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茲傑羅是悲情,還是成功,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在我看來,小說給出幾個啟示:
1.肯定在日後。作者在世,小說銷量少於2.4萬本,失望而終。後來二戰時,大受士兵歡迎,50年代成爲高中大學文學課必讀。
1998年,現代圖書館編輯委員會投票,評選爲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和最佳英語小說的第二名。2013改編電影,預算1.9億美元,看過電影,就知花大錢。
2.迷失可怕。感情中最可怕的災難不是愛錯人,而是深情而滯於情,在癡纏中迷失。海明威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愛一個人太深,以至忘記自己。
3.學會取捨。小說有句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個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可見人家是想法在腦裡激盪不說出來,然後深思後,決定符合現實的做法。
可以在短時間內說法180度轉彎的政客,或是最後跟原本說法相反的人走在一起拚政治,不必太驚訝,他們的共同價值觀是投機。
4.不高估和朋友的關係。多數關係在歲月流逝中,走向人走茶涼。太平日子,把酒言歡;大難將至、利益當頭,爭功諉過!這不是社會黑暗,而是人性,每個人都得活下去!
在痛苦掙扎的時光,只有自己陪伴自己,很難遇到感同身受。因此,現代人普遍自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不必嘆息,除了上帝,別人的能力有限。
哲學家西塞羅說:「全部依靠自己,自身擁有一切的人,不可能不幸福。」世事無常,能把自己活成一座山,最有安全感。
後記:「俞伯牙與鍾子期」的至交典範傳誦千古,多數人還是珍惜親友聯繫和家庭關係的核心價值,而且培養德性需要好友,正如《箴言》所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這樣,如何建立至交友情?四點供參。若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抱怨沒有真正的朋友:
1.選擇。好友有幾點共性:價值觀接近(三觀更好);一方不以為比對方強,或在弱勢一方;雙方溝通與關係好,自覺需要彼此協助,在分享中得智慧,交往中增長見識,而不是相互指責。
2.同理。朋友表達難處,不要自詡過來人說:我經過的,比你的難關強上十倍;你沒工作?我當年被倒債,負債累累都過了。
3.務實。朋友為工作煩惱、為家庭掙扎、為溫飽窮急,以致身心靈軟弱,這時不能說少管閒事,而是務實出錢出力做點甚麼。
4.同在。朋友遭難,要為他們伸冤、抵擋壓迫、翻轉惡運,若只是大聲嚷嚷,跟落井下石只有幾步之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