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on
過去有些人製造不實言論,營造排斥外資「間接投資」的氛圍。這是棄絕恩典。不稀奇,吃萊牛反萊豬,打莫得納,一大堆粉絲支持,真的不稀奇。
簡單說,外資投資台股,帶來外匯存底(上週5571億美元創高峰),央行運用外匯做無本生意,每年孳息收益 1千5百至2千5百億台幣,收益高峰佔中央預算的15%,沒有這些錢,政府運作有問題。
不僅如此,外資進入資本市場支持企業,並創造工作機會,粗估外資去年繳了股利所得稅約2380億。
數年前,蔡政府推動稅改,財政部、專家學者都聚焦在高所得的所得稅率,我也跟風投書數篇。當時沒有人注意外資股利所得稅率,我在小英智庫投書,建議分離稅率從現行20%提高到22%。
後來財政部長許虞哲在一個公開場合說他聽到了,事後僅增0.5%,粗估去年多收58億,資本化率設3%(折現率7%/成長率4%),價值就是1933億。
講這些,不是無知在吹噓,要知道這需要財政部提案,立院通過,會計師查帳,國稅局收稅,上市櫃公司創造收益,不然是空中樓閣。這事茲事體大,沒拿捏恰到好處,做好中庸之道,影響外資投資意願,反而得不償失。
當年不少人嚴厲批評稅改政策,程度接近萬箭穿心,許虞哲表現平常心。那些批評不考慮台灣環境特殊,人兩腳錢四腳會跑(或變假外資),收到稅金更少,租稅反而不公平,更有大量失業的風險。
許虞哲是唯一歷任過五區國稅局長的財政首長,一生奉獻給賦稅,他在2018年7月退休,2020年2月免疫疾病去逝。謹用紀伯倫的詩《帶著愛心工作》紀念他,跟紀念林陵三一樣,我還沒找到更好的。
稅法執行或有缺失,但民眾習性不改,有限稽徵人力無法包山包海,正如交通警察不可能關照每個路口。小型企業稅金貢獻極微,創造工作機會就不錯了,不要徒然勞民,下篇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