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話講一半的報導

聯合報報導,中國SMR「玲龍1號」明年有望商轉,裝置容量125MW,每年可發電10億度。

沒說的是,這個中國十二五計畫項目,從2011年規劃,跑了15年,還發不出1度電,不知明年如何。

更沒說,台電大潭7號燃氣機組,不到1年組裝,就提供600MW容量;台電離岸風電第二期的年發電量也是10億度,今年併網;風電是100%綠電,玲龍1號跟燃氣發電同是歐盟認定的過渡性綠電。

聯合報說,玲龍1號是第一代產品,難免代價高昂,但對台灣海鯤號的態度不是這樣。

SMR適合設在大台北,空間不大,可支應民生。只是中國核電設計經理李雲屹說:「它既可以作為大電站的補充——建造於遠離主電網的偏遠地區,又可以滿足特殊市場及特殊用戶需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