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一千萬旅客超過台灣的最適觀光客水準 @eatontung

一千萬旅客超過台灣的最適觀光客水準 @eatontung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之一,天下事似乎都無法脫離這個法則。肚子餓的人,剛吃飯時,飯的效用最大,但是越吃越多,額外增加的效益(邊際效益)就會開始遞減,若繼續吃下去,甚至會出現肚子痛的負邊際效益。負邊際效益累積到一定地步,很可能會將原來吃飯的效益全部抹殺掉了。

所以,多不一定就好,「最適」才能達到最高的滿足感。經上也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法律可以禁止(加拉太書第5章22-23節)。

最近半年,不少人提到,開放大量的中國旅客已造成排擠效應,使得觀光的邊際效益遞減了。之前的例子包括故宮、野柳等高知名度的地方,現在連西子灣都成為重災區。更糟的是,提供中國客團食宿與特產都是遠在觀光區數里外的中大型觀光業者;這些業者不僅非當地居民,在對岸旅遊業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之下,許多業主還不是我國國民。要解決這問題,就是捨去低價團,透過觀光客數量的控管,讓目標市場轉往精緻路線的高價散客,長期也可避免因中國的獨買力量,單價被壓制過低,且政治上受制於人的窘境。

我認為,不管從國際經驗或是直覺判斷,一千萬旅客已超過台灣的最適觀光客水準了,即便政府希望透過協調,將客團錯開,但很多觀光地區先天上是不能錯開的。政府天天談產業轉型,最近更是頻繁,若連容易轉型的獨賣觀光業都改變不了,我們還能指望甚麼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轉型呢?何況,繼續不管,誰說台灣不會出現類似香港對陸客不滿的激烈反應?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28/article/263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