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刻,道理簡單而深刻。藝術家透過作品描繪所領悟的一切,如果需要額外敘述,就不是頂尖藝術家,因為這意味著他最擅長的技巧可能不是繪畫、雕刻或影像語言,而是文字或理論概念的經營。
少了敘述,面對藝術作品,我們往往擔心素養不夠,不能領會其意義。然而,這樣想法阻擋直面作品帶給生命的悸動,不如平常心看待。試想:當你第一眼看到孟克《吶喊》或梵谷《麥田群鴉》,某種感觸向你襲來。
因此,站在藝術作品前,總會喚醒某些失去的感受,甚至帶來莫名的鄉愁,因為在過度技術化、體制化的社會,我們逐漸失去質樸、帶點粗獷的生命線條(甘露水就是),和生命機遇帶來的試煉。
人們以為藝術是虛構的,喚醒能如何?也許錯了,藝術是將逝去的生命重新喚回的魔法。因此,以最自然方式直面作品,傾聽內在浮現的直覺,才是最為實際真實的體驗。
論到體驗,我們總以為,時間越靠後,技術越進步,制度更完善,生活也更妥善。然而,有時時間是迴轉運動,因此返回在某個意義下的原點,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及更新。
後記:紀金慶教授用了6千字精采論述直面藝術作品的意義。我希望萃取編輯沒偏離原旨。我認為就算時間是無規則、曲線無法微分的布朗運動,還是可在心靈平安處等候更新,如鹿切慕溪水到可安歇的水邊,然後重新啟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