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李明璁:失敗者社會學

李明璁:失敗者社會學

練習欣賞失敗本身、而不僅是拿它當成功的對照組,複述諸如「失敗為成功之母」這類看似接受挫敗經驗、其實卻是肯認爭勝的功利邏輯。--李明璁   

所謂熱情,如果是為了朝向一種期待必然得到的結果(比如說權力、名聲或利益),那種熱度反而有限。為了某種即使徒勞無功、還是想拚它一回的生命想像,正因為徒然,熱情才有了一種超越工具理性和世俗價值的純粹性,不為什麼,只為了發出純粹的光、燃燒純粹的熱。--李明璁   

「悲涼意味著:我們處在最後一站。快樂意味著:我們在一起。悲涼是形式,快樂是內容。快樂注入了悲涼之中。」--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最後一頁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因為升等未過,目前留校察看,不能開課。他選擇開沒有學分的課程:「失敗者社會學」,結果跟偶像歌手簽唱會一樣,500多人把把台大最大的400人教室擠爆。這門課還開在夜涼如水的夜晚,上班族、爸媽抱著幼兒來聽課,偶而還傳來孩子的哭聲。   

其實他在今年台大社會系小畢典上,就以《與失敗者同在》為題的演講【1】,贏得不少迴響。課程就由此出發,介紹10餘本社會學的經典著作,從不同角度剖析大環境對失敗者的定義,探討「魯蛇」的身分認同議題。   

這門課的目的之一,就是討論如何「安身立命」。李明璁期待能從心理學、政治學、文學等不同取徑,和同學觀照和同理「魯蛇」的處境,甚至提供解方。該如何「安身立命」?他認為,要學習體貼他人、面對自己和改變社會。這三項缺一不可。   

體貼他人,是指學習同理異己,不要為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就急著劃清界線,要試著設身處境替他人著想。學會體貼他人後,就能理解自己在社會架構下的處境。也許自己也會被他人視為異己,但理解他人劃清界線的脈絡,自己就不會莫名惶恐,德國哲學家班雅明(Benjamin)說了:「幸福就是能夠認識自己而不感到惶恐」,強調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但如果只體貼他人和面對自己,不去改變社會,僅能獨善其身。行有餘力試著去推動社會改變,才能完整人生。(eaton,參考:沒學分也塞爆台大最寬教室!500位學子、上班族搶聽,這堂「失敗者社會學」有何魅力?)   

【1】台大社會系小畢典教師代表致詞 《與失敗者同在:讓痛苦過去,美麗留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