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思考的關鍵美德(4) 嚴謹成本效益分析

大多數個人決定及公共政策,若非攸關價值觀,都是可以計算的。有人說,可能算不準,其實現在資訊數據容易收集,而且能不斷檢討,計算模型會越來越堅實。

哈佛法學教授桑思汀(Cass R. Sunstein)曾在中研院開辦講座(我因故沒去,但有看現場紀錄),討論到他的名著:《推力》及《剪裁歧見》,這兩本書都涉及「如何打造一個更好的政府機制」:以最少的成本和風險,獲得最佳的效益。

他說,為達到目的,政府必須做出嚴謹精確的「成本效益分析」。效益不大,政策不應執行,比如食安政策或健保藥補助。為了精確計算,不能有利益團體涉入。

當年兩岸服貿協定,研究結論是「利大於弊」,但利只有多一點點,卻要將台灣鎖在中國,大開移民門戶。

其實就算「利大於弊」不小,都是隨時可能不見的短利,而且少數人獲利,眾多受害者只補貼一點點,這是許多國際知名大型研究,包括諾貝爾經濟得主的結論。

我記得當時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李淳是計畫主持人,他本著良知,不然現在恐羞於走在路上,現在多數民眾知道香港經濟及年輕人外逃的模樣。

當時政府罔顧研究結果,執意簽署協定。還想開放中資入股半導體產業,技術及人員交流的結果,現在晶圓代工所需設備,或設計晶片EDA,遲早被歐美禁止輸台,護國神山垮,沒民主同盟,國家滅亡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