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創新─從蛛絲馬跡開始

創新─從蛛絲馬跡開始 陳良基

我總是覺得,人的生命真的是輪迴的,投胎在世,似乎是為了受苦受難的磨鍊。所以,人類歷史上要一而再面對各種艱難的挑戰和困境,例如身體的細菌、癌症,環境的颱風、地震,家庭的高齡化、少子化,政治的獨裁政權、無恥政客等等,永遠與人如影隨形。幸好,「不停的創新」和堅毅,也是人類的本能,在重要關鍵總能開創新局,帶領我們度過難關。

其中弗萊明在1928年發明了青黴素打敗細菌的創新過程,是每個小學生都讀過的傳奇故事。當時,他外出休假前有個來不及清洗的細菌培養皿,就丟在洗水漕裏,兩個星期回來後,廢棄的培養皿中已長了一些黴菌。一般人可能就儘快清洗掉,但弗萊明觀察到,培養皿中除了有黴菌的地方,其餘地方都長滿原有的細菌。他懷疑是否黴菌液中有抑制細菌(他研究的對象是葡萄球菌,是當時的嚴重致病源)的因子,他將之命名為盤尼西林,也是俗稱抗生素的一種。這個意外的、從蛛絲馬跡中的發現,再加上眾多同事,共同鍥而不捨的努力研究,終於可以擊敗頑強的敵人─細菌。

而臺大最近也有個精采的發明,這個發明是對付現在大家聞之色變的癌症。臺大醫學系博士班陳菀均同學在楊泮池校長及陳惠文教授指導下,花了將近六年,終於成功在培養皿找到癌幹細胞,這是全世界第一個能在體外的培養皿中培養出癌幹細胞的例子。這個重大突破,將使科學界們接下來有機會探索更多癌症無法根除之謎。大家都知道癌症很難根除,就算全身化療,有時候仍會復發。醫學界現在已經知道斬草無法除根的原因是在於手術或化療雖可殺死癌細胞,但卻無法去除癌幹細胞,因為它們特性不同,癌症細胞通常要百萬個以上才會大量生長,而癌幹細胞卻只要十個、百個就能移轉到任何器官生長。但之前科學家總是無法在體外培養出癌幹細胞,也就無法清楚了解它的生態,當然就無法有效根除。

菀均在對抗癌症的這場戰役中,辛苦的用培養皿培養癌細胞,做為研究標的,設法了解它的存活方式,以便找到制伏之道。但有時培養皿中會因長滿纖維細胞而長不出癌細胞,就只好丟棄重來。但有一次她觀察到正要丟棄的培養皿中,除了滿滿看似無用的纖維細胞,居然還有一些微小的細胞,經過多次驗證,發現那些正是癌幹細胞。經反覆進一步的研究驗證,證實就是先要有纖維細胞的母體,提供一種旁泌素的養分,才能在培養皿中養出癌幹細胞。這些辛苦的驗證、分析,前後花了近六年時間。今後醫學界研究就能藉由此重大發現,好好研究癌幹細胞之成長發育之生態系統,以及移轉的機制。說不定,將來有一天研究者因而能完全掌握癌症的生長之謎,那人類又可擊敗難纏的癌症了。此項發現已刊載於三月二十五日出刊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恭喜楊校長的團隊!

這個重大的創新,很顯然又是來自於團隊注意到環境中的蛛絲馬跡,就像糖果屋前的麵包屑,大自然總會提供我們線索,只要我們專注用心,問題周遭一定會有麵包屑,讓我們能抽絲剝繭的解決難題。所以面對困境、面對各種頑強的敵手,真的不用恐慌,要有信心,沉得住氣,永遠懷著希望,仔細觀察一些線索,終究可找到答案。

更重要的是,仔細想想,人的一生中許多美好的回憶幾乎都是源自於度過困境的歷程。挑戰,也就是我們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