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媒體充滿謊言或曖昧,閱讀浪費時間,還可能越讀越笨。報導指出,只有約20%的美國人信任傳統媒體,這樣,媒體還有存在價值?
為什麼這樣?我認為是過度強調「多元、平等與包容(DEI)」。過去十幾年,這套價值被推到至高無上的位置,讓各種場域失去健康的討論空間與理性平衡。言語該是坦率、明確、直接的。
《華盛頓郵報》的老闆,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發表公開信[1],直言:「如果答案不是『當然可以』(of course you can),那就一定是『不可以』(no)」。
這句話可拆解為:在真正重視個人自由的社會裡,人們對某件事是否可以做,應該立刻明確知道答案。如果某件事你問了,但別人模糊不清、或沒有明確說「當然可以」,那就是「不可以」。
自由應該是清楚直接,而不是靠妥協、審核、或藏在規則之後。這種說法是在批評:表面上說支持自由,但在實際操作上,讓人做每件事都得「申請」、「審查」,讓自由變得像是恩賜,而不是權利。
………
[1]傑夫貝佐斯 @JeffBezos
我今天早上與《華盛頓郵報》團隊分享了這則訊息: 我寫這封信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的觀點頁面即將發生的變化。我們將每天撰文支持和捍衛兩大支柱:個人自由與自由市場。當然,我們也會討論其他主題,但反對這些支柱的觀點將留給其他人發表。
曾經有一段時間,報紙,特別是地方壟斷的報紙,可能會認為每天早上將廣泛的觀點送到讀者家門口是一種服務,旨在涵蓋所有的觀點。如今,網路承擔這項任務。
我來自美國、服務美國,並為此感到自豪。我們的國家並不是靠著典型觀點,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美國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經濟領域和其他各個領域的自由。自由是道德的——它最大限度減少脅迫——而且是實用的——它推動創造力、發明和繁榮。
我向我非常敬佩的戴維•希普利提供領導新篇章的機會。我向他建議,如果答案不是“當然可以”,那麼就一定是“不可以”。經過深思熟慮,大衛決定離開。這是重大的轉變,並不容易,需要 100% 的承諾——我尊重他的決定。我們將尋找新的觀點編輯來引領新方向。
我堅信自由市場和個人自由適合美國。我也認為,這些觀點在當前思想和新聞觀點市場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視。我很高興我們能一起填補這個空白。
Jeff 上午 6:31 ㆍ2025 年 2 月 26 日ㆍ16.8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