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令人頭痛的產業經濟說/eaton

柯前台北市長最近講「產業經濟」,聽了令人頭痛。他說「台灣不是沒有錢,但都跑到房地產、股票,他們不是製造業。理論上錢要移到創新業,對產業永續發展才有用。」 

其實「股票不是製造業」是沒有常識的說法。上市櫃公司多數是製造業,股市是大眾籌資最有效率的平台,讓企業取得營運跟技術提升所需資金。錢沒去股市,怎麼籌資? 

而且股市活絡有諸多優點:每年收證交稅約2千億;吸引外資,央行從中套利2千億,國稅局課徵股利所得稅2千億;提高大眾創業意願;原股東可出場轉投資;國外公司來台掛牌,這些都能促進經濟。

創新如果有「錢」景,自然找得到錢,沒有「創新」,只是「新創」,誰要拿錢去做功德?除了政府預算,政府無法控制錢去哪,只能創造良好投資環境。政府沒有比民間厲害,大政府思想跟不上時代了! 

其次,柯說「如果都在做代工產業,會陷入中等國家陷阱,要走上創新為主的高附加價值產業,薪水才會提高。」上次他誤用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這次改講「中等國家陷阱」,可是有這名詞嗎? 

對此,半導體專家陳美華說,台積電是代工,台灣早脫離傳統代工OEM,而是含產品設計、附加價值提高的ODM了。不知柯的「創新」是哪些模式?講幾個來聽聽好嗎? 

後記:台灣不是陷入甚麼陷阱。頭痛時,就讀紀伯倫《真正的自由》你能真正自由,並不是日子不再有牽掛,不是夜晚不再有匱乏和悲痛,而是當這些事箍緊了你,你仍可超脱,坦然而自在。

紀伯倫(1883-1931)生於黎巴嫩(當時鄂圖曼帝國統治)的馬龍派基督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規教育。後隨家庭移居美國,在美國上學時顯露藝術天賦。1908年赴巴黎跟隨雕刻家羅丹學習,後來轉向文學,許多作品都帶有基督教色彩。其代表作:《淚與笑》、《沙與沫》、《先知》,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散文的奠基人。

他與泰戈爾(1841-1941)是同期人物。作家冰心說:「泰戈爾是貴族出身,家境優越,自幼受過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語調明快,用辭華美,格調也更天真,更歡暢,更富神秘色彩。而紀伯倫是貧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講為人處世的哲理,於平靜中流露出淡淡的悲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