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馬可斯.奧里略:我們浪費或得到的,恰是正飛逝的光陰

馬可斯.奧里略我們浪費或得到的,恰是正飛逝的光陰 

印度目前每天新冠肺炎新增病例30萬,跟美國高峰一樣多,一天死約2800人,換算一年100萬人。印度2020去世997萬人,看似還好,但集中在北部,且若如BBC採訪,實際是公告數倍,令人傷悲無助。https://www.facebook.com/bbcnewstrad/videos/789519321702758/

西元166年到西元180年左右,歐洲反覆爆發瘟疫,死亡率驚人,更是無助。軍隊和人口密集的地區大量死亡,尤其羅馬每天堆滿大量屍體的馬車離開城市。當時沒有辦法控制瘟疫,能活多久不知道,因此只能改變思想。 

其實從出生開始,任何人都可能隨時死亡,生活豈能永遠持續?彼時,羅馬「哲學家皇帝」馬可斯.奧里略親寫日記沈思錄》,記錄他對人生深刻的修行筆記,平實而真誠。 

奧里略名列古羅馬帝國「五賢帝」。文學家梁實秋說道除了馬可斯奧理略,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學家恐怕沒第二人。我們藉此可想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於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這部書不能不說是人間至寶。 

奧里略要死之前,跟身邊的人說不必悲傷。他始終保有內心平靜,坦然接受一切。心,是最強大的武器,善加磨練,不輕易迷失,就能從容應對挑戰。以下是沈思錄摘錄 

   不對的事,請你不要做;不真的事,請你不要說。 

   所以我們到底該看重什麼?掌聲嗎?不,我們連喝采都不應該看重,因為眾人的喝采只是彈舌的聲響。 

   並不是事情讓我們沮喪,而是我們本身的想法,恐懼擔心比災害本身更加嚴重。 

   他們應該將疾病和死亡都視為自然和人類的一部分,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切都會過去,即使疾病和死亡,都應該像春天的玫瑰和秋天的水果一樣平常。 

   過了今生今世,人再也得不到什麼來生來世。眼前的人生,對誰都無二致。我們浪費或得到的,恰恰都是正在飛逝的光陰。 

   與其認為人生像跳舞,不如說人生像摔角:我們需要站穩腳步,準備迎接突如其來的攻勢。 

   既然你能判斷自己該做什麼,何必猶豫呢?如果你已摸清自己該走的路了,就心甘情願走下去,不要回頭。 

   有悟性的人,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身的行動上。 

   人生在世,當身體尚未屈服,靈魂卻率先屈服,就是件可恥的事。對於你辦不到的事,不要以為其他人都辦不到。對於其他人辦得到且合於其本性的事,你也要認為自己辦得到。 

   不要羞於求助,因為你必須像攻城中的士兵一樣完成任務。想想看,當你因為跛腳而爬不上城垛,卻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攀爬上去,你會怎麼辦? 

eaton

2021/4/29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向田邦子:以「一生」的大時鐘來衡量時間

向田邦子以「一生」的大時鐘來衡量時間 

日本作家向田邦子(19291981)在1980)以「花的名字」、「水獺」、「狗屋」3篇短篇小說,獲得第83回直木文學獎。她擅長寫家庭故事,作品核心意識是對幸福的追尋「社會底層的關懷,以溫柔之筆,描繪更個體化更細緻的生命歷程,被稱為「大和民族的張愛玲」,長相秀麗的她,一生未嫁。 

話說張愛玲紅,她的文字不溫暖,對世界的意見,往往是尖銳而且辛辣,讓人有一點承受不住,可是又不得不承認,她說得還真到位。 

向田邦子在1981年來台灣收集寫作材料,因苗栗三義空難而離世。小時得了還無藥可醫的肺結核病及後來的乳癌,沒奪走她的生命,這種戲劇化離世,就像她說過:「禍與福,就像是一條雙股繩。」有了這種人生無常日子無多的自覺,她掌握每個機會,細心描寫人生的美好,盡情體驗生命的歡悅。 

她在散文《時鐘何懼》,這樣吐露她的幸福觀: 

// 時鐘並非是絕對的,只是人類所製造的暫時規則。若能以「人生」或「一生」這個更大更無形的大時鐘來衡量時間,不是更好嗎?比起不知所謂空虛害怕、不覺枉然的人生,絕望、挫折似乎更美好、更有意義。 

不管每天如何,只要活著,就不是一種浪費、焦躁、後悔,也會變成最珍貴的養分。我想一定有那麼一天,浪費會成為滋養的沃土,汙垢也會變成豐美的穀物。如果,我們認真的活下去的話。// 

參:李宗怡碩論:幸福的追尋----試論向田邦子短篇小說創造之意識與社會關懷 

eaton

2021/4/28

只要五分鐘,達到走一萬步效果的走路法

只要五分鐘,達到走一萬步效果的走路法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6303?utm_source=fb_ch&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ost-04-22-dgt

……..

1. 劇烈運動的問題

(1) 劇烈運動不會瘦身,原因是消耗肌肉裡的「肝醣」,導致血糖下降,節約基因發揮作用,而空腹的結果是食量大增,反而囤積脂肪。

(2) 動物一生的心臟跳動次數都是20億次。老鼠的心跳比大象快30倍,老鼠壽命約兩年,大象活到近60年。人類一生心臟跳動20億至30億次,一分鐘50次,80歲達20億次,120歲跳30億次。劇烈運動會縮短心臟壽命,依 Philip Maffetone 博士的最大心跳數標準:平常沒運動=170-年齡;平常有運動=180-年齡  

按:假設每天運動1小時,心跳每分鐘增加60下,40年影響1年壽命,好像不嚴重。

2. 走路運動最輕鬆,但須搭配其他

(1) 輕鬆運動更能燃燒脂肪,走路是克服肥胖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大多數肥胖的人平時不常走路。

(2) 「增加消耗熱量=運動」是錯的。運動僅佔身體活動的20%,其餘70%透過做家事、通勤和工作等消耗,剩下的10%在消化吸收食物時消耗。

(3) 腿部是人的第二顆心臟,長時間搭乘飛機,血液長時間停在靜脈,有時會造成「肺栓塞」而死亡,因此記得活動腿部,以防止血栓。邊聽音樂、邊用腳打節拍,是不錯方法。

3. 只要五分鐘,就能達到走一萬步效果的走路方法

(1) 像明星般走得有型有款。先深吸一口氣,胸膛儘量挺起,縮小腹。膝蓋伸直,腳跟先著地,腳底板要踏穩,抬起腳跟時,就像把地面拉起,這樣可運動到臀部和大腿後側的大塊肌肉。然後邁開最大步伐,並以最快速度走路,因此,很快趕上前面的人,看來昂首闊步,十分有神。這種姿勢走五分鐘,提高運動強度,也能減少內臟脂肪。

(2) 一般呼吸方式,胸部時而擴張、時而收縮,屬於「胸式呼吸」。建議改為吸氣讓胸部擴張;吐氣刻意讓腹部收縮。這套呼吸法用到胸腔肋骨間的肌肉和橫隔膜,因此,隔天腹肌會痠痛。習慣了,坐著、與人交談時,就能運用自如。這種「深層肌肉」運動,容易燃燒內臟脂肪。只靠控制飲食,減弱腹部的深層肌肉,使腹部肌肉鬆弛。走路採用腹式呼吸,藉此鍛鍊腹部的深層肌肉,腹部便會緊實,瘦下來不會鬆垮垮的。

(3) 寒冷時穿著單薄,只穿著T恤和連帽衣,敞開前襟抖擻走路。脂肪是用來保持體溫,脖子的體溫調節中樞察覺到寒冷,就會下達燃燒內臟脂肪的指令,身體變得暖和。如果穿著厚衣走路,體溫上升,體溫調節中樞會使體溫下降,結果流了汗水,體重也減輕了,但只流失水分,沒燃燒脂肪,喝水立刻恢復體重。

(4) 走路時,不要低頭看手機,要抬頭眼睛直視遠方迎面走來者的頭頂。保持笑容,宛如巨星大搖大擺、精神抖擻地走路。

(5) 有人為了瘦身,採用半身浴或三溫暖出汗。半身浴溫熱身體的效果好,也能增加出汗量,可是體溫上升後,脂肪便難以燃燒,一喝水又恢復原樣。

(6) 冬天時,將辦公室或自家的暖氣溫度調低,不僅省電,也能擁有燃燒脂肪的效果。

(7) 住在都會區的人們,較有機會在通勤或購物時走路。住在鄉鎮或田園地帶,大多開自用車,走路機會減少,使內臟脂肪囤積而容易發胖,所以儘量不要搭車,多找機會走路。

(8) 忙碌時,更要積極製造走路的機會。除了利用往返通勤時間,考慮停止訂閱報紙,也不買礦泉水或麵包存放,自然增加走路到便利商店和超市的機會。在車站或辦公室時,請多走樓梯,別搭電扶梯或電梯。

(9) 走路時,儘量選擇小路、岔路、林間小路,較不會發生交通意外,車輛廢氣也少。再者,紫外線使肌膚老化,所以走在有綠蔭,易躲陽光直射的林間小路。

(10) 沖冷水澡方法。麻煩不介紹。

4.走路之「減敏治療」

(1) 作者兩年前實行「嘴巴呼吸法」,再也不曾為很嚴重的花粉症所苦。就是走路時用嘴巴呼吸。一直吃藥,身體無法習慣花粉,建議不要依靠藥物,也不要戴口罩。嘴巴是攝取食物的器官,鼻子排除異物,用嘴巴舔胡椒粉不會大礙,用鼻子吸,立刻打噴嚏流鼻水。同樣地,花粉進到鼻子引起過敏,這是身體想排除花粉。但是,花粉由口腔進入,且慢慢習慣,即可治好過敏。這種稱作「減敏治療」。

(2) 嘴巴呼吸法都經由嘴巴吸氣和吐氣,並且要閉上牙齒,在齒間發出「吸-哈-」、「吸-哈-」的聲音。如此可經由嘴巴攝取花粉等過敏原。綠茶有兒茶素,能抗菌消炎,可減緩花粉症。牛蒡茶比綠茶有效,它可抑制花粉症或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發炎。早春之際,先喝杯濃牛蒡茶,再出門走路。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一天一萬步,對身體不見得有好處

 一天一萬步,對身體不見得有好處

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628?utm_source=fb_ch&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ost-projectname-04-25-dgt&fbclid=IwAR09l6hLpw_wmTpJbFA89y6jWlP3uXIGKGhh2AixliuTzGa0N8tqCAFLhAA

…………..

健康慢老就要動,但動得聰明、動得對,才是長久之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哈格博士提出,設定一天一萬步,都是弊大於利。對某些人如老年人,在生理上做不到,從而造成傷害;但對某些人一萬步運動量又太低。

日本青柳室長花了15年、追蹤調查5千人發現,一天走一萬步對身體沒好處,甚至縮短壽命。人一過40歲,肌力與體力都降低,平常一天走不到2000步,突然要一萬步,隔天疲累不堪。更慘的是,走太多導致膝關節疼痛,還沒找回健康,先到復健科報到。

他以旅館老闆娘得骨質疏鬆症為例,老闆娘每天忙進忙出,一天輕易達到一萬步,但都是不用抬起腳的小滑步,不具運動強度,加上無法曬到太陽、紫外線不足,無法維持骨質密度。

怎麼走才能維持健康又不傷身?青柳室長認為,每天走8000步,加上2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中強度運動可採深蹲、快走、爬樓梯等,每天連續20分鐘,或累加20分鐘。

中強度運動之所以重要,因為減肥除了需要有氧運動,鍛鍊肌肉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不去健身房,日常生活也行,例如走大步一點、快一點,爬樓梯爬兩階等,就能鍛鍊到大腿肌群。他的同事金憲經提出「落地」理論,只要步伐比平常大10公分,就能加快速度,增加腳跟接觸地面的壓力,就能鍛鍊肌力。

此外,青柳室長發現,憂鬱症的人幾乎都有兩個特徵,一是每天走不到4千步,第二幾乎完全沒做中強度運動。因此他建議,若想預防憂鬱症,每天要在陽光下走4千步,因為日曬不足,體內生理時鐘混亂,作息不正常;而中強度運動能讓體溫上升,更能強化睡眠品質。

eaton摘要編輯

2021/4/27

甚麼樣的「謊言虛假」讓人討厭?

甚麼樣的「謊言虛假」讓人討厭 

結論我認為最讓人討厭的「謊言虛假」是假冒為善,也就是說,自己做不到,卻用來指責別人。除非指責犯罪,道理是用來要求自己,或與人共勉精進的標竿,而不是用來指責別人,藉此作為情緒勒索掩飾自己過錯或自認高尚的工具。 

獲得第9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游牧人生Nomadland》的導演趙婷,原本是「中國驕傲」,卻因一句「中國是個充滿謊言的地方」,加上自稱是美國人,意外變成「辱華」,中國全網封殺她的消息。 

接著,趙婷在奧斯卡典禮發言,英文夾入六個字中文---「人之初,性本善」,說她永遠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將獎獻給所有艱困的環境中,能堅守內心的善良,並相信他人善意的人。 

有人說,「性善」是朱熹思想,其實是孟子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有「性本善」、「性本惡」、「無善無惡」及「有善有惡」的思想,但共同點都主張「抑惡揚善」,建構向善的社會。基督教則認為「人之初,性本惡」,沒有一個義人,所以沒有聖人,都需要救贖。[1] 

中國是孔孟思想的發源地,為什麼淪落到在中國生活16、父親是前首鋼總經理的趙婷發出這樣的指控?其實人生充滿「謊言」不足為奇,但究竟到甚麼地步讓人厭惡我認為,最能傳達厭惡的內涵是虛偽作假騙人;做錯不斷編假故事圓謊,而「假冒為善最令人討厭自己做不到,卻用來指責別人。 

最近有條新聞,一位婦人不斷用聖經批評丈夫而被判離婚。這說明,除非指責犯罪,道理是用來要求自己或與人共勉精進的標竿,而不是用來指責別人,藉此作為情緒勒索掩飾自己過錯或自認高尚的工具。 

[1]性本善、性本惡、無善無惡及有善有惡 

《三字經》開頭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孔孟思想。 

孔子沒有定義人性善惡,只說「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無大差別,後天環境影響,差別就變得越來越大。 

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惡。」他在《性惡》篇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是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自然本能。相對是「偽」,就是人為的雕琢。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告子(孟子學生)認為無所謂善和惡。他說「性猶湍水,水無分於東西,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性是一種本真,先於善惡,性無善與不善之分。 

基督教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亞當、夏娃違背與上帝的約定,就是罪,罪傳給後代,所以「罪」與生俱來,故稱「原罪」。人一生又常做錯事,生出「本罪」,所以世人是罪人,需要救贖與悔改。 

Eaton

2021/4/27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幸福祕訣之一:忘掉不愉快的事

幸福祕訣之一:忘掉不愉快的事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若是一直把不如意記住,重擔就越來越重,人怎能不被拖垮有些事擱在心裡日積月累,就像癌細胞擴散,讓身心俱疲。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是「斷捨離」風潮的始祖,她說忘掉不愉快的事,才能身處幸福之中,所謂遺忘,就是讓自己從悲傷與憤怒之中解放。 

能好好道謝 道歉 道別 道愛最好,若時不我予,就鍛鍊遺忘的能力,而最好的辦法是接觸新學習新影像新視野。如果一時難決定哪些事該被「忘了」,不妨從這些開始: 

1.被人欠的債要不回來

2.別人犯的錯卻等不到道歉

3.自己犯錯來不及說抱歉

4.努力過但結果不如己意

5退休失去的職務頭銜

然後常告訴自己,記得這些不愉快的事會健康快樂嗎?忘記有什麼好處。接著拍下快樂記憶的照片,寫下隻字片語,放進筆記裡隨時翻閱,這樣會讓人健康有活力。 

有人說,就是忘不了。沒說一下子就忘,而且忘記是指,記得但雲淡風輕。譬如,自己犯錯來不及說抱歉,可從他處彌補,這是一種昇華,昇華有助於雲淡風輕,就像憂鬱者可藉著園藝療法,緩慢思緒,並從照顧花草中恢復。 

若還是無法雲淡風輕呢?總歸一句話:「信望愛是人間最好的生活方式。這時您會這樣想:為什麼自己高貴到不能碰到不愉快不愉快的事是在提醒,宇宙不會犯錯,也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造物者有一視同仁的平等心 

接著先選擇相信,禍福相倚,不愉快是上帝的恩典,所以練習接受,甚至肯定,並藉著上天而來的力量,順著際遇走,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從小事慢慢改變起,一切秋空霽海、八方俱紅塵的平常心。有一天終究發現,那些不愉快,原來是化妝的祝福。有了信望愛」,那日祝福未到前,自己仍可自由活在盼望之中,並發出感恩之心。 

最後強調,本帖說法的假設前提沒有量表測量或觀察數據,僅個人有限所知及經歷。尤其是世人解讀自然規律痛苦緣由及解脫之道的因果關係分歧,因此不急不急,各位若質疑文中觀點,您的質疑一定是對的,請以您的說法為準。 

eaton

2021/4/26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全民基本收入?

全民基本收入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721

……………

這篇作者黃一展優秀,1989年次,政大新聞畢,在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年紀輕輕在沒有背景下,獲聘聯合國在曼谷的資訊與通訊科技辦公室雇員。他自稱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但他這篇說法,顯然是極左的追隨者。 

作者倡議全民基本收入(UBI),也就是說,不論貧富,政府每個月都給一定現金,使得人人都有了基本保障與自由,能夠選擇真正有興趣的領域,……….讓自我實踐成為社會衡量貢獻度的依據。 

凡事都可做,但不都造就人。我也支持UBI,但有前提。老子也說道法自然」;佛教也講「苦集滅道」,不分青紅皂白助人不是真智慧 

哪些前提?在此簡述一二: 

1.      有錢。台灣2300萬人,設每年每人給20萬,一年4.6兆,目前年徵2.2兆稅收,平均稅率需提高到3倍。

2.      允許獨裁。提高稅率,中產以上不支持,所以要捨民主,授權極權政府去做。

3.      大愛。提高稅率,想必少數承受,但他們能大愛不跑。

4.      有效。芬蘭試驗過了,失敗。

5.      沒副作用。選擇真正有興趣的領域,發揮自身價值」是假設,要知道人天性懶惰且幽微,誰知會不會一堆人天天過看海的日子(稅收從哪來),甚至閒來造惡美國數量很多的被補助者依賴補助反讓家庭破碎,而主張補助的民主黨藉此獲取選票。 

順便說點文內提的「繁星計畫」。繁星在2006年實施,林明仁、沈暉智的論文研究對象是1993-1995出生世代,這樣才實施5年,翻轉豈是幾年可成(林明仁的研究都有這類毛病) 

再者,想單靠某方法就能改善問題的想法,只能說「涉世未深」。遑論就算單因子分析(收入vs國立大學入學率),其因果關係可能複雜到難以理解了。論文說兩者高度相關,試問,公立學校的學生家戶年所得中位數100萬元,有遠高於全體樣本中位數86萬元嗎 

總之,宇宙不會犯錯,想藉著人為改變不平等,只是想自扮上帝,還有某些不能言說的隱晦動機。再者,在人世間的價值位階裡,「公平」不是最高,容許某些「不公平」是必要之惡(譬如為某目的封路)。我不是說,讓貧弱自生自滅,他們應被協助,但把責任全推給政府,甚至推給別人,只有專制才做得到。 可是,一旦獨裁,既得利益者會支持全民皆基本收入嗎?

最後強調,本帖不為論戰而來,只是純回應及練腦,說法背後的假設前提沒有量表測量或觀察數據,僅個人有限所知及經歷。尤其是古人文字極為有限,雖有多數見解,但如何正確解讀老子的規律之道、世間之苦集因果、以及出世涅槃之道的因果關係,眾說紛紜。若各位質疑文中各觀點,您的質疑一定是對的,請以您的說法為準。

eaton

2021/4/25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回顧台股1990之非理性繁榮史

回顧台股1990之非理性繁榮史 

結論我認為回顧這段歷史,可得到2個啟示1.平常心冷靜思辯,才不會掉入盲目樂觀的陷阱;2.19903月泡沫頂峰之際前幾年,還知道努力工作或求學的人是先知,至少是低調的保守派人士。 

台股開市用了25年,到1986年指數才越過1000點,但從此不到9個月躍上2000點,隨後2個月突破4000點。 

1987年全球股災重創台股,到12月跌至2298點。但這場牛市盛宴還沒結束。 

19886月,反彈突破5000點,7月突破6000點,8月漲至8000點。9月財政部擬開徵證所稅,年底跌破5000點。 

政府讓步後,19896月創9000點新高,隨後幾天突破萬點。1989年下半年立委選舉短暫轉移民眾注意力,至19901月,股市出現12495點,當時樂觀情緒瀰漫,認為很快突破15000點。 

19903月泡沫頂峰,活躍交易賬戶從19886月不到60萬戶增至460萬戶,日交易量從不足1千萬美元升至最高76億美元,是當時紐約和東京交易所交易量的總和。當時台灣上市公司不到200家,3年間年換手率從不到2倍到6倍,而且90%的交易量由散戶創造。 

經營酒店的六福市值曾達到8.3億美元,超過當時紐約廣場酒店、香港文華東方和曼谷東方的市值總和。中國國際商銀(ICBC)最高峰是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富國銀行等5大美國銀行市值的總和,而其淨利潤只有5大銀行的5%。 

股市崩盤前的1989年底,台股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包括新興市場在內都在20倍以下。這種盛況讓全民癲狂,但局外人清楚,股市大屠殺就要上演。 

要避免掉入癲狂陷阱,需一顆秋空霽海、八方俱紅塵的平常心」: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得失忘懷,無所掛礙,這樣才知冷靜思辨而不鑽牛角尖,心想非趕上列車不可。冷靜思辨甚麼投資價值與資產配置。 

後記昨天(4/22)台股爆大量6449億,單日年化換手率(周轉率)3.1倍,還比不上當年6倍。 

Eaton

2021/4/23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張忠謀先生昨天的演講,我有不同看法

張忠謀先生昨天的演講,我有不同看法 

1.張說,台灣晶圓製造優勢之一在於大量「優秀敬業」員工「願意」投入製造業。 

我:因為民族性,台灣人不會在無塵室吃三明治,但除了軍公教、化學等危險行業,沒太多高薪工作,所以是別無選擇,也因為如此,優秀學子才選讀電子電機。張先生提到「台積電成功之一在於12萬前、今同仁的努力」,換算每年離職率約7%,不高也不低。 

2.張說,台灣晶圓製造創始是1985年事、人、地的風雲際會。 

我:1984年工研院接下VLSI計劃之前的風雲際會是 

(1)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室主任潘文淵在19742月的一次豆漿店早餐會,力主台灣發展積體電路產業,他在19747月專程回台,在圓山飯店閉關一週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經濟部在817日核定該計畫。 

(2)19764月,招募19人團隊,去美國參加RCA技轉。而技轉經美國國務院核定,當時美國晶圓製造汙染嚴重,決定產業外移,而且也算扶助台灣。 

(3)RCA1970年來桃園設廠,占地7.2公頃。1986年被奇異併購,1988年湯姆笙公司取得廠權,1991年發現廠區被有機化學廢料污染。19946月,環保署確認RCA挖井傾倒有機溶劑,導致土壤及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根據2001年統計,在RCA桃園廠工作多年的員工,至少有1,375人罹患癌症。201710月臺灣高等法院宣判賠償7億多,其實RCA早就脫產。 

後記:台灣學子選讀電子電機別無選擇,台幣長期維持弱勢也是。央行最近上演茶壺風暴,幾位央行理事出了「致富的特權」一書,說到「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這種說法我不接受。任何事情都有代價,不能只說匯率貶值的代價,沒說升值的副作用,更沒提貶值的效益:在地工作機會、央行外匯收益、吸引外資….。而所謂代價其實是假設,升值能否留人才、透過利率壓房價,都是未定之事,尤其是,產業升級需要技術能耐,若社會試驗失敗,死傷遍野,但他們不必負責。 

我支持金融貨幣政策都有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調整的必要,不可能一項匯率政策用二十年不需要檢討,但斷定今是昨非,應該只有受害者才會接受。問題是,受害者是多數人嗎? 

總之,政府政策選擇或個人決定,往往是各種價值衝突的痛苦選擇結果。評論要有足夠視野很難,權衡輕重緩急更難,這是看待萬事必須知道的事,所以需要謙卑一點。我沒有經營事業,貶值對我不利,只是持中道說說,沒說一定對。 

央行總裁有學問,該書發表3天後,公布「總裁給央行同仁的一封公開信」,內容引用美國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著名演講內容:「重點不是那些評論的人,也不是那些對勇於任事者何以受挫或如何改進指指點點的人。值得肯定的是實際在場上打拚,臉上沾滿塵土與汗血的人;他們勇往邁進,他們敗而不餒,因為如果沒有付出,就不會出錯或有缺失」。 

Eaton

20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