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長輩說:「信心是境界,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信心是力量,信其可成,雖千萬人吾往矣;信心是酵酶,成就夢想與希望。」信,何其珍貴,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就是「因信稱義」。
十個探子是後起之秀,剛剛經歷不可能的任務(離開埃及過紅海),為什麼判斷「我們如同蚱蜢」?說他們沒信心,恐怕不深刻。
人是情緒的奴隸,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情緒主人」拍板(倚靠經驗做出直覺判斷),「理智」再收集證據支持決定。也就是說,先想這麼做,才去找理由。「一見鍾情」就是如此。
探子當奴隸太久了,神蹟還沒納入經驗庫,去美地又涉及複雜變數,理智超負荷運算,所以信任「情緒主人」,因而無法對新奇問題作出正確判斷。
這故事或可給出啟示:
1. 想做出好決定,要正視所有事實證據,要遮蔽不重要的要素,對此付出代價,抓住最核心的要素(信靠上帝)。
2. 經驗納入經驗庫需要一段期間,要有耐心。然而,經驗一萬個小時,不一定長出智慧。不思考不會進步。反覆思考,總結血的教訓,才能做出好決定。過了一段期間,想法還不改變,只能漂流四十年。(所以專家強調不要誇獎孩子聰明,聰明造成不敢犯錯,更不要說從錯誤中學習)
3.
控制情緒。亞里斯多德說:控制情緒,就是掌控理智,才能作出正確決定。「理性成為情感的奴隸」是休謨的名言,他不是說理性不重要,而是要謹慎判斷,情感推動的道德認知是出於理性,還是非理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