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再思安樂死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人生不是單行道,需要判斷當下的智慧,一個僵化原則或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無效醫療沒有意義,沒有甚麼爭議,但安樂死仔細檢視,就像想要多做多得」,需要考慮前提條件,甚至進行IFBUT賽局思考。

安樂死(Euthanasia)源自於希臘文εὐθανασία,意思是好死。積極型安樂死是做一些事情(如施打藥物)結束生命;消極型是什麼都不做(如不吃喝不治療)。 

「斷食善終」是消極型,畢醫師做了介紹而且協助她的母親實踐[1]。她說飢餓時,腦內分泌嗎啡物質,讓人感到愉悅;脫水時,血液變稠,讓人意識指數降低,陷入朦朧的狀態。看來人道,符合人性。

 [1]畢柳鶯醫師:我們母女做成了斷食善終的約定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429/6263509

醫師畢柳鶯:8個現實看我們與善終的距離

https://lohas.edh.tw/article/30668

對我來說,不支持積極型,有條件支持消極型,支持安寧療護。我支持「斷食善終」的條件是:快死了,身體無法吸收,不吃不喝或漸進禁食,反而是順應自然。 

暫不論照護費用,活得不耐煩、活得痛苦、身體被禁錮擔心拖累家人等,不應該是尋求安樂死的原因。只要能聽能看能回憶,怎會活得不耐煩? 

至於活得痛苦,今天的醫療技術可大幅減輕疼痛,長效型類嗎啡一針可止痛數天,無嘔吐暈眩副作用的新一代藥物即將問世。

身體被禁錮,心靈還是自由,身體軟弱,不代表生命力軟弱。英國宇宙學家霍金在21歲時,頸項以下都不能活動,患病後,出版暢銷書《時間簡史》,在天體物理學上成就卓越,還活到76歲。 

至於拖累家人,方鎮明教授認為,接納生命的軟弱和有限是人性的一部分,接受照顧是可以的,幫助心靈軟弱而患有絕症的病人最仁慈的方法,不是協助自殺,而是激勵他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勇氣,使他們獲得勝過軟弱的能力。 

柯志明教授認為,安樂死的議題不應該被無限膨脹誇大,當今的焦點不是在於安樂死合法化,而是對人的關懷,也就是安寧療護。我摘要他的說法: 

// 醫學技術發達,延長壽命,但同時讓人死不了,活不好甚至痛苦,而痛苦感讓人思考用死亡來結束沒有意義的生命。人想選擇安樂死,目的不是想死,而是想要結束痛苦。 

當代文化的特色是「重視快樂」(甚至享樂),「不快樂或痛苦」往往被詮釋為「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沒有品質」,用「快樂」與否衡量生命,很容易生成「躺在病床上很痛苦,不如早點死」的想法。 

可是,痛苦或沒有快樂,就表示不值得活嗎?人的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應由什麼來界定?快樂嗎?安樂死是除去痛苦的唯一方式嗎? 

在某個意義上,主動協助死亡不是一個真實與迫切的議題,今天的醫療技術可以大大減輕疼痛,痛苦的瀕死者真正需要的是平靜度過死亡的過程,因此,安寧療護才是最應被好好思考的焦點。 // #eat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