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請給台灣投資環境多點氧氣 @EATONTUNG

兩天前在天下獨立讀到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的大作:「台灣正在失去未來?」,探討台灣投資不彰。他認為,台灣企業家欠缺「競逐上游」的企業精神,以及「以台灣為家」的感情。他的解方是,終結官商勾結,避免土地炒作或內線交易牟取暴利;引進國外CEO與高階經理人,或是積極引進好的外資,創造產業升級條件。(彭明輝:「台灣正在失去未來?」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article/2964)

我的看法是,官商勾結是個問題。欠缺「競逐上游」的企業精神,不全是,不然現在的局面又從何而來。欠缺「以台灣為家」的感情,當然是,商人無祖國,不過還是有不少例外。

台灣多為中小企業,無力引進國外CEO與高階經理人;而大企業多為家族企業,意願不大。台灣投資環境若好,近悅遠來,何需積極引進外資企業?至於土地炒作或內線交易,牟取暴利的機會少了。

於是我接著寫這篇:童振東,請給台灣投資環境多點氧氣,天下獨立論壇,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972

扶植中小企業才是關鍵,這篇不敢大言,沒有學術味,只是簡單陳述意見。產業競爭激烈,升級速度本就緩慢,希望有一點貢獻。


----------------------------------------

請給台灣投資環境多點氧氣

童振東

改善投資環境是企業大舉西進後的口頭禪。結果呢?台灣自從1997年以來,考慮通膨因素,企業固定資本形成一直在2.8兆與3.5兆之間上下浮動。換言之,每年台灣的投資金額大概維持一定的氧氣,投資就等於折舊攤提,不會死也活的不健康,難怪國內的薪資水準很難提升。

喊了快20年了,為何改善投資環境的績效如此不堪?可能的原因只有兩個:弄錯改善重點,或是執行力太差。是執行力太差嗎?經濟部官員一定不服氣,況且經過那麼多年,就算改善如龜速,總有點成績吧!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弄錯重點最為可能。筆者沒有興趣檢討過去哪些策略無效,而是想提出哪些環節一直被忽略了,而那些被忽略的當然不會包括難以改變的事實,例如:比新興國家差的生產條件,效益小但仍未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不滿犧牲環境的民間抗爭,缺乏企業家精神的創業家,已被炒的恨天高的房地產,從未歇息的官商勾結,或是生活環境或薪資條件沒好到足以吸引外國高階人材等等。

筆者認為,弄錯重點的元凶在於:以大企業為主的政策。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大企業只要出手,投資金額大,數字就會好看。殊不知,大企業多為西進南進的製造業或是自動化程度高的產業,對本土的投資不是極微,不然就業貢獻相當有限。因此,改善重點在於:扶植中小企業,使之成為大型企業的協力廠商或是有能力直接進軍國際市場。理由是,大型企業因既得利益或規模因素很難轉型,中小企業因市場規模不大,競爭程度相對不高,很適合台灣的人力資源能量,何況中小企業僱用的就業人數848萬人(2012),佔全國比重達78%,扶植中小企業才能創造產業轉型的條件,從而提升薪資水平。

那麼,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呢?依筆者的經驗,被忽略的重要環節在於:
1. 大學理工科系應開辦技術管理、設計、產品管理、行銷與財務的整合課程,讓未來的創新尖兵了解研發、設計與市場需求如何有效結合。
2. 大學理工科系應強化應用統計的學習。理工科學生通常研讀偏理論的數理統計,且多數人並未讀通,難以運用在實務上。不了解複雜的實驗設計,不知道多變量統計分析,技術研究容易淪為土法煉鋼,技術發展與應用水準自然難以快速提升。
3. 政府的產業發展經費只投入中小企業,如此才能扭轉優秀人才全被吸入科學園區,而其他企業只能吸引三流人才的窘境。政府資源大多被大企業拿走,殊不知大企業找資金的能力足夠,拿獎勵的動機只為虛名。
4. 產官學合作應以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為主軸,以降低企業投資風險,風險一旦降低,成功機會就會提升,投資自然源源不絕。政府應大膽修改升等制度,鼓勵學界以文獻探討的精神,有系統為中小企業尋找適合發展的關鍵零組件、需付權利金的智財權或是具備競爭優勢的市場定位,以外力加持的「上駟之姿」開創新局,如此才能擺脫新興國家與先進國家的包圍,而學界改變論文的製造模式後,得以此為榮。
5. 政府協助提供國際行銷資源。國際行銷活動及行銷資訊成本不低,而且通常屬於專案性質,中小企業會因成本考量或人力僱用的困難度而卻步。政府可以統籌提供免費或低價的相關服務(例如可共用的行銷資料庫,補助委託專業機構的專案市場調查等),以降低使用成本。
6. 揚棄品牌為王的觀念,某些需燒大錢建立品牌的行業不一定適合台灣。試問,德國、日本工業能力強,又有多少國際知名品牌?很多人譏笑代工是毛三毛四的行業,姑且不論勞力密集的代工是否適於台灣,毛利雖低,但營收很高,還是可以賺很多錢。和碩是電子代工,股東權益報酬率約12%;台積電是晶圓代工業,股東權益報酬率超過25%,代工企業有好有壞,重點在於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低,不能混為一談。
7. 發展高附加值的服務業。這裡所提的不是文創或餐飲業,而是支持產業發展的後勤型服務業,例如設計、法務、行銷與財務等。筆者在此建議,請大學者大專家們能經常大聲建議,哪些類型的後勤型服務業值得大舉投入,這些都是中小企業,都是能提供高薪資水準的行業。

(作者為企業顧問,關心弱勢與公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