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總有一束光會照亮你,給你偏愛和例外。---佚名
你要相信,總有一束光,會在最不期待的時候臨到你。它不一定耀眼,也許只是黃昏的一抹溫柔。在你勞苦擔重擔、最疲憊時,照在你疲倦的臉上安慰你:活著並不只是撐著。
那不是偶然的偏愛,而是上天親賜的恩典。那束光懂你的孤單,也懂你的逞強樣子。不問你從哪裡跌倒,只靜靜地替你擦去塵土,重新扶你站起。
世界有時冷得像鐵,但光總有權決定,越過千山萬水,尋找失落的羊,只為照亮你一個人,讓你知道:你不被遺忘。
所以啊,別怕。每個被愛遺忘的角落,都在等那一束光的偏愛——那是上天給你的例外,也是終會抵達的溫暖。那就是恩典。
後記:禪宗強調
1.如來。如實而來,隨順真理而現。無自性,無執著,不偏不倚,顯現世界與人生的究竟本相。「無自性、無我」強調真理自身的顯現,而不是某個體的來臨(無神論)。
2.見如來。見自性本來的清淨覺性,內在證悟。覺悟指「見自性」或「見法性」,即覺知自心,洞見無我、無常,明白一切法本自清淨,見到心性本來的清淨覺性,而非見到個人自我Ego本身。
3.如何見如來。禪宗核心方法:清淨心(不偏執、不染著);無四相,即破除執著,相即非相;珍惜當下,此時此地即佛。如何實際操作呢?透過觀呼吸、覺知當下念頭、或觀察自我執著,而珍惜當下是指無念、不執著過去未來,這樣,形成了禪宗的完整方法論。
與聖經對照,可能的差異如下:
1.真理顯現:禪宗強調無自性、隨真理而現;聖經是有位格的神,神是真理。
2.見到對象:禪宗強調自性/法性;聖經是父神、耶穌基督、聖靈
3.覺悟之道:禪宗強調見自性的清淨覺性;聖經是見獨一真神、心靈更新與悔改
4.實踐方法:禪宗強調清淨心、無四相、活在當下;聖經是禱告、倚靠神、專注、脫離世俗束縛
總之,核心差異:禪宗強調內觀與自性覺悟,屬自我修行;聖經則強調信靠神、接受神的啟示與恩典,屬與神的關係。兩者都重視「心的清淨與覺悟」,但對象與方法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