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你的正義觀點是甚麼? @EATON

你的正義觀點是甚麼? @EATON

現代人喜歡談正義,為實現正義,「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平等自由」的聲音不絕於耳。無可否認,自由是正義的標籤,然而高舉自由的大旗,高談多元成家、通姦除罪化,也造成不少風波,像是匿名的網路霸凌。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正義?值得我們好好想想。

正義在不同政治哲學派別裡,可分為三種觀點:福祉、自由、美德。

你的觀點是甚麼呢?我的主張是:美德正義觀。我相信這世間有絕對的美善法則。因著美善,我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享受我的自由;因著美善,我們會互助,享受彼此分享與照顧,如此兼顧個人與團體的幸福。
--------------------------------------------------
1.福祉:認為法律、政治的作為應該朝著「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前進才是正義,這是功利主義的思考模式。這個觀點忽略個人權利,在隨人顧生命的世界,不少人持這個標準過活,甚至政府。
2.自由:主張保持中立、隨個人自由意願。這個思維相當吸引人,特別是學術界的人。自由主義反對「美德引導正義」的思維,認為正義不應該被某些人的美德觀左右,應保持中立。他們總是問,為何以某些人的美德觀強壓在別人身上,做為正義的架構呢?
3.美德:相信世界有絕對的美善法則。美德看待婚姻是美的,是神聖的,為個人的欲望解放,只是無根的假平等。
----------------------------------------------------
聖經上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重新品味參加亞投行的官方說帖(eaton)

亞投行的說帖確實存在疑點。亞投行對台灣的經濟利益不大,只要還是政治考量。我國原本想投入台幣22億,金額不大,先進國家不是省油的燈,會有牽制效果,外界稱資金成為壁紙的說法,有點無聊。然而,這間接告訴執政者,重大政策推出前,不應預設立場,當廣邀各方討論,誠實做好答客問,否則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徒喪公信力。不久將來,台灣要面對少子化、老年化、糧食及能源危機,2017年起每年有淨1.8%的人力退出就業市場,逐水草而居不再是台灣永續的生存方式,如何進行產業轉型,是思考亞投行的經濟戰略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的事。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93
------------------
重新品味參加亞投行的官方說帖

文:蘇東波(童振東)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寫下《陽關曲》的一千兩百年後,因著中國的自信或自大,加上中國有目共睹的執行力(暫不論手段是否公義),未來陽關之外可能會常遇故人。基於經濟與政治因素,蕭萬長在2015年博鰲論壇向習近平表達加入亞投行的意願。彼時,新聞開始升溫,直到美國政府3月下旬態度軟化,後來台灣無法成為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新聞才平淡下來。

未來,我國還要決定是否參加普通會員,這個議題仍要面對。政府在申請創始會員之初,曾提出說帖,社會贊成有之,質疑也不少。因此本文想回顧官方說帖,探索疑點,督促官方釋疑。說帖禁得起檢驗,代表政策經過深思熟慮,才容易建立社會共識,這是施政ABC,誰執政都適用。

說帖首先提到,我國可以參與制定章程、監管機制,並提升國際能見度。無庸置疑,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57個,是國際多邊機構。但說帖沒提,台灣是亞洲銀行(簡稱亞銀)的創始會員國,參加至今將近50年,亞銀經驗豐富,規章修訂次數不知凡幾,亞銀在亞洲有近1,000億美元的未償放款,是亞投行初始資金的2倍,我們還可以學到哪些不一樣的經驗?亞銀會員國達67國,與亞投行幾乎重疊,還可以提升哪些不一樣的國際能見度?

第二,有助我國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增加參與RCEP及洽簽FTA之可能性。我們不能否定亞投行是突破經濟整合困境的選項,但我國每年投入亞銀的資金為台幣1.7億,累計金額遠比亞投行的台幣22億高,如此對突破困境的貢獻何在?其次,兩岸關係是動態均衡賽局。美國在防堵失敗後,很可能靠TPP扳回一城。台灣的重點在TPP,按理應觀察美日的下一步,急於表態是否產生負向貢獻?

第三,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方向,拓展兩岸「一帶一路」新模式之可能性。誠然,絲路經濟體的人口占全球62%,GDP占30%,但說帖沒提,新模式是否能創造不同的附加價值故事,不然台灣上市櫃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已突破2兆台幣,對中國出口的比重達27%,可能當上美國總統的希拉蕊都提出依存度偏高的警告,新模式會不會讓趨勢更加不利?

第四,可增加廠商之工程競標商機。沒錯,通常會員國廠商才有資格參與工程競標(下包不必)。但說帖沒說明,我國的基建工程及通用鋼鐵的競爭力能否與中、韓、歐等對手匹敵?其次是時機問題。最近台泥辜成允受訪提到,中國城鎮化才是目前看得到又吃得到的牛肉。可預見中國的新絲路目標是輸出資本和低端過剩產能,屆時各國會不會發現無利可圖,一哄而散?此外,絲路往西南經由中亞地區進入伊朗北部、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家,政經極度不穩,何時能否取道,存在大問號。

第五,融資商機。沒錯,外界認為,台灣外匯存底高達四千多億美元,超額儲蓄有台幣一兆八千億元,國際資產也有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億元,可為資金找到出路。姑不論外匯存底是央行的負債,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新興亞洲在2010-2020年間有8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需求,就算亞銀的1,750億美元及亞投行的1,000億美元全部投入,資金缺口還是高於5兆美元,為何參與亞投行才有融資商機呢?

商機的反面是風險。說帖沒提,與亞投行同性質的亞銀,壞帳比例多少?放款利益是否與加計國家風險貼水的美國B級公司債殖利率相當?此外,新興亞洲的8兆美元需求中,4.3兆美元來自中國。然根據標普信評機構資料,2013年中國公司債達14.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國企倒債已有首例。資誠4月公布,2014年中國12家主要銀行呆帳餘額年成長38%,為人民幣6,415億元,隨時列入逾放更達1.8兆元。雖然中國在亞投行放棄否決權,但中國握有40%投票權,私下聯合,核准權還是所向披靡。

第六,台灣可以善盡國際社會義務。姑不論2014年世銀報告指出,高達85%的援助資金被挪用,讓政治腐敗更為嚴重,中國過去經常批評美國刻意操作「非經濟因素」干擾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外界很擔心亞投行是否能跟亞銀一樣,放款計畫附帶政策透明度、打擊貪腐、保護環境及勞工權益等條件。就算亞投行沒有不公義的運作標準,但若私下運作,外界不易查覺,加上中國會要求受援國家購買中國產品或雇用中國工人,如此台灣果真能善盡義務?

台灣參與亞投行的資金不大,先進國家不是省油的燈,會有牽制效果,外界稱資金成為壁紙的說法,過於誇張。然而,說帖確實存在疑點,有待釋疑。這間接告訴執政者,重大政策推出前,不應預設立場,當廣邀各方討論,誠實做好答客問,否則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徒喪公信力。不久將來,台灣要面對少子化、老年化、糧食及能源危機,2017年起每年有淨1.8%的人力退出就業市場,逐水草而居不再是台灣永續的生存方式,這是思考亞投行的經濟戰略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的事。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993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再讀加入亞投行的官方說帖 (EATON)

再讀加入亞投行的官方說帖(本文擬刊於某報)

(EATON)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寫下《陽關曲》的一千兩百年後,因著中國的自信或自大,加上中國有目共睹的執行力(暫不論手段是否公義),未來陽關之外可能會常遇故人。基於經濟與政治因素,蕭萬長在2015年博鰲論壇向習近平表達加入亞投行的意願。彼時,新聞開始升溫,直到美國政府3月下旬態度軟化,後來台灣無法成為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新聞才平淡下來。

未來,我國還要決定是否參加普通會員,這個議題仍要面對。政府在申請創始會員之初,曾提出說帖,社會贊成有之,質疑也不少。因此本文想回顧官方說帖,探索疑點,督促官方釋疑。說帖禁得起檢驗,代表政策經過深思熟慮,才容易建立社會共識,這是施政ABC,誰執政都適用。

說帖首先提到,我國可以參與制定章程、監管機制,並提升國際能見度。無庸置疑,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57個,是國際多邊機構。但說帖沒提,台灣是亞洲銀行(簡稱亞銀)的創始會員國,參加至今將近50年,亞銀經驗豐富,規章修訂次數不知凡幾,亞銀在亞洲有近1,000億美元的未償放款,是亞投行初始資金的2倍,我們還可以學到哪些不一樣的經驗?亞銀會員國達67國,與亞投行幾乎重疊,還可以提升哪些不一樣的國際能見度?

第二,有助我國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增加參與RCEP及洽簽FTA之可能性。我們不能否定亞投行是突破經濟整合困境的選項,但我國每年投入亞銀的資金為台幣1.7億,累計金額遠比亞投行的台幣22億高,如此對突破困境的貢獻何在?其次,兩岸關係是動態均衡賽局。美國在防堵失敗後,很可能靠TPP扳回一城。台灣的重點在TPP,按理應觀察美日的下一步,急於表態是否產生負向貢獻?

第三,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方向,拓展兩岸「一帶一路」新模式之可能性。誠然,絲路經濟體的人口占全球62%,GDP占30%,但說帖沒提,新模式是否能創造不同的附加價值故事,不然台灣上市櫃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已突破2兆台幣,對中國出口的比重達27%,可能當上美國總統的希拉蕊都提出依存度偏高的警告,新模式會不會讓趨勢更加不利?

第四,可增加廠商之工程競標商機。沒錯,通常會員國廠商才有資格參與工程競標(下包不必)。但說帖沒說明,我國的基建工程及通用鋼鐵的競爭力能否與中、韓、歐等對手匹敵?其次是時機問題。最近台泥辜成允受訪提到,中國城鎮化才是目前看得到又吃得到的牛肉。可預見中國的新絲路目標是輸出資本和低端過剩產能,屆時各國會不會發現無利可圖,一哄而散?此外,絲路往西南經由中亞地區進入伊朗北部、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家,政經極度不穩,何時能否取道,存在大問號。

第五,融資商機。沒錯,外界認為,台灣外匯存底高達四千多億美元,超額儲蓄有台幣一兆八千億元,國際資產也有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億元,可為資金找到出路。姑不論外匯存底是央行的負債,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新興亞洲在2010-2020年間有8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需求,就算亞銀的1,750億美元及亞投行的1,000億美元全部投入,資金缺口還是高於5兆美元,為何參與亞投行才有融資商機呢?

商機的反面是風險。說帖沒提,與亞投行同性質的亞銀,壞帳比例多少?放款利益是否與加計國家風險貼水的美國B級公司債殖利率相當?此外,新興亞洲的8兆美元需求中,4.3兆美元來自中國。然根據標普信評機構資料,2013年中國公司債達14.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國企倒債已有首例。資誠4月公布,2014年中國12家主要銀行呆帳餘額年成長38%,為人民幣6,415億元,隨時列入逾放更達1.8兆元。雖然中國在亞投行放棄否決權,但中國握有40%投票權,私下聯合,核准權還是所向披靡。

第六,台灣可以善盡國際社會義務。姑不論2014年世銀報告指出,高達85%的援助資金被挪用,讓政治腐敗更為嚴重,中國過去經常批評美國刻意操作「非經濟因素」干擾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外界很擔心亞投行是否能跟亞銀一樣,放款計畫附帶政策透明度、打擊貪腐、保護環境及勞工權益等條件。就算亞投行沒有不公義的運作標準,但若私下運作,外界不易查覺,加上中國會要求受援國家購買中國產品或雇用中國工人,如此台灣果真能善盡義務?

台灣參與亞投行的資金不大,先進國家不是省油的燈,會有牽制效果,外界稱資金成為壁紙的說法,過於誇張。然而,說帖確實存在疑點,有待釋疑。這間接告訴執政者,重大政策推出前,不應預設立場,當廣邀各方討論,誠實做好答客問,否則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徒喪公信力。不久將來,台灣要面對少子化、老年化、糧食及能源危機,2017年起每年有淨1.8%的人力退出就業市場,逐水草而居不再是台灣永續的生存方式,這是思考亞投行的經濟戰略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的事。

永恆的眼光 @EATON

王道維:建築工人日夜不停地趕工,建造著那在永恆記憶中必然消逝的廢墟。

-------------------
永恆的眼光 @EATON

要看到永恆的價值,必須要有永恆的眼光。然而,永恆的眼光何其容易。

有人到死,還不能看穿「茫、盲、忙」的人生。

有人快死了,才能領悟。賈伯斯談到他的抗癌經歷時,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包括所有外界期望、名聲、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不值一提了,剩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東西。」

其實不必快死了,就可以體會永恆。使徒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論央行基操作外匯獲利(eaton)

論央行基操作外匯獲利

104.3.12

樓上之前的PO文,有很多「偽」,我覺得這樣講,可能易引起誤會啦!呼應版主提議:講結論。不過,很抱歉,還是寫很多字。有興趣讀者,可請讀下篇我的見解。

央行基於操作外匯獲利壓力(年預算約2000億,雖然利差報酬僅1.7%)及出口為主的工商大老遊說放話,長期讓台幣低估(採國際清算銀行BI標準,過去10年的台幣實質有效匯率降低22%,甚至比南韓低10%)。為讓台幣能長期低估,央行更搭配低利率的貨幣政策,其副作用是:
1.雙率皆降,國人保守,多數不進行投資(80%為定存),致購買力大幅降低,影響內需;
2.低利率環境將房價推高(依現行利率及資產評價模型,現在的房價還稍低於公平價格呢。不過台灣不到日本25分之1的房產持有稅及極低的資本利得稅當然也是大問題),極不利於在地創業(高階人力被鎖在低附加價值的產業),間接影響產業轉型速度,並使勞動市場過度競爭,資本家更容易將薪資壓低,最後關聯到不婚率、低生育率,社會漸成崩世代。

到底要獨厚外銷產業或均衡發展各產業,因各方利益糾葛,現在還是各說各話。這是一本不容易算清的帳。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多多照顧在地產業,她們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大於外銷產業,當就業市場供需逆轉,薪資水準才能提升到合理水準,更可以給追逐低成本的產業較大的轉型壓力。當然,那些出口為主的工商大老的聲音很大,不容易啦!
(續)
看到樓上的認真寫很多,我再回應一點,但能力僅只如此。先說前提:以下是為「非TOP10%」的人講的。
台灣匯率「波動度」比南韓低很多,但匯率「水準」呢?年年出超,還維持偏低。是啊,偏低可以賺錢,問題是誰賺錢?出口部門賺錢,股市投資人賺錢(從股利金額來看,是大股東賺錢,其他人佔不到10%)。出口部門已經賺好多年了,還要讓「非出口部門」繼續承受壓力(高房價、低薪、低婚率、低生育率等),來補貼出口部門嗎?雙率一直偏低,還會讓出口部門欠缺危機感,懶惰成性,導致權益報酬率越來越低(現在進行式)。哪天曲終人散,雙手一攤,說聲抱歉(或口袋鼓鼓地離開台灣),留著的就只有老弱殘兵的產業。

現階段扭轉偏低的雙率有很多好處。利率高些(反正90%的人借不到創業資金),再配合房產持有稅、資本利得稅及都更,讓房價合理,有助於大幅改善低婚率、低生育率等無以為繼的社會病態,並讓房產資金釋放,轉為個人創業所需,提高創業動機。再者,增額利息收入創造的內需,會更有能力支持發展中產業。台幣強些,省下的不是只能用來消費(台灣人節儉成性),它可以幫助創業者較有能力使用外國生產要素或降低成本,提高創業的存活期。
經上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3)。國家是大家的,雨露要均霑,也要顧念長期發展。利益衝突之事,若無遠見,也缺乏憐憫之心,採中庸之道比較保險。台灣產業轉型已到關鍵時刻,全球化還會持續,未來只能靠中小或新創企業,透過轉型、創新或接受委外(像英國95%是人數不到5人的跳蚤型企業),創造投資與就業機會,甚至因此改變就業市場的供需結構,提高整體薪資水準。連張忠謀都承認,大企業轉型不可能。美國創新能力強,多靠年輕人開創(註),若創業環境被持續壓縮,台灣的明天不會更好。
註:例如臉書的Zuckerberg/Moskovitz、蘋果的Jobs、微軟的GATES/ALLEN、甲骨文的Ellison、戴爾的DELL、Paypal的Theil、Spotify的Ek、Dropbox的Ferdowsi、Box的Levie、WordPress的Mullenweg、Tumblr的Karp、Mashable的Cashmore、Blogger的Williams.......
(續)1

華恩提到:臺灣住家現金流量(租金)太低,並且和實際成交價位的關連幾乎沒有連結,所以無法像是美國般可以計算出一個「合理價格」。

答:不是這樣喔。設算合理價格的參數至少還有折現率(必要報酬率),現在利率那麼低,雖然淨現金流量(扣除費用)變動不大,但資產價格就可以膨脹很多翻了。
---------------------

處以無期徒刑的理由

處以無期徒刑的理由
104.3.20
本案處以無期徒刑的理由:
1.認定矯治機構有錯在先。鑑定證人稱:矯治機構先前對被告的治療未成功就讓他復歸社會,若被告能接受更久更持續的治療,本案或許不會發生。
2.被告高中肄業,父母經濟、身體狀況不佳。
3.被告願意接受輔導治療,不能以矯治設施不足,就認為被告無教化之可能。
4.處以無期徒刑,就可達成社會防衛之目的,沒必要處極刑。

我(素人)的感想是:
1.膽敢認定『矯治機構有錯在先』,這跟318學運所給的勇氣有關嗎?
2.現在法官的斷案層次,已提升到「應審度被告的環境背景」,況且那4個理由的條件不難成就,未來要判死刑是難了。
3.至於社會照顧「無期徒刑的被告」,就當作是慈悲、互助補償或贖罪吧。「慈悲」有愛,不必理由(但仍要依法處罰)。「互助補償」意指,這類被告可能隨機出現在每一個家庭或個人,其他人非當事人就有義務「互助補償」,跟健保支持某些花費甚鉅的病人一樣,那些病會根據流行病學的盛行率隨機臨到每一個人身上。「贖罪」是指,社會犯罪多少跟社會對待被告的方式有關。我們可能都是罪人,也可能是共犯。

兩分鐘摘要芬蘭教學

兩分鐘摘要芬蘭教學
104.3.30
版主(王道維)分析精闢。我看到環環相扣,試著做兩分鐘摘要:
依國際學生評估計畫(PISA),芬蘭的表現與少數表現優秀的亞洲國家相當,但表現的標準差遠低於那些亞洲國家(四分之一),然芬蘭學生每天上課不到六小時。
這是怎麼做到的?芬蘭新教信仰傳統以及獨立戰爭後決定教育建國的歷史因素,塑造「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文化,大家普遍認為,當老師是神聖的工作。為照顧好每位學生,當局建立嚴格的師資篩選制度,並投入大量資源,建立堅強的教學支持系統,讓老師的教育熱情源源不絕。就算一時表現不好,也會有支持系統協助改善,不會因此被辭退。學生在如此環境學習,自信心高,勇於按個人興趣發展生涯。要維持這樣的良性循環,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高稅負是必要的,芬蘭正是高稅負的社會主義國家。
Ps:各國租稅負擔率(稅負/GDP%)如下:台灣12%;美國19%;歐盟:23-47%;北歐32-47%。高稅負也沒有讓大家不願工作。北歐人均所得57,909>美國53,101>台灣21,000美元(2012?),吉尼係數普遍在0.23,遠低於美國、台灣。與芬蘭同屬北歐的瑞典有著名的Jante Law,大家不妨比對看看,究竟新教信仰影響多少?
Jante Law:1.不要以為你很特別 2.不要以為你和我們不一樣 3.不要以為你比我們聰明 4.不要想像自己比我們好 5.不要以為你懂得比我們多 6.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更重要 7.不要以為你很能幹 8.不要取笑我們 9.不要以為有人很在乎你 10.不要以為你能教訓我們什麼。

社會並未真的有心面對學生科系選擇

社會並未真的有心面對學生科系選擇

104.3.31
為何「社會整體(包括政府與家長)並未真的有心面對,也無長遠一致的想法」?要解決問題,需先了解結構性的因素理,否則恐怕這個問題要再等一個世代。我猜可能的因素有幾個:
1. 台灣是人吃人的世界,不放棄每個孩子是別人的事。
2. 產業發展畸形,孩子再怎麼不才,也要補成國立,到園區工作。
3. 創業者風險高,支持性系統很弱,失敗也沒補償,敢創業的人不多,怎麼適性發展呢?
4. 學生無知,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及天賦(這需要花時間,輔導人力太不足)
5. 教育系統沒有很好的引導,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上的工作,以致無從探索自己(我曾建議,輔導老師對社會工作了解不多,難以協助學生探索或激發熱情,教育部應拍一系列各行各業的影片,說明工作內容,對社會的幫助,及優秀業界人士的甘苦談,在各級學校廣為流傳)
6. 家長無知,不知道行行出狀元(現在出狀元的故事越來越多,教育部門可以配合第5點讓學生知道,再想辦法讓學生講給家長聽)。
7. ???

爭辯荀子

爭辯荀子104.2.26

沈政男:今天4月2日相傳是中國哲學家荀子的生日(西元前313-238)。
荀子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他寫的《荀子》一書,內容廣博宏大,推論嚴謹深邃,主題涵蓋本體論、知識論與倫理學等主要哲學領域,他的許多見解與主張到今天都還適用,成就可以媲美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
譬如天人關係,他的觀念遠遠領先孔孟與老莊,用著犀利的辨識力,將天與人切開,清楚告知世人,天跟人是沒有關係的。⋯⋯
他更早在兩千多年獨排眾議,否定鬼神說,批判迷信習俗。
荀子更是中國唯一的心理學家,他對心理現象、人心的運作機制,做了相當符合現代心理學的剖析。
最後荀子依據自己對宇宙與人性的看法,推導出人際互動的規範、教育的原理與邦國的治理哲學,體系精實完備令人讚嘆。可惜的是,後代中國人搞不清楚什麼是寶,什麼又是草,千載以下,荀子幾乎遇不到一個真正能夠了解與欣賞他的人,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eaton:偶對荀子的學說有幾個疑問:
1.人確有性惡氣質(聖經也說了),但人從小也擁有沒人教導的惻隱之心(善)。善,只能從荀子強調的後天學習?人若性惡,又有誰有能力教導善呢?
2.荀子強調,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這是標準的唯物觀(荀子的價值觀是樸素的)。每個人的水準就這樣?慾望得不到滿足,只能選擇爭執嗎?好像不全是這樣吧!
天行有常,荀子沒能說出為何「天行有常」,更難正確分辨「何為常」了,當然,後代的科學家也不是都能解答「何為常,何為不常」。
3.荀子主張「明於天人之分」,認為天有「天職」,人有「人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的人定勝天思想。承如上點,人經常無法辯清「何為常,何為不常」,那麼人的智慧真能人定勝天(所以人經常自以為是,搞出問題)?這個思想是不是符合華人奸巧的想法,這樣有甚麼好自滿的?
4.再說一點就好。荀子以「正名」主張尊卑等級名分的必要性(正名不同於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其原意是:吳、楚君自稱「王」,而春秋稱之曰「子」;齊、晉雖強,仍稱曰「侯」;宋、魯雖弱,仍稱曰「公」)。這個只適合統治階級的觀念在現代社會行得通嗎?法國大革命時不是唾棄尊卑階級嗎?現代的印度不也是極力想革除這個不合時宜的觀念?

沈政男:荀子》: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有沒有看到,「禮義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來自聖人的作為」,這是符合當代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見解,但中國學者直到二十世紀還看不懂這樣的說法,還在認為禮義來自人的天性,人的心中就有禮義的種子,只要澆水除草曬太陽,就可長出道德的花果。中國人講禮義與道德講了幾千年,始終欠缺將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分開的能力,只有荀子是例外。

eaton:從結果論觀察,中國人講禮義與道德講了幾千年,確實「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存在重大落差。不過,澆水除草曬太陽,沒有長出道德的花果,也不能遽予論證:善種不存在。因為,是否結果,可能需要其他條件,缺少條件,就不能結果,不知道這是否是「客觀事實」?至於需要哪些條件呢?我的智慧不足。不過,從基督教觀點,每個人都是罪人,無法靠自己稱義,需要並願意得救贖,才能到天國。

預知自己將會得到阿茲海默症

預知自己將會得到阿茲海默症

10.4.4.2「預知自己將會得到阿茲海默症,只會徒然擔心,沒有什麼好處」嗎?
偶舉一些好處:
1. 提高警覺,相信自己會走失,做一些預防性的保護動作。
2. 如果預期屆時自己無人照顧,可以預作財產信託,如此才不會到時沒有療養院願意收留。
3. 了解人生短暫,認真過每一天,認真探索人生價值的問題,說不定因此發現比失智更重要的人生大事呢!
4. 失智既成事實,找尋人生樂趣就是義務。說不定清醒的時候,比一般人還快樂好幾倍呢!
5. 以下留給您想,您說呢?

朱惠慈傳道

朱惠慈傳道104.4.12

我不認識朱惠慈傳道。跟她的因緣是,她曾在我的家鄉民雄「嘉義協同中學」(基督教中學)擔任兩年的中文教師(民國70-71年),以及文字淬煉好看的校園雜誌(想必主編與作者定有數回爭戰)。

後來我在校園書房網站讀到,她在癌末痛苦之際,仍在去年底口述完成「說好的那個人呢?」這本書。她提到,「奇妙的是,從得知病情以來,我心中沒有一絲恐懼、擔憂,心中始終及時湧現聖經的話語和詩歌。眾人的代禱、關懷,形成綿密的愛網,讓我經歷說不完的恩典。每一項檢查、每一次手術,上帝都親自臨在,特別在一次非常疼痛的手術歷程中,我真實經歷自己與耶穌展翅在暴風上空,且親見耶穌在十架捨身的景象,身上所有的疼痛都算不得什麼了。」

回頭閱讀她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462763702,不捨與見證如同雲彩般圍繞著我們。如今,她不孤單,就像她在「如歌的行板」提到:人生是永生的幼年期,因此,我們不是到離世才進入永生,離世不是結束,而是以另一種形態活出上帝的生命。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歡迎來到靠爸時代!台灣頂尖富豪8成靠錢賺錢

歡迎來到靠爸時代!台灣頂尖富豪8成靠錢賺錢

葉瑜娟 2015年04月11日 07:00

皮凱提以賦稅資料分析富人所得的研究方法,開啟了研究貧富差距的新途徑。(吳逸驊攝)

近日女藝人登阿帕契事件火紅,沿線追出一長串的權貴名單,從將門之後到股市名人,這批世襲財富的太子公主身家傲人,所享有之特權令人咋舌,正好應了去年來台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所言─「靠爸」的財富世襲時代已來臨。反觀台灣社會,不僅頂端1%的富人拿走社會11%的所得,最有錢族群更有8成所得來自以錢賺錢,彷彿宣告著這個時代中「靠爸」的重要性。
去年來台引起轟動的法國社會學家皮凱提利用賦稅資料分析全球富人所得,發現全球最富10%人口擁有的所得,從全世界的1/3成長為1/2,其原因便在於資本利得率(r)遠大於經濟成長率(g),即有錢人靠著資本累積財富的速度,遠大於整體經濟成長率,有錢人將透過世襲財產累積資本而越來越有錢。
而皮凱提以賦稅資料分析富人所得的研究方法,開啟了研究貧富差距的新途徑。過去研究貧富差距,多半透過吉尼係數及前20%富有家庭與後20%家庭比值的5分位家戶所得比,但卻極難掌握位於金字塔頂端的富人所得資料,因此全球學者仿效皮凱提的方式,分析國內極富有族群所得,建造了全球頂尖所得分配資料庫(WTID,World Top Income Database)。
1%人賺走11%錢 所得超過平均10倍
目前該資料庫中已有20多個國家的富人所得分配資料,而台灣部分研究則由中研院士朱敬一及胡勝正主持,透過財政部歷年的賦稅資料,於1月中完成1977年至2013年的資料分析,並於近日將整份研究報告放上資料庫。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最富有的1%族群,擁有10.68%的整體所得,平均年所得高達530萬元,是整體平均所得49萬元的10.6倍;前0.01%富人所得則佔整體的1.68%,平均年所得為8300多萬元,更是整體平均所得的168倍。

台灣頂尖族群平均年所得比較圖 來源:WTID網站

台灣頂尖族群所得佔比比較圖 來源:WTID網站
朱敬一的研究報告指出,如同其他已開發國家,台灣的頂尖富有族群所得佔比自1990年起一路狂飆,並在199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與當時股市達到1萬2682點高峰的時間吻合;此外,他推測1998年微幅往下並在1999年後達到高峰的原因有二,一為全國富豪比例最高的台北市資料於當年遺失而未計,二則是1998年所得稅由獨立課稅轉為「兩稅合一制」,即股東繳納所得稅時可扣抵公司階段的所得稅,雖是對投資人的一大誘因,但也造就所得分配更為不均的後果。
此外,2008至2009年間,因全球金融海嘯的原因都跌至谷底,但2010年隨即回升至往年水準;至於2011年至2013年的持續下降,則可能與手機大廠hTC的虧損有關,由於hTC收入佔台灣整體GDP的2%,而其獲利於此3年間連年下滑,至2013年出現大幅虧損,朱敬一推測其連帶影響股市,導致富有族群所佔所得下滑。
窮人只能靠薪水 有錢人歡喜靠爸
那麼這些佔據大量所得的1%或者0.1%族群是靠什麼賺錢呢?根據朱敬一的研究,將所得分為4塊,分別為透過工作取得的薪資、透過資本及投資取得的資本相關所得、營業及執行業務所得及其他。而比較不同族群,可以發現位於金字塔越頂端的族群,透過薪水取得所得的比例越低、透過資本賺取的資本相關所得越高,正呼應著皮凱提靠爸世襲時代來臨、人賺錢永遠比不上錢賺錢的恐怖結論。

台灣0.1%富有族群所得來源比較圖 來源:朱敬一、胡勝正(2015) “Top Income Shares in Taiwan, 1977-2013”

台灣1%富有族群所得來源比較圖 來源:朱敬一、胡勝正(2015) “Top Income Shares in Taiwan, 1977-2013”

2012年台灣各族群所得來源比較圖 來源:朱敬一、胡勝正(2015) “Top Income Shares in Taiwan, 1977-2013”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越接近金字塔頂端,資本相關所得所佔的比例越大;而到了年平均所得8300萬的0.01%族群,資本相關所得已高達8成,幾乎成為所得的主要來源,反映出了社會的普遍現象,即大部分領薪水的年輕人可能一輩子不吃不喝也買不起台北市中心的1間破公寓,但卻有許多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豪,可以靠著出租或買賣不動產而不愁吃穿。難怪越來越多人認為生於好家庭、當個「人生勝利族」遠比自己努力重要,以往高唱的「愛拚就會贏」,彷彿已是上個世紀的事。
學者專家提藥方 資本利得應課稅
針對此現象,朱敬一於研究結論中問道「曾經是1%的人會永遠是1%嗎?」他指出,各族群間的差距逐漸拉大,但小孩往上爬的機會卻沒有顯著改變,可能加速世代間的不平等,阻礙世代流動。而他也於附註中,附上台灣政府過去25年來的減稅措施,並說這些措施幫助頂尖的富人累積財富,卻傷害了一般受薪階級。
曾任財政部長的成大副校長何志欽也說,過去15年來僅有2次稅改是加稅,有些是透過減稅增加稅基,但有幾個減稅是「比較過分一點」,好比是遺產稅最高稅率由原先的50%降為10%,但最主要的問題仍是台灣欠缺「資本利得稅」,主要稅收來源來自勞動所得。
何志欽認為,台灣目前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40%並不能算低,問題是僅有勞動階層課得到稅,透過資本獲得的所得卻課不到稅,其中又以不動產最為嚴重。由於股票進入門檻較低,有許多中產階級投入,但不動產投入成本高,幾乎都是金字塔頂端的富人才能拿到投資門票,現階段的當務之急便是儘快建立完整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機制,才能解決目前所得集中於金字塔頂端的狀況。至於是否滿意目前財政部送至行政院的「房地合一稅草案」?何志欽坦言「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認為長期持有優惠及日出條款部分則應再微調。

愛情法律學 @呂秋遠

愛情法律學 @呂秋遠

「法律只能在愛情之後提供保障,在愛情之前,自己要確認能承受後果後,再做選擇,與法律無關。」
其實我必須坦白說,我一直以為今天在北一女要談的題目,大概與「激勵」之類的議題相關。在大學演講是不同於高中的,而且在不同的高中演講,內容也會不一樣。因為我提及的主題,都是在當下構思出來的,每一場演講,大概也都不會一樣。所以,我不喜歡做投影片。
不過,當我知道今天的題目是「愛情法律學」的時候,我頓時覺得太有趣了。我要跟這群聰明的女孩們說些什麼?談愛情?我其實不懂;談法律,我覺得太深奧,所以我決定從我自己的高中生涯開始談起,也就是背出北一女的二十九個班級名稱。對不起,我沒有背出中山女中,一切都是因為高中的時候,沒有機會與他們交往。
⋯⋯
背出來以後,果然獲得這群孩子如雷的掌聲,也不枉費「三年一覺紅樓夢,贏得綠園薄倖名」的稱號。然而,看到這群天資聰穎的孩子,我決定把主要的時間拿來談一個愛情中重要的元素,也就是同理心。
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跟她們一樣,都覺得我們就是菁英,可以在未來改變這個世界。
「所以今天我想要跟你們分享的經驗,不是如何選擇科系、如何選擇職業、如何從挫折中站起來,而是,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不是改變這個世界。」

愛情裡,有一種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同理心,可惜,這並不存在法律之中,而是存在於人性中晦暗的小角落裡。當我們是優秀的孩子,很容易會忽略別人的感受。上乘者,只是不會在乎別人怎麼想;下乘者,可能就是運用這股自以為是的力量,想要改變別人與這個世界。然而,這卻是傲慢而已。

想想莊子在《人間世》裡所寫的這段文字:「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我們直接劃重點: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我們在愛情裡,經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愛對方,卻忽略了對方可能根本什麼都不想要。我們在順遂的環境裡,成為天之驕子,然後認為,我可以,你為什麼不行。這樣的人,在愛情裡會習慣擔任主導者,用嚴苛的標準愛對方;進入公職以後,就會變成酷吏,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其實很醜惡,只是因為成長的環境讓我們看不到這些醜惡而已。
於是乎,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一直吸毒、販毒,為什麼會有情殺,為什麼他就是不肯找份工作。
因為,親愛的孩子們,他們沒有你們幸運與聰明,你們擔心的事情,或許只是學測有沒有六十五級,但是他們擔心的事,卻是下一餐會不會讓弟弟妹妹餓著。而當我們對不如我們的男友、另一半生氣,指責他們為什麼不這麼做的時候,愛情逐漸遠離,法律逐漸靠近。你只能用生悶氣與找律師的方式,尋求愛情的解答而已。

親愛的同學,你們已經夠傑出了,強者制訂的法律會保護你們的一切,包括愛情。然而,請你們記得用同理心保護你們的家人、朋友,以及不認識的人,特別是當你們有能力的時候。

法律,永遠只是事後的呢喃細語,即便有時巨力萬鈞,也無濟於愛情,還有你的人生。

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

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

撰文 / 競爭力直升機

許多家庭因為某個親人即將過世而聚在一起,但卻沒有一個人談論這件事。死亡往往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假裝它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必須有所改變,因為對臨終的人而言,死亡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大家都避而不談,他們會覺得非常孤單,無法向他們的親人訴說他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為了他們的緣故,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緣故,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當我們死後靈魂去哪了?

當我們有某個親人過世時,我們經常會後悔自己沒有在他們生前多問他們一些問題或多和他們聊聊,問他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喜歡(或討厭)他們所從事的工作? 哪些事情讓他們最感到快樂? 最喜歡哪一本書、哪一首詩或那一首曲子?

我也發現靈魂到了「那邊」之後,往往會後悔自己沒能在活著的時候讓他們的親人多了解他們一點。那些處於疾病末期或年事已高的人,如果能在去世之前向親人說明他們的信念、他們最在意的事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的理由等等,會感到比較安心。

鼓勵臨終的人訴說感受

我曾經看過許多家庭因為某個親人即將過世而聚在一起,但卻沒有一個人談論這件事。死亡往往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假裝它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必須有所改變,因為對臨終的人而言,死亡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大家都避而不談,他們會覺得非常孤單,無法向他們的親人訴說他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為了他們的緣故,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緣故,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我們必須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剛開始時,要進行這樣的對談可能會有點尷尬,但一旦他們知道人們對他們所正在經歷的事情感到興趣,他們通常會有很多話要說。當生命到了盡頭的時候,許多人會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們會有一些回憶想要和別人分享,也會有一些放不下的恩怨,還有各種快樂的事、傷心的事、無聊的事或令人興奮的事。他們可能會想訴說這一切,而他們需要(也值得)有人來聆聽。

在我擔任療癒師的生涯中,我有許多客戶是知道自己已經餘日無多的人。
他們當中有些人很坦然的面對現實,會開誠布公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感覺、希望和夢想,也會把身後的事情安排好,把尚未解決的問題處理掉。他們不會當隻鴕鳥,對死亡視而不見。相反的,他們張開雙臂擁抱生命的流轉。他們珍惜每一天的光陰,盡量過得充實。當然,有些客戶之所以來找我,是想要獲得療癒,但有些人之所以前來,並不是因為他們想活得更久一點,而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在僅餘的日子裡擁有更多的精力。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客戶在知道自己已經快死時,便邀請我前去和她共進午餐。她給我看了她年輕時各式各樣的照片,懷念她愛過的那些男人、她去過的地方、上過的學校以及她在養兒育女之外的成就。在此之前,她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兒女的生活打轉,鮮少提及她個人的經歷,因此那天看到她那樣侃侃而談,真是令人高興。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是以這樣的態度面對自己即將死去的事實。我那些自知餘日無多的客戶中,多數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害怕、沮喪和焦慮。
他們是在一種茫然的狀態下經歷死亡。他們不想談論自己的憤怒、恐懼或悲傷,甚至往往會嘗試麻痺自己的感覺。他們之所以前來找我療癒,並不是為了要治療他們的疾病,而是為了各式各樣的原因─沮喪、焦慮、酗酒、失眠。
這些人通常需要一些誘導才會開口說話。當我請一位男性客戶談談他的一生時,他說根本沒有什麼好談的。但是,當我問他一些較為具體明確的問題,例如他的童年、青少年的歲月、軍中生活、他如何遇見妻子、成為一個父親是什麼感覺、在退休之前他從事什麼工作等等,他卻有一籮筐的話可說。
看他如此熱烈的談論自己的人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某些時候,他的神情顯得有些悲傷,但有些時候他卻是一臉的喜悅。

嬰兒潮之前的世代特別不好意思談論自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覺得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此需要有人誘導,讓他們確信你真的很想聽他們講述生平。
或許你不太願意面對他們即將死亡的事實,但只要你告訴自己:這或許是你最後一次聽到他們的聲音,也或許是最後一次向他們學習人生智慧的機會,你就能夠克服你的心理障礙。
我曾經有許多次在類似的場合聽見臨終的人東拉西扯,同時談論大約十個不同的主題,從這個回憶跳到那個回憶,從這個感覺跳到那個感覺。但這都很好,因為這就是當時他們心智運作的方式,也是他們溝通的方式。其中有些話可能會讓你感覺不太自在,但請記住:這是他們盡情傾吐的機會,因此就請你按捺住自己的感受,讓他們一吐為快吧。

有一次,我坐在一個快要過世的女人身邊,和她和她的兩個女兒閒聊。突然間,母親說要向大女兒賠罪,因為打從大女兒小時候開始,她就不太喜歡她。女兒從未聽母親說過這些話,因此當然非常驚訝。那位母親接著又說,她年紀輕輕就懷孕了,因此不得不嫁給她們的父親,但是她並不愛他,所以她覺得這個女兒毀了她的一生。觀看當時她們三個人之間的互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位母親把話說出來之後感覺如釋重負,大女兒非常震驚,小女兒則顯得不太自在,一直試圖轉移話題,以便緩和氣氛。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讓臨終的人安心,還是比讓我們自己感覺自在更加重要。
況且我猜想那個大女兒聽到母親說這些話雖然會很傷心,但也可能會因此而明白這些年來她們母女之間的關係何以會變成這樣。我想這對母女在最後這段相處的時光中,彼此的關係必然會變得更加親近吧。

卸下今生的包袱

我們之所以要讓臨終的人暢所欲言還有一個理由:讓他們能夠釋放多年來心中一直放不下的恩怨與傷痛。我曾經有過一個名叫梅寶的客戶。她已經九十歲了,因為關節炎的緣故,每個星期都來找我做療癒。她的心中充滿怨忿,不僅痛恨她的原生家庭、她所受的教養,也痛恨她的三個前夫和孩子。她每次都會問我為什麼上帝不讓她早點走,我告訴她或許祂是想多給她一些時間,讓她能夠放下她的怨懟、憤怒與仇恨,以免她帶著這些情緒離開。同時,我也建議她試著想一想她的人生經驗是否曾經對她有任何益處。但她總說這是「一派胡言」。

不過,我最後一次幫她做療癒時,她卻展現了幾分親切與溫柔。我看得出她的內心已經變得比較柔軟,不再顯得那麼痛苦,而且她還說她的關節炎毛病已經有所改善。通常她離開之前,都會跟我預約下一次的時間,但這次她卻表示要等到她需要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那一天我意識到或許從此再也看不到她了(後來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只能為她祈禱,希望她心裡不要有那麼多的怨懟與怒氣,能夠平和、安詳的上天堂。

許多人相信一旦我們到了天堂,所有的過錯都可以得到赦免,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並不是事實。我們在「回家」時,往往都帶著情緒的包袱。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因此,我認為我們在離開人世之前一定要儘可能清掉屬於今生的包袱。

怕死而不敢死

幾年前,一個年紀才三十出頭、性情很好的男人前來找我,要我為他療癒腦瘤。他和年輕的新婚妻子想去度假,以便遠離醫院、醫生、化療和那些憂心忡忡、讓他們幾個月都不得安寧的親戚,但是他的視力有問題,走路和說話都有困難,而且他的精力就像雲霄飛車一樣高高低低的、起伏劇烈。我第一次幫他做靈療時,發現他的靈魂看起來非常不安。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不想談論他目前的情況,也不願去想有關死亡的事,只希望自己能夠痊癒,並且和心愛的女人一起過活。

那次療癒效果非常好。他的精力恢復了,視力改善了,走起路來也夠穩定,可以去和他的妻子度假了(這是他們應得的假期)。但過了兩、三個月之後,他又打電話來請我幫他做療癒,因為他之前的症狀全都回來了,而且現在只能躺在床上。於是,我便開始每個星期去他家幫他做療癒。
他的腦瘤已經擴散了,但他還是懷抱希望,企圖戰勝癌症,活到一百歲。
他告訴我他很怕死,也不想死,因此他決心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命。當我問他為何這麼怕死時,他告訴我他擔心自己會「出錯」。他很害怕最後那一刻的到來,而且曾經多次請我告訴他人在死亡時會有什麼感覺。
一、兩個星期之後,他的家人打電話來告訴我他已經過世了。於是我便和他的靈魂溝通,想了解他死時的情況。他說他感覺鬆了一口氣,因為事情終於結束了,而他也終於放下了。他告訴我如果他早知道死亡的過程這麼容易,他寧願早點死,以免他自己和家人受那麼多苦。
人們對死亡常有的三大恐懼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害怕死亡」這個議題,於是我便在我的臉書上邀請朋友分享他們對死亡的恐懼,結果有許多人回應(真是感謝他們!)。在此我想和你們分享我那次調查的結果,並且談一談我對人們常有的這些恐懼有什麼看法。有許多人說他們並不怕死。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許多人表達了各式各樣的恐懼。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離開自己的兒女,而且再也無法和他們溝通」。排名第二的是「因為發生車禍等緣故,死得很痛苦」。排名第三的則是「孤零零的死去」。另外還有一些人表示他們害怕自己無法呼吸、無法向所有心愛的人告別,或者害怕自己迷失在黑暗中、沒有完成自己今生想做的事、盛年早逝、下地獄、被活埋或害怕不可知的未來等等。還有不少人擔心他們到時會發現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全都是錯的,死後根本是一場空。這次調查當然並不科學,但我猜除了我的臉書朋友之外,許多人也有這樣的恐懼。

死亡的過程會有多痛苦?有一些人特別提到他們不希望歷經因車禍而死的痛苦滋味。事實上,每次記者訪問那些在車禍中倖免於難的人士時,他們總是說他們根本不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在即將發生會造成肉體痛苦的意外時,大多數靈魂都會先行離開。此外,大多數人在醫院死亡時體內都已經有大量的藥劑,而且在肉體死亡的時刻,靈魂通常都已經離開。這兩種狀況都會減輕死亡的痛苦。
排名第三的恐懼是害怕自己會孤零零的死去。我可以向你保證:沒有人會孤零零的死去。你那些已經過世的至親好友都會圍在你的身旁,等著把你帶回天上的家。
作者:艾珂.波亭(Echo Bodine)
艾珂.波亭是美國知名靈療師、通靈人和心靈導師,著有《禮物》(The Gift)、《靈魂的回音》(Echoes of the Soul)和《柔聲的呼喚》(A Still, Small Voice)等書。常在全美各地巡迴演講,並舉辦工作坊教導有關直覺、靈療和死後的生命等課程。此外,她是每兩個月播出一次的網路節目〈靈魂姊妹們〉(Sisters for the Soul)的主持人之一,也有廣受歡迎的部落格。目前居住於美國明尼阿波利市。

出版:新星球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炫耀行為 星期專論/南方朔

炫耀行為 星期專論/南方朔

動物有一種「炫耀行為」(Display Behaviour),它為了宣示地盤主權、性的吸引力,以及保護後代,經常會裝腔作勢,做出誇張的動作,這是動物的權力行為。

法貴族炫耀 大革命上斷頭台

因此,炫耀乃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到了人類,這種炫耀更加複雜化。當人類為了宣示它的權力,更會有系統的去炫耀。古代的君主貴族都很會炫耀,並把炫耀變成了一種習慣和禮儀。炫耀的穿著打扮,炫耀的建築和儀仗,炫耀的男女關係八卦傳奇,炫耀是古代上層社會的特性。法國一七八九年革命前,就是一個炫耀到極其誇張程度的上層社會,王公貴族的炫耀生活,使人民恨之入骨,非把他們送上斷頭台不足以解恨。
這種古代的炫耀,到了工業革命後,由於社會關係改變,炫耀的主體已由王公貴族轉到了資本家豪門身上。最讓人側目的乃是十九世紀後半到廿世紀初歐美的「鍍金年代」,當時市場被做大,但社會又極鬆弛放任,於是富豪崛起,許多富人都是靠政商關係而快速發跡,他們財大氣粗,蓋豪宅、開遊艇、穿金戴鑽,甚至家中寵物也都有珍珠鑽石項鍊,對於這種土豪式的富人,美國人稱之為「強盜公侯」(Robber Baron)。這些土豪式的富人除了炫耀財富外,還喜歡炫耀他們搞出來的種種男女八卦。廿世紀初,美國有個八卦記者作家溫切爾(Walter Winchell),他每天去高檔俱樂部鬼混,各個富豪名流都會到他的座位前,主動提供八卦,八卦是富豪名流揚名立萬的方式之一。在大蕭條時代,溫切爾靠著發八卦消息和寫八卦文章,每個月就可收入卅五萬美元稿費。炫耀和八卦乃是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主流價值。
鍍金年代 也是反富恨富時代
而當一個社會敗壞,當然會出現糾正的批判力量,「鍍金年代」因而也是個反富、恨富的時代。反富恨富的大作家和思想家也一個個興起。人們反富恨富是有理由的:
(一)土豪式的富人崛起,他們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的含金量,而是靠政商關係及心狠手辣而發財,因此,金光閃閃的外表下面並沒有多少真金。
(二)一個社會必須有人助己助、人溺己溺的社區價值,「鍍金年代」的富豪只追求個人的自私,而不理會公益,這些自私的人當然應受譴責。
(三)正因為「鍍金年代」的反富恨富,所以那個時代,反富恨富也刺激出了「社區主義的罪惡感」,許多富人開始良心不安,於是「慈善人道主義」興起。廿世紀初美國第一代的慈善人道家,如卡內基、洛克斐勒、范德比爾特相繼出現。他們都是良心不安的富豪,他們捐錢辦善事,捐錢出來辦醫院辦學校,形成了美國最可貴的傳統,富人關心文化藝術,以及科學、教育及醫療之事,富人的最深覺悟是,他們必須以自己的財富,去做政府體系所不能做的事,帶頭讓美國走向未來。美國的反富恨富,對人類的思想史,促成了重大的變化。
炫耀行為 人格上的重大疾病
(A)西方人從前認為「嫉妒」是一種死罪,所以反富恨富是起源於嫉妒的情緒,不值得支持。但現在已發現反富恨富是有建設性的。它可以催生出人的社區感和罪惡感,從而昇華出新的社區精神和國家共識。嫉妒所形成的改革,證明了嫉恨是一種正面的熱情。
(B)以前的人認為炫耀所顯示的只是炫耀者的沒程度和沒水準,但現在的人已發現到,炫耀這種行為乃是人格上的重大疾病。炫耀是自私、自戀、是驕傲自大、是身體權力的濫用,它否定了人們的社區價值,因此炫耀也是一種「自鳴得意」和「自我讚美」,甚至還是一種「自我崇拜」。炫耀這種行為,已否定了現有的所有規範,因此它已成了一種取代所有紀律的極大罪惡。
最近在台灣鬧得很大的阿帕契富豪旅遊團案,表面上看起來它是一起涉及軍紀的醜聞,但若深入追究,則可發現它其實乃是起與炫耀有關的案件。
阿帕契富豪團 打敗軍中紀律
近年來的台灣,雖然很多年輕人生活日益艱難,但的確也形成一群新富,他們財大氣粗、到處炫耀,除了炫富外,也炫他們的社會關係和各種特權。由於馬政府無能,沒有能力去維繫社會的秩序和紀律,所以社會的每個部門都日益鬆弛,部隊裡當然也不例外,所以部隊的裝備,當然也成了這些人炫耀特權的道具。他們的炫耀和政府的鬆弛無能,這兩種因素相疊,阿帕契富豪旅遊團事件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現在的社會由於社交新媒體發達,炫耀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大炫特炫一番,現在的那些富豪真的是「不炫白不炫」,大家都在炫身體、炫財富、炫特權,炫耀碰到了軍中紀律,軍中紀律當然被打敗!
而最使人憤慨的,乃是此案鬧大後,一堆所謂的名流他們沒有是非,居然在反富恨富上做文章,認為人們對阿帕契案的指責是一種反富情緒;他們對本案的炫耀,包括炫富炫特權不置一詞,卻替別人隨便就扣上一頂反富的帽子。富當然沒有錯,但炫富炫特權卻無疑是嚴重的道德犯罪。經過這次阿帕契案,台灣的新興豪門,可能已需要體會當年美國反富恨富的經驗。富人必須去做對的事,如果他們繼續炫富炫特權,破壞社會的紀律,人們的反富恨富情緒就會升高!
(作者南方朔,文化評論者)

殺人都是錯的,而不是比誰多誰少 @EATON


殺人都是錯的,而不是比誰多誰少 @EATON

"不願今生作殖民"這篇文章引來反日反中的論戰,這是意料當中的事。裡面有人提到,蔣介石在中國及台灣殺多少人,與日本人殺多少台灣人及中國人,藉以論斷是非。

我的看法是,到底誰殺多少人是兩碼事,殺人都是錯的,特別是為了私益,而不是比誰多誰少。

至於日本人殺多少台灣人,我查維基百科資料,有兩個說法:
1.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最初20年,台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該所是從台大退休的許介鱗先生自費成立。許先生有強烈的政治立場(他承認,到日本留學沒改變他的政治立場),見解常異於他人。例如,他認為「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美國為反共策劃的陰謀;依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主張台獨是違反自然趨勢;他於2006年出版『日本殖民統治讚美論總批判』,反對讚美。這與一般咸信的「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經濟及教育文化具相當程度的現代化,民間對日本大多抱持好感」明顯不同。

2.根據後藤新平引述總督府報告,在1898至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日本領台前八年,共有32,000人被日方殺害。

台灣人20年的抗爭是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若日本官方資料為真,1915年之前的12年被殺的台灣人為36.8萬(=40萬-3.2萬)。台灣人的抗爭力道越來越小(就算剛開始的乙未戰爭正規軍與民兵只有13萬),有可能後來的12年間死更多人嗎?我目前只能相信,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是錯的。

沒有職業道德的廣告詞 @EATON

沒有職業道德的廣告詞 @EATON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分析,台灣民眾平均退休生活約20年,以每個月三萬元支出計算,加上每年上揚的物價,退休金就需要一千五百萬。以年化報酬率8%試算,若工作30年後的總收益要達到一千五百萬,每個月投資金額至少要一萬元,一年最少得投資12萬元準備退休資金,明顯與國人認知「每年投資3萬元」有相當大的出入。

如果這是為基金銷售的廣告,很沒有職業道德。因為她的假設是:1500萬放床底下,每年通膨7%

實際狀況是:只要600萬
每月實質花費:3萬元(每年通膨:1%)
每年退休金報酬:3%
退休生活:20年

如何存600萬(經通膨調整)呢?
每月投資:6400元
每年投資報酬:6%(不是8%)
投資年數:35年
每年通膨:1%

街友的發語權與解釋權

我認為,街友其實有發語權與解釋權,只是對象只限於關心他們的善心人士或社會工作者,以及少數的媒體報導

例:他的街遊課 讓台大教授也驚豔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17-114065

讓街友重獲自尊的方式很多,給發語權與解釋權可能只是充要條件。君不見,多數新加坡人對多項公共事務繳出發語權與解釋權,但那些人有失去自尊嗎(這需要他們自己定義)?

人人都希望能發聲,都希望擁有發語權與解釋權,但試問,擁有發語權與解釋權的人都會反省與改變嗎?我看未必。社會很多善心人士用各種不同方式協助他們,街友重回社會不在少數,只是大家默許繳一點點的稅即可,所以這些工作只能仰賴民間及微薄的政府經費。

台灣早年就加入國際race-to-the-bottom的遊戲,將國內的勞工環境愈壓愈低,加上國家為私人資本開拓商機,加入國際組織,開放本地市場,政府的執政路線向新自由主義傾斜,於是被剝削的底層人士越來越多。政治理論說國家的作用是要貼補losers,所以有社會援助網,有各種福利。但台灣的現況是,默許(或故意)繳一點點的稅,以致社會安全網早就破洞百出。政府永遠的藉口是,富人流動性高,家庭在一個地方,公司在一個地方,資金又在另一個地方,所以只能這樣。有時,他們的說法更誇張,低稅是幸福,我們不能幸福嗎?(eaton)
--------------------------------
發現社會底層下的遊民─遊民的形成、被害經驗與治理之論述
許華孚、陳治慶
─────────
遊民現象的結構與解構後的建構

臺大法律學研究所教授 李茂生

  遊民的議題在我國的諸多社會學或法學研究中,一直都沒有受到重視。然而,遊民是一直都存在的一群,不是作為一種階級或身分,而是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活形態而存在,理應受到人們的關注與研究。也只有在深入理解後,我們才能對採取這類生活形態的人們,做一個價值判斷,並採取正確的對應。

  那麼,到底什麼是遊民?雖然一語以遊民概括稱之,但是在其內包含了前科者、肢體殘障者、精神障礙者、失業者等等傳統的身分,他們共通的特徵就是同樣都是homeless。換言之,就正常人而言,他們就是居無定所,失去家庭庇護的非正常人,是一種採取漂泊生活態度的人。換言之,他們是存在於不存在的空間的生命。

  透過符號溝通理論與標籤理論的解析,我們可以明確查知正常的社會將遊民的特質定調在懶散、骯髒、危險等層面,而且也發現不論我們所採取的對應是排斥、拘禁、隔離還是福利施捨,最後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趨向於蔑視遊民的人格,讓其愈加產生自卑感,進而增強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區隔。

  換個觀點而言,我們是透過諸種手段凝視、標示遊民的存在,藉著負面形象的塑造與遊民的些微反抗,再度地肯認了我們現在所承認的價值。這是明顯的權力運作,發話權與解釋權全都掌握在正常人手上。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等誠然是資本主義下勞工的最佳德行,但是要求這些勞工特質的結構,正也是製造出遊民的癥結。所以,當我們經常遺忘這個結構性因素時,也不是個特別值得驚異的事情了。

  更進一步,不論是警察的消極驅離、積極訊息蒐集,還是慈善團體所為收容、社工的後勤援助等 ,姑不論其無奈、善意或憐憫的心境,整個處理事務的流程,客觀上即已呈現出逐步將遊民逼到另一種境界的現實。這種批判容或過於抽象,或許我們可以藉著所居空間的區隔,更加具體地來展現這個現實。

  首先當遊民只是剛開始遊蕩時,其尚可生活在社會的某個角落,雖然人際關係與工作等,已經不太穩定,但是尚與「正常」社會保持一定的聯繫。其後,遊民的特質愈來愈濃厚,其開始依附在宮廟、慈善團體或官方所提供的臨時收容空間,於進出之間,逐漸失去自我尊嚴。最後,其只能長期待在公共空間,企圖在不能維持隱私的空間中,創造出虛擬的隱私空間,並沈溺於其中。然而,公共空間中的隱私空間僅是一種想像,而維持住這個想像的可能只是一個瓦楞紙箱或一席棉被而已。所以縱然利用時間差而於夜間進行虛擬,遊民仍舊會被驅離,或因為正常社會不斷設置的障礙而流離顛沛。換句話說,最終階段的遊民,其所居空間是個不存在的空間,其存在於不存在的空間中。在這個階段,遊民所擁有的只剩名字與身體等殘餘價值,而這會讓他們處於極度容易被害的處境。

  讓我們回憶一下阿岡本對於僅存肉體生命的神聖之人的描述。古代羅馬人對於危害尊親、挖掘境界石碑或對客人不敬的人,單純地將之排除於法律保障之外,任何人殺害這些人的時候,都不會被追究殺人罪責,同時這些人也是與神相同都是一種純粹生命的存在,所以不得尋祭奠的儀式而將之當成奉獻給神的祭品。社會中最終階段的遊民正就是現代社會中的神聖之人,我們在深層心理中極度羡慕其脫離規範而自由生存的生活形式,但是同時也不斷毫不容情地驅離他們,眼不見為淨,當然也不會給與太多的關注或援助。

  雖然正常的社會中還是會有人,想替這些聲帶被割除的邊緣人發聲,但是這只是代言而已,代言人仍是正常社會中的一員,其發聲以及該發聲的意義仍舊受限於正常社會的語言結構。正如奧許維茲的殘餘者一樣,證人就是證人,永遠不能成為本人。如今我們必須做的不是代言,而是找尋機會讓神聖之人發聲,然後讓他們有機會解釋自己的聲音的意義。發語權與解釋權都操控在他人手上的生命,終究無法獲得真正的自尊,其生命的治理將永遠不會是其自身倫理反省的成果。

  本書是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的許華孚與陳治慶兩位先生的共著,提供了關於遊民現象的研究取逕與無數的、多面向的深度資料。相信這本書會是研究遊民現象或其他社會邊緣的里程碑,於此樂於替這本書做序。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臺大電機第一位藍帶女孩的故事 @葉丙成

臺大電機第一位藍帶女孩的故事 @葉丙成

這是我在臺大電機系幾年前的學生,林蓉瑄。

還記得當年大二修完我的機率課,她要問我能不能跟我做專題研究時,她問我會不會需要寫程式,如果需要,她就要放棄,因為她從大一開始就對程式很不在行。所以只要跟程式有關的她都不碰。

我那時候告訴她:「人家說老狗學不了新把戲,我覺得是錯的。但就算是這樣,妳也不過是二十歲的一隻小狗。人是把路越走越寬的,哪有人二十歲就把許多的門都關上的!二十歲的小狗,知道自己什麼不行,就要更努力去突破,哪有現在就在逃避的!」

我的話她聽進去了,那一年她對程式努力的學,結果居然愛上寫程式。誰能想到,她畢業後成為程式設計師!

也許是她挑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上了癮,過了幾年,她來找我,居然跟我說她想出國去學法式料理!以後想要在臺灣、華語世界推廣法式料理。結果,去年她把工作辭了,申請上藍帶廚藝學院東京分校。昨天來看我,告訴我她拿到藍帶了!

臺大電機系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藍帶女廚師!

前幾天我剛好寫了一段文字給另一位出國唸書的電機系同學和一位醫學系的同學。這段文字,搭配蓉瑄的故事一起看,更有感受:

「人生能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有許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找不到。

我最佩服阪本龍馬的是,他最開始學劍道,練了很多年變的很厲害,已經都要被師傅當作掌門接班人了。但黑船事件發生後,他發現自己對航海充滿好奇、充滿期待。於是他把劍道丟開,開始去接觸學習航海。

龍馬之所以厲害的,就是他不會拘泥於既有的成就。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劍道都練了這麼厲害,都可以要當接班人了,丟掉太可惜了。但龍馬完全不把這些放在眼裡,就是直接去追尋自己最熱愛的東西。

所以換跑道有什麼悲哀?能不被自己過去所學而限,那就是一種成長。該高興,不該悲哀!」

昨天聽著蓉瑄說的對於未來事業的種種構想,看著她閃閃發亮的眼神,我真的為她高興,也以我有這樣勇氣的學生為榮。過去的榮光什麼的,一點也不重要。自己要開拓什麼未來,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被過去所學而限,不是放棄過去所學。相反的,是要把過去所學的東西,找機會跟你未來要做的新領域結合,創造出別人從未想過、也沒能力做到的跨界整合新藍海。

一個懂電機又懂手機程式設計的法式女主廚,我相信一定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走出很不一樣、很精彩的一條路!

Really proud of you!

苦楝,苦練 @eaton

苦楝,苦練 @eaton

苦楝俗稱苦苓、金鈴子,落葉喬木,耐潮風、鹹土、高溫,為抗旱的本土種植物。
苦楝花朵雖然細小不起眼,但是聚成花簇,滿掛枝椏,讓整棵樹形態豐盈,不經意地遠望,容易以為滿樹白花,細心品味後淡淡的紫色會悠然透出,表現出矜持優雅的意趣。站在下風位置,靜靜地讓微風吹拂,放下世間紛擾,隱隱幽香,不似在人間。3 月中旬掉盡葉子後始開淡紫色團花,5 月中旬淡紫色的苦楝花被梅雨打落一地,地上彷彿砌滿了數不盡的紫色小珍珠。

客家人門前常種苦楝,表示吃苦耐勞,閩南人因其諧音為「可憐」,不喜在家種植。換個角度,樹名與「苦練」同音,苦楝開花,提醒我們人生路上,必然經過無數的艱苦鍛練,不一定每次都合格或有所成就,但是一定多學了些甚麼,為未來做更好的準備。只要把鍛練視為必然,我們便能淡然應對困難或險阻,學習苦楝以無數細小的淡紫花蕾,組成豐盈優雅的大樹,隨緣一小步一步地走,逐漸積累而成就愜意人生。
--------------------------------------------------------------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聖經》彼前1:7

入味的茶葉蛋 @蒲公英

入味的茶葉蛋 @蒲公英

「很抱歉,因為政策轉變,公司無法繼續聘用妳……。」

這些年來,思晴遭逢多樣變故,先是結束一段多年的感情,如今又因故被公司資遣,生活難題接踵而至,讓她的心情跌到谷底。回憶中,每逢沮喪的時候,只要母親端出她最愛吃的茶葉蛋,總會讓她瞬間忘卻煩憂,這天,思晴也想自己來做做看!好不容易備齊材料,又滷了好幾個鐘頭,當她興奮的剝開蛋殼品嘗,卻發現一點味道也沒有,「為什麼我連簡單的茶葉蛋都做不好……?」

「妳忘了最重要的步驟,」當思晴打電話詢問母親,母親笑了笑回答,「蛋煮熟後,要先輕輕敲出一些裂痕,才能開始滷。」

「敲出裂痕?」

「嗯,有了裂痕,蛋才能充分吸收滷汁的香味啊!」母親轉而安慰思晴,「妳又是怎麼看待生命中的裂痕呢?如果知道那是必經的過程,何不換個角度,品嘗更有味道的人生呢?」重新滷上一鍋色香味俱全的茶葉蛋,思晴第一次發現,那些蛋上的裂紋是如此美麗。
-----------------------------------
上主親近灰心喪志的人;祂拯救心靈被壓碎的人!─《聖經》詩篇34篇18節

轉換心情

轉換心情 @蒲公英

有個生意人在一次投資失利後,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財產,被迫從原有的豪宅,搬到小小的套房。當他獨自躺在床上,想到自己失去的一切,內心就感到憤怒與不平;他常對生活處處挑剔,四處向親友抱怨住處太小,簡直像在牢房中沒兩樣!

某天夜裡,耳邊傳來蚊子的嗡嗡聲,他在睡夢中被吵醒,不耐煩的用手揮開,但蚊子卻始終在附近盤桓,他一怒之下,決定起身打蚊子。

「可惡的蚊子!我已經夠煩了,現在連覺都不能好好睡,」這人氣呼呼的說,「我非得打到你不可!」

他隨手拿起一本書,不停追著蚊子,折騰了好一番功夫,蚊子卻仍輕鬆的飛來飛去,最後他氣急敗壞的累倒在床上,喘息間,突然心思一轉:「……原來這個房間沒有我想像中的小,在這裡,我連一隻蚊子都打不到,可見我沒有失去全部!」他這陣子累積的壓力與怨懟,也隨著想法的改變而釋然。漸漸的,他開始轉換心情,面對自己的失敗,從中汲取教訓,也有了新的開始。

轉換心情 @蒲公英

轉換心情 @蒲公英

有個生意人在一次投資失利後,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財產,被迫從原有的豪宅,搬到小小的套房。當他獨自躺在床上,想到自己失去的一切,內心就感到憤怒與不平;他常對生活處處挑剔,四處向親友抱怨住處太小,簡直像在牢房中沒兩樣!

某天夜裡,耳邊傳來蚊子的嗡嗡聲,他在睡夢中被吵醒,不耐煩的用手揮開,但蚊子卻始終在附近盤桓,他一怒之下,決定起身打蚊子。

「可惡的蚊子!我已經夠煩了,現在連覺都不能好好睡,」這人氣呼呼的說,「我非得打到你不可!」

他隨手拿起一本書,不停追著蚊子,折騰了好一番功夫,蚊子卻仍輕鬆的飛來飛去,最後他氣急敗壞的累倒在床上,喘息間,突然心思一轉:「……原來這個房間沒有我想像中的小,在這裡,我連一隻蚊子都打不到,可見我沒有失去全部!」他這陣子累積的壓力與怨懟,也隨著想法的改變而釋然。漸漸的,他開始轉換心情,面對自己的失敗,從中汲取教訓,也有了新的開始。
---------------------------------------------------
不要被這世界同化,要讓上帝改造你們,更新你們的心思意念,好明察什麼是祂的旨意,知道什麼是良善、完全,可蒙悅納的。─《聖經》羅馬書12章2節

用心看世界

用心看世界 @蒲公英

宋朝文人歐陽修得一幅古畫,畫中是一叢牡丹,下面端坐著一隻貓。有一天,好友來訪,一見這畫便說:「這是在畫中午的牡丹與貓呢!」歐陽修覺得奇怪,畫中根本沒有太陽,怎能斷定是在中午呢?朋友指著牡丹說:「假設畫的時間是在早上,花瓣上應該會有露水,花朵也會較有光澤,但這牡丹色澤有些枯乾,是因為受到中午陽光的照射吧!」接著指著貓說:「貓的瞳孔如果遇到強光,就會變成狹長,瞧!這隻貓的瞳孔瞇成一條線,不就是受到中午的強光嗎?」

生活裡的細微末節,常常看似平淡無奇,但若能敏銳觀察、用心體會,即使是小處,也能發現不同凡響之處,值得我們從中學習。

用心看世界 @蒲公英

用心看世界 @蒲公英

宋朝文人歐陽修得一幅古畫,畫中是一叢牡丹,下面端坐著一隻貓。有一天,好友來訪,一見這畫便說:「這是在畫中午的牡丹與貓呢!」歐陽修覺得奇怪,畫中根本沒有太陽,怎能斷定是在中午呢?朋友指著牡丹說:「假設畫的時間是在早上,花瓣上應該會有露水,花朵也會較有光澤,但這牡丹色澤有些枯乾,是因為受到中午陽光的照射吧!」接著指著貓說:「貓的瞳孔如果遇到強光,就會變成狹長,瞧!這隻貓的瞳孔瞇成一條線,不就是受到中午的強光嗎?」

生活裡的細微末節,常常看似平淡無奇,但若能敏銳觀察、用心體會,即使是小處,也能發現不同凡響之處,值得我們從中學習。

42號球衣 @蒲公英

42號球衣 @蒲公英

一九四七年,美國職棒大聯盟比賽開始,當球員行伍整齊的走進球場,突然間,觀眾席掀起一陣叫囂,「滾回去!黑人沒資格在這裡打球!」所有人的目光全投向穿著四十二號球衣的羅賓遜(Jackie Robinson),而他卻一言不發的站在崗位上。

在當時,黑人擔任運動員仍不被大眾認同,但道奇隊總經理格外欣賞羅賓遜的表現,於是拿著合約邀請他,「你是否願意打破種族歧見,成為一個堅強、能抵住輿論壓力的人?簽下合約的那刻,也是羅賓遜面對一連串壓力的開始:防守時,對方球員故意衝撞他、其他球隊因為他要求罷賽、球迷們的批評與辱罵,甚至揚言要暗殺他、連有些隊友也拒絕與他一同用餐……。

然而,羅賓遜深知自己正站在改變歷史的關鍵位置,因此只是咬緊牙關、默默忍受,然後透過一次次的卓越表現,澈底改變人們的看法。

六十年後,所有大聯盟球隊為了紀念羅賓遜,全數穿上四十二號球衣向他致敬,羅賓遜堅忍不拔的精神,至今仍在眾人心中。
-----------------------
耶和華啊,我投靠祢;求祢使我永不羞愧;憑祢的公義搭救我!-《聖經》詩篇31:1

終點前的抉擇 @蒲公英

終點前的抉擇 @蒲公英

終點前的抉擇 西班牙長跑健將安納亞(Ivn Fernndez Anaya)在一次比賽中,遇到了來自肯亞的勁敵穆太(Abel Mutai)。穆太曾在奧運賽中奪得銅牌,實力強勁,所以整個比賽過程,安納亞是一路苦追穆太。

然而,就在即將邁向終點時,一路領先的穆太,卻誤把裝飾的氣球拱門當作終點,跑過拱門後便放慢了腳步,開心的對著激動的民眾揮手;因為語言不通,他完全沒有察覺人們的喊聲並非歡呼──而是提醒他還沒衝破十公尺後的終點線!

就在此時,安納亞已經迎頭趕上,他見狀後,不但沒有伺機超前,反而停下腳步,比手劃腳的要穆太趕快跑向終點。最後,安納亞輸了!但他真誠提醒穆太的無私畫面,卻在世界各地獲得熱烈迴響。
------------------------------
每一個運動員接受嚴格的訓練,為要爭取那會朽壞的華冠;但是我們所求的卻是那不朽的冠冕。─《聖經》哥林多前書9章25節

遠離「失重感」退休也要有夢 /陳建仁

遠離「失重感」退休也要有夢 /陳建仁

「早睡早起、飲食清淡均衡、規律運動、修身養性、回歸平淡」是許多人退休後的生活目標和寫照,原以為這樣的養生、健康生活,會讓後半輩子安穩無憂,哪曉得人生卻越發鬱悶、難受,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人「照顧了生理卻忽略了心理健康。」

中老年生活 最怕被「邊緣化」

初入耳順之年的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笑說,人生有兩個惶恐期,一是青春期、一是更年期,青春期為無法掌握「活著的未來」而煩惱,更年期則為「步向生命終點的未來」焦慮。
早期台灣人平均壽命只有47歲,往往還沒經歷更年期人生就結束了,現代人拜醫療進步所賜,反而要面對中老年危機,陳建仁認為,人青壯年時多為生活拚命衝刺,是家庭、伴侶、孩子的中心,中老年後卻漸從眾人生活淡出、被「邊緣化」,是中老年生活難受的主因。

退休繼續忙碌 要有夢想目標

生活步調由快轉慢、體力由強轉弱、對成功的欲望降低,讓人一下失去目標的「失重感」,都需要時間調適,然而與其平淡生活,陳建仁建議應讓自己保持忙碌、和人多來往。

「要活得開心,有夢想和目標讓自己忙碌很重要,一輩子都是。」陳建仁笑說,太太退休後比退休前還忙,在教會當志工,每天都神采奕奕;他也觀察養老院的居民,發現他們在懂得互相幫忙、參與彼此生活後,原本死氣沉沉的地方竟變得活絡起來。

愛與被愛 平衡才會美滿

他解釋,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必須平衡,人生才會平衡;保持忙碌就是增加和人的互動、交流愛的機會,有生活目標,才能對其付出,並從中得到回饋。
不過許多長者常碰到單方面付出愛(如為子女奔波,子女卻沒空相處)或是接受愛的情況,曾有位婆婆因為媳婦體貼她,不願麻煩她帶孩子而感到沮喪,這就是雙方的愛沒有平衡的結果。

要表達需求 讓晚輩知道想法

陳建仁也建議,「別吝於跟晚輩表達自己的需求」,若希望每周全家可以相聚、出去走走,要有勇氣提出,如果怕子女忙,可以提早告知,事先規畫,較不會感到失望,若晚輩真有難處無法配合,也要讓自己釋懷、回復平靜。
家人無法陪伴時,就出去交朋友,而且要放下世俗觀點,和人接觸不再看名利、財富、身分地位,把每個人都當朋友、把前半輩子的得失輸贏都放下,返璞歸真,回到和孩子一樣的直率。

別排斥老化 別只追求平淡

除此之外,陳建仁說,不要排斥老化,老化是漸漸融入、回歸大自然,身體機能退了不要緊,走路變慢就早點出發、慢慢走,盡量去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他認為「心情會決定身體健康狀態,保持心情好很重要。」

陳建仁覺得,要改變「退休後生活要平淡、無欲無求」的觀念,可以減少物欲,但是追求生命意義的欲望,要一輩子保留。

陳建仁小檔案
年齡:62歲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行政院國科會主委、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養生一句話:退休是人生的新起點,繼續作夢、愛人與被愛,才會開心。

諸葛亮:不要憂慮 @EATON

諸葛亮:不要憂慮 @EATON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漢‧諸葛亮《三國演義》 ......................................
人生是一場長長的夢,有誰能先從夢中醒來呢?而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平生的心願。此刻,我在春天的草堂裡飽飽睡了一覺,醒來之後,窗外的日光正緩緩流轉,照耀在我身上。 睡到自然醒,醒來之後還能享受舒緩的日光浴,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從容自在,才讓諸葛亮可以冷靜睿智地去分析天下大勢、規劃自己的人生吧。
---------------------------------
所以,好好休息吧!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不要憂慮 @EATON

不要憂慮 @EATON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漢‧諸葛亮《三國演義》

人生是一場長長的夢,有誰能先從夢中醒來呢?而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平生的心願。此刻,我在春天的草堂裡飽飽睡了一覺,醒來之後,窗外的日光正緩緩流轉,照耀在我身上。

睡到自然醒,醒來之後還能享受舒緩的日光浴,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從容自在,才讓諸葛亮可以冷靜睿智地去分析天下大勢、規劃自己的人生吧。
---------------------------------
所以,好好休息吧!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當一個情緒聰明的領導者 ◎沈政男

當一個情緒聰明的領導者 ◎沈政男

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領導者?除了遠見、能幹與魄力,還要情緒聰明(emotionally intelligent)。情緒聰明指的是能夠辨認與偵測情緒——自己的、他人的,而且能夠管理人際關係。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情緒智力一詞的提出者,最近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短文,列出了情緒聰明的領導者該具備哪些素質。

1.自我察覺

符合現實的自信:你了解自己的強項與侷限;你量力而為(operate from competence),並且知道何時得倚賴團隊裡的其他人。

情緒洞察力:你了解你的感覺。比如,若能察覺什麼事情讓你生氣,將有助於你管理那樣的憤怒。

2.自我管理

韌性:在壓力下你保持鎮定並且快速從煩亂中復原。你不會猶豫不決或者受到驚嚇。在危機中,人們仰望領導者帶來安撫;如果領導者鎮定,他們也會如此。

情緒平衡:你克制不舒服的感受——你讓他們知道什麼地方錯了,解答是什麼,而不是對他們咆哮。

自我驅策:即使遭遇挫折,你仍持續往遠大目標前進。

3.同理心

認知性與情緒性同理心:因為你了解其他觀點,你能用同仁可以理解的角度來說明事情。而且你歡迎他們發問,就為了確認他們清楚。認知性同理心,伴隨準確解讀他人感受的能力,能促進有效溝通。

好好傾聽:你對別人全神貫注,並且花時間了解他們想說的,沒有硬要說服他們或者搶走話題。

4.人際關係技巧

吸引人的溝通方式:你將你的觀點用具有說服力、清楚的方式述說,好讓同仁產生動機,並清楚你的期待。

團隊合作:跟你共事讓同仁感到放鬆。一個跡象:跟你在一起他們輕鬆談笑。

(圖片與資料來源:紐約時報;大部份文字翻譯自丹尼爾高曼文章)

單純與複雜 @EATON

單純與複雜 @EATON

單純是可愛的膚淺,複雜是可憫的虛偽,矛盾才是可悲的真實。(王道維)

想法單純的人經常用天真可愛的想法思考問題,所以常流於膚淺。譬如,看到美麗的花,就想去摘,沒想到那花有毒;看到可憐的人,就想幫忙,沒想到那人是騙人的;看到便宜漂亮的房子,很快就下訂,沒想到蟲蛀棟樑,虛有其表。

單純的反面叫複雜。複雜的人為了怕被騙受傷,經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複雜到對任何事都保持懷疑,神經兮兮。在學問上保持懷疑是好的,帶來進步。然而,缺少赤子之心的複雜心態,就連小朋友純真的笑容,,別人慷慨的協助,都懷疑是不是另有動機,他的字典裡沒有恩典兩個字,永遠只相信自己。怕被騙受害的心態值得憐憫,但甚麼都不信,好似活在虛假的人生,一個孤伶伶的人生,不曉得如何單純欣賞美麗事物的人生。

其實多數人都活在單純與複雜之間,不知道選用哪個標準看待萬事。因此,可以單純看待的,卻經常複雜以對,應該複雜審視的,卻單純得像無知一般,從此人生變得矛盾不堪。譬如,有人複雜算計每一塊錢,卻輕易浪費手上的資源;有人聲稱為某事信靠主,卻天天為事情的起伏擔心。其實,還有一種人更悲哀,人生就像父子騎驢的故事:在哪邊受傷或被指指點點,就快快轉向另一邊,結果人生總在極端的單純與複雜之間擺盪,沒有自己的原則,沒有自己的價值觀,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何在?

失去核心價值的社會

小S被問到李蒨蓉阿帕契事件,她說「大家都是想弄死她,表面看起來正義,但這根本就是正義包裝的殘酷。」揹爛包包的人,難道態度就會比一般人好嗎?
http://udn.com/news/story/8/820660
-----------------------------------------------
這又是炫富與仇富的事件嗎?對富人來看,可能是,因為炫富是普遍現象。但仇富未必。所謂仇富言論不過是少數人的言論,就算是批評,重點還是在當事人的行為,不是甚麼包包,雖然有時酸葡萄心理是人之常情。大家可不要忘了,離開激情吵鬧的媒體,台灣民情還是純樸的。何況大家在資本主義下生活久了,優勝劣敗早被教成是對的事。殊不知,健康、天賦,甚至是個人的努力習慣,都是命定或隨機的,因此,獲得財富者理應負擔較高的責任。被尊敬的權貴,會拿權為大眾謀利,用貴救濟貧苦。真正一流的人物,不是因為成為權貴,而是一流的思想與高尚的品格。

社會之所以對富人行為敏感,主要有幾個因素。

一為社會對「富而好禮」失望。過去的新聞很多,特別是假油案等事件的連結,更是難堪至極。現在社群媒體發達,每個人都可發聲。沒錯,不少人在社群的發言既無邏輯,充滿情緒與偏見,看似放肆,但若仔細觀察,在FB的發言必需言之有理,才會被按很多讚,就算在黨同伐異的平台也不例外。毫無章法的自言自語,通常不久就會自討無趣而消音。所以,我們只能警告被批者,自己的名聲自己救,不要怪別人,也不要移花接木,弄個不合宜的言論來作擋箭牌。只要有人還清醒,現在社群相當普及,很快就會招致更多的批評。

二為經濟問題。多年來,政府縱容裙帶資本主義及新自由經濟主義在台灣盛行,加上無力改善房價、稅制、年金、中小企業自生自滅、低薪等問題,讓貧富差距加劇,年輕人不婚不生,一般人只求小確幸,國家成為無以為繼的社會。更不幸的是,人民選出的立委水準不高,而且本應早早站出來的賢達或知識份子因私利、自保或固有的意識型態作祟,對自家人噤聲不語。當社會失去防腐劑,原來社會認同的價值就模糊了。當上行下效的氛圍瀰漫各階層,炫富、仇富與紀律鬆弛只是反應這種氛圍而已。

三為人忘記自己是誰。在經濟持續發展下,人們雖然更容易賺謀生,但很難不掉入為物質生活拼命的陷阱,最終忘記自己是誰。特別是,當經濟不為人文社會與人道主義服務,經濟越發達,人就越空洞,越盲、忙、茫。人只是被資本主義豢養的「快樂豬」,沒有機會看見人生還有其他層面的選擇。於是,深陷於貧富差距的競爭裡的人類所能做的,就是炫富或更大的刺激來彌補那個心靈空洞。

長期以來,我偏好將問題推給政府及專家學者。因為他們是資源的掌控者,理應負起最大的責任。做不好,就應下台,以表負責,並給新人機會改變新局。再者,我們看到的問題可能只是表象。就以這個事件來看,當事人不是三種人:軍人、炫富者與仇富者,他們其實是時代環境下的被影響者。依Christopher Lasch的見解,真正的問題在於「政治菁英」(註1)。菁英背叛他們對於民主和社會的承諾;當菁英在為意識型態的問題爭執不休時,他們不敢面對的真相是: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教育的失敗。如同前面講的,「縱容裙帶資本主義及新自由經濟主義橫行,加上無力改善房價、稅制、年金、中小企業自生自滅、低薪等問題,讓貧富差距加劇,年輕人不婚不生,一般人只求小確幸,國家成為無以為繼的社會」的始作俑者是政府。因此,公民應當體認,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不能再事不關己,反應勇於向不公義的事說不!憑一個人小蝦米的力量不能對抗大鯨魚,但是團結起來就能決定市場和國家未來的方向。

當然,每個人也要為自己負責。經濟越發達,人就越空洞,越盲、忙、茫。在這個環境下,理性的弱勢可以採取剛柔並濟的中庸之道積極面對,而不是繼續跟著時代浮沉。譬如,加入社群,同心要求政府透過政策(註2),扭轉不合理的低薪;個人應力求精進,爭取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從追求物慾的空洞生活掙脫出來,找尋人文與社會關懷的興趣與價值,擺脫盲、忙、茫的困境;尋找永恆的價值,唯有心靈得到滿足,才能真正彌補物質的空洞。現代社會下的個人並不孤單。台灣可效法或激勵人心的故事或典範俯拾即是。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熱力學第三定律告訴我們,無論通過多麼理想化的過程,都不可能在有限次數的操作下,將系統的溫度降到絕對零度。我們應允許短暫的混亂,當亂度平靜下來,系統又會重新取得動態平衡。現在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雖然相違背,但目前的混亂並非不可逆,系統不至於崩潰。君不見這件事各界蜂擁而來的自醒與反應? 這點我並不悲觀,也沒有悲觀的權利。(eaton)

註1:我曾為《菁英的反叛》筆下的「菁英」作簡單定義:不食人間煙火的統治階級和控制知識與訊息的專家學者。菁英們之所以不食人間煙火,原因有二,一為近親繁殖,自戀自大,相互取暖,以至不知民間疾苦,成為無知者;另一為相互利用,各取所需。不管哪種原因,都將非我族類者貶為凡間的賤民,都將社會推入無以為繼的深淵。這些相互利用,各取所需且令人嘔心的菁英們,若為領導管理者,必樂於制定新遊戲規則,遊戲民間。為了讓賤民無從懷疑,甚至反抗,必然要大力支持同族的專家學者。於是,似是而非的理論鋪天蓋地在媒體幫辦之間廣為流傳。

註2:扭轉低薪的政策很多,只是政府太偏右,經常使用沒有效果的「先求有再求好」口號應付。可做的方式像是:學韓國有計畫的每年調基本薪,保障基本人權;立法明定利潤分配的模式(最近修四法是虛的);大量僱用人員從事等值的工作,改變就業市場結構;同工同酬對待政府約僱派遣人員(但加入勞保)等等;要求公開發行公司於年報及網站公告經理級以下人員的平均年薪(可含非薪資報酬)及與中階、高階的比較,然後政府每年進行統計並公告(政府單位的統計報告十年如一日,跟鄰國比較,品質實在不敢恭維)……等。

朱惠慈:沒有比這更大的安慰了 @EATON

朱惠慈:沒有比這更大的安慰了 @EATON

幾米的作品和黃色小鴨具有療癒的效果,底下的詩可能更具療效。如有必要,可以送給正受疾病之苦的人:

《如歌的行板》文/朱惠慈,校園雜誌主編,改自瘂弦的詩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唱詩、讀經、禱告之必要
正正經經甩手之必要
門診,保暖,與醫院之必要
服藥和按摩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書寫、陪談、與外界聯繫之必要
陽光和蔬果汁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既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雖不再繁花燦燦
溪水旁的樹依舊按時結果

註:朱惠慈昨日因胰臟癌去世,享年56歲。2014年的8月被診斷出罹患了胰臟癌,且已轉移至肝臟,第四期。她提到,

「奇妙的是,從得知病情以來,我心中沒有一絲恐懼、擔憂,心中始終及時湧現聖經的話語和詩歌。眾人的代禱、關懷,形成綿密的愛網,讓我經歷說不完的恩典。每一項檢查、每一次手術,上帝都親自臨在,特別在一次非常疼痛的手術歷程中,我真實經歷自己與耶穌展翅在暴風上空,且親見耶穌在十架捨身的景象,身上所有的疼痛都算不得什麼了。」

「像我這樣給醫生診斷出癌末的人,彷彿在倒數計日,但這個倒數不是走向人生盡頭,而是走向新的生命,像是母親懷孕,倒數著哪一天臨盆,胎兒呱呱墜地。」這個想像是因多年前讀到一位哲人話:「人生是永生的幼年期」,因此,我們不是到離世才進入永生,離世不是結束,而是以另一種形態活出上帝的生命。

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大的安慰了。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壹週刊》收錄140則真實故事之2

您覺得苦悶嗎?《壹週刊》收錄140則真實故事,或許讀了,您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呢!

故事一:陳氏桃:我的夢想是回越南當畫家

我是越南人,從小愛畫畫,比賽都是第一名,可惜沒有錢學畫,爸媽很早就死了。護校畢業後當了四年護士,但薪水少,改做咖啡豆買賣。我很努力,一天買賣的豆子有三十噸,三年內買三棟房子。有一年連續下雨一個多月,咖啡豆沒辦法曬太陽,全部壞掉,賠得好慘,好幾次想喝農藥、跳井,但被老公發現。

我改擺小吃攤,穩定後借錢買房子開店,生意很好,請了七個工人。誰知道幾個月後店門口修路,灰塵好多,客人不來,馬路修了三年,還不出買房子的錢,我天天哭。

聽說去台灣當看護可以賺很多錢。結果一來嚇到,仲介跟雇主好兇,吃雇主吃剩的飯菜,睡在地上。最難過的是,有個中風的六十幾歲阿公,會摸我的ㄋㄟㄋㄟ,還要我跟他做那件事,我不要,他常打我的臉。在越南,我是老闆,就算生意失敗,都沒像現在沒有尊嚴,在台灣我好像不是人。為了還錢,只有忍耐。

幸好後來碰到兩個好雇主,原來台灣也有好人。現在的老闆,我幫她照顧爸媽,會叫我一起吃飯、全家出遊帶我去。她知道我會畫畫,甚至讓我學畫,還帶我逛美術館。我把畫掛在客廳,鄰居看到,居然要買。我老闆他們教會在募款蓋教堂,我沒有錢報答她,只有畫畫。過幾年小孩大學畢業,我的夢想是回越南當畫家。(eaton整理)


故事二:林淑玲:不死,總有活路

我家是四十年前中南部人上台北打拼的典型,爸媽在夜市賣小吃,我們下課幫忙。國一時,大哥生病沒錢醫過世,爸爸很傷心,加上攤子常被取締,低潮下他離家出走,媽媽只好白天當清潔工,晚上去夜市洗碗。

我國小去工廠當童工,半工半讀念完高職,這時爸爸回家了,當廚師的他左眼被火灼傷,無法工作。幾年後,三弟突然像中邪,看西醫才知道精神分裂,他會開瓦斯來聞,或用玻璃割腕。我們時刻看他,出門必須用鐵鍊綁他。有次他失蹤兩個月,原來在橋下當流浪漢。他正常時是公司倉管,發病就住院。

我妹妹做苦工,幾年前右眼被玻璃彈到,開兩次刀還是失明,老闆脫產,一毛都不賠,我只好幫她養一個小孩。壓力這麼大,前幾年我出車禍時,好想帶著弟弟跳碧潭,但想到爸媽,我沒有資格死。某次弟弟又發病,住院太久被趕,後來社工說可以安置,低收入戶有補助,我以為不住院就只能送到龍發堂,早點知道就不必這麼累。

現在我對這些流程很熟,我做保險,不少客戶在環南市場做生意,跟我家一樣都是中下階層。有些客戶情況更糟,有個客戶的兒子、女兒小時候腦膜炎,三十幾歲還在地上爬,我會告訴他們哪裡有社福資源。前陣子我認識一個拾荒阿姨,她孫子是精神疾病,累到想自殺,我騎車載她去社會局求助。自己的不幸經驗居然能幫助別人,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吧。(eaton整理)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懷舊之旅

 @EATON 104.4.5

今天到小時候就讀的歡邦幼稚園參觀,順便到埤仔頭的老家巡禮,最後到博愛國小及北興國中。歡邦幼稚園是林商號老闆林歡邦先生捐建,現在已捐給博愛長老教會,教室大樓外面仍鑲崁「歡邦紀念館」大字。

我跟教會牧師聊了一下,他告訴我,因為少子化,幼稚園收掉了。他問我何時在此就讀,我答民國60年,其實算錯了,應該是54年至57年,唸3年。講到幼稚園,媽媽總是很自豪提起我每天坐三輪車去回幼稚園的故事。如今,禮堂已成為主堂聚會處。望著顏水龍教授創作的耶穌馬賽克畫及禮堂台階,讓我想起每逢聖誕晚會時,主持人丟糖果小禮品的情景。過往如雲煙。教堂另一邊是以前上課的教室,我一層一層走著,以前已不復記憶。

33年後,老家埤仔頭很多地方已經改建,但老舊不堪的房子還在。我的老家約10坪,97年底我回嘉義住滿一年準備北上時,賣給辦喪事禮儀的日晟。聽說,日晟包辦嘉義地區一半的喪事。當初我認為老家荒廢,又在巷內,所以賣給他們。不久他們把老家拆了,變成新辦公室的一部份,算是功德一件。恰巧當日日晟主人的岳母去世,我隨俗鞠三鞠躬。望著老家的巷子,水溝已被水泥蓋住了。小時候每逢下雨,我做幾艘小船,讓它在水溝上走走停停。雨停了,就趁機清掃通水溝。老家巷口的馬路拓寬了,原來的路形不變,還是可以順路走到五顯帝廟。現在廟口大庭空蕩蕩,戲臺還在,已不復往年熱鬧。以前每逢大拜拜,要幫媽媽端著牲禮到廟口,那段路至少走上百遍。

老家對面是廖家。主人廖石已經去世,女主人叫阿桃,以前媽媽會請她代收重陽節的禮金。他家跟隔壁的西藥房買下,打通成一間。樓上還是50年前的模樣。西藥房主人姓唐,他的兒子跟我同年,常叫我替他寫功課,然後給我錢。阿桃的兒子在客廳,小我兩歲,看到我,叫我的名字,但我不認得他。他一直滑著手機玩遊戲,不太應話。我問他的媽媽狀況,竟回說:等死啊。離開前,我提到鐵道高架化的事,他直呼不可能,即便我提到斗六已經完成,台南也開工了。我感覺到得,在他的眼裡沒有恩典這兩個字。後來他提到,對面阿霞的小兒子阿興因憂鬱症發作,跑到鐵軌被火車撞死了。阿霞生了三兄弟,常跟我打架,兄弟很團結,我經常要一對三,但他們都很瘦小,不是我的對手。看他還是冷冷的,我就離開了。

老家的巷底的人家幾乎被火燒光,房子未拆,留下黑黑的骨架,裡面滿是垃圾。大冰箱被燒的痕跡還在,房子被燒前應該還有人住。這戶人家姓陳,女主人叫寶阿,在附近的窯房做燒陶工作,比媽媽年長多歲,媽媽跟她感情很好。她有兩個兒子,老大叫耀堂,次子叫耀武。我常向她的大媳婦請教家庭作業的問題,她的大媳婦是高中畢業的,我的問題大都可以得到解答。寶阿的次子住在隔壁,娶日本人為妻。記憶中,那位日本人精明,略胖,但長相標緻。我父親曾說,她經常打電話回日本,娶她大好大壞,但父親相信大好居多。我覺得很奇怪,大家那麼窮,為何日本人會嫁到這裡,住在小又爛的木房?我父親應該猜錯了。耀堂原本做三合板外皮的生意,規模不小,賺很多錢。後來不知道是因為簽大家樂或玩股票,家道中落,很可惜。這戶被火紋身的老厝向銀行抵押500多萬,他的弟弟耀武也不知去向。

炭黑骨架的隔壁還有一間房子,似乎仍有人住。我探頭出聲,但沒人回應。順著路走下去,來到國中同學蔡福興的家。他家是租的,褐色木片大門不變,往閣樓的樓梯還在,更妙的是,我經常坐著打瞌睡的木椅還在,只是軟墊由黃變紅。光陰倏忽,已過40年了。隔壁的屋主說,蔡已移居美國,他的姐姐(白蘭)在嘉義興業路開藥廠,過得不錯。

接著到百年古井處休息,碰到兩位長者。一位跟我父親舊識,經常相約挑扁擔到鄉下賣陶製品。兩人到達目的地,一東一西,然後再聚集到下一個村落。有時會坐車到台南善化,然後用走路的到曾文水庫一帶叫賣。我GOOGLE一下,路程約60公里。他說,因為沒本錢,只好那麼辛苦。我只好回應,您已經80幾歲(22年次),身體還那麼硬朗,不必拿拐杖,那時候的操練一定很有幫助。

長者邀請我到他家喝茶,聊了一下。那時是午餐時間,我告退到古井處涼亭,不久長者又回到古井處。不久,他的大兒子帶妻小來探望。他的兒子小我兩歲,表現不錯,嘉義高工電機科畢業,重考一年,考上台北工專,建好台塑麥寮發電廠後,目前在嘉義的某家發電廠工作,聽說月薪十幾萬。聊著聊著,我建議他,請里長寫信到市政府及銀行,把前方寶阿的燒焦房子拆掉。講嚴重一點,比如說大家驚嚇憂鬱睡不著覺,他們應會來拆。我接著嘆息,這裡的人好像也不在意,年輕的也不管。

另位長者是當地地主,70幾歲,嘉義高商畢業,現因中風,走路一拐一拐的。附近的柑仔店及他的老家剛拆成大片廣場,土地約400坪,已賣給建商,約十幾位親戚共同持份。我的同學蔡家就是向他家租的。他家原本開灰仔窯,專燒陶器,媽媽的好友寶阿在那工作多年。他是學商的,當兵回來本來要接事業,但計算成本售價後,發現燒窯生意根本不會賺錢,所以毅然報考中油,運氣不錯,做到退休,長子現在是中國醫藥學院的家醫科醫師。

聊著聊著,下起傾盆大雨。賣陶製品的長者的大兒子載他到觀光工廠玩,先離開了。我愣愣地想著以前小時候下大雨的情況。雨稍歇,地主想回去了,邀我到他家,我回說我也要走了。我天生跟有錢人處不來,雖然他不再有錢。接著順著通到國華街的路,左拐右拐,路感依舊存在。每天上學,我會路過一戶人家。木造,矮矮的,地板是土泥,高高低低,但清掃得很乾淨,桌子一塵不染。人窮志不窮,自尊與努力的印象依舊烙印在我的心靈。很想感謝女主人,但房子已拆了。

接著到博愛國小。921大地震後,校舍多成危樓,教室已經全變了,但格局還是跟以前一樣。林歡邦的銅像還在,小學畢業合照的大象、駱駝還在,雖然位置被移動了。高聳入天的大王椰子還在,但是被圍牆隔在外面。

最後到北興國中。行政大樓不變,還留著57年建造的石碑,落款寫著校長何文琳。我曾經在朝會的時候,到司令台接受英文字彙考試頒獎。那次考100題,全校只有3人滿分。我記得校長叫我朗讀一段英文,然後問在旁的英文老師如何,老師點頭後,校長拍拍我的肩膀。下台後,我找不到班上的隊伍,全班笑呵呵呢。

接著到學校對面的家樂福買些東西,理個超短的大平頭,就回家了,結束懷舊之旅。國小國中下次再細遊囉。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外資的股利所得採分離扣稅只有20%導致民怨? @EATON

民怨? @EATON

謝金河的文章提到,外資的股利所得採分離扣稅,只有20%,但內資因兩稅合一股利抵扣率減半,加上健保補充費2%,結果稅率接近50%,造成極大的不公平。這是民怨之所在。

是啊不公平,但是民怨只限於大股東,及跟股市榮枯有關的人,包括理財刊物。大股東能怨嗎?有良知的,我看是心虛虛吧!內資有免稅額、抵扣額、股市不動產稅率優惠(價值2億的房子是誰買的,當然是大股東、董監事,但持有稅及資本利得稅不是低得離譜嗎?)

除資本利得稅外,外資有上面那些優惠嗎?外資稅率容有調整空間,但也不能稱內資損失慘重。既然台灣要學美式的資本主義,那就向美國的稅率看齊吧!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12.6%,再不調整,世代不正義只會越陷越深,國家財政也無以為濟啊。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04/586436/

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都督開講

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都督開講

http://enoemoskeepgoing.pixnet.net/blog/post/35994943


  這是我教書以來,第一次問學生這個問題。

  我會選擇在你們班丟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你們很不一樣。你們是補習班裡的「前三志願班」,所謂的資優班。當其他同學為了能不能考上公立高中而緊張時,你們思考的是自己要上北一還是中山;當其他同學為了及格而擔心時,你們的目標是永遠沒有頂點的「滿分」;當其他同學為了前途而思考時,你們享受著家庭、學校和補習班專為你們而提供的資源,視「升學」為唯一的路。

  還記得第一次踏入你們班的時候,你們大聲地自我介紹。
  
  「XX是神,XX是鬼,我們是神鬼奇航。」
  「XX是幽靈,XX是海,他們是幽靈海。」

  當時的你們多有活力啊!

  可是這樣的活力,經過一個暑假,升上國三之後,我卻越來越感受不到了。現在上課的時候,我感覺不到你們對課程的熱情,取而代之的,是「應付」考試的疲憊。你們不想「了解更多」,你們只想「考得更好」;你們不想「享受課程內容」,你們只想榨乾每一秒鐘,不是希望「老師講笑話」休息一下,就是想用最短的時間多得兩分。

  親愛的,看著你們信任的眼神,我忍不住想問你們:「你們為什麼要讀書?」

  你們似乎被這個問題嚇到了,全班頓時靜默。也許從來沒有人問過你們這個問題,也許你們在揣測我要的「標準答案」。

  經過幾分鐘,終於有人給我一些回應:「為了賺錢啊。」

  真是簡單而不用腦袋的標準答案啊!

  我回答:「是嗎?讀書能賺錢嗎?你要賺錢的話不應該讀書,你應該去做生意,讀書不保證你能賺到錢喔。沒看到現在大學生出來也是22K嗎?」

  聰明如你們,馬上有人回答:「現在大家都讀大學,不讀書怎麼找得到工作?」

  這個答案馬上獲得其他同學的贊同:「對啊,不讀書的話連22K都沒有了。」

  BINGO!又是個「標準答案」。

  可惜,老師很機車:「你現在不要跟我說別人嘛,你就說你自己好了,你為什麼要讀書?讀書不保證有工作啊?」

  你們知道嗎?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民國99年失業率最高的,正好是教育程度「大學以上」的那一群(失業率高達5.62%),相較之下,高中教育程度的勞工失業率為5.43%,專科教育程度的勞工失業率為4.33%。數字會說話,讀書不一定有工作喔!更何況,就算有工作,也不保證你能過得幸福。

  我請你們放學後回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過了幾個禮拜,你們準備好了,一上課,就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讀書?」

  我很開心你們將這個提問放在心上,這讓我瞬間來起了精神,一個一個同學詢問。

  你們的答案無非是:「在別的地方輸別人的,可以在成績上贏回來。」
  「可以證明自己。」
  「讀書可以讓自己說話比較有內涵,有些人聽他講話真的是……」

  我最親愛的學生們,兩年前,我還在就讀碩士班時,在日記上寫下以下文字:
  其實大概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無非是求學之路太過順遂,從來沒有好好想過念這個要幹麻,考碩士也是,我小學就立定志向要拿碩士學位了,念什麼倒是其次。可進入研究所,沒了書卷獎或同儕壓力之類的動力,一條學術之路上也不過自己踽踽獨行,哪個人真的管你在做什麼?以前以為的「標準」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學術偏好的不同,好了,我自由了,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在這裡幹什麼」。
  偏偏讀書很苦,很苦很苦,我實在無法下定決心,就為了一個學位、一篇論文,就要繼續這種苦日子......因為無法下定決心,就無法投入。我太需要外在的肯定了,偏偏寫論文是自己的事,讀書是自己的事,沒有老師告訴我這樣做很好,可以拿90分,或是什麼奇怪的排名能指出,喔,妳是第一名。
  沒有紅蘿蔔我就走不動了。
  然後停下來才發現,除了繼續走下去、拿到學位以外,自己還真的沒什麼三小路用。畢竟活了二十四年,我唯一會的事就是讀書、寫報告,這還是過獎了,講得白一點,我最會做的就是考試、得到老師的肯定。
  也是活到今天才發現,那是最沒用的事。

  親愛的,你們的回答讓我想到過去的自己,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花在課業上,甚至把自己的所有價值賭在分數上,心情隨著成績起伏,自我感覺隨著成績起伏。考得好的時候自大,考不好的時候自卑,活到這麼大,從來沒有想過「我的人生除了升學還有甚麼樣的可能性」?更難過的是,我像你們一樣,拿著成績當令箭,有了文憑,就以為自己真的獲得了「知識」;分數比別人高,就以為自己真的學得比別人好。

  更糟糕的是,在我的內心深處,就像你們,還有你們的家長及老師一樣,有一套僵固的「價值體系」,它告訴我們:勞心是好的,勞力是不好的;讀大學是勝利組,讀技職是失敗組。然後,為了家長的「面子」,為了「證明自己」,我們似乎「身不由己」,除了升學沒有其他的選擇。

  親愛的,我不是在責備你們,你們也不要怨嘆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你們之所以會感受到這麼重的升學壓力,原因非常簡單:文憑的價值不是虛幻的,相反地,文憑的「好處」太過實際,以至於拒絕文憑將會成為一件危險的事。

  可是親愛的,你們不一樣,對你們來說,要獲得文憑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正因為升學這條路太過理所當然了,反而掩蓋了其他的可能性,也使得我們對於「讀書」這件事缺乏反思。

  而這是相當危險的。
  
  之前網路流傳一篇文章,一個功成名就的主治醫生,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人人欣羨的事業,人到中年,卻抱怨人生沒有意義。

  親愛的,我不希望你們像我,像那個醫生一樣,時間大把大把地過去了,才開始追尋自己要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照著社會告訴我們的價值來走,我們將陷在無意義的比較裡,永遠找不到出路。然後,我們會開始羨慕別人,為什麼別人可以念到第一志願,為什麼我只有第二志願?為什麼別人可以出國讀書,為什麼我只能當土博士?為什麼別人可以月入十萬,我只能拿22K?

  更糟的是,我們會開始否定自己,永遠在夢想自己得不到的,而看不見自己的處境與結構的限制。膨脹自己,以為「只要努力,什麼都可以做得到」;反過來說,只要自己做不到,就過度地責備自己,「如果我做不到,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你喜歡讀書嗎?讀書能讓你快樂嗎?除了成績和文憑以外,讀書讓我獲得了什麼?」

  這幾次上課,每次我一進門,你們就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讀書?」

  我不想提供答案,因為我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這個問題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我不希望你們將我的答案視為「標準答案」。

  但如果你們問我,我現階段的答案會是什麼?對畢業三個月以後的我來說,「讀書」的確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離開那套功績主義式的體制後,我才發現,讀書不再是為了那一分兩分,也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立即的「利益」。我很開心地發現,當我的生活中遇到了甚麼樣的困難,我過去受的教育,能引導我「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思考問題?」
 
  當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我過去受的教育,能幫助我「如何獲得更多的資訊?如何評估現象?」

  當我看到新聞的時候,我過去受的教育,能讓我分辨「這條新聞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個人說的是對的嗎?」而不會看到「西裝筆挺,講話有權威感的『專家』」就全盤接受,人云亦云。

  對現在的我來說,受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我更了解「我是誰?」,了解自己的處境,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了解我可能達到的目標,而且知道,要怎麼達到它。

  更重要的是,讀書讓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讓我了解到,自己從來不是孤獨地面對世界。

  所以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

  這個問題當然不只是如此,未來,當你在做任何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時,都請你思考一下:「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為什麼要進A公司而不是B公司?我為什麼跟甲在一起而不跟乙在一起?我為什麼要結婚?

  順著社會價值所指向的道路前進,只是偷懶,希望能有人為你的決定負責罷了!可惜的是,家長或者老師,這些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樣的選擇對你比較好,而且他們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所以他們只能指引一條他們認為「比較安全」的路。

  我從不會用「孩子」稱呼學生,因為我相信你們有思考的能力,你們應該知道自己是誰?你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你為什麼要讀書?

  親愛的,你們「可以」且「必須」為自己負責!

  請勇敢一點,正視自己的人生吧!
=====

延伸閱讀:
考試沒教的事 同理心
http://www.theqi.com/essay/essay438.html
但對孩子而言,太難了
http://www.wretch.cc/blog/JonasHwang/14561319
是誰要你讀大學的
http://www.wretch.cc/blog/wil891607/10505299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影響孩子一生的四個建議】@李開復

【影響孩子一生的四個建議】

這是我做父親這二十多年的一些感受,還有我自己做孩子、做父母的孩子四十多年的感受,有些是從我父母親那裡學到的,有些是從西方的教育中學到。
建議一、多稱讚、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
建議二、多信任、多放權,少嚴管、少施壓。
建議三、多授漁、少授魚,多做、少說。
建議四、多做好朋友,少做嚴家長。

下面詳細介紹這四點: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做父母的一些感受。剛才主持人談到我寫給我女兒的一封信,就讓我從這封信開始談吧。這封信是今年我送我女兒去讀大學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覺得有一些話要跟她說,但是面對面說這麼長好像太多了,所以決定用信的方式來寫給她。當時應該是三天,每天早上五點到六點多,我修改了幾次以後,把這封信交到她手中。

  其實我覺得寫信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很多人問我怎麼老愛寫信,給學生寫了七封信,給家長寫了一封信,還有給高校寫信,還給自己女兒寫信,還把它公開出來。為什麼要寫信?其實我覺得信是比言語、比電話更好的方式,因為你可以想清楚你要傳達的是什麼理念,而且你可以讓這封信長久的留下來、沉澱下來,讓女兒以後還可以閱讀它。我父親以前就常寫信給我,現在我書房裡面還有最珍貴的五六十封我父親寫給我的信,每幾年我都會把它們拿出來閱讀一下。雖然今天是電子郵件的時代、電話的時代,用寫信的方式來傳達你深思熟慮的一些想法,讓孩子能夠永久珍貴的留下懷念和紀念,是一個很不錯的渠道。

  也有人說我這封信是寫給我女兒的,還是給中國的大學生寫的。其實我這封信僅僅是為我女兒寫的,但是後來我決定把這封信在博客上發表,我認為中國的學生還有中國的父母讀了這封信可以有一些啟發和幫助。所以在今天新東方發書的會議裡,也有我的一封信,如果有想法的話,也何以到我的博客留言。

  我今天想講的是我認為自己做父親這十多年的一些感受,還有我自己做孩子、做父母的孩子四十多年的感受,有些是從我父母親那裡學到的,有些是從西方的教育中學到了。我總結了四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對孩子的長大要多稱贊、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

我給我大女兒的那封信裡,從她的出生,一直到大學,一直到她在課外活動的表現,小時候乖巧的表現,初生時父女的感情,我沒有保留的描述出來,我覺得這就是感情的交流、正面的回饋,給孩子一種感情、一種認可、一種鼓勵的做法,這才是讓孩子長大的時候需要的一種父母親應有的態度。但是我也知道很多父母親,我自己過去也忍不住用懲罰、批評甚至威脅、恐嚇的方式教導孩子。

但是我們退一步想一想,如果是在一個恐嚇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如果一個孩子每天被批評,他長大了可能就潛移默化地認為我們交流不滿意就會批評,他可能就會變成很霸道的人,如果他做得不好就要懲罰,或者被威脅,比如說你不可以哭,再哭我就懲罰你了。在這樣的恐懼之下的孩子,為了怕失去父母的愛,非常可憐的怕被處罰,他只有壓抑掩藏自己的恐懼,自我否定自己的情感,也許這樣的管教之下,你可以管出來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但是很遺憾,他可能也會缺乏自信,他可能也會自覺有罪,他可能也覺得別人無法體諒他的情緒,他也無法體諒他人的情緒,是這樣一個非常負面的環境。因為孩子的長大都是潛移默化地受環境所影響,所以這種批評懲罰之下長大的孩子會有很多情感的缺陷和問題。

  而且我覺得如果常常懲罰孩子、批評孩子,會壓抑他們的好奇心,會讓他們失去自信心,會讓他們不敢去嘗試新的東西。當然我也不是說永遠不懲罰孩子,但是懲罰孩子的時候,你可以懲罰他,尤其是小一點的孩子,對道德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責任方面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是千萬不可以懲罰的,就是失敗。因為人成長的過程中,最多的教訓就是失敗中所得到的,如果從小你就告訴他失敗是不好的,他就會開始不承認自己有失敗,或者是隱藏自己的失敗,甚至會做出不誠信的行為,而且他不會從失敗中檢討、成長,所以最好不要懲罰,尤其不要懲罰失敗。

  相對來說,我們應該給他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我11歲剛到美國的時候,不會講英文,幾乎是沒有任何值得誇獎的孩子,但是美國的教育環境就是非常獎勵你的優點,而不去批評你的缺點。我非常清晰的記得,我進入學校的時候,校長就犧牲了自己午餐的時間來教我英語,我也非常清晰的記得,當有一次老師說1/7是多少的時候,我雖然英文不好,但是我很快地答出這個答案,老師說你數學真好,同學也說你數學真好,你是數學天才。

我雖然不是數學天才,但是在這樣的鼓勵下,我幾乎認為自己是數學天才,而且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美國有一個研究告訴我們,針對18個學生的實驗,在很多課堂裡有18個學生,每個課堂裡隨即挑一個學生出來,然後針對性地去鼓勵這個孩子,告訴他說你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你是最有光明的未來的,常常給他最多正面的評價,然後多年以後,他們再衡量,發現這18個裡面那一個最長被誇獎的孩子,最後平均起來,真的比其他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這個孩子是隨即挑選出來的,並不見得是真正的優秀。所以這告訴我們人需要有真面的回饋,才會刺激他學習的欲望。所以對孩子來說,我們要鼓勵他,無論是像1/7的回答正確,還是這18個孩子隨即被調出來的誇獎,我們會看到鼓勵的作用。

  如果讀得不好怎麼辦呢,當時我記得我的數據很好,但是我的美國歷史很糟,但是我非常記得老師當時沒有打擊我,也沒有懲罰我,反而他告訴我,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歷史考試,我讓你翻字典,讓你用三個小時、五個小時來做別人用一個小時的考試,因為你英文不好,但是我相信你不會去偷看書。所以這句話對我的鼓勵,老師給我一切的機會,沒有批評我,打擊我,我一定要把這個做好,反而加強了我要讀好這個課的希望,而且也培養了責任感。因為老師這麼信任我,知道我不會打開課本,所以我不會辜負他的希望。他同時給我學習的勇氣,也讓我有責任感,還讓我有了榮譽感。所以我覺得這樣一種正面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

  我記得我教我小女兒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在學校有些孩子對她不好,欺負她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她失去了自信。當時我怎麼鼓勵她的呢,言語的鼓勵是不夠的,朋友都告訴她,她寫得東西都很糟。我說你寫點東西吧,7歲的她說要寫本自傳,她說自傳很厚,我不會打。我說我幫你打。於是他拿厚厚的紙,一張、向張的編給我,我就當她的打字員。當自傳寫完了以後,她非常興奮的給她同學看,誰說我寫得不好,你們誰還能寫這麼厚啊。當然還有同學說你7歲寫什麼自傳啊,她說我7歲當然要寫自傳,我70歲再寫哪還記得我7歲做過什麼。所以這就是一個例子,從一個被別人說寫作不好,一直到要寫自傳的成長過程。

第二就是多信任、多放權,少嚴管、少施壓。

因為在非常嚴厲的管理之下長大的孩子,他沒有辦法獨立,父母親告訴他說,你一定要做一二三四,早上起來把你所有的事情都策劃好了,你要做好所有的事情才能吃飯睡覺。這樣的孩子也許會聽話,但是他失去了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能力,他可能沒有辦法獨立。他一進了大學,沒有人幫他策劃,他就迷失了,他就無法判斷一天的時間應該怎麼花,所以這樣的嚴管是適得其反的。而且施壓,如果你每天給他很大的壓力,孩子在讀書、高考種種壓力之下,如果再施壓,他真的可能會爆炸,會受不了,而且他會非常憂慮,如果我做不到,父母親不滿意怎麼辦。這些都是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當然我並不是說從小就要完全放權,孩子應該逐漸隨著他們的長大,我們逐漸放權。三五歲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他們怎麼做,七八歲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授權,讀了大學以後,他們就應該完全做自己的主人,這是一個逐漸放權的過程。我知道很多父母親還在想我為了他好,才要去管他,我知道你會這些說,但是我給你四個理由,不應該太管他而不放權。

  第一,你可能不懂這一代,你並不像你的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第二,如果你幫他做了太多的決定,反而讓他覺得父母做的決定,這不是我的決定,我棄權了,我不必負責任。

  第三,如果你做了太多的管教,可能他自己已經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找不到自己的興趣,不知道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常常在大學演講的時候,學生就舉手說,你總告訴我們要追隨自己的心裡,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你總告訴我們要追隨自己的興趣,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如果太嚴管,可能就把孩子變成這樣的機器。

  第四,如果施壓增加太多的壓力,讓他們受冷落。今天我們知道孩子心理的問題,甚至有自殺的問題,想不開的問題,抑郁症的問題,這些都是在巨大的壓力下面造成的,所以父母親對孩子一定不要太過分的施壓,而且應該有解壓的責任,我們不但不要施壓,而且要解壓。如果你去讀我給女兒的一封信就會看到我跟女兒在裡面寫的,我知道我的女兒對成績非常敏感,雖然我們做父母的從來沒有告訴她你一定要得幾分,但是她總是覺得自己要得好的成績,也許是周圍的中國孩子讓她培養成的,她有時候也會不經意地跟我們說,大學這麼貴,讀這個大學我真的要好好的讀一點成績。所以我覺得我有必要告訴她,成績不重要,因為這個孩子已經自己有責任感了,而且有太深的責任感了,有太大的壓力了,所以我在這封信裡說了一句話,很多學生說他們很喜歡,這句話就是“成績只是一個很無聊的分數,它是給那些愛慕虛榮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給那些慵懶的人去畏懼的。”這句話可能不適合每一個學生,有些學生還是要培養責任感的,但是我有必要告訴我女兒,我永遠不會刻意地看你的成績,你只要畢業就可以了。我做到這樣的地步,才能盡我父親的責任,幫她解壓,而不是增加她的壓力。

  今天父母親往往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最近我也跟大概三四十位青年人溝通,因為在創新工廠,我們給了三四十個offer。非常驚訝的是,有些說我的父親應該說怎麼樣,我的母親說應該怎麼樣,有的人說我父母親覺得我應該跟李開復,有的說我父母親覺得我應該在上海工作。我說這是你父母親的決定還是你自己的決定。後來我就很無奈了,我說我來跟你的父母親溝通一下好了,他說對不起,我的父母親不會用Email。我就奇怪了,不會用Email的父母親,居然告訴孩子應該去哪一個互聯網公司工作,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但是我還是寫了兩頁的信,給這幾位父母親,也希望他們能夠支持他們的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今天的父母親為孩子好是對的,而且告訴孩子要做什麼,而你對他們做什麼還不如他們懂得多,那告訴他們做什麼就是害了他們。這封信裡我告訴女兒要追隨自己的心,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追隨自己的興趣,去嘗試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個點,在你人生未來的某一天,你會有機會把這些點連在一起,畫成一條優美的曲線,不要想得太周密,我選這門課有沒有用,我愛什麼就學什麼。

  幾個月前女兒問我是學日文還是韓文,我跟她說日文韓文都沒有用。但是後來我很後悔,後來我告訴她雖然你的父親說日文韓文都沒有用,但是你都可以去選。對我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最巨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四歲多的時候我告訴父母親我不要讀幼兒園我要讀小學。我的父母親說好,你只要考得上,我就讓你學。最後考上了,早讀了一年書,這個沒有太大意義,但是有意義的是,我不是一個機器,我是父母的附屬品,我是一個自己有決策權力的人,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人了,是一個自己能做決定的人了,是一個信任的人了。所以在信賴中長大的孩子會相信自己,以後也會相信別人。在放權的環境中長大,他會深具責任感,因為他會感謝,你們信任我,讓我做這個決策,我一定會負責任把這個事情做好。你決定讓孩子做什麼事情,反而適得其反。

第三個給父母的建議是多授漁、少授魚,多做、少說。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在中國的環境,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往往會犯一個比較大的錯誤,就是會說教,會告訴孩子這個是真理,這個事情是這樣的,你給我背下來。這非常符合中國傳統的兩三千年前的形式,聖賢講的話就是要背出來,但是其實21世紀已經不是這樣的世紀了,21世紀不是一個黑白的世紀,什麼事情都沒有絕對的。所以當你教孩子的時候,不要用傳道的方法。很小的孩子可以,但是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這樣的學習之下,孩子不懂,而且這件事也不見得是這麼黑白分明的,學了反而不見得是對的,而且孩子也失去了判斷,因為沒有教他為什麼,因為是你叫他學了,不是他想學的。所以傳道已經是一個過時的事情。

  那解惑呢,孩子想知道什麼,父母親要知道他,但是僅僅解惑的孩子僅僅記得父母親幫助他一件事情,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懂得。如果要真正的懂得,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一定要試著經過互動的學習,讓孩子知道沒有事情是絕對的,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可以來看一個問題。說教又會適得其反,你說教之後,孩子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他不認可你,你說的我不同意,他就叛逆了,第二種可能就是,你告訴我,我記得了,我背會了,他就失去的判斷力,因為他以後什麼都認為你知道真理,但是其實你知道你是不知道的。這樣就造成了他失去判斷力,又是適得其反。

  要教孩子有思想的能力,就是授漁,教他如何釣魚,教他如何解決問題。在大學中的學習,我總是告訴我的青年同學們,大學中學習最重要的就是當你把所有學科的知識全部忘光的時候,那些剩下來沉澱在你心中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質,因為那代表一種學習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從不同觀點看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我說的互動的學習。

  我給女兒的這封信裡曾經提到,當你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觀點來想它,我鼓勵她參加辯論會,參加模擬聯合國的游戲,他鼓勵她去辯論她不相信的那一方。比如辯論美國應不應該入侵伊拉克,女兒認為當然不應該了,我說等一等,我希望你考慮一下,去參加辯論的時候,去辯論另外一方,說美國為什麼應該入侵伊拉克,我不是做道德和真理的判斷,我只是說任何一個決定都有兩面,有道理去支持它,也有道理去反對它。我希望我女兒多想他不自然的想出來的那一面,這樣才能理解事情是有兩面的,不見得任何一面是對或者是錯。當你面對兩面的時候,一方面你會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一方面你會知道事情是沒有絕對的,另外你知道對方怎麼想,你也會辯論得比較好。也會培養你的同理心,去理解別人怎麼想。所以要多想不同的觀點,不要告訴孩子每一個事情一定是錯的,一定是對的。

  除了這種所謂的批判式思維之外,我覺得同樣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很多父母親跟孩子說,你今天怎麼了,跟朋友打架了,你再打架,我把你打死。但是你有沒有想到,你這樣不是很可笑嗎,你叫他不要再暴力,你自己又暴力的對待他,這樣反而適得其反。所以父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真正凝聚在、沉澱在孩子的心中、腦中的是你是怎麼做的,而不是你是怎麼說的。那些讓孩子守時的自己不守時,那些讓孩子講禮貌的自己不講禮貌,那些讓孩子講誠信自己不講誠信,讓孩子負責自己不負責,那就是沒有做到教育。所以在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首先你要做什麼樣的一個人,要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則,因為你的孩子是很聰明的,他隨時都在看著你,都在從你的身上學習,如果你只說不練,他會注意到這一點,他會不相信你真的是要他學習你說的那些話。

  在我給女兒的信中我談到了以誠待人,我談到多交點朋友,不要要求朋友跟你一樣,我也跟他舉了自己的例子,我說你看爸爸的幾個好朋友,哪一個是跟我一樣的人呢,所以不要強求你的朋友是跟你一樣嗜好、一樣個性的人,只要你真心對他,他真心對你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我自己沒有做到,我說這句話就沒有說服力。

最後一點,可能更多的是中國長幼有序,父母親要有一定的威嚴。

我的父親雖然是很好的父親,他是很愛國的,他是極端誠信的,他是非常負責任的,他從每一個角度都是一個模範父親,但是他從來不跟孩子打成一片,他還是覺得我是長輩,你是孩子,你開了玩笑我也經常不要笑,我要讓你知道長幼有序,對我要尊敬。其實尊敬還是需要的,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因為在這個時代成長,孩子的心中可能會有很多各種不同的壓力,我想你也知道當你孩子面臨了問題、面臨的困惑、面臨的挑戰,你不希望他只去咨詢他的同學,我相信你還是想要他跟你探討怎麼去解決他的種種困惑。如果你要達到這一點,你一定要得到他的信任,如果他只是覺得我的父親、母親是高高在上的長輩,我絕對不能跟他說我愛上了某一個男生,我絕對不能跟他說我跟某一個朋友吵架了。他什麼話都不跟你說,慢慢就有了代溝和隔閡,這樣時候你會說九零後我搞不懂他們,其實是你沒有放下自己的架子,定了很多規矩,只是認為孩子是你的附屬品。這個做法在21世紀已經過時了。

  我認為在太多的規矩和框架之下成長的孩子會很膽小、害怕、保守,希望什麼事都得到你的批准,如果他認為是你的附屬品,就認為是自己有主權的、有選擇權力的孩子,21世紀這樣的人很難達到他的潛力,很難在優秀的企業或者學校裡脫穎而出,所以我相信你並不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保守、膽小、被動、聽話的孩子。這種孩子也許在三五十年前是很受企業歡迎的,但是今天已經過時了,今天我們希望培養的孩子是快樂、樂觀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滿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夠對父母親有信任,能彼此傾訴的,能夠愛自己也能愛別人的孩子。所以我跟孩子在一起,我總告訴自己不要有架子,我的孩子常常覺得我的爸爸比較瘋狂沒有架子,跟我開玩笑,像一個朋友一樣,讓我有很多話都跟他說,這是我想做的方向和目的。

  我也知道今天的九零後很多的習慣跟我們已經不一樣了,讓他們來學我們時代的規矩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不能學我們怎麼辦呢,我們要學他們的。以前我都是用電子郵件的,但是自從要跟我女兒溝通之後,尤其她對大學之後,我就老師用IM,在IM上,我發現她講的很多話都是奇奇怪怪的,我知道中國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美國也有那麼一套,因為她在美國讀書,總是講那種像九零後的網絡語言,中國也有類似的這種網絡語言。我也學著在IM上跟她這樣講,剛開始跟她講,她覺得好奇怪啊,這麼老的人用這種語言跟她講。但是我前天跟她講的時候,她說,你還是一個很可愛的爸爸。這就告訴我們,孩子不但願意,而且非常渴望做我們的朋友,我們也非常需要他們做我們的朋友,因為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信任,希望他們心裡有問題能夠來咨詢我們的。
  這是我的四個建議,我們的未來在於我們的青年,台灣的青年都是我們的骨肉、我們的最愛,所以讓我們以後能夠彼此勉勵,把他們培養成他們最好的自己。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東山再起 @張文亮

東山再起 @張文亮

有人說商場如戰場,是個耍心機、爾虞我詐的地方,是個打倒別人、自己出頭的所在,是個污濁不清的大染缸。在這片競爭激烈的戰場中,如何能夠始終保持事奉上帝的心志,如何能夠長期相信,經營公司的最大利潤,乃在於提供消費大眾最佳的服務品質;如何能夠一貫以栽培員工、照顧屬下,為管理公司的基本原則。本文就是介紹這樣的一個榜樣──海因茨。

世界上最大食品加工企業的創始人,他的醃黃瓜、蕃茄醬及冷凍馬鈴薯,外銷量居全美第一。嬰兒食品及Star-kist牌鮪魚罐頭暢銷全球。更重要的是,他來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經營理念,打破「貨既出門,概不退換」的傳統,開創清楚標示食品主要成份及添加物的作法,扭轉了美國的經營策略與銷售行為。

這位只有小學畢業的海因茨,究竟是什麼祕訣使他做到了這一切?難道是一帆風順的人生?不﹗不﹗關鍵是在那個聖誕節的夜晚……

馬鈴薯大賽

在歐洲萊茵河畔,有一塊物產豐富的土地,名叫「巴伐利亞」(Bavaria),出產著德國最好的蔬菜與葡萄;巴伐利亞人個個是天生的好農夫。十九世紀初期萊茵河畔烽煙四起,喜歡和平的巴伐利亞人只好遠離美好的家園,帶著家鄉的種子四處流浪。其中有一批人遠渡重洋,到美國匹茲堡東方,一個叫Sharpsburg的小鎮的拓荒。一八四四年十月11日,海因茨(Henry J•Heinz)就生在這 ,他的父母都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希望這個大兒子長大以後,可以成為一位牧師。

巴伐利亞人都喜歡種菜,匹茲堡的天氣乾燥,冬天下雪的日子又特別的長,不容易種菜,但是為了吸引新的一代種菜,當地種菜的富農庫克先生每年都會舉辦年度馬鈴薯大賽。當地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可以挑一顆他親手所種的馬鈴薯來比賽,看誰種得最好。一八五一年的馬鈴薯大賽,參賽隊伍中有一個個子最小的孩子,才七歲,大家看他都覺好笑;等到他掏出他那個「巨無霸」馬鈴薯,人家開始佩服︰一個七歲的孩子,怎麼會種出那麼大的馬鈴薯?

經過庫克的評審,海因茨獲得第三名大獎─6•25毛錢。這筆不足一塊錢的獎項,是他一生 「最難忘的大獎」,因這為他開啟一道門。他為了種更好的馬鈴薯,就向別人請教有關土壤、灌溉水份、肥料、病蟲害與種植季節的知識。種植馬鈴薯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是親手做工所得的收穫,令他從小就體認到「勞力是一種神聖的工作」,這種體認使他日後在成為大企業的老闆時,仍然尊重公司 職位最低的搬運工人。

賣菜的孩子

海因茨會種馬鈴薯的消息逐漸傳出去。他八歲時開始提個小籃子去餐廳兜售馬鈴薯。他常在想怎麼賣才能更有效率,所以十歲時運用一輛獨輪車載,十二歲時改用馬車裝載。他的顧客越來越多,連匹茲堡的菜市場都指定要他的馬鈴薯。海因茨的馬鈴薯田已經有一公頃大,還必須到附近的農場去選購馬鈴薯。他的生意愈作愈大,開始兼賣洋蔥、絲瓜、辣椒、菠菜。

他堅持自己「賣的東西都是品質最好的」。支持他這樣做的,海因茨後來寫道︰「這完全是媽媽的教導,她常對我說一個人一生的成功,必須建立在他有正確的信仰─每一件事都是為主耶穌而做─這樣的心願本身就帶著無可估計的價值。」海因茨又寫道︰「一個人只要把平常的事做得比平常的好,就是一種成就。上帝要我做的事並非遙不可及的,而是近在身旁。上帝的旨意就像一包小禮物,我每天早上打開門,小禮物就放在門口;我只要把當天的事快快樂樂地做好,這就是事奉。」

父母親不易的抉擇

海因茨十三歲時自小學畢業,現在面對一個困難的抉擇︰如果要去做牧師,就必須遠離家鄉去接受更高的教育,這是他父母親從小對他的期待;他滿腔熱血地想賣菜,繼續開創他的賣菜事業。但他願意接受父母的安排。在這關鍵的時刻,海因茨的父母,一對敬虔的基督徒,看出上帝賜予孩子的恩賜與才能是在作生意,不是在神學院讀書,所以移去孩子心中以為達不到父母期待的自責,贊成孩子繼續去學賣菜。

海因茨的母親對他說︰「你要在作生意的時候,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你的生意才能幫助人。願你的信仰與生意才能結合在一起,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寬廣的服事。」海因茨在老年時回憶這一段,他寫道︰「我永遠記得我回到我的房間,關起門,跪在地上,祈求一生中做每一件事情的第一個意願,是見證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是我的信仰;願我的一生就是一場見證,不管是多少的喜樂或憂傷,藉著信,上帝在耶穌基督裏都使我站立得住。我永遠感謝母親,自我童年便在我心中建立穩固信仰的基石。」

在生意場中如何做見證?海因茨的母親教他︰「不要把信仰弄得太窄,好像信仰只是屬於你個人的,也不要把信仰弄得太寬鬆,鬆到基礎的信仰都流走了,……不要做一個嘮嘮叨叨的基督徒,一個善於管理人的基督徒要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場合說,怎麼說話才是合宜。」

十三歲的海因茨帶著父母的祝福,小學畢業後,全力去賣菜了。這對他的父母親很不容易,對他也很不容易。

為什麼要做生意人?

賣菜是個辛苦的行業,每天凌晨二點就要起床,把菜分裝好,然後擺放在車上,四點出發到市場賣,而後下午又要到各農場挑品質好的蔬菜。選擇賣菜,絕不是選一種輕輕鬆鬆就可以賺大錢的工作。海因茨一生都保持勤勞的習慣,到了老年有其他的公司要出巨資買下他的公司,理由是他「辛苦了一輩子,理當在晚年獲得很多錢,以享受奢侈的生活」。海因茨答道︰「我不在乎你的錢。我喜歡作生意,因為作生意給我一種責任感。賺更多的錢卻無關乎責任感,對我是沒有意義的事。作生意的責任是賣給顧客最好的產品,我的原則是有品質的生意比更大的生意重要。

我是為好品質工作,不是為錢工作;如果產品擁有好品質,好的顧客就會來,錢自然會跟著來。」海因茨到十六歲時,已經雇用四個人為他工作,並且在匹茲堡菜市場的買賣已經建立了品牌。他開始有些空暇時間,海因茨寫道︰「浪費時間就是放掉機會。最好的休息就是換一件事做,沒事幹才是最累人的事。」他注意
到家庭主婦在處理洋蔥時經常被薰得流眼淚,就站在服務顧客的立場上思考,有沒有辦法幫助她們。海因茨決定先把洋蔥去皮、煮熟、包裝後再販賣,這一步使他跨進了食品加工業。

公司的膨脹與危機

海因茨從事食品加工時,純粹是為方便顧客,他沒想到這個古老冷門的行業,正要進新時代的轉折點,他碰對機會了﹗訂單如雪花般飄來。他再推出芹菜醬與醃小黃瓜。

一八六○年美國進入蓬勃的發展期,公路、鐵路如蜘蛛網狀伸出,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波特蘭水泥與細沙拌合的混凝土取代傳統的磚造,海因茨跳入建築業。不久他又加入製冰業、運輸業。勤勞、利潤加野心,使他的公司一直膨脹。商業上幾乎無止境的利潤,吸引人進入轉不出的漩渦,很少人能逃得過這個試探。

一八六九年海因茨遇到了楊莎拉(Sarah Shoan Young)。楊小姐來自愛爾蘭,在County Down的兒童主日學當老師。海因茨在那 作生意,聽說教會裏所有的小孩都喜歡這個老師。他在一旁注意這個女老師,發現她很有愛心,瞭解每個孩子;她在講桌前講故事,吸引了孩子,也吸引了海因茨。當年九月23日,海因茨就與她結婚,同時也找到了他一生信仰與工作最好的「幫助者」。

公司倒閉或堅守信用?

一八七二年,公司的資金需求日增,海因茨與他建築業的朋友諾伯爾(L•C•Noble)合資成立公司,設在匹茲堡。該公司擁有25公頃的菜園,並且與許多其他的農民訂下收購合同。一八七五年海因茨-諾伯爾公司與芝加哥、聖路易的農民簽約,進而與伊利諾州的農民簽約︰絲瓜一簍60分,菠菜一公噸10元。沒想到一八七五年八月農產品大豐收,一夕之間市場菜價大跌。但是合約已經簽了,海因茨堅持守約照合約價進貨,光是絲瓜一天就進兩萬簍,其他菜更不用講了。市場菜多得倒入大海,公司仍賠本收購。再加上一八七五年美國經濟大蕭條,銀行一家一家的倒閉,幾家苟延殘喘的銀行更不敢把錢外貸給海因茨,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許多食品廠都宣佈倒閉,海因茨卻不肯以倒閉方式不履行合約,造成農夫的損失。他四處借貸,拍賣房子、廠房、設備……,傾家蕩產就是要堅守信用。

當年十月27日,海因茨在日記上寫下︰「靠著上帝力量的幫助,我還能付出銀
行止付票據。十一月2日的日記︰「明天我還要還2,000元,今天一分錢進帳都沒有。」十二月8日日記:「我恐怕渡不過這場困難的風暴。我的父母告訴我︰『一個誠實的人不會在商場上倒下。』但是我恐怕過不了這一關;我的公司將要遭逢其他幾千家公司同樣的倒閉結局了。只有我的妻子仍然勇敢、冷靜地繼續作戰下去。她回娘家又借了1,700元來。」

最溫暖的聖誕夜
十二月24日,聖誕前夕,海因茨抱病在街上彳亍,因為口袋裏沒有一分錢可以給家人買聖誕禮物,沒有臉回家。但是耐不住匹茲堡的寒冷,到深夜,海因茨終於走向回家的路。一進家門,哇,所有的親屬、家人、孩子與妻子都聚在火爐前等著,他們對落魄的海因茨齊喊「聖誕快樂﹗」,然後由他母親遞給他一張卡片。這張卡片代表家人的心聲,他一邊哭一邊唸出來︰「願上帝的祝福臨到你,如同明日的陽光臨到;願豐富、尊榮與喜悅向你敞開,在你的一生中,再也不需要靠爭戰渡日;願你的深夜,不再是痛苦與憂傷,反而有深深的平安親近你,帶著喜悅進入你甜美的夢中。喔﹗當世上的日子使你忘記喜樂的滋味,當死亡的帳幕彷彿籠罩在你四圍,願上帝保護你,因為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最後,願救主的寶血洗淨你一切的罪,並安置你在祂永恆福祉的根基上。」

這一張卡片成為他一生珍藏的寶物。海因茨像是一個打敗仗的士兵,卻在家人的懷抱中得回愛與希望。他的父母親沒有說,生意的失敗是他沒去當牧師,上帝給予他的懲罰。反而祝福在生意場上持守信用到底的孩子。那一晚是他「真正的平安夜」,海因茨回到房裏,拿出公司的帳簿,在第一頁寫下「一八七五年,海因茨的蒙恩之約」。他決定奮戰到底。

東山再起
一八七六年二月8日,海因茨從醃黃瓜業開張,這次不再一下子跨進不同行業,他守住一瓶一瓶的醃黃瓜。匹茲堡週圍幾百公里,遠至紐約、印地安那、伊利諾、密西根的農民都知道海因茨,他們說只要海因茨要買我們的東西,品質最好的農產品都留給他,是別的公司出再高的價格也買不到的,因為「海因茨在最艱難的時候,傾家蕩產而守住信用,他不只是一個生意人,他是我們忠實的朋友」。在日後美國歷史上,海因茨被稱為「醃菜之王」(Pickle King)絕非浪得虛名。東山再起的海因茨以耶穌撒種比喻中「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著結實」(路加福音八章15節)為他企業管理的基本原則。

他以巴伐利亞的配製手法,用蕃茄的甜去配醃漬瓜的鹹與酸,就成了紅紅的蕃茄醬。開始他自己先嘗,覺得好吃,再給家人、親屬嘗,他們也覺得好吃,再給馬路上的行人嘗,都說好吃,才正式推出「海因茨蕃茄醬」。海因茨蕃茄醬上市後,訂單像潮水般湧來,海因茨沒有被成功沖昏了頭,仍採「忍耐著結實」的經營手法。他要求蕃茄醬由採收、搬運、製造、酸鹼甜度、包裝、儲存、運輸流程等,一概要求高度的品質。他鼓勵員工發現問題,凡指出問題即可獲得一五○元(在當時可是很大一筆錢);並且仔細訓練工人,他說︰「如果沒有足夠優秀的工人,去達到我所要的品質,公司就不能再進一步。許多公司擴張得快,倒得也快,因為缺乏優秀工人與品質的保證。」至今海因茨蕃茄醬仍佔全美外銷第一位,一百多年來獨步全球,並帶動漢堡與薯條業的興起。

等到蕃茄醬產銷上了軌道,他又看中太平洋中一種藍背白腹的魚,叫「鮪魚」(Tuna),配合罐頭的發明,推出鮪魚罐頭。他這種能夠洞察未來市場需要的本領,是上帝賜給他能夠作生意的恩賜。

講求市場倫理
在市場銷售上,海因茨說︰「商業應該是一種互惠的行為。因此保護顧客是我們賣方的責任。」當時美國的市場是「貨既出門,概不退換」(caveat emptier)。海因茨認為購買者常不清楚所買的貨品,有時買非所需,有時合乎所需卻不中意,賣出貨物的一方比買方清楚,所以不准買方退貨是一種違反商業倫理的事。海因茨提出「售出貨品,保證退換」,顧客不滿意可以隨時更換,甚至吃了一大部分了,不滿意的食品,還是可以拿回來退。這種以保護消費者為出發點的銷售行為,後來改變了整個美國市場生態。

他進一步提出食品的成份應該標示在包裝瓶罐表面,而且政府有權抽查食品
成分是否符合標示。這個做法引起許多其他大公司強烈反對,但是海因茨率先去做,這影響到美國在一九○六年立法的「食物、藥品與肉類的檢驗法」(Pure Food and Drug and the Meat Inspection Acts)。在人類的歷史上這可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第一個法案。

末了的服事
海因茨花許多時間去訓練自己的部屬,他的辦公桌後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道︰「找到你所要的人,訓練他們、啟發他們,最後你才能留住他們。」他在教會的事奉長期主要是在主日學,他認為教會穩定成長的根基是建立在主日學的教育,而且以培養主日學師資為最重要。一九一二年他投入國際主日學協會(International Sunday School Association),在各處推動主日學日,讓各教會的主日學老師互相觀摩,並且有系統的推動主日學教材。海因茨於一九一九年五月14日辭世。其時他的公司已成為六千多員工的跨國大企業。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像我這樣的伏魔神青年

像我這樣的伏魔神青年

伏魔神,就是Formosan,這是葡萄牙人給台灣人的名字。 今天我想來討論我們伏魔神的現狀與未來,因為我不認為再繼續討論究竟是四五年級生把菜吃光了,還是七八年級生不夠努力,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就算四五年級生沒有享受台灣經濟起飛的榮景,今天留下來的資源都過時、機會也錯過了,對於現在身為已開發國家的台灣現狀沒有任何意義。反觀,若當初四五年級生沒有經歷榮景,今天七八年級生根本也沒有辦法受良好的教育,更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可能現在連省思的能力都沒有。

當我們講到四五年級生暗槓的好料,我們也要抿心自問我們對於時空背景是否有個正確的認知。這些長輩正值壯年時,碰上了台美斷交、退出聯合國,大大衝擊了台灣的外資信心。台灣當時的經濟幸虧有美援支撐,才得以暫時彌補財政赤字,而美國對台的無息貸款台灣直到2004年才還清。同期,政府宣布了十大建設,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又要繼續舉債搞基礎建設,下場難道不會像現在的中國一樣成為過度投資的泡沫經濟?恰巧時逢越戰,美國成了台灣的重要出口國,所謂的台灣奇蹟,只是逢天時地利人和。 然而當時台灣人所見證到的高速經濟成長,過去若沒掌握,今天輪不到我們七八年級生繼承。資本主義講究的是一個資源與時運的契合,而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仰賴的是低技能的密集勞力,台灣圖的其實是冷戰時期的政治利益。

今天的台灣不同,七八年級生人人有電腦、人人玩手機、人人上餐館,過去低技能的密集勞動力完全無法支撐現代台灣人的消費階層,但台灣目前的產業升級後卻面臨卡關。我們可以埋怨四五年級生為什麼沒有把賺到的錢投資研發與服務,與其在效率成本上做創新,可以將腦子動在結構性問題;但說真的抱怨長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台灣產業的代工思維是相當一致的,四五年級生唯一的差別就是其中的權貴集團能將一成不變的代工模式轉移到其他開發中國家。 這是基本的資本主義常識,怪不得別人。要怪?就怪為什麼我們文化的價值就只有成本效率。我們問問良心,今天七八年級伏魔神,我們是否有比上一代更有能力在21世紀與他國競爭?從質性的角度分析,個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這個世代非常非常幸運,實為生在福中不知福。長輩經歷的經濟起飛,他們打拚的結果是我們享受到良好的衣食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受到的良好教育,是幾代前輩都不敢想像的。出國成了平常事,許多七八年級生二十歲前都出過國。我們最沒不想承認的是:我們這世代根本沒有經歷動員戡亂時期,甚至感覺不到冷戰的陰霾。我們還沒成年,就呼吸到了民主的空氣。台灣是已開發國家,我們這世代很難想像前輩小時感受自己與歐美國家公民的那種遙遠距離,今天我們卻是他們的同儕、同事甚至可能是雇主。 但我們說得也沒錯,老闆前輩們沒有將過去製造業的油水轉投資台灣自己的人才、自己的市場、自己的建設;老闆前輩們把在對岸賺到的錢藏到地產中,使房價飆漲;老闆前輩們把台灣的農產技術、養殖技術、電子技術連根拔起轉至中國,使台灣失去就業機會又大失競爭優勢。 可是:四五年級生不是每個當老闆,也不是每人當主管、不是每人有屋住。碰上中年危機,他們的知識技能已無法跟上潮流、也沒有體力和我們拚肝搶就業。 而我們說四五年級生享用到的,捫心自問,他們享受的是相對高薪,而不是我們換算過後的等值貨幣。年輕人現在不是討論究竟是那個世代享盡了甜頭,而是了解每個世代的人口、薪資與產業結構都大不同。你真的願意拿你經歷的人生,去跟四五年級生換他們那個年代的相對高薪嗎?你肯?我不信。

就算前人沒有享受經濟起飛帶來的富貴,今天我們也沒有智慧與資源去解決一個已開發的台灣在全球化知識經濟下缺乏競爭力的窘境。不管你埋怨的是今天台灣的就業機會無法滿足台灣的高知識勞動力,還是被掏空的資本與產業核心,這都是掌權者的作為,而不是單純某個世代造成的必然趨勢。 過去十年我在台灣與美國兩地往返以及在美國與不同族群商業上來往,心中時感嘆為什麼我們台灣青年的學習與工作態度和美國青年有這麼大的差異。我們只比好不比爛,台灣人真的是比美國人有效率。如果要比的是解微積分的速度、寫手機app還是要校搞,台灣吃苦耐勞的精神一定發揮得淋漓盡致;但若今天咱們比的是科學展覽、是演講還是比創業,那我們可能連自己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因為我們台灣人沒有企圖心。故此,我們沒有有理想抱負的企業家,只有算術了得的老闆。我們的團隊不會打野戰、巷戰,倒是閱兵大典很在行。我們的菁英學子爭先恐後要擠進大企業,景氣不好時則擠著要考公務員,反觀美國今天的菁英學子幾乎都想創業,大企業六位數美金年薪留不住他們。我在卡內基讀書同期同儕,畢業後進入科技巨擘上班的四年內都辭職創業了,之間成功案例也不下五六人。美國大企業在面對國內菁英,最怕的不是獵人頭或競爭對手,而是怕自己滿足不了手下的企圖心。

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台灣社會的封建文化與其衍生出的結構性問題。我們培植出來的領袖多選擇接受他國企業的領導,寧可乖乖交權利金去跟其他製造商低價搶市場,也不願意去開發新產品、新市場。或許我們七年級生又會想抱怨,推說老屁股擋在前面霸佔了所有資源,讓我們年輕人沒資源創業。 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合理的批判,但卻不符合實情。今天的國際資本市場是開放的,不但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私募基金積極投資歐美企業,其實美國與歐洲的育成計畫、風險基金與私募基金都在世界各地探過路,不管是美國旗艦育成計畫招收台灣公司參與,還是Spotify、King Entertainment等從瑞典飄洋過海,還是Rocket Internet在世界各地複製成功新創模式,都充分顯示資本市場的高開放性與流動性。

講到這邊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今天我們改變不了現狀,真的是因為前輩把菜吃完了或是壟斷資源嗎?這應該都不是主因吧?

我個人以為,現在我們正在為我們失敗的社會教育付出代價。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不斷地將成功與快樂的定義壓縮,搞到後面我們逼學生去比賽查字典、比賽寫書法、比賽吹直笛,但是卻不教小孩做家事、煮飯等基本生活技能。到了國高中,我們甚至要小孩放棄任何非主流的興趣去準備考試。敢問,我們把小孩體驗生活的機會和意願都消磨光了,我們怎麼指望這些沒社會觀察能力的小孩會長大成為有理想、有能力去解決民生與產業問題的業主和員工呢?

今天若你能決定自己接下來的生活,你會想做甚麼? 你又會關心甚麼議題?想解決甚麼問題?是再生能源?是野生動物保育?是兩性平權?是外勞人權?是司法正義?還是另有想法? 如果今天我們獲得絕對的經濟自由與思想自由,我們若不知道自己要做甚麼,那代表我們至今創造的價值幾乎都是別人替我們決定的。若是如此,我們如此依賴別人,還能埋怨誰呢? 若你很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甚麼,也付諸實行,那我非常敬佩你。

這條路很漫長,我了解,但我希望能跟你分享我自己的心得:我們比四五年級生幸運很多,因為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根本沒有改變這條路可走。我們伏魔神兩世代生長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中,今天我們需要的不是指控,而是互相了解。 - See more at: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894#sthash.kLz036V6.1DGwhR4K.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