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只是金錢的管理,而是與人性拔河,更是心靈的操練。有人在高點賣掉三成,後來漲上去,懊悔太早出場。如今遠遠跌破賣出高點,卻懊悔自己沒有全部賣在高點。
在高點懊悔沒賣光,在低點懊悔沒早退,來回拉扯,不是因為虧損,而是叔本華所說的:「我本可以更好」的幻想而痛苦。自己的影子在股價曲線搖晃,時而盼望,時而後悔。我們努力理性,終究困在情緒裡。
我們想理性操作,卻陷在反覆計算帳上數字;想長期持有,卻敵不過情緒起伏。我們試圖靠分析、預測、策略來取得穩定,反被焦慮綁架,情緒隨股價起伏,理性在心裡顫抖。這就是《傳道書》說的「捕風」——對掌控的渴望,讓人失去平安。
投資是一面鏡子,反射出人心的真實。我們以為自己在操作市場,其實更常被情緒操控。搖搖晃晃,既不自由,也談不上幸福。
愛比克泰德說:「困擾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的看法。」真正的自由,不是市場給的,是你終於願意放過「本來可以更好」的自己。
經上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願意承認自己有限,學會接受錯誤,放下對完美的執著,相信長期投資,做好資產配置,也許才是通往自由旅程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