楚,就有機會帶來未來的榮耀,因為上帝最終不再隱藏,而且叫人用智慧,去安慰遭遇各樣患難的人。 

第二,隨時檢討自己,免得受無謂的苦。因為人永遠處在有限、無知和有罪的狀態,以致人生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人的通病是:偽善、理性自大、偏見、短視、自私、健忘與知行不合一,接受人不過是人的事實,謙卑學會懷疑自己、反省自己,永遠是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