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小心犬儒主義的幽靈

犬儒主義

「犬儒主義」(Cynicism)源於古希臘犬儒學派學者主張的哲學思潮。在我看來,除了它早期主張追求美德、回歸自然純樸的生活的哲學思想外,憤世嫉俗、冷漠、無所謂、甚麼都不相信等想法,不值得追求,因為這樣的人生毫無樂趣 責任與盼望可言。

「犬儒」一詞衍生自希臘語的「狗」(Cynic),意為像狗一樣摒棄社會、家庭責任、對金錢的追求甚或個人健康,以達到美德的極致,獲得完美的幸福。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犬儒主義者認為美德是幸福唯一的必要條件,他們將自己從世俗價值和傳統習俗中解放,變得自給自足,並且回歸自然純樸的生活。他們拒絕世俗的約定和價值觀,例如金錢、權力和名利;他們批評世俗價值觀,例如貪婪的行為,並認為這是人間苦難的來源。

延續到十八、十九世紀,犬儒主義被視為一種「對於他人宣稱的動機以及正直保持懷疑並且嘲弄」的態度,或者意指「憤世嫉俗的人」,這樣的定義相較於古希臘時期的核心理念「將美德與良善從慾望中解放」大不相同。

直到當代,犬儒主義被定義為對倫理及社會風俗採取不信任的態度,而那些拒絕被社會收編的人常被稱作憤世嫉俗的犬儒主義者。犬儒主義並非消極無奈,而是以不相信來獲得合理性,不相信別人的熱情、義正辭嚴、正義的呼喊,不相信有辦法改變他們不相信的世界。他們對秩序的不滿,轉化為「不拒絕的冷漠」、「不反抗的清醒」、「不認同的接受」,只要自己不受傷害即可(獨善其身),既然世界荒謬好笑,我也相同對待。它和懷疑論者有相似之處,但犬儒主義者認為對錯「無所謂」,而懷疑論者認為「根本就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eat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