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人生的寄託/eaton

《傲慢與偏見》出版於1813年,是19世紀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主要講述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奈特和富有的達西先生的愛情故事,反映19世紀英格蘭攝政時代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態。 

我在書局翻了《傲慢與偏見》好幾次,沒閱讀過,但電影反覆看過超過十次,做為普通人,這能算是一種人生成就嗎?? 

《傲慢與偏見》一直是英國文學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銷量超過2千萬冊,啟發許多現代文學衍生作品,一個多世紀以來,戲劇改編、再版、非官方續集、電影和電視版無數,難忘的人物和主題吸引大量觀眾。 

班奈特夫人角色演得很傳神,她是平庸淺薄、邏輯矛盾而又長舌的女人,她的丈夫是沒落的鄉紳貴族,沒有甚麼錢,所以生活重心在女兒的終身大事。她的女兒因媽媽緣故,飽受歧視,儘管有負面影響,但大女兒珍和二女兒伊麗莎白都有好歸宿,最小女兒被軍官騙走(後來還是跟軍官結婚)。 

女主角伊莉莎白面對母親在男主角達西面前的談吐,使她羞愧萬分,但家庭是很獨特的結構,成員間的感情無法輕易脫離。身為母親,害怕女兒將來,使她有了驚人性格,認為金錢權貴比什麼都重要,其背後意義主要是安全感。 

英國女性主義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認為「班奈特夫人受到社會期待束縛,她的行為和焦慮源於她對五個女兒的未來的擔憂,這是她人生的全部。」被困在傳統女性角色的人之所以瘋狂,是因為社會對她的期待,這是悲劇角色。然而在21世紀,違反女性主義者比比皆是。 

從哲學角度,家庭和社會結構的壓力、期望和價值觀對個體的影響是永恆的主題。無論是文學作品中的角色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都面臨著如何在壓力下,維持自我認同和價值觀的挑戰。 

羅素講到克服死亡恐懼最好的方法時說:「一個人的存在應該像一條河流:起初很小,狹窄地包含在河岸中,然後熱情地衝過岩石和瀑布。漸漸地,河水變寬,河岸退去,水流更安靜,最終,沒有任何明顯的裂痕,匯入大海,無痛地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意思是,人能這樣看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會害怕死亡,因為即使死去,他所關心的事情會繼續存在。這個建議試圖解答:如何能忘了害怕死亡或希望永遠活著的課題。 

每個人有不同的寄託。有人追求自由,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有人寄託賺大錢,以為有錢萬萬皆能;有人寄託家庭和小孩,以為小孩是生命延續;有人寄託於宗教,想著天堂,永生或來生(若宗教只是這樣,恐怕膚淺) 

想深刻理解自己的寄託,我們可以藉著康德的三大問:「人可以知道什麼?人可以盼望什麼?人應該做什麼?」然後不斷思想、挑戰與實踐,終有一天會明白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