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喜歡報導「以偏概全」的新聞提高聲量,就是看到一個人(或少數人)怎樣,就意指問題多嚴重,或全部的人如何。
這些報導有些出於故意,特意挑選特定人事物,就能達到煽情欺哄的目的。以前貼文過很多實例,比如公衛專家藉著「統計抽樣誤差」(以偏概全),想從疫情統計,企圖得到私利。
有些出於疏忽或無知。前陣子有個新聞,一篇台大碩士論文聲稱,房租佔整體物價指數CPI權重15%,若估計偏誤,無法反映生活成本,央行貨幣政策失去依據。
研究由台大經濟系教授王泓仁與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擔任指導教授,利用2008至2021間591租屋網成交資料,樣本超過100萬筆,算出房租年成長3.56%,比主計總處的0.64%高。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420865d-dc6b-4a1e-a9b1-006368d4db98
可笑的是,主計總處建議「作者重新算一下」,因為網路平台物件,房屋類型、樓層、坪數、區位、屋齡等條件不固定,成交資料大部分是更換房客、換約招租的樣本,調漲機會高。
主計處調查的對象是固定物件,有可比較基礎。房價也有類似問題,新房舊房比重不同,整體漲跌幅度就會不同,其實可能甚麼也沒變化。
作者應不是故意的,重算,今年無法畢業了,不過指導教授應會指點:結論就說,建議往後研究考量平台物件特性不同,還可以篩選樣本,比較結果。
很多研究就這樣,沒考慮環境變動或條件不同,就說因果如何。這是研究ABC,專家都會疏忽,大眾更容易被操控欺哄。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是「鷹派」人物,他跟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旭昇(第19屆理事)都是「匯率異議份子」,出論文寫書,指證歷歷央行干預匯率,並主張放手讓台幣升值,讓台灣產業升級。
央行有無干預匯率不需研究,交易最後一盤只有央行能下單。至於「產業升級」,我看過他們幾篇論文,都是猜想。這個命題無從實證,也不能試驗,若錯了,造成大量失業。
我認為這個命題的前提至少兩個:技術能耐及人力質量都有一定水準。台灣在國際市場長年扮演管家角色(以後貼文),條件不足,還沒升級成功,國家恐怕就GG了。
我不是學術工作者,但知道研究要先鳥瞰森林,悶著頭研究數木,很可能見樹不見林,不管統計數據有多少,結論都要保持高度懷疑。
即便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你不先確認中介變數、調節變數、排除共線性(Collinearity)、時間落後效應、互為因果,怎能不對結論保持高度懷疑呢?其實人類要謙卑,誰知其他影響更顯著的未知隱密變數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