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讓時間感變慢/eaton

每個人的時間都以相同速度流逝,但感覺不同。童年和青少年感覺漫長無比,一年如同永恆。但成年後,每年似比前年過得更快,剛慶祝完四十歲生日,轉眼五十歲了。 

時間去哪裡?科學家區分實際時間和感知時間,這種現象有兩個主因:1.新的經歷次數減少;2.日常事項數量增多,對事件和行動的體驗不再強烈。 

兒童經歷許多的第一次,對事物的感知深入而詳細,經歷過的事能從多個角度回憶,從而讓時間的體驗變得更長。因此,記住不同事件或行動的多寡,可以建構更長的時間感。 

成年人的生活壓力,讓體驗忽視細節,若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注意力更分散,更沒時間專注細節,回顧時,記住更少的經歷元素,時間感變得短暫。 

放慢時間感,最直接的方法是跳出日常生活和舒適區,尋找未知印象和新體驗,即使在老年也是如此。新經驗能讓大腦保持活躍,讓腦部思維有事可做,挑戰自我。 

時間感知是主觀體驗,每個人有不同方式感受時間流逝,嘗試不同方法或結合在一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我綜合許多具體方法: 

1.不浪費時間參加沒意義的活動:若活動發動者沒有基本品格,不要被他們製造的話術或垃圾訊息騙得團團轉。甚麼是垃圾錯誤訊息,開放胸襟向人討教。 

2.深呼吸:放鬆身心更能意識當下時刻,透過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可以緩慢地感受時間的流逝。 

3.注意力集中:專心在當前的感覺、經驗和環境上,有助於減少分心和拖延,更深入體驗時間的流逝,正念是一種集中當下的練習。 

4.減少多重任務處理: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會分散注意力,導致時間感覺更快。儘量專注於一個任務,完成後再轉向下一個。 

5.慢下來享受生活:匆忙過活,時間感更快。給自己空間放鬆和享受當下的時刻,例如,花時間與家人朋友聊天;與他人互動;參與有意義的對話和活動;欣賞大自然或從事愛好,可創造豐富回憶,讓時間感變慢。 

6.寫日記或反思:每天花時間回顧一天,思考情緒和感受。這種過程可以更加細膩地感知時間的流逝。 

7.減少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時間感更快。嘗試限制使用手機、電腦和社交媒體的時間,轉而專注於與現實世界的互動和活動,可以更有意識感知時間。 

8.創造新經歷和挑戰:閱讀、寫作、運動、音樂創作、重新裝修家裡、前往未去過的地方旅遊、學習全新且不熟悉的語言或技能、擴大社交圈等,處於新環境、學習新技能或追求新目標,大腦處於更高的活躍狀態,對時間感知更加敏感,時間感變得更慢。 

9.注意細節:全神貫注投入一個任務或活動,刻意觀察周圍細節,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例如,觀察植物和動物、欣賞藝術品的細節或享受食物的味道和質感,可以更深入體驗當下。 

10.與創造者互動:思考宇宙奧秘,帶給人們深層次的體驗和豐富回憶,有助於放慢時間感。例如:在自然環境中散步,觀察自然變化;聆聽鳥叫葉響,觀察樹葉顏色;細細品味風吹稻穗的聲音;感受大地不同季節氣息;觀賞星空變化;看日落日出,溶溶落日的展演;沉浸在海洋或山脈中。 

與創造者連結,會感受自然的壯麗和安寧,意識宇宙廣闊和時間無限性,並將注意力從日常瑣事轉移到更大的整體,提醒你存在於更廣闊的宇宙,在宇宙時間的尺度下,人類的生命經歷微不足道。這樣的視角使人感到寧靜和謙卑,從而放慢時間感。 

「世上有兩種東西,我對他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在我心靈喚起的讚嘆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則。他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哲學家 康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