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廉恥的意義
康熙皇帝重開明史館,有意招攬近70歲的顧炎武。葉訒庵去遊說,顧寫信謝絕,稱亡母有遺命,囑他「無仕異代」,又自言「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
以藝術論,〈與葉訒庵書〉文詞激昂,比摘抄古人金句的《廉恥》動人許多。可是,「無仕異代」(不做不同朝代的官)正確嗎?
文天祥和顧炎武一樣,目睹亡國換代,也拒不出仕,還從容就義,留下《正氣歌》。文天祥的弟弟在元朝當官,他在獄中給姪子寫家書,反為弟弟說話:如果我們兄弟三人都像我為國捐軀,老小無人撫養,不孝且不慈,弟弟去當官,替我盡孝道,沒有不好。
「廉恥」重要,更要知道思辨廉恥。不解歷史脈絡,文言文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興趣,無從學習思辨,更無法學習老人家說的「古人智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比起文言文,學生進入社會,口說講稿寫報告、做民主社會公民的能力更為重要,這才是更有意義的道德教育目標吧!
唸文言文,揮霍大筆青春時光,古文翻白話,還人言言殊。當年白話文運動的宗旨,就是用平常自然語言汲取知識,降低學習成本。因此,我認同文學家宋澤萊建議的兩條路:
第一,選擇優秀而合於時需的文言文翻成白話,放在課本上,免除記誦之苦。不少古文荒唐,也可破除對作家的迷信(我建議再加上賞析,更能思辨)。
第二,所選文言文關係到台灣人事地物,對本國人文建設有所貢獻,這樣才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其他做法都難以受到支持,只會不斷被指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