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原文為「Think Bigger: How to Innovate」,在困境中尋找解決方法是Sheena Iyengar一生的問題。身為印度移民第二代,幼年被診斷視網膜色素變性症,16 歲時失明,父親早逝。
艾恩嘉認為可以選擇用什麼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專注在「什麼是可能的?」、「我可以創造什麼?」取得華頓商學院學士、史丹佛社會心理學博士的她,花心力研究如何「Think Bigger」,不要被個人的想法侷限,並設計「破框思維」方法,能系統思考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六步驟:
選定問題、拆解問題、比較各方渴望、搜尋解方組合、建立選項表、第三視角驗證。
台科大教授盧希鵬回應,「Think Bigger」是搞懂遊戲規則,找到自己的戰場,不吝於把目標跟別人分享就能提高成功率。談到「搜尋解方組合」,他說:「抄一樣,你就是抄襲者,抄兩樣並做出創意結合,你就是創新者。例如 iPhone 抄了 Nokia 的電信功能與麥金塔的軟體功能,最後打敗 Nokia。」專業知識要花 80% 時間投入,也要花 20% 博覽群書,因為創意來自博覽全書。
艾恩嘉認為,人跟 AI 協作可以更快拆解問題,聚焦每個小問題再一一解決。她以「創立具台灣特色的美食品牌」為例,如何從零開始打造新創美食事業,可以現有品牌研究開始(如鼎泰豐),再選擇產品定位、設計菜單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