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徐曉菁 楊芳儀的歌

徐曉菁 楊芳儀:《秋蟬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Xd1XI4eIA  

聽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綠葉催黃 
誰道秋下一心愁,煙波林野意幽幽   

徐曉菁與楊芳儀是民歌時代最優秀的重唱組合之一。新格唱片從1977到1984年舉辦五屆金韻獎比賽,楊徐二重唱是第三屆的優勝歌手。她們是東吳日文系的同班同學,一個是學校合唱團成員,另一個是教會唱詩班成員,憑一把吉他唱出優美自然的合聲,默契度非常高。

楊芳儀濃郁的高音表現,和徐曉菁輕柔的中低音域,合聲柔美,與民歌的清新調性搭配,聲部的和諧度更臻完美。當年她們的得分不是重唱組最高的,卻被新格安排灌錄唱片,1980年金韻獎第五輯首檔單曲《秋蟬》由她們唱紅。   

當時20出頭的李子恆在部隊的政戰課只花了20多分鐘完成詞曲。楊芳儀和徐曉菁在錄唱片前,嫌歌太簡單,要不是製作人堅持,就錯過了。楊芳儀說,每一次唱它時,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歌需要一點人生歷練,自然瞭解講甚麼東西,好像你人生的經歷都在裡頭。(eaton)    


徐曉菁 楊芳儀:《聽泉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dwtZMzvsA   

潺潺的水兒流呀流不停,串串的輕響也數不清
繁華的時節湧山泉,湧出一季清新   

楊芳儀、徐曉菁於1981年在校期間推出臺灣第一張重唱專輯《聽泉》,編曲精妙,學院派的聲音技巧令人讚歎,可惜無續篇問世。這首由陳雲山作詞作曲,他曾獲得第四屆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製作人獎,第四屆那年的最佳年度歌曲是《瀟灑走一回》。   

陶曉清曾說,這首歌的編曲吸引人,讓人感覺如同泉水湧出一般,就像在一個寧靜祥和的風景裡,看著名畫、聽著流水。60~70年代的台灣,年輕學子喜歡風花雪月的浪漫詩句,卻不喜歡情愛流行音樂,寧可沉迷於西洋音樂,所以當第一張金韻獎唱片發行後,立刻吸引學子的注意。(eaton)    

楊芳儀 徐曉菁《露莎蘭 》《夜玫瑰 》 

我徘徊在海之濱山之巔,越此城鎮越彼鄉園
我心將碎淚之泉也將枯乾,全為了你為了你露莎蘭   

楊芳儀與徐曉菁在1982年推出的專輯,有兩首是充滿詩意的《露莎蘭 》及《夜玫瑰 》,前者改編自蘇格蘭民謠,也一說是由中國戲曲學家陳式璉在1941年所作。後者是Yafa Yarkoni 在1957年編寫的以色列民謠《Erev Shel Shoshanim》(Evening of Roses),旋律優美,唱出天籟之音。

楊芳儀 徐曉菁《露莎蘭 》 
楊芳儀 徐曉菁《夜玫瑰 》 

楊芳儀 徐曉菁《就要揮別 》    
徐曉菁在1981年獨自到美國留學,後來獲廣播學和電腦雙碩士學位,在通訊領域從事軟體設計工作(嘿,大學讀日語系耶)。就在即將遠颺時刻,徐曉菁將這份與好友分離的不捨心情寫下。這首是她年輕時寫下的歌曲,也是唯一的原創作品。編曲以輕快的鄉村樂風為基調,憂傷之外更覺心中滿溢同伴誠摯的祝福,而這首日後成為民歌演唱會大合唱的經典曲目之一。   

楊芳儀:《歌聲滿行囊 》/eaton    
徐曉菁單飛階段,楊芳儀唱出不少深受歌迷喜歡的歌曲,《歌聲滿行囊 》是其中之一,它還是1981年台視交友節目《我愛紅娘》的主題曲。這首歌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與小朋友合唱。九○年代,楊芳儀隨夫婿移居美國紐約,育有二女一男。閒暇參與公益活動,生活忙碌充實,偶爾受邀登台,和女兒合唱成名曲「秋蟬」,是最讓她快樂的事情之一。聽說,楊芳儀的聲音到現在仍保持得很好,聽不出多少退步,清澈依舊,高音部還是明亮。    


楊芳儀《老師,斯卡也答》/eaton 

徐曉菁單飛階段,楊芳儀唱出一些深受歌迷喜歡的歌曲,《老師斯卡也答》是其中之一,那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我在二輪戲院看過)。楊芳儀清澈明亮又可親的聲音,增添故事的味道。「斯卡也達」是泰雅語「再見」的意思,故事敘述山上萬大村的學生們與老師之間一段不捨情誼,其實這類故事依舊在台灣偏鄉上演。   

這部電影是宋存壽導演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當時台灣新電影處於低潮的過度期,因此中影的小野及吳念真也來幫忙。電影一開場以音樂帶入,重要場景都嵌入音樂,像是老師走山路要前進萬大村,就以輕快且饒富趣味的歌曲<飲酒歌>搭配,而剛見到同學時,同樣以輕快活潑的<ㄅㄆㄇ>當作背景,彷彿預告將遇到可愛純樸的小孩。

 每當離別畫面一到,《老師,斯卡也答》就開始傾訴離情依依的情感。其實片中最令人欣賞的角色不是老師,而是史修女,她所作的遠超出修女能做的,她的心地純樸且富正義感,讓山地的大人小孩都喜歡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