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人生不留遺憾(5)/eaton

不過於要求完美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在「王國維自殺之謎:清朝遺老、國學大師,為何最後選擇投湖自盡?」論文用了212個註。我參考四點: 

1.被囚與有限舞台。王國維同時代的日本作家夏目潄石(1867-1916)指出叔本華的厭世主義並不是真實的。叔本華長壽,他沒有選擇自殺。然而,王國維的痛苦,是處於文化衰落時之人的真實痛苦,自己像被禁錮在囚室。 

夏目微妙分析被囚之人的痛苦:「…..囚人最怕的,不是苦役,不是勞動,也不是看守的鞭打,只在暗室禁錮。他端坐於暗室之中,正可以悠哉遊哉,然而卻以此為超乎一切苦楚的苦楚,這完全是因為做著生命之內容的活動意識,絕對被禁止。」 

2.知識越來越多的困擾。王國維說:人生過處惟存悔,知識增時只益疑。在日本京都年間,正是王國維「知識增時」。隨著對中國歷史的理解,他產生越來越多的困擾。「《春秋》謎語苦難詮,歷史開山數腐遷。」歷史集團終究似謎團一般,他的二重證據法存著無解「謎語」。 

韋伯(Max Weber1864-1920)於 1917 年的演講,分析學者不快樂的心理,與一位農夫滿足心理相較:後者「他的生命已經根據自身意義在臨終之時帶給他所能提供的東西,因為對他而言已經沒有留下想要解決的謎團,這輩子他已經能夠滿足了。」 

然而一個文化人,置身在持續累積思想、知識、問題的文明當中,可能會變得厭倦生命,而不是滿足於生命。韋伯明確指出,學術終究並無法提供人的生命任何意義。學問只是外在之物。 

3.親人死去。有人統計王國維自殺前六年,一個接一個的親人死去(8)。他在人的必死性及其剩餘的時間中思考。 

4.想成為「大學問者」的痛苦。王國維要不同流俗,也不以成功小境界來理解。他的大學問者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即指王本人,選擇鬧中取靜,遠離虛榮和喧囂,這是超脫塵俗、保持內心平靜的境界,可是要達到可不容易。 

綜上,我個人覺得可能過於要求完美,王國維才有感於50年浮生一夢,一生所學毫無用武之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