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活出愉悅且充實的存在感/eaton

對於人生不如意,「接受」是第一個想到的。人生不只有成功、得意與歡樂,失意、挫折、孤獨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接納不喜歡的,去經歷難受的,人生才能圓滿而無憾! 

然而,我們不能忽略負面情緒的威脅,有些人在事業上很有成就,但卻失去「存在感」,最後被憂鬱擊垮。抵擋憂鬱的最佳良方是「堅實的存在感」,就是活得喜樂愉悅且充實。以下整理自劉曉亭的見解(2023)

現代人愈來愈沒有存在感,但如果只跳進網路與追劇的虛擬世界逃避,愈逃避愈沒有存在感,形成惡性循環,即使不缺錢,也找不到活下去的方向和理由;一段時間後,情緒防衛系統崩解,憂鬱便如病毒入侵電腦控制身心,尋不到良方,就可能每況愈下。 

存在感奠基於幾個條件:1.健康的身體,包含運動、休閒娛樂、固定的作息、飲食習慣;2.穩定的經濟;3.滿足的成就(如社會政經地位);4.親密的關係(情感支持系統);5.堅定的信仰(精神生活)。 

以上隨便一項都足以成為致命破口,如果同時要應付幾個層面,很可能超負荷。有沒有憂鬱者的自我保護機制?可參考以下建議: 

1.學習察覺辨認並承認自己真實的情緒。多數群眾受到傳統文化壓抑,不知道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當大家互問「最近好不好?」只會得到「還可以」,頂多「不太好」的制式回答。如果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生氣、沮喪、悲傷、無奈、恐懼這些明顯情緒,遑論跟人分享感受,更別說要為情緒打分數了。 

不想被憂鬱捆綁,就要先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感受,一旦出現負面情緒,要學習用110級的方式檢測情緒強度,然後安排應對方式,不妨問自己「我心情超級惡劣,會怎麼做?」如果沒有答案,或是答案是「酗酒」這類不健康模式,就要提高警覺了。 

2.建立支持系統。不管哪個層面出狀況,最要緊的是「啟動支持系統」。今日網路社群發達,表面互動熱絡,事實上有軟弱或困境,大家習慣躲起來。這是傳統文化的致命傷,也可以說是社群時代的亂象——只想呈現「好」的一面。 

若不想給憂鬱情緒可趁之機,就要建立親友團支持系統。不妨自問:「當我陷入低潮時,我會找誰?」如果名單從缺,或是看著名單自己都搖頭,那要趕快去加入信任團體,或是提早向輔導機構求助。 

3.培養休閒娛樂。列出休閒娛樂清單,問問自己,這些健康嗎?應付憂鬱最直接方式就是「無論如何都要離開虛擬世界,走進真實戶外世界」,更不要一直瀏覽負面新聞,情緒垃圾快速累積相當致命。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間」,許多小小的負面情緒當下被消化掉,就不會累積傷身傷心的強烈情緒。 

憂鬱的本能反應就是「封閉自己」,一旦出現這種傾向,一定要求助,像溺水的人喊救命一樣。「魔鬼是說謊之父」,人家不會不管你的,不要被謊言捆綁。提醒自己「趕緊關心身邊的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在這個時代倖存。 

後記: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為有福,是真的嗎?一個學術研究證實。 

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多做善事 可減輕憂鬱、焦慮

憂鬱症或焦慮症的人不少見,患者需服藥和接受心理治療。日前《正向心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的報告指出,多做善事能減輕症狀,產生療癒作用。該研究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Jennifer Cheavens博士主持,針對122位具中度至重度憂鬱、焦慮症狀的民眾。 

首先,他們被隨機分為3組,有2組分別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慣用技術:促進社交活動和認知再評估;第3組每天做3件善事。而善事的定義是有益於他人或使他人感到快樂的行為。 

統計發現,3組參與者的生活滿意度都有提高,憂鬱焦慮症狀的強度明顯下降,但以影響力誰最大來看,行善組(第3組)勝出。探究原由,做善事可讓個案覺得和他人有更加緊密的連結,而社會連結已被證實是與幸福感最具相關性的生活要素,做善事則是促使該連結出現的最佳方式。 

過去許多人會認為,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自顧不暇,不應要求他們去助人。但從研究結果可知,關注他人需求,做出利他行為,反而能當事者感覺更好,有利心理健康。 

有鑑於此,建議有憂鬱、焦慮情緒困擾者在正規醫療外,不妨多行善舉。做善事非一定要捐錢,像是替同事倒杯水、開車禮讓行人、感謝為你服務的人、寫卡片鼓勵朋友、捐血或去當志工等,只要有傳達善意都行。

……….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 

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 

我凡事給你們做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紀念主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