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蘇東坡的硯銘之謎

蘇東坡在《東坡硯銘》提到,有人建議他去端溪購買硯,他答:我有兩隻手,用來解字寫字,而我已有三個硯台,何必再買?對方回:以備損壞能用得上。蘇東坡說:我的手或許先硯損壞。 

蘇東坡是「硯痴」,但懂得克制物欲、淡泊通透、與知足常樂。現代人不需要這麽多,卻不停囤積。這是怕什麽呢?殊不知,不知足會失去現有的,過於貪婪可能最終一無所有。 

蘇東坡留下許多方硯的文獻與典故。他十二歲時在玩耍中挖到一塊具有硯品質的淺碧色奇石,被父親蘇洵稱為「天硯」,激發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並決意追求靈魂的高貴。 

他說「匪以玩物,維以觀德」,就是超越單純玩賞,更從硯台領悟人生,視為精神寄託與品德象徵。他為硯台題銘,寄託做人處事的期許,鼓勵晚輩勤奮讀書、立身處世。 

然而,蘇東坡實際的內心想法如何?據米芾的《紫金研帖》記載,蘇東坡曾向他借取一方紫金硯,但遲未歸還。蘇東坡臨終時,指定要「紫金硯」陪葬。您認為這是淡泊通透,還是有其他解釋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