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做一件事要快樂與情緒正循環才會持久

做一件事要快樂與情緒正循環才會持久110/10/15 eaton 

1998年,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提出意志力(或自制力)的說法,稱之為自我耗損(ego-depletion)。 其中心思想是:人的意志力有限,就像能量一樣,當耗去的意志力愈多,就愈難再堅持下去。 

譬如說,如果某些事(如戒甜食)需要「刻意」忍受撐過去的意志力,當意志力消耗後,他會在另一處需要抵抗誘惑/耐住脾氣的地方放縱而無法理智克制。這個意志力的閥值現象,叫做自我耗損。 

心理學做過很多實驗論證,但其脈絡、歸因、補充循環機制、解釋力範疇,還有爭論,但無疑知道:做一件事要快樂與情緒正循環才會持久,處於情緒被勒索或奉行規條的能量負循環中,將導致「挖東牆補西牆」的偽善雙面人生。 

這就是為什麼用極限意志力去挑戰斷食減肥的人,之後一定復胖,而且在復胖過程中,還挾帶不止息的憂鬱症和暴飲暴食。 

不管做甚麼,「忍耐」是一門必學功課,但當事人必須理解,每個人當下忍耐程度不同,不要隨便將自己的經歷與他人作比較,並從中得出結論,免得鞭策自己或晚輩時,適得其反。 

如何補充意志力呢?每個人或多或少有許多智慧。我認為有幾個策略:不隨便比較;給願景,適當休息,適時給獎勵;「愛是恆久忍耐」,多點憐憫與謙卑(虛己),多點時間耐性;若有信仰, 不糾結於「為什麼」的問題上,可直接禱告:我現在該怎麼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