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真理與理性

真理是甚麼,人言言殊,但「無知」肯定與真理無緣,而且可怕。 

昨天是288,每年辦理紀念活動是希望這一代去反省和修復,修復才能共同向前。修復的前提是每個群體的記憶能被完整呈現,被訴說,被同理,一起面對錯誤。如果從不知生長的土地、在身邊的人,曾經有過如何的經歷,對於吾土吾民,就不會有感情,更不可能從錯誤中學習和改正。 

日前,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受訪時稱「228是中國內戰,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南北戰爭,至今也沒有把停戰日或開戰日作為國定假日來紀念或哀悼,然而在台灣,228日卻成為某一個圖騰禁忌,成為特定政治人物每年兌換個人政治利益的提款機。」 

毋庸置疑,「政治提款機」的前提「228是中國內戰」是錯的,美國沒有紀念也是錯的。只有極權主義企圖消滅真正發生過的事情,當消除這些記憶,經過詮釋,人們非常容易再被統治。 

把整個228當作「政治提款機」,「猶太大屠殺」豈不也是以色列的政治提款機?顯然這是他個人的真理。我尊重別人的真理,但「真理」需要禁得起檢驗。 

林校長未必不理性,他是前台北市長郝龍斌(2010)及前新北市長朱立倫(2014)任內的衛生局局長。問題是,學校是追求與傳授真理的地方,就算拚政治,不應把別人的苦難視為無物,視自由民主如糞土,沒血沒淚沒良心,最終會被良善唾棄。新聞說他道歉了,可惜在公開場合講很大聲,卻在小會議室道歉。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最愛高舉理性,但天下太多已知的未知及未知的未知,所以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不是萬能。康德開始時是理性主義者,經過休謨的「將他從沉睡中喚醒」的著作《人類理智研究》的薰陶,他成了理性主義者及經驗主義者的綜合體。 

理性主義可能製造很多偏差,原因如下:

第一,前提錯誤。問題的前提,是人的主觀設定(人設),假如前提預設錯誤,問出的題目就錯,在錯誤的題目上,不可能有對的答案,沒有的事還可能竹篙接菜刀,這樣不可能會真的「明白」甚麼。另一種前提錯誤像瘦肉精事件,有心人說攝取會如何,卻不提量多少(前提)才有問題。

第二,看問題的距離。要將一件事看清楚,看問題的距離很重要,距離人事時地物愈遠,就愈不能明白。所以即便閱讀經典書,不一定明白其中的真理,不要自以為厲害,不參考或貶低別人的看法。

第三,人知道的都是有限的過去。人的明白受到自己的經驗、喜好影響,用過去式的知道,去明白未來式,所知非常有限,所得結論不可靠,需要時間不斷驗證。(特定範圍的迴歸分析不能無限延伸)

第四,人的「明白」受到人性軟弱的影響。人性考慮利害得失,就會產生偏差。任何學科都是因此高舉一點點所明白的,就可能產生下一步的預設偏差。

註:「理性」是一種智能,能識別、判斷、評估實踐的理由以及使人的行為符合特定目的。「理性」不依靠表象,而是通過論點與具說服力的論據發現真理,並經邏輯推理獲得結論,作為意見和行動的理由。理性主義進一步高舉理性,認為理性可以作為知識來源的哲學方法,並認為真理不能依賴感官,而需依賴理智和演繹推理的方法論。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示弱與曠達

人除非參透人生,悲苦後悟出歡樂,成為微笑的哲人,否則難稱為智者,因為哭泣後才可歡笑,哲人從悲哀中醒悟過來,才有超脫世情的豁達,心存慈悲與忍耐。——林語堂《蘇東坡傳》 

這句話說出「體驗人生殘酷」是「曠達」的必要條件。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人不知世事,自以為瀟灑,多半是裝模作樣的樂觀。 

蘇東坡時年61歲,被發配到「儋州」,現在的海南島。蘇東坡是四川的旱鴨子,被海上風浪吹打得魂飛魄散。上了岸,舉目四顧,什麼都沒有。 

於是,「示弱」說:「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暑無寒泉……」接著「守弱」,不抱怨地守著自己的堅持,動手在荒地挖野菜,把草葉草莖誇獎成延年益壽的美味。 

沒有藥,沒有醫生,蘇東坡笑說:「這裡沒有醫生,所以不會醫死人」。食物不足,身體瘦骨伶仃,蘇東坡自嘲:「身輕如此,以後可以騎在鳥背上飛回家了」。

 

「曠達」就是如此,體驗過人生殘酷,若能示弱守弱,便能琢磨晶體智力,集結散沙般的智慧,最後就會看到這種不凡的風度。電影《日日是好日》裡的茶道師父武田,一天跟女主角說:你們可以當老師,這樣學習的更多,代表不自衿,需要精進琢磨。 

聖經也有「曠達」的說法:「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 

歷史上無數的文藝作品,都希望透過這種不被困住,對生命檢視,以發現生命的意義,更有智慧和力量去承擔生命的責任,比如名劇《凡尼亞舅舅》的最後對白,蘇菲亞說一段話,讓舅舅知道活下去的意義,儘管疼痛並未消失,卻給予善於盼望與等待的雙眼,願意直視傷口:

// 凡尼亞舅舅,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只能活下去。我們要繼續活下去,我們走過漫漫長日,穿越幽幽的夜晚吧!咬緊牙關承受命運的考驗,無止境地生活下去,我們會持續為他人而努力工作,從現在到老,沒有止息。

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就安然死去。 墳墓的另一端,將會見證我們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人生是何等的殘酷艱辛,如此一來,上帝就會憐憫我們。

那時舅舅和我,都會見到明亮如夢般的生活,我們將滿心喜悅,在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我們將回顧此刻的不幸,最後我們將得以安息。我相信著,打從心底,有強烈的信心,等待著時間的到來,我們將得以安息。//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示弱守弱

面對困頓,要懂得「示弱守弱」。示弱,並非代表自我放棄,躺平不作當作的事;守弱,守的是自己的堅持。假裝強壯,其實毫無生氣,心思抑鬱,等待死亡。 

示弱不可恥,即便台積電是晶圓代工王者,張忠謀在日本熊本廠開幕典禮也說增加供應韌性。電影《日日是好日》裡的茶道師父武田,一天跟女主角說:你們可以當老師了,這樣學的更多。不以為自己無比強大,都是示弱守弱。 

《道德經》說守弱,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意思是:人活著時身體柔軟,死後僵硬。草木生長時柔軟而脆弱,死時枯槁乾硬。所以「堅強」屬於死的特質;「柔弱」屬於生的特質。因此,用兵逞強不得勝,樹木長成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甚至躺在地上,柔弱的卻常搖曳在上。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陳述「示弱」的好處:「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人的一生處於強弱的時間長短不一,重點在心理如何轉換?王浩一在「堅持善良、堅忍、曠達,即使處於弱勢也能成事」一文,提出五點功課:

 

1.生存之道,在於自知之明。弱者不羞恥,羞恥的是不敢面對現實,粉飾自欺。掩飾弱者身分的人,不思改進,便永遠是弱者。大部分的人追求「強」,不屑當弱者。或是知道自己處「弱」,往往冒充強者姿態。正因為貪戀虛榮,定位失真,結果處境更糟。

 

2.堅守根本,氣節不失,便不是最貧弱的人。弱者有很多短處,但不是全部。人們不易察覺的弱者特性包括:善良、堅忍、寬容、真誠,甚至曠達。這些優點是「成事的根本」,堅持這些,弱者充滿希望。

 

3.有時智計難以做到的事,愚笨卻可以解決。由弱至強,是漫長過程,必須等待。真正有智慧的弱者,總是寵辱不驚,明白「聰不外露,愚宜外顯」,因為顯現弱小,可愚弄強者。所以不要怕說自己聰明的人,要怕說自己愚笨的人。

 

4.要有信心。上天不會虧待仁心的人,一肚子苦水的人不會贏得別人的敬重,有信心,能堅定信念。大智者常有大辱,忍大辱者則有大成。

 

5. 強者謙卑、扶弱濟貧。聲望以氣量為貴,並不是名聲顯赫。「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即使是強者也要謙遜,富而澤貧,扶助處於困境的人,「無損其富」,財富不會受損。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人生的驅動力:《重啟人生》

這本書榮獲紐約時報暢銷第一名,書名:從力量到優勢:在你的後半生尋找成功、幸福和深刻的目標(英: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Find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Deep Purpo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Your Life.) 

這本不是勵志書,作者是 Arthur C. Brooks,哈佛商學院院長,就是前篇講「反向願望清單」那位,他做過智庫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的院長。

 

Brooks不是從小會讀書,年輕時是法國號演奏手,十多年巡迴各地,年近 30 才靠「函授」補回大學學歷,然後走上學術研究。

 

內容大致是:所有人必然是繁華洗盡,職涯衰退,如果能在心態上與人生路線上做調整,就可以像電腦關機再開那樣「重啓人生」,從而洗掉執著、不自陷於令人不愉快的記憶。

 

作者引用心理學家 Raymond Cattell 的理論,將人類智力分兩類:一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涉及閱讀與數學能力,與「創新」相關。流體智力在3040歲急速下滑。例如,理論數學、理論物理、新創事業,40 歲以下者的天下。

 

第二種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有立體、結晶之意,它是「運用以往累積知識的能力」。這就像人文研究大致是「大器晚成」。

 

以往累積的知識很可能龐雜無序,像是散沙,而結晶智力是連結串接各個雜沓諸點的本事。一個人從流體智力衰退,轉換到發揮結晶智力,就是書名所說的「重啓人生」。

 

重啟例子很多,比如:做純數學研究轉到應用數學;做理論研究轉到理論教學;作者從法國號樂手轉到知識探索的研究世界。

 

但「重啟」不容易。許多人專研某東西,沒有跨領閱讀,如何走到應用?應用要關照很多實際層面,需要融會貫通。而且絕大多數成功的人,明知走下坡,都不願意離開成功的軌道,因為等於承認失敗,暴露弱點。

 

更常見的情況是「加倍努力」,希望抵擋表現下滑,最後進入「江河日下」與「加倍努力挽回」的惡性循環,當事人的結局可能是長期鬱悶、被工作單位踢走,甚至瘋狂。

 

作者整理許多有趣的故事,描述成功轉軌或是拒絕轉軌的結局。這些心理建設,有哲學態度與宗教理念。人生面對流體智力的必然衰退,要勇於面對,就有機會𨍭軌,若不願意重啟,可能向下沈淪,毫無生氣,等待死亡,抑鬱以終。 

對此,作者引述聖經《哥林多後書》,陳述「示弱」的好處。保羅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當然,這能力出於憐憫人的上帝,就像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經典舞台劇(1898)結尾說的。(參考朱敬一)

後記:電影《日日是好日》裡的茶道師父,有一天跟女主角說:你們可以當老師了,這樣學習的更多。晶體智力就是在運用像散沙的所知在實際事務上。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人生的驅動力:釐清目標

目標讓人有了開始的方向,建立紀律與責任感。目標不能只看財富、健康、舒適,它們都可能變動,不能只活在眼見,隨著感覺走,心就要隨波逐流,搖動不安了。 

如何分辨正確的目標,不妨看看彭蒙惠「空中英語教室」2023/11/22的一篇文章:「充實生活的秘訣:反向願望清單」。

…….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某種願望清單——一份他們希望在地球上的時間結束之前實現的經歷和成就的清單。 

當我們想到如何改善我們的生活時,我們的第一個衝動通常是添加一些東西:如果我的事業進展得更好,我會更高興。如果我能找到一段好的關係,一切都會不一樣。這種方法只有一個問題——科學表明它往往適得其反。 

傳統遺願清單的問題大量研究表明,當您實現目標時,它們可能只會給您帶來短暫的快樂。在短暫的興奮過後,不滿情緒開始蔓延,我們開始渴望清單上的下一件事情。 

你如何擺脫這種跑步機,並找到持久的內心平靜?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提出一個簡單實用的建議:將傳統的遺願清單換成他稱之為「反向遺願清單」。 

什麼是「反向遺願清單」?「每年我的生日那天,我都會列出我的需求和依戀——這些東西包括金錢、權力、快樂和榮譽等類別。我盡量做到完全誠實,」他寫道。接下來,布魯克斯坐下來,列出如果他真正快樂和成功的話,五年後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他能夠實踐自己的價值觀並體驗到心理上的平靜感。 

最後一步是並排比較兩個列表。他所渴望的那些東西真的會讓他更接近他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嗎?如果某個項目因為符合您最深的願望和價值觀而出現在您的願望清單上,請保留它。如果它的存在是為了給鄰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滿足對「成功」或驗證的無法抑制的需求,那麼它就列入反向願望清單。 

減法勝過加法,當科學家要求人們解決各種問題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添加元素。他們認為新功能、附加規則或額外成分將改善最終結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減法往往是更好的途徑。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人生的驅動力:陳俊翰的不苟且的人生

「非常律師」陳俊翰去世了。他的身體狀況,可以取得密西根法學博士,固然有天賦,坐半小時就要休息的他,拼鬥精神正說明不苟且的人生。他的韌性和對社會貢獻的渴望,展現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生命故事鼓舞人心。 

陳俊翰曾說:「醫師告訴媽媽,大概只能活到3-4歲,但媽媽從未放棄希望,細心照顧讓他度過每個生死關卡。我自己也常恐懼會不會一覺不醒,因此非常珍惜自己擁有的每一分鐘,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知道自己身體障礙,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應該坦然面對、建立樂觀想法,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有意義,不帶著任何遺憾離去,就是自己給自己最大的鼓勵。 

在醫院看到更多可憐的病友,我想我是比他們幸運多了,現在已經不會怨天尤人,要活得更坦然,這也是媽媽給我的力量和啟示,生命是活的,要看用甚麼樣的態度去經營面對人生,我不會感到任何遺憾,因為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有關心我的師長同學,我感到十分滿足和幸福。」 

音容宛在,若有興趣,看他9年前分享就讀哈佛法學院的經歷:勇往直前,不管結果如何:https://bit.ly/3wgrk66 

他的不幸在春節發生,家屬為了不干擾社會在喜慶之中,過年後才發佈消息。這段時間,充滿晚安小雞去柬埔寨拍攝毁謗偽造影片的新聞。很多人不認識陳俊翰,但認識晚安小雞,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 

台中市政府對於台糖豬肉檢驗的作法,跟晚安小雞有何不同?將開議的新立法院,行政院長因為這造假事件,要被質詢的議題是「食品安全」。 

然後在野黨惡意杯葛,造成國會空轉。對比「不苟且」的態度,只有說不出的嘆息。在野黨是要嚴格監督,但沒有智慧作為,浪費國家資源,阻礙國家進步,最不利的是亂投票的年輕人。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人生的驅動力(10)《淺草的幸福吐司》:不苟且的人生

《淺草的幸福吐司》紀錄片描述在東京淺草的「鵜鶘麵包店」(Pelican),它成立於昭和17年(1942),店面狹小,沒有五光十色的市招,沒有櫥窗,以近乎素顏樣貌,生存於大品牌夾殺的烘焙產業。 

鵜鶘麵包店產品只賣白吐司和小餐包,然而營業額超過擁有百樣產品的大型連鎖麵包店。選擇這種簡單中的不簡單,需要條件配合。這種經營方式,不是譁眾取寵,是經營者為實現理想做出的決定。幾十年營運證明,到尖峰時段,客人需要排隊三個小時才能買到一條吐司!

 

淺草的幸福吐司 軟綿勁香半世紀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34503253786239

 

鵜鶘麵包店原先賣吐司,也賣其他麵包。第二代老闆渡邊多夫不甘於平庸經營,也不想讓家族事業變成只追求利潤的工具,希望做出貢獻。他認為有責任開發讓客人感覺滿意和幸福的產品,並將產品的技術和口味推向高峰。他逐漸減少品項,聚焦在吐司。

 

渡邊認為,吐司平凡,卻最深入日常生活,但要做得好吃,卻是挑戰,超越平凡,才是光榮的事。他與名木廣行師傅投入大量心力不斷嘗試與調整,終於成就讓人忘不了的招牌吐司。許多客人說:「我們每天吃,都吃不膩!」

 

導演還想呈現更深層的訊息,就是什麼因素成就今日的成果?導演訪問不同階層的顧客,發現顧客都感受到產品的功夫,讚賞風味、品質穩定,更讚賞店員的謙虛及溫暖的待客態度。

 

他也訪問鄰居和商店,發現深受鄰舍推崇,甚至成為在地文化的一環──街坊商家以守望相助的精神代賣鵜鶘麵包店的產品,好讓社區居民能更方便買到。

 

導演也與老師傅名木廣行促膝深談,發現他數十年來充滿熱情,對細節一絲不苟、從不馬虎。名木說:「我從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工作,打從一開始就覺得這裡是值得我奉獻一生的地方,工作一點也不單調,每天都充滿挑戰。」

 

他又說:「維持一定的美味需要非常注意製作細節、要不斷思考與修正各種可能的變數。例如:每天都得留意氣候變化;要依照當天的氣溫、濕度,調整麵團發酵的時間與成形的速度,才能維持品質的一致。」他無與倫比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得到大家的尊重。

 

導演最後訪問第四代經營者渡邊陸,年方20多歲,沒有驕氣,十分成熟,而且態度謙虛。他認真學習,以名木廣行為師,求教經營方法,尊重他如同父親,對老師傅說:「你就像我的家人,我的叔父!我在你身上學到太多東西了。你是我的師父,我向你學習是應該的,請你將來繼續指導我。」

 

鵜鶘麵包店成功的因素,漸漸清晰,正是「不苟且」的態度。誠如影片開頭加拿大籍三弦琴演奏家說:「我喜歡在日本生活,因為在這裡可以過得很自在;但我發現,在日本沒有一個人可以用『苟且』的態度來過日子。」

 

說到不苟且,這位演奏家指出的不止是工作,而是生活的每個面向。不單工作不苟且,生活也不苟且,人生各方面都需要抱持認真、誠懇、負責的態度。鵜鶘麵包店幾代經營者、老師傅與眾員工都展現這樣的精神。

 

中國思想家荀子有個篇章〈不苟〉,談論君子應方正守節、不懈怠馬虎。《宋史-明鎬傳》論大臣明鎬為人「遇事不苟,為世所重」。可見華人推崇不苟且,只是幾千年來,沒有被尊為「不苟且先生」,反被封為「差不多先生」。胡適並非要滅自己威風,而是呼喚能自省,一改積習。

 

不苟且是難,人性並非本善,只喜歡不義,不喜歡真理。雖然失能的良心仍知覺認真是好的,但劣根性就是好逸惡勞,自然傾向馬虎。不苟且是知易行難,只有少數人因著社會文化、生活壓力、宗教信仰等,展現不苟且的樣貌。

 

許多社會研究指出,日本社會奉行集體主義,置團體的重要性於個人之上,認為個人為團體犧牲是應當的,避免帶給他人麻煩。個人管理好自己,自然為群體帶來好處和效率。在集體主義影響下,日本社會營造出鞭策性的社會壓力和氛圍,使人不論真心或勉強,都相當程度負起個人責任。或許這是日本社會呈現細心不苟的原因。

 

按:我認為日本人追求工藝的極致,不是集體主義可完全解釋。很多人說日本經濟失落30年,其實人口快速老化,經濟基期高,能維持實質國民所得水準,同時日股最低跌到6,994,現在接近1989/12/2938,957高點,除了貨幣貶值,無形資產還在發揮作用。

 

聖經用「節制」表達「不苟且」精神。節制就是不放縱情慾、不任意待人,必定有責任感、處事認真,不馬虎懈怠。而且節制與眾美德聯合的節制。沒有溫柔,節制是冰冷的;沒有信實,節制是虛假的;沒有良善,節制是危險的;沒有恩慈,節制是殘忍的;沒有忍耐,節制是壓迫的;沒有和平,節制是恐懼的;沒有喜樂,節制是痛苦的;沒有仁愛,節制是刑罰的。

 

聖經所說的節制是最完全、最真實的不苟且。真正的節制是聖靈的果子,反映上帝的榮美,祂本是一切美德之源。世界固然照著上帝的普遍啟示展現一點點美德的樣貌,但是為了提醒世人尋求上帝的點點星星光而己。

 

鵜鶘麵包店的故事提醒人們尋求上帝,叫人們揣摩而得,因為祂離我們各人不遠。凡是願離惡行善、尋求和睦的人,都應該尋求認識上帝及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祂真正在生命中反映上帝一切美德。並且主耶穌應許,祂要做的事,信祂的人也要做,就是一切蒙揀選、住在祂裡面的聖徒。所以蒙恩得救、出死入生、脫離罪權挾制的聖徒,應該更具條件實踐不苟且精神!

 

(參考許立人:《淺草的幸福吐司》不苟且與節制)


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

人生的驅動力(9)新春拜年

今天周六補上班,春假真的結束了。你對未來一年有何期望?平安 喜悅 健康 財富 心想事成 少做無聊工作及應酬 妥善用時間與金錢……,大家都會這樣說。

最近收到三篇祝福文,提到三個祝福。第一,拋開長期轄制自己的陳舊重擔,交託給上天,用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充實生命。第二,與自己和好,與家人相愛,願意與人和解,而擁有美好的新關係。 

第三,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擁有純淨、柔軟、嶄新的心。透過真誠的更新,膽怯的心換勇敢的心,不安的心換平安的心,苦毒的心換憐憫的心,麻木的心換感恩的心,失望的心換盼望的心。 

如果沒有行動,看到再多也不能產生作用。如何計劃的關鍵在於標竿,目標讓我們對新突破有了開始的方向,並建立紀律與責任感。但目標只活在眼見,隨著感覺走,心會隨波逐流,動搖不安,不會有平安,不論在病痛、匱乏、成功、失敗、自卑、做選擇時。 

祝福文建議每天做三件事:1.讓你能更親近真理的事;2.讓生命可以更剛強的事;3.讓天賦可以被操練的事。

剛強操練的事通常痛苦不順利,在發生當下,令人煩惱甚至難以忍受,但只要忍耐撐過,未來經過回憶和詮釋,一定比平順的日子更美好!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人生的驅動力(8)長大成熟

薩泰爾節目的受眾大部分是年輕人。估計台灣約2成的人,天真妄想英明領袖像阿拉丁神燈,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我們可做的,就是唾棄撒謊投機成性,拉低道德水準的政客。若受眾是自家孩子,先檢討自己,嘮叨沒用,反而破壞關係,並建議練習「直覺與反直覺」的智慧(猜反直覺有趣,不知哪裡有教材)。 

不過改變很難,他們的共同特色是「長不大」,需要時間,需要「真理的恩典」,也需要「恩典的真理」。估計台灣約2成的人,天真妄想英明領袖像阿拉丁神燈,解決他們的問題。怎麼知道「沒長大」?劉曉亭做了解釋:

1.人生沒有目標:很多人上班工作,只是順著社會期待與年紀做自己能做的事,多半只是滿足社會期待,至於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不清楚,就是沒長大,真正長大的人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以及想要的追求。 

2..不聽他人意見,一直想證明自己:真正長大的人不會把別人當小孩,自己也不會當小孩,只有沒長大的人才會一直想證明自己,而且逃避別人的意見。 

3.不跟人溝通:人是群體的,真正長大的人知道怎麼跟人互動,許多躲在鍵盤後面的人,貌似凶狠,其實是沒長大的怯懦者。 

4.情緒失控:長大的人會在成長二十年中學到情緒控制而不是壓抑,壓抑的人就是沒長大,人生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允許犯錯以及體會,一個易怒,易挫折,既驕傲又自卑的人就沒長大,困在錯亂中。 

5.非常在乎別人:不敢表達真正的自己,就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只要人家給負評就受不了,並且一天到晚擔心別人在背後批評他,這就是沒有安全感,沒有長大。 

6.上癮:不管煙癮,酒癮,毒癮,賭癮,網路癮,色情癮,幾乎任何上癮都是逃避,就是內心很脆弱,沒辦法用正確方式紓解壓力,只能藉著逃避舒壓,只會愈陷愈深。 

7.生活混亂:長大的人學會管理自己,不管是金錢或是生活習慣,不會日夜顛倒,也不會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常吃泡麵與零食,控制不住生活習慣,房間髒亂,這是典型沒長大。 

8.憤世忌俗:成年人融不入社會,對社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無法同時接納好與壞,不知道如何因應不完美,這也是沒有長大。 

9.跟人沒界線:恐怖情人就是沒長大,離不開父母也是沒長大,跟人互動黏在一起沒有界線,不敢說NO也是沒長大。 

10.對抗權威:長期對權威敢怒不敢言,壓抑真正的感受,長大後會對威權角色反感,在任何地方對領袖都充滿敵意對立,這也是沒長大。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人生的驅動力(7)《大長今》:喚醒失去的生命感受

很多人看過韓劇《大長今》,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幾點: 

第一,注意偏見。《大長今》女主角由 李英愛 飾演,在亞洲掀起「長今熱」,全球超過90個國家播放,引發傳播韓國傳統文化熱潮。製作費約70億韓元,韓國國內廣告和海外出口獲得380億韓元收益,誘導效果達1119億韓元。 

講到這裡,若以為李英愛是導演當初的最佳人選,就錯的離譜。李英愛排第七位,排前面的都拒絕。從人的智慧,在事前無法相信李英愛會入選。我相信導演的感觸應很深,偏見應是其一。 

第二,饒恕。有人說《大長今》就是報復劇。最早是這樣,想揭發罪行報復,但後來鼓勵對方認罪,並願意饒恕。對方不願意認罪,最後應驗聖經說的:「申冤在我,我必報應。」 

第三,印象最深的台詞是:「做飲食之人的最大誠意,是考慮對方身體狀況,讓人吃到對健康有益的食物。」也就是紀伯倫說的「帶著愛心工作」,可應用在任何工作。 

第四,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人生的驅動力可概分:生存、名利、權力、美、意義與自我實現,而愛是一切的總綱。劇中可看到對名利、權力的無名執著。

第五,喚醒失去的生命感受。現代生活便利,過度技術化體制化,人們逐漸失去質樸帶點粗曠的生命線條,以及生命裡種種偶然帶來的試煉,像《大長今》、《何日君再來》、《在車上》、《糸子的洋服店》、《阿信》的背景,不容易體會了。 

看一部好劇,增廣見聞,還會喚醒失去的生命感受,一旦被喚醒,便能在某個意義下返回原點,從而得到真正的安寧及更新。我喜歡看劇,就像站在米勒的《晚禱》和《拾穗》面前,感受生命的虔誠以及勞動流汗的可貴。 

第六,自我定位。《大長今》播映完後,出現有趣現象,韓國新電視劇的收視率大降,因為觀眾認為其他戲劇無法超越了。可見比單一價值,只有少數脫穎而出。上帝的創造,萬紫千紅,千變萬化,定位某個適合自己的的利基市場,更有機會走出一片天。

人生的驅動力(6)直覺與反直覺

既然直覺可能是錯誤的偏見,靠直覺做決定,就要對決定保持懷疑。然而用理論、模擬、調查或實驗驗證等理性程序確認直覺是不是偏見,多數人會嫌麻煩,於是有心者便有機會灌輸偏見。 

有個簡單方法可以消除「直覺的盲點」,就是在「理性」和「直覺」的雙重基礎上,增加第三步:「反直覺」,以不同視角看世界,理性保持不變,只是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 

然而,人們有許多心理偏誤,比如,錨定效應、可得性偏誤、自利性偏誤,所以我們通常不會檢驗直覺,而是直覺讓我們認為違背常識是合理的,因此懷疑直覺經常無能為力。這門知識獲得諾貝爾獎的青睞,也成為心理或理財書籍的熱門。 

為了讓反直覺更加有力,個人建議幾個方法: 

第一,嚮往高度智能。盲目信任自己直覺的人,很少會質疑自己的決定。把直覺視為某種啟示,像神聖的真理抵抗所有論點,有堅定的信心,同時又能自我檢驗懷疑,是具有高度智能的表現(因此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理性分析的結果)。 

第二,知道錯誤的執著,會害了一生,便有意願承擔反直覺所需的時間與成本,比如,藉成本效益分析(抓住重點,簡單就好)。效益容易理解,成本可能像馬克白被夫人慫恿,踏上悲慘不歸路的可能成本。又比如,羨慕別人創業成功,在投入創業前,要知道失敗比成功至少高出10倍,自己願不願意承擔失敗而階級向下流動的風險? 

第三,不依賴「普遍存在的偏見」,習慣提出更多的「獨立的理由」,在腦海交叉驗證。比如,現在年輕人看到別人成功,以為自己也能。當直覺與實際落差時,不是自暴自棄,就是酸葡萄或尖酸刻薄,然後被無良政客欺騙。這時更多的「獨立的理由」,就是知道「基因、環境、努力及命運」決定人生,接著查驗自身條件是否俱足,至少比較不會出現不良的情緒反應。 

第四,破除我執,需要謙卑,願意認錯,才有機會聽到指正的聲音。人永遠處在有限、無知和有罪的狀態,人的通病是:偽善、理性自大、偏見、短視、自私、健忘與知行不合一,因此,接受人不過是人的事實,謙卑學會懷疑自己、反省自己,很可能是唯一正確的事。 

最近看到「龍鬚菜能降血糖,二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四天後即見實效」的影片,講得頭頭是道,若直覺認為「藥療不如食療」,就容易信以為真。 

「反直覺」告訴我,若有效,早就沒有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被錯誤思想吞吃,要理性查證,而且常識說:天然藥物都需萃取濃縮數千倍。即便龍鬚菜具有效成份,要吃非常大量,實際不可能。 

這次高端疫苗爭議,是很好的反直覺練習。除非像柯文哲經常無厘頭懷疑,爭議在事前一定有理由,所以事後回顧的學習效果非常好。 

一個人過度悲觀,會形成偏見,不知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是不是這樣?當然,有時悲觀與事件無關,而是私人目的。我依時序別隨機選取,看陳說了甚麼,我的反直覺是甚麼?

……

202168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直言高端疫苗不可能成功,選錯技術,7月不可能通過緊急使用授權。 

反直覺:有沒有效要看關鍵事實,就是臨床試驗結果。通常完成臨床3期或是2b才能確認藥效,但例外非常多。由於這次是橋接試驗,臨床1期就知有沒有效,實際結果早公布了,2a也公布了,我都知道,陳作為專家怎不知道?

……

2021817

中央研院院士陳培哲稱,高端通過EUA的研究數據在科學上「一點價值都沒有,因為抗體效價並不等於實際施打的保護力,因為校價數據很高,並不代表具有可靠的保護力。」 

反直覺:各國通過EUA都用替代指標,達標就認為有效。替代指標不是新觀念,比如用衡量耳溫確認是否發燒。難道科學家選定那些替代指標,沒有考慮效度信度嗎?

……

202176 

陳培哲指出,高端與聯亞研發的疫苗,技術與專利授權都來自美國,應稱為「台灣代為生產的疫苗」較為合適。台灣代為產製最大問題在於效力,台灣對準早期武漢病毒株,面對變種病毒環境,有效用再來談! 

反直覺:最好是只有技術與專利授權就能研發出疫苗。還需要很多「非專利技術」啊,這是常識。當時國際就有很多證據,現有疫苗對變種有效(沒變那麼快,現在知道高端防護力91%,包括變種病毒)

……

2022712

陳培哲呼籲政府不能押寶國產,要讓鴻海、台積電與慈濟等民間單位採購的BNT疫苗「趕快買進來」,才有助紓解本土疫情。 

反直覺:政府若押寶國產,怎早跟AZ 莫德納簽約?民眾有一堆品牌可選,沒有先簽約行嗎?廠商要送藥來,政府能擋嗎?政府能依據甚麼法令阻止民間採購?只有一點,保證處理藥物造成的風險。事後證明,是中國想讓科興進台灣,所以擋BNT

……

2023117

陳培哲質疑指揮中心成為高端股價炒手,民眾也不相信司法。 

反直覺:檢方查無不法,早已簽結高端疫苗63案告發案,有新事證可去告,而不是潑髒水。衛福部部長薛瑞元第一時間稱:中研院院士非常尊貴,但沒有言論免責權,「等他講出來(誰炒股),我們看著辦」。

……

2024116

陳培哲表示,疾管署身為利害關係人,公布的合約內容肯定對自身有利,要讓陽光照進政府的疫苗政策,需要由具公信力的第三方調查後公布結果,才能解決民眾疑慮,建議由選後組成的新國會進行調查。 

反直覺:難道合約還有第二份?還是只公布部分內容?可是合約有頁次,不都要公開各界查驗?公務人員為什麼要冒險不公布全部內容?涉及人員這麼多,能公布部分內容嗎?

日本退休教授月領6萬退休俸,4年後瀕臨破產

 1.量入為出

2.日本教授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60%,跟台灣年改後一樣;

3.日本全體薪資中位數98萬(2022),是台灣約50萬的2倍;日本教授在職年薪195萬台幣,台灣教授薪資水準,相對不低於日本教授。

.............

日本退休教授月領6萬退休俸,4年後瀕臨破產

 

退休規劃是邁入老年生活的課題,為因應醫療支出及生活開銷,不少人在年輕時就開始儲備退休金。然而,現實殘酷,缺乏理財規劃,晚年可能瀕臨破產。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菁英教授小山龍太在工作時月收入60萬日元(新台幣12.7萬元),每年獎金200萬日元(新台幣42.4萬元),退休後月領28萬日元,但沒有改變經常聚餐請客、每周打高爾夫球的習慣。

 

直到退休4年後,2000萬日圓(新台幣424萬元)的退休金,剩下500萬日圓(新台幣106萬元)。小山龍太無儲蓄習慣,還用退休金買跑車,給2名孩子各150萬日元(新台幣31.8萬元)作為結婚基金。他的妻子估算,12年後就會破產。

 

此後,三春負責家庭財務,小山龍太每月僅有零用錢3萬日圓(約新台幣6367元)。儘管減少開支,甚至賣掉跑車,他們仍擔心房屋修繕費用,以及醫療支出。於是考慮透過感興趣的事來賺取收入。

 

工作收入較高、朋友圈也廣泛的族群更要小心,可能無法擺脫消費習慣,而退休後沒有相符的財產,晚年可能破產。所有人在退休前都應釐清2件事:「應限制多少開銷並優先將錢花在哪方面?」、「如何管理和提取現有資產?」重要的是,想像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計算要多少錢才能實現。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7/post/202401280003/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人生的驅動力(5)《心之谷》:清澈的內在聲音

1995年吉卜力出版《心之谷》動畫,訴說浪漫純真的初戀故事,更是建立革命情感的典範。有了革命情感,愛之船碰到風浪,不至於說翻覆就翻覆。故事味道像《海潮之聲》,都是淡淡的細水長流,讓人回味再三。 

我看過動畫,當時全球票房很好。前陣子在中華MOD看續集,淚眼婆娑,查一下票房,台灣只賣66萬元新台幣,高度懷疑自己落伍,跟不上社會雲淡風輕的腳步。 

15歲的月島雫與天澤聖司因圖書館借閱卡相識,後來聖司為了實現職業大提琴家的夢想赴義大利,雫承諾努力成為兒童文學作家,兩人許下十年的約定,從此分隔兩地。 

續集改為真人演出,穿插現在與過去、成人與年少,從現在回憶過去,同時帶出兩人追求夢想與延續愛情所遇到的困境。十年後,雫是一名兒童出版社編輯,工作不順,創作屢投屢退,儘管遇到挫折總想起聖司的激勵,但現實的考驗,讓她覺得距離夢想越來越遠。 

在進退維谷之際,雫依照聖司爺爺的建議傾聽自己的內心,但聲音不再像學生時代的清晰,決定請假去義大利,確認愛情與夢想是否要持續下去。雫來到義大利,在聖司的伴奏下,唱著一起唱過的《請給我一雙翅膀》,呼應年少的回憶,確認兩人情感連結依舊仍在。 

創作與演奏都是一種自我表現,有彼此理解的共同點。聖司認為夢想會隨時間改變形狀,他藉由作曲家韋瓦第的話告訴雫:「生存的價值在於有多少笑容,即使雫無法成為兒童文學作者,但以編輯的身分幫助作家,讓出版的作品為大家帶來笑容,我認為也是相同的意思。」 

雫開始理解,自己想獲得外界認同,失去創作的初心。聖司察覺自己只為磨練技巧,卻忘了要樂在其中。因著誤會,雫覺得自己不適合活在夢幻亮麗的聖司,決定放下十年感情,跟多數日本人一樣,沒有哭哭啼啼,銷假回日本,雖然心中萬分感傷。 

故事結局圓滿。聖司寫信鼓勵雫:「希望你不要放棄夢想,這是身為第一號讀者的請求。」雫又聽到內心清澈的聲音,決定用真心挑戰作品,而編輯工作更有動力。聖司意識到音樂缺甚麼,決定回日本向世界開展,並向雫求婚。聽說聖司是日本女性鍾愛典型,體貼有禮,不疾不徐,不輕易發怒。 

電影傳遞一個概念,不讓理性完全綁架感性,側耳傾聽自己的內心,用直覺去找自己的初衷。現代人長大後,不太相信「感覺」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轉身走向世界的運作秩序,不知不覺和青春無敵背道而馳,甚至遺忘過往的青春面貌。也因此長大後,缺少一趟沒有理由的探索,缺少一次沒有準備好的追求,所以生活過得不上不下,失去跳躍的動力。 

現代心靈雞湯總講「好好愛自己」,但兩位主角在沒甚麼準備下,雫再次挑戰夢想,聖司沒照父母意思成為醫生,都是勇於面對四面八方的風吹日曬雨淋。儘管害怕失敗,害怕踏出的每一步不踏實,成果有多麼不成熟,然而在倉皇不確定的過程中,不斷掙扎向上努力,不就是青春的可貴之處? 

人生的驅動力(4)直覺與偏見

信,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看不見的事有確據。----《希伯來書》 

直覺是一種無意識的智慧,猶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入腦海。我們常將直覺與情緒感覺劃上等號,直覺的能力不止於此,甚至可能完全不同。 

直覺是突然理解某個對象,並且完整理解,與感覺無關:它是純粹的思想行為,近乎神聖的靈感,似乎憑空而來,但能讓我們在選擇的迷宮找到正確的道路。 

良知是一種直覺,不是身體感覺,也不是理性邏輯分析後的選擇,而是形而上學的決策力量。有些人很容易出賣別人,有些人很難,這是良知的作用。「良知的呼喚」是內在的聲音,能聽到這種呼喚,不會人云亦云,跟隨他人做出決定,能為自己獨特的存在做決定,這種存在明亮而耀眼。

宮崎駿《心之谷》裡的爺爺提到一個古老智慧,就是「傾聽內在的聲音」,聽懂聲音需要靠直覺。這種神聖的感知如何進入內心,是一種奧秘,基督教義也提到傾聽內住聖靈的聲音,也是一個奧秘。 

在日常生活,我們靠直覺做簡單決定,像短期旅行,或是難以理性評估的事:我想要什麼?什麼讓我快樂?我是誰?我認同什麼?在沒有足夠資訊又緊急情況下,計算理性失效,沒有機會進行長時間權衡利害,直覺能指明方向,讓我們當下做出決定,至少保證不會走入迷途,像魔法一樣,做出正確的行動。 

面對艱難選擇,比如:工作、愛情,還是生活本身,事前很難說哪條路才是正確的。人們有兩種做法:順其自然或者決心選擇,選擇的當下靠「直覺」。沒有直覺,太多觀前顧後,幾乎不可能做出重大改變。 

決心與直覺相輔相成,即便決心不是天賦,至少需要磨練,惡劣環境是培養信心的土壤。人若意識到人生只有一次,而死亡無可避免,便會願意接受磨練,督促自己尋找人生意義的重大啟示,並能直覺做出正確的決定。 

然而,直覺是經驗積累的結果,並透過訓練過程賦予意義,因此直覺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偏見。文化的影響是最巨大的。中國抖音利用短影片的速食娛樂,內建真假虛實的中國統戰思想,傳遞不正確訊息,藉此形成偏見,仇恨台灣的執政黨。下一代正被植入這些直覺,如何超越直覺,是台灣的生存危機!(參李忠憲教授,2023) 

偏見有兩個切入點。首先,每種經歷與個人有關,一開始是家庭教育,幫助我們對經驗進行分類,形成價值和品味判斷,奠定直覺的基礎。其次是教育,學校、媒體和出版事業都有一個使命:讓受眾能獨立行動成為主體,以便在現行秩序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學校教育告訴我們,思考方向要如何進行才能更接近目標,而不是偏見。首先,思考必須滿足一些標準:邏輯、論證、數據、事實和良好的知識基礎。許多想法開始時,通常有直覺,隨後被打包到解決問題的動機中,然後用理論、模擬、調查或實驗驗證,至少兩種交叉驗證,才能確認是不是偏見。

後記:直覺與偏見的故事 

疾管署上周開記者會,說明在真實世界大數據顯示,接種新冠疫苗是最有效預防中重症與死亡的關鍵。不同廠牌效益分別為:BNT 95.8%、高端91.0%、莫德納81.8%AZ65.7%。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疾管局CDC權威學術期刊,並收錄在世衛組織新冠研究數據庫。 

記者會沒說到,上開結果跟高端疫苗臨床1期、2a結果一致,副作用遠低於BNT的頭痛、心悸……..。從「只做二期的橋接研究」開始,路走到這,傷害已造成,詆毀國產疫苗那些人,包括柯文哲、趙少康、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一大串會道歉嗎?以後有機會,他們還會繼續講不同的話題。 

有些毒物專家八股,講甚麼都說,癌症風險提高10%.......。萬物都有毒,重點是劑量。況且假設原來風險百萬分之一,增加10%,增加十萬分之一,比吃湯圓噎死的機率低。 這種八股說法,不適科學陳述,而是帶著偏見的直覺。

法國廣播公司發新聞寫成標題:「高端疫苗獲美國肯定有高保護力,但多遭台灣人自己污名。」就是這些人,民眾被內建直覺,聽信謠言,形成偏見,跟著污衊高端是符水、官民勾結,把保存講成封存。 

可悲的是,政府官員像太平紳士,不積極把話說清楚;媒體沒基本分辨及報導的能力;學者不知自己的天職。可想而知,以後誰願意投入經費,去做極高度不確定風險的投資,還貼心用高成本的細針減少施針的疼痛感? 

這個「直覺與偏見」的故事,值得有心人寫出來,作為學生學習公民道德的教材,而不是閱讀似是而非的「廉恥」古文,否則台灣要脫離三流國家非常遙遠。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人生的驅動力(3)利益至上的享樂意志

1.律師失去正義感?

 

最近虛擬貨幣詐騙案,主謀林耿宏收押後,被發現實際負責人是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王晨桓,還操縱價格漲跌。他的住家與辦公室搜出5千萬元現金,迄今查扣現金18千萬元、虛擬貨幣2.9億元。

 

王晨桓是台大法律系畢業,被譽為「模範生律師」,看建業官網,有100多位律師,收入可觀,現在看來,律師熱愛正義是偏見。

 

生股息或債息的金融工具,有生產力,虛擬貨幣沒有,既沒有主管機關監管,就我所知,迄今功能是投機、洗錢、坑殺小白、不法交易的工具。

 

希望我無知。假如前開假設是對的,有些學者研究虛擬貨幣,若只在意題材新不新、可不可以登期刊,這樣的人生意義與價值何在呢?

2銀行失去良心事業的責任 ?

最近去新竹,下高鐵站轉搭計程車。年輕司機說,他不放假,希望趕快還清車貸。當初「玉山銀行」副理說,辦「信用貸款」就可以了,利息沒差多少。過了一年,沒存多少錢,車行發現利率太高,幫他轉貸車子抵押貸款。 

我問利率多少?還是偏高,提醒再去別家問問。最好是沒差多少,不要辛苦工作,還替有錢人數鈔票。貸款要貨比三家。先向熟人打聽,借多少錢、擔保品品質、收入穩定度,大概就決定合理利率水準了。 

銀行門面高雅,行員穿著亮麗,廣告溫馨:普惠金融、關心弱勢、竭誠服務,既然自我期許良心事業,就要承擔社會責任,若只關心利差平均統計,不注意自家像吸血鬼,便糟蹋美麗的「玉山」兩個字。。

人生的驅動力(2) 信使核糖核酸的直覺信念

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希伯來書》 

科學有其侷限,很多事無法事前驗證,甚至無法驗證。所以不符科學不一定是錯的,重點在理性態度。也就是說,若現在證據不足,只能說無法證明是對的,但不能說一定是錯的,這是統計檢定的基本概念。 

2023諾貝爾生物學暨醫學獎,頒給鑽研RNA(核糖核酸)的卡里科和韋斯曼,兩人都是開發新冠肺炎疫苗的幕後功臣,研究過程是「直覺與信心」的故事。 

所以說,對新技術不要抱持完全否定的態度,要反對的,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構想,是用來政治鬥爭或謀取個人利益的野心。 

卡里科在匈牙利一個村莊長大,那裡沒有自來水、電視機和冰箱。卡里科仍是學生時,聽到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演講,立志專攻這個領域。她獲得生化博士學位後,本想在匈牙利研究,但找不到經費。 

1985年,卡里科決定和丈夫及兩歲女兒移居美國。匈牙利只容許帶100美元出境,她偷偷在女兒Susan的熊公仔內塞入900英鎊(Susan長大後成了兩屆奧運賽艇金牌得主)。 

移居美國後,卡里科的研究生涯屢受挫折,因為科學界普遍認為體外轉錄的mRNA會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然而卡里科堅持她的非主流觀點,深信終可突破難關。 

由於不被看好,卡里科只能掙扎求存,既拿不到終身教席,實驗室一個接一個關閉,她要不停找其他科學家合作,年收入從未超過六萬美元,支撐她的就是熱情和信念。丈夫說:「我計算過了,像你這樣無休無止工作,時薪約一美元。」 

就在拮据到期刊訂不起時,她偶遇免疫學教授韋斯曼——與她同得諾貝爾獎的人。當時卡里科在排隊影印期刊,韋斯曼路過,卡里科認得他,便把握機會攀談,開場白是:「我是RNA科學家,我能用mRNA製造任何東西。」 

韋斯曼說,他想造針對愛滋病毒疫苗。卡里科想也不想就答,「得,我做到。」其後二人研究還是滿途荊棘,但從連串失敗中發現,只要在mRNA加入pseudouridine分子,就可防止免疫系統反應過激。 

什麼關鍵因素令卡里科獲得成功?從《幸運的配方》一書可發現:從一開始,她毫無疑問認定mRNA行得通,就算與世界為敵,她也沒有絲毫動搖。 

這是一種直覺的信念,召喚她研究mRNA。智慧不是純粹理性的邏輯思考,而是直覺,一旦對直覺有強大的信心.便會將困難的現實作為出發點,在這個基礎上有決心做最大程度的冒險。 

直覺往往是興趣所在,而強烈興趣已是成功的一半,就算失敗,不也享受過程?直覺不一定準,但《幸運的配方》作者訪問數以百計的人發現,幸運兒傾向相信內心召喚,而運氣差的漠視這種感覺。 

卡里科的例子說明:確立人生方向,要相信直覺帶來的信念;實現目標,得靠理智。兩者缺一不可。卡里科為自己的生命選擇一條窄路,但也許只有在最窄的路,才會發生最對的事。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人生驅動力(1):追求意義VS尖酸刻薄

台灣出現民主失靈的危機。危機有兩個,一是中共認知作戰,透過抖音等平台,內建人們錯誤的直覺判斷力。另一個是失去真理方向,加上政客利用片面事實挑撥矛盾,導致許多人的人生驅動力不再是追求意義,而是用尖酸刻薄面對人生,與莎士比亞的《馬克白》不同。 

尼采說:「權力意志」是人生驅動力;佛洛伊德說:「享樂意志」是潛意識的驅動力。這兩種驅動力直接而明顯。得到社會肯定,感覺比別人高級,便能享受權力的感覺。「享樂意志」更普遍,吃住穿都好,開好車,到各國旅行,在社群媒體炫耀自己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勝利。 

但這兩種驅動力只能在「缺乏自信」或「求生存」時有用,人生到某階段,不能支撐內心。觀察用心生活的人,你會發現最終的驅動力是:「追求意義的意志」。但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如此。 

薩泰爾節目找來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譏諷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陳俊翰律師,正常人都會說NO,為什麼被當成好笑,還有流量與票房?受眾(包括潛在的)很可能是我們周遭的親友,知己知彼,看一段深刻的社會觀察: 

//一大部份受眾是都市中產階級的小布爾喬亞第二代:不是大富大貴,但有殷勤長輩提供經濟基礎,自小衣食無虞,不曾有為下一頓煩惱的經驗。家教偏向順民教育,有公版的人生藍圖可以依循,也都乖乖照做了,但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幸福,還隱隱看不起溫順辛苦一輩子的長輩還有自己。 

你問他們什麼是幸福,只能得到「經濟自由」模糊回應,有一天真的經濟自由,反而不知自己此生要幹什麼。「經濟自由」不是他們真正的欲望所在,因此他們不曾真正豁出去,為「想像中的經濟自由」捨命拼搏。 

他們真正的問題是「不知自己是誰」並且「不知自己要什麼」,遑論如何忠於自己、如何實現心之所欲。沒有底氣,對不滿沒有任何行動,不敢跟人直來直往,不曾捍衛自己,與社會接觸幾乎是憋曲的經驗。 

於是,看到有人尖酸刻薄,讓自己有發洩管道。那些尖酸刻薄的人,把惡質的髒東西,用「國外舶來高級品」粉飾,幫受眾免去道德困境。於是他們囁嚅的說「我只是在看喜劇」、「不要這麼認真好嗎」,完成尖酸刻薄當好笑的迴圈。 

尖酸刻薄的薩泰爾,不叫好笑,叫做「沒有家教」。看著笑的布爾喬亞觀眾,那不是什麼高級美式品味,那是生命的悲涼,因為空虛,只能用蒼白廉價的笑聲填補空白。// 

陳俊翰自幼罹患罕見疾病(SMA),經歷火警導致雙腿截肢,但克服限制,台大法律/會計雙學士,台大法研所碩士,會計師,95年律師高考榜首,哈佛法研所碩士,取得密西根大學法律博士、紐約州律師執照後,放棄高薪,歸國倡議障礙者權利。有興趣看他在高一的演講。https://youtu.be/VBzW4LDGmiM?si=dKhkAcFMXYIw87yp。 

陳俊翰是追求意義的典範。不是說高學歷就如何,但對非常努力的人尖酸刻薄,不是無知、虛無、忌妒,就是為了私利,詆毀普世價值,拉低台灣道德水準。

減少偏見:離港潮

「密涅瓦的貓頭鷹只在黃昏降臨時才開始飛翔。」黑格爾的意思是,只有要理解的事件已經過去,解釋才有可能。 

小老百姓可能認為誰執政都沒差,跟他講言論自由,會說香港只是不能選特首而已。先前港人抗爭,這些人說不能破壞公物。太平時期是這樣沒錯,但都無法住了,還關心設備?抗爭不一定如何,不抗爭就沒了。 

英國在香港花了百年建造世界金融中心,不到25年,變成遺址,20162023實質GDP停滯。接著,中國人接下數十萬空位,然後鬥爭現存港人,好讓夥伴進來工作,這是普遍的經驗之談。 

文言文給有興趣成為余光中第二的人去讀吧,其他人要學的很多。不信,看這篇香港人寫的,刊在中國最知名的知識人平台《知乎》(可能被下架了)。做決定講究「形、勢、策」,選票不要亂投,多多想想台灣的未來,不然最後自己也會遭殃。

……

一位香港人  20240127  

我用身邊的事情說吧。「離港潮」真實存在,香港不是以前叫金融中心的香港,現在叫「遺址」或者「廢墟」更合適。 

在香港接受過高等教育,且年齡介於十八歲至三十八歲的青年人,都在考慮離開香港,其中至少半數已經離開。我周圍的朋友鄰居,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差不多走光了。甚至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學習成績異常好,放棄在香港考學,跑到加拿大上兩年制專科,就是為儘快換加拿大身份。 

那孩子年輕,但很有主見,她是在「逃難」,逃難的人不能挑三揀四,她要儘快扎根站穩,然後將父母接出去。總之,在離港拿身份,比在香港讀大學重要。而且大多數年輕人,都是類似心思,即便出去從事低級工作,也是心甘情願。 

香港有750萬人口,但老齡化嚴重,介於十八歲至三十八歲的人口最多一百五十萬。香港大約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能考上本地大學,即便加上去外國留學的年輕人,頂多七十萬香港年輕人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差不多三十萬年輕人離開了,你說算不算是離港潮呢? 

另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百分百能考上香港三大。上初中時,說過志向是金融行業。現在高中選科,轉而學習物理化學了。問怎麼想的,孩子說學計算機科學更容易移民。香港最聰明的孩子都跑掉了,你說留下的香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