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氛圍寂寥更深 執子之手共赴黃泉 老年憂鬱可以治療 ◎沈政男
大年初一,正當家家戶戶團圓過年,享受佳節歡樂之時,桃園卻有一對老夫婦,雙雙留下遺書,一起到附近的池塘跳水,共赴黃泉。
老夫婦平常自己住,兒孫都在外地,兩老應該老早就有自殺意念,卻是等到兒孫回來圍爐,吃完年夜飯,隔天大年初一才尋短。「每逢佳節倍思親」,同理,年節氛圍,市聲喧嘩,對於內心陰鬱的人來說,內外對照,更感寂寥。除夕圍爐後才自殺,也有向兒孫告別的意思。
如果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間最美,那麼執子之手共赴黃泉,就是人間最慘。老人家自殺,不僅是否定個人的一生,也是對所處社會的失望,等於是雙重無奈。台灣老年自殺率是平均自殺率的兩倍,老年自殺防治值得關注。
新聞中的老夫婦相偕自殺,是一種自殺協約。老年協約自殺,最常見的,是照顧者心力交瘁,加上不忍被照顧者受苦,而發起自殺企圖,將自己與被照顧者一起帶離痛苦人世。
然而新聞中的老夫婦,卻是罹患憂鬱症的老妻,先有自殺意念,而影響了深愛老妻的老先生,甘願陪同共赴黃泉,這在老年自殺協約裡,算是比較少見。
所謂久病厭世,一般指的是因為生理疾病或失能,帶來痛苦,而引發憂鬱,衍生自殺傾向。至於憂鬱症本身引發的自殺意念,是心理疾病的一環,嚴格講不是久病厭世。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而憂鬱症衍生的自殺傾向,更可以住院治療。新聞中的老妻有北上看憂鬱症,而且一年多前就曾自殺,等於是自殺高危險群,如果再有自殺意念,一定要協助就醫,必要時甚至可以住院治療。
憂鬱症一般在青中年以前就發病,六十歲以後才罹患憂鬱症,必須排除生理問體與腦部退化。老年憂鬱症的特點,是老人家未必會述說內心之苦,而是以諸多身體不適來表達,比如頭痛背痛手痠肚子脹脹什麼的,聽起來很痛苦,但檢查卻又都沒有大礙。
許多家屬、老年配偶,甚至醫護人員,對於老年憂鬱症不夠了解,以為老人家體力差社交退縮,不過是老化的表徵,而予以輕忽。也有憂鬱症老人家雖然就醫,但藥物用量與時間不夠,未能達到療效。此外,老人家面對生命最後階段常見的老化與失能,也會有恐懼與憂慮,形成恆常壓力。以上這些都是處理老年憂鬱症常見的盲點,值得家屬與醫療人員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