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王子選擇「作為」,不默然忍受暴虐的毒箭,挺身反抗無涯的苦難,並請愛人奧菲利亞替他懺悔罪孽。
我認為,只要出於自由選擇,理性且深思熟慮,不管維持現狀或逆流而上,能跳出困頓迷惘,所有「無為」都是「作為」。可是,無法自由選擇呢?
薛斯弗西被罰每天從山下把巨石推到山頂,再看石頭滾到山下,日復一日,沒改變餘地。面對絕望,他沒放棄或自殺,而是接受荒謬,用幸福的態度反抗。這種狀況不是懦弱、懶惰或愚昧。
卡繆在《薛斯弗西的神話》評論:「決定向高處奮鬥的本身,就足以填滿人的內心,人們必須想像薛斯弗西是幸福的。」決定向高處奮鬥與圓夢有關。圓規能畫圓,腳在走,心不變,而不能圓夢的,心不定。
因此,不管能否自由選擇,決定一生幸福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每個人可以選擇幸福快樂推石頭到山頂,渴望追著快速滑下的石頭,再興奮推它到山頂。
不過,自由選擇更重要。沒規劃叫拼圖,有規劃叫藍圖;沒目標叫流浪,有目標叫航行;蜜蜂忙碌一生,是食物推手;蚊子整日奔波,卻被認為是病媒。多忙不重要,選擇忙什麼才重要。
統治過台灣的西班牙 荷蘭 日本,人民可以自由選擇,不會說台灣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極權國家沒有自由,無法承認現實,只好念念不忘不可分割。這點,我選擇憐憫,就是同情。# eat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