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到房產持有稅,引起許多人不滿。能不滿嗎?憲法說漲價歸公,在野黨怎不支持修憲?不講太遠,過去25年,台北市房價翻三番,現在賣了,住免錢利益不算,增值稅、地價稅及房屋稅,總共才繳多少?
可能有人說,投資房產可能跌價,投資股票的價差不用繳稅。那我告訴你,2022年證交稅實徵1,756億元,2021年實徵2,754億元,房產有關的稅課多少?車尾燈都看不到。(根據目前統計,台灣房產或股票市值都大約45兆元台幣)
不滿,小心是不會衡量恩典。衡量恩典不難,而且客觀衡量輕重,才不會明明有不錯恩典卻不知足,結果再多恩典,也得不到快樂。
衡量的那把尺有很多種,理性比較最為常用。比如,若你是老師,不滿意這次年金改革,可以亞洲經濟發展最好的新加坡為對象,比較兩國老師的健保與退休金福利[1]。這點,也適用未來的勞工年改。
先談醫療補助。新加坡每次就醫補助新幣10元,約台幣230元。診所看一次感冒50新幣起跳,這是General Practitioner(家醫科醫師)的收費。如果找上Specialist(專科醫師),一趟要花200新幣。
其次是退休年齡。新加坡老師的退休年齡是62歲,最近一次調整在1999年,把60歲拉高到62歲,新加坡操作退撫基金模式積極,但人家知道壽命延長,早就年改了。反觀台灣年改前,50歲就退休的比例很高,所以聽過一位良心退休教師說:這是亡國的退休制度。
最後是退休金。新加坡有一套CONNECT plan的給付方式,原則上每做3到5年付一筆錢給老師。假如從黑髮做到白髮,可拿到總額約30萬新幣,也就是700萬台幣,沒有台灣的月退休金。
因此,學校多的是60歲老師,在5到6層的校舍樓梯爬上爬下,超過62歲重聘老師不少見,全是因為退休金不夠用。
新加坡700萬台幣不夠可以理解。台灣年改後,教師月退金約4萬元,考慮年金隨每年1%的通膨調整,700萬要月領4萬元現值,要找到年投報率5%的金融工具,且穩定20年,目前沒有這類商品。
最後提醒,這類比較有個前提:兩國教師年薪在各自國家受薪階級的排名相當,若排名低,退休福利好些,算是補償。台灣教師薪水排名勝於新加坡。為什麼不比絕對金額?各國人均所得不同,而且新加坡「高薪養廉」,部長級薪水超過千萬台幣。
[1]相關數字參考 梁展嘉:想離職之前先算算你的投資、存款、花費、退休金,再熬幾年才夠用?https://bit.ly/3YBtzd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