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股S&500低點只有高出疫情前7.6%,那斯達克回到疫情前,像極了紙上富貴。 目前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漂亮,職缺接近兩倍失業人數,但還是發生股災,普遍認為原因是:
1.空頭大師看圖說故事,引發恐慌。80年代升息見頂20.5%,標普500到1982年7月崩跌37%。大師們沒說,持續惡性通膨的條件在哪?很多人相信大師,畢竟每個人檢定虛無假設的風險機率不同。
2.升息影響資產定價,壓低本益比。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低點上升了2.2%,其實影響理論價值不到7%。為了讓故事聳動,已出現利率升到5%的聲音。
3.升息影響消費,經濟將衰退。其實聯準會也說,明年可能降息,可見經濟成長、失業率也重要,儘管通膨更重要。聯準會資源最豐富,這次沒看準戰爭及海運費大漲10倍效應(正修法干預運費),所以能信明年升息降息嗎?
4.預言的自我實現,催眠人們減少消費。不能譏笑「情緒主人」,貪婪與恐懼,一直是驅動市場泡沫與波動的主力。史上三大泡沫之一的南海泡沫,牛頓也被割韭菜,從賺到慘賠2萬英鎊,相當於當時一位技術工6百多年的薪水。
我的看法是,股災主因未必如此,而是過去兩年漲太多,股價達到理論價值滿足點,企業需要消化提前消費的營收。
歷史不一定重演,但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1.不要對抗聯準會,80年代升息,美股跌37%,升息見頂後還跌一陣子;2.活著就有希望,從此展開39年大多頭,最高漲到4,818點,計入股息,翻了35倍。[1]
過去100年來,各國每人平均得諾貝爾獎數:美國一路向上;英法維持風華;德國戰後逐漸落底,世界秩序尚稱穩定,還是值得盼望與等待,前提是:確認自己的風險容忍度,不借錢,不殺進殺出,向林志玲學習自律。
……
[1]升息與股價的歷史
1977年1月,聯準會利率4.5%,到1980年底20%,1981年6月見頂20.5%。標普500指數在1977年1月為509點,1980年底為435點,1982年7月見低321點,跌掉37%。個股呢?
福特,當年成長股代表,在1976營收第4大,營收240億美元,獲利3.22億美元,到1980年底,營收435億美元,獲利11.7億美元。營收增80%,獲利增260%。1977年初每股1.98美元,1980年底0.81美元,跌6成。
IBM,當年科技股代表,在1976營收第7大,營收144億美元,獲利19.9億美元,到1980年底,營收229億美元,獲利30.1億美元。營收增6成,獲利增5成。1977年初每股16.43美元,1980年底每股15.37美元,小跌。
通用電器,當年製造業代表,在1976營收第9大,營收134億美元,獲利5.8億美元,到1980年底,營收225億美元,獲利14.1億美元,營收增8成,獲利增140%。1977年初每股8.47美元,1980年底每股9.81美元,小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