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決定房價的因素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認為,央行是高房價禍首,利率低、借錢容易買房,導致炒房。 

若彭淮南總裁在任,他應該又找國外實證研究反駁,證實有些國家的利率在高檔,但房價還是上漲。 

其實彭總裁的邏輯只能證明影響房價還有其他因素,無法證明與利率無關。那些國家有許多經濟或非經濟因素,讓經濟可以撐起高利率。央行僱用很多經濟博士,說帖弱弱的,是「太平紳士」的心態作祟,還是不會用普羅大眾懂的語言做政策辯護? 

很有可能。跟年金改革一樣,趙少康到現在,還可以講年改謠言或沒邏輯的年改言論,這間接證實,民眾的腦海還充滿錯誤認知,以致政客還有機會獲取政治利益。 

利率當然是影響房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不然財務管理學可以丟到垃圾桶了。不講太遠的故事,民國901月,台銀一年期定存利率5%,那時台北市租金報酬率(年租金/房價)45%,南部更高(因為屋殼的折舊比例高於北部)。一年後,定存利率跌到2.3%,租金水準沒變,沒有其他因素影響,房價當然要漲。 

美國的租金報酬率高於定存利率35%,這是必要的風險報酬。但台灣人對房地產情有獨鍾,竟然假設持有房子沒有風險(火災 地震),租金報酬率跟定存利率可以一樣,再加上經濟成長率及通膨率的額外報酬,就心滿意足了(房屋折舊報酬佔房價不到0.2%,可不考慮) 

所以,可以提高利率遏止房價嗎?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雇用97%就業人口,但多數中小企業體質不佳,一旦提高利率,負債經營的公司會大量倒閉,導致大量失業。有負債的民眾也岌岌可危,而且多數人有自有住宅,為什麼要壓低房價,降低民眾消費力,讓百業蕭條?好消息是,台灣利率在低檔,未來利率降低帶來的價格效應非常有限。 

每年房屋稅、土地稅(持有稅)也會影響房價。日本、美國持有稅是房價市值的1%起跳(台灣公告金額只有市價的20%),就像貸款利率加1%。問題是,多數人只有一間房子,手上沒甚麼錢,特別是退休的老人,持有稅收下去,那些人能活嗎?要提高持有稅,必須針對市價高於一定金額以上房子,問題是,很多有錢人已經繳了高稅率的所得稅了。更不要說,持有稅是地方稅,民眾重視短利,沒有地方政府願意得罪民眾,中央政府能如何? 

房屋供需也影響房價。現在有很多老屋,但民眾無力都更或寧願出租,都更速度龜速,導致新屋供給低於需求,自然助長房價。修改都更條例有幫助,但速度有限,釜底抽薪之計是大量興建社會住宅。過去幾年,社宅增加速度慢,一面政府的積極度不夠,眼睜睜看著缺工。現在政府想通了,通過開放興建公共建設可申請移工專案。前幾天,陳建仁副總統推出「2032年要蓋完百萬戶社宅,縣市府必須賣地給中央」的政策,只是很多年輕人等不及了。

有一天,台灣經濟不成長了,少子化效應全開,利率跌無可跌,社宅大量蓋出,政府稅收無法應付未來年金及社福需求,提高房屋持有稅,那時房價就會像日本持續下跌。最近日本房子上漲,是因為先前超跌、通膨及經濟成長所致,未來跌的機會還是遠大於漲。(eat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