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評價(1)
有一名優步(Uber)乘客分享乘車經驗,他提到有一次,司機把臭水果放在車裡;另一次司機一邊駕車,一邊跟女友爭吵;還有司機試圖讓他掉入金融詐騙的陷阱。
然而,他沒給負評,反而給了五星評價。他解釋:「這些司機看起來都是好人,我不希望負評使他們不能再載客。」給了虛假評價,對司機和其他人隱瞞真相,就是:鄉愿。
我們可能會為了各種原因而隱瞞真相,就是沒有勇氣抗拒謊言,殊不知虛謊會帶來分裂與擾亂,真理使人團結。我們可以不用惡毒的話,但可以用「恩慈」與「憐憫」說出誠實話。
真實評價(2)
最近觀看電影《最黑暗的時刻》,講述二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上台後,面臨前首相張伯倫及其支持者的反對。張伯倫主張與納粹德國談判和平,而邱吉爾強調,這樣的和平只是幻象,只有少數人獲益,最終英國淪為奴隸。
當時英國政壇意見分歧,支持戰爭與主張和談的兩派爭論不休。與此同時,德軍迅速席捲歐洲,多國相繼淪陷,法國也準備投降談判。英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讓邱吉爾一度陷入動搖與掙扎。
某個夜晚,英王喬治六世親自來到邱吉爾的住所,表達對他的支持,並提醒他傾聽人民的聲音。受此啟發,邱吉爾親自走入民間,他搭乘公車與地鐵,與普通百姓交談,結果發現無論男女老少,皆堅定支持奮戰到底。這場田野調查讓邱吉爾重拾信心,堅定對抗納粹的決心。
隨後,他在國會發表激勵人心的演說,成功說服議員們。不久,邱吉爾徵用民船,成功撤退35萬軍隊。電影最後,以邱吉爾的話總結:「成功不是結局,失敗不是末日,持續的勇氣才重要。」
英國獲勝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聆聽多數人民的真實聲音,而不是政客的虛假謊言。這種虛謊只會帶來分裂與擾亂,更無法使人民團結。這點適用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